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写下“青鹅”两字遭灭门,群臣不解,武则天怒道:把字拆开念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遭灭门,群臣不解,武则天怒道:把字拆开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2/6 4:46:06

但其实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也有宰相只因写下了“青鹅”两个字,便遭到了灭门之灾。

这“青鹅”两个字究竟有何玄妙之处?满朝的文武百官皆不知其缘由,但武则天怒不可遏,让大臣们将这两个字拆开念,就可知晓其中暗藏的玄机了。

裴炎为自保协助武则天

这位宰相名叫裴炎。为辅佐唐中宗李显,唐高宗临终前曾下达诏令,专门让裴炎来作宰相。但是唐中宗即位后,却想要废除裴炎,另立宰相。

裴炎自然不肯罢休,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宰相之位,他便决定加入到武则天的阵营中,并将唐中宗废黜,改立李旦为帝。

武则天有了裴炎的辅佐,犹如神助,很快将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裴炎也因拥立新帝有功,而受到了册封。

但让裴炎没有想到的是,武则天后来的种种行为却超出了他的预料。

聪明反被聪明误

唐睿宗李旦,虽明面上掌握着皇权,但实际上就是被武则天所操控的“傀儡皇帝”。朝野政事,皆由武则天把持,裴炎为此感到非常后悔

裴炎认为,李唐的江山很有可能会被武氏所侵占,于是他一改往日对于武则天的态度。在武则天想要诛杀李氏宗室时,持反对的意见,还在许多政治决策上与武则天唱反调

裴炎的这些行为,让武则天很是反感,且十分的恼怒。但裴炎作为三代重臣,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则天不敢轻易动他

裴炎觉得武则天日后定然会祸害李唐江山,便决意趁着武则天出游的时机,将其挟持,然后强制逼迫她,将政权还给唐睿宗李旦。

可惜天公不作美,在武则天准备外出游玩的前几日,就一直在下雨,武则天只好取消了出门的计划,而裴炎也不得不取消了他的挟持计划。

裴炎伙同徐敬业谋反

唐朝开国功臣李勣之孙,英国公徐敬业,也准备发动攻势讨伐武则天。徐敬业也深知裴炎,早已不满武则天的所作所为,便拉拢裴炎,作为内应。

徐敬业为了能够笼获裴炎的信任,便安排让唐朝的诗人骆宾王写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首童谣。

然后他派人将其传播至民间,童谣中还暗示着裴炎登基为帝,这让裴炎很是兴奋,更加坚定与徐敬业合谋叛乱。

徐敬业与裴炎里应外合,徐敬业起兵造反之时,裴炎便在朝堂上谏言,劝谏武则天主动让权给唐睿宗,否则叛军迟早会攻入长安。

裴炎此番话,引起了群臣议论纷纷,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认为裴炎乃是怀有异心,竟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青鹅”二字蕴含深意

与此同时,有臣子举报裴炎,称他截获了裴炎飞鸽传书准备给徐敬业的密信。武则天打开一看,只见纸条上写了两个字“青鹅”

朝堂上的臣子们都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只见武则天微微一笑,道出其中的玄机。、

武则天让臣子们将“青鹅”二字拆开来看,“青”可以拆为“十二”和“月”,而“鹅”的繁体字则可以拆分为“我”和“自与”

武则天将拆出来的字,连接在一块,其中的含义便是裴炎给徐敬业传信,暗示他会于十二月时,在城中作为内应接应徐敬业的大军。

这“青鹅”二字背后所含之意,是不是裴炎要造反,都已不重要。因为在武则天心中,早已将裴炎视为毒瘤,她必然会将其除之而后快

从前是因为裴炎受到群臣的拥护与爱戴,她不敢对其轻举妄动。而如今,武则天也深知裴炎,的确有谋反之意,那她为何不顺势而为。

这“青鹅”二字,也许是武则天所理解的那样,也有可能是武则天为了判处裴炎罪行,而编造的谎言。

裴炎最终被关入了诏狱之中,果不其然,朝中多名重臣纷纷站出来,力保裴炎不会谋反。

但武则天好不容易将其拉下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一月后,便将裴炎处以斩刑和抄家之罪,裴家上下也因谋反之罪,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惩罚。

裴炎拥立唐睿宗,本就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宰相之位,后来又想让武则天把权力交还给唐睿宗。武则天一步一步走到如今,她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她只能将裴炎这颗“绊脚石”铲除,她才能顺利实现她的理想抱负,走向人生的巅峰。

更多文章

  •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唐朝的皇帝为嫁女儿愁得要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皇帝的女儿都愁嫁吗,唐朝皇帝最悲惨的妃子,愁嫁的唐朝公主

    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真要把公主娶回家,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公主如果嫁到臣民家里,公主是君,丈夫全家包括公婆都是臣,都必须服从公主,要对公主行跪拜大礼。这对很多人家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乐意娶公主为妻。这样就造成“皇帝的女儿很愁嫁”的情况,甚至造成大量的公主成为剩女。新旧《

  •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为何朱元璋当皇帝时,却被废止长达十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科举成绩,朱元璋第一次科举考试,马皇后与朱元璋谈科举

    西周时期主要采取“乡里选士”的选拔人才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从乡里考察推举,而春秋战国时期提倡的是“选贤与能”,即选取贤能的人才来领导大家。到了汉代主要采取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的主要科目是“举孝廉”,即“以官举贤”,所以隋朝以前想要入朝为官基本上要依靠政府官员举荐,这种选举制度的弊端就是寒

  • 李白不是地球人,考古发现,他1000多年前曾警告不要招惹外星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的墓被盗了吗,1000多年前真的有李白吗,李白的坟墓有没有被发现

    这是一个故事,却又不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考古发现…古埃及和现在的埃及没有关系,和现在的中国有关系。古埃及其实就是古中国。金字塔在《山海经》中叫众帝之台,因为里面都是上古皇帝。狮身人面像,是东方人面孔。西方人用大炮轰掉了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把其他的上古雕塑的鼻子全部破坏,就是怕中国人发现一个秘密。这个秘

  • 她是唐朝第一美女也是最不孝公主,为了权力,和母亲分享自己老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长乐公主李丽质,唐朝好男人和公主约会,男人穿越到唐朝被公主看上

    话说李显被召回后,武则天欣赏李裹儿秀外慧中,特封为“安乐公主”,其绣技了得,还有貌美加持,很快便有了“唐朝第一美人”的称号。从小流离失所的生活让安乐公主吃尽了苦头,造就了她入宫后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劫后余生的她肆意的挥洒财宝,在宫中尽情享乐,有武则天和李显的宠爱,她更加肆无忌惮。神龙元年(即705年

  • 宇文化及:诛杀皇帝杨广,还霸占了人家的皇后,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广的皇后张丽华,杨广与陈皇后,杨广杀兄长霸占后宫

    宇文化及本身就是一个凶狠阴险的人,他的父亲宇文述在朝中担任大将军,有很高的权利和地位。因此,宇文化及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仗着父亲的权势,在长安城内肆意妄为。按照隋朝的律法,宇文化及应该被抓起来严惩,可负责此事的官员和衙役,却不敢拿律法去约束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城中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将其讥讽为

  • 「陕西渭南」生前因石榴输惨得唐代皇帝 死后陵前又长了棵果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榴果树图片,石榴果树象征是好的吗,石榴永生不死的传说故事

    因为一棵旁逸斜出的柿子树,让我记住了众多唐陵中不算起眼却风景独特的一座陵寝。斗转星移,白驹过隙…当两棵树在时空里枯萎,重生,开花,结果…寒来暑往,岁月不息间…或许,史册始终停驻在远去帝王的梦想之页,不愿潦草地将太和九年的故事翻过…不然,为何要让这棵柿子树陪伴在这位帝王历经沧海桑田后陵前唯一裸露在地面

  • 为什么李世民唐太宗年轻时身体那么好,却51岁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死因,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李世民唐太宗是同一个人吗

    貌似唐朝皇帝能长寿的很少,能活过五十岁已经是不容易了,而且五十岁之后多半都是带病之躯,真正能健健康康、舒舒服服安享晚年的并不多。要么是被病痛折磨去世,要么就是被“囚禁”起来孤零零地抱憾而亡。有时我真怀疑李唐家族是不是被命运“诅咒”了……唐太宗李世民,(寿命52岁,在位时间:626年——649年)。李

  • 奖孤寒,重浮华:从牛李党争说起,探究晚唐灭亡的内在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晚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以党争和动乱著称的历史时期,自安史之乱爆发,至十世纪初朱温灭唐,这一时期唐帝国在地方的控制力被藩镇极大削弱,中央权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弱化趋势。而本文所要探究的,正是从牛李党争,探讨中晚唐到最终灭亡的内在因素。唐代牛李党争代表人物李德裕、牛增孺中唐党争的最终结果是牛胜李败,牛

  • 吴灭晋统,西晋朝堂忠佞博弈的结果,这次皇帝站在了忠臣的一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晋朝的灭亡,现在主流的结论是认为司马氏原属于士大夫阶层,他们的生活起点较高,优越的生活环境练就了他们骄奢淫逸的浮夸作风,因此穷奢极侈的一群纨绔子弟,终将一国大好江山给断送了。其实此种说法并不尽然,至少在晋武帝司马炎身上是不准确的,虽然他后期作风不甚检点,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励精图治的,尤其在他登基

  • 杨贵妃能让唐玄宗和寿王父子俩流连忘返,为何却始终没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贵妃秘史 寿王,唐玄宗和杨贵妃历史,寿王李瑁再次见到杨贵妃

    凭借着姣好的美貌,使得当时的唐玄宗一见到杨玉环便惊为天人,不顾她儿媳妇的身份,想尽办法把她从自己儿子手中抢了过来,封了贵妃。从此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就独宠她一人。唐代诗人杜牧在诗中写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思是杨玉环想吃荔枝,唐玄宗派人从四川送来,一路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