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宇文化及:诛杀皇帝杨广,还霸占了人家的皇后,最后怎么样了?

宇文化及:诛杀皇帝杨广,还霸占了人家的皇后,最后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17 更新时间:2024/1/16 20:24:15

宇文化及本身就是一个凶狠阴险的人,他的父亲宇文述在朝中担任大将军,有很高的权利和地位。因此,宇文化及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仗着父亲的权势,在长安城内肆意妄为。按照隋朝的律法,宇文化及应该被抓起来严惩,可负责此事的官员和衙役,却不敢拿律法去约束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城中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将其讥讽为"轻薄公子"。话虽如此,可老百姓的恶评,并没有阻止宇文化及的升迁。

杨广当上皇帝后十分重视宇文化及,各种重用,就算是他犯了弥天打错也会得到杨广的原谅,在盛宠之下的宇文化及越来越放肆,甚至是直接勾结外族,与突厥做生意,这件事被杨广知道后,十分震怒,简直到了大发雷霆的地步,可以说是被宇文化及气的脑袋都冒烟了。但是还是没有杀掉宇文化及,在冷静下来之后还是对他免罪。饶是如此,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宇文化及也丝毫没有感念杨广对他的恩情,最后与司马德戡等人密谋造反,直接起兵逼宫,最后逼迫杨广万般无奈之下自尽而死。

随后,宇文化及接手了这千疮百孔的大隋天下,但是宇文化及没有回天之力。他和杨广一样,整天沉醉在饮酒享乐之中。宇文化及也是个"直性子",直接登基称帝,接着就是霸占了杨广的皇后,也就是让几位皇帝着迷的"萧美娘"。

但是宇文化及的确没有过几天好日子,就被推下了皇位。当时各地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加上宇文化及逼死君主,各方势力都有理由讨伐宇文化及,没有几天时间,宇文化及就死在了起义军手里。

在宇文化及临死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也算是千古名言。当起义军的刀架在宇文化及脖子上的时候,宇文化及大喊:"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他不顾实际情况,装模作样地建立了一个许国,在临死前过了一把皇帝瘾。

更多文章

  • 「陕西渭南」生前因石榴输惨得唐代皇帝 死后陵前又长了棵果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榴果树图片,石榴果树象征是好的吗,石榴永生不死的传说故事

    因为一棵旁逸斜出的柿子树,让我记住了众多唐陵中不算起眼却风景独特的一座陵寝。斗转星移,白驹过隙…当两棵树在时空里枯萎,重生,开花,结果…寒来暑往,岁月不息间…或许,史册始终停驻在远去帝王的梦想之页,不愿潦草地将太和九年的故事翻过…不然,为何要让这棵柿子树陪伴在这位帝王历经沧海桑田后陵前唯一裸露在地面

  • 为什么李世民唐太宗年轻时身体那么好,却51岁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死因,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李世民唐太宗是同一个人吗

    貌似唐朝皇帝能长寿的很少,能活过五十岁已经是不容易了,而且五十岁之后多半都是带病之躯,真正能健健康康、舒舒服服安享晚年的并不多。要么是被病痛折磨去世,要么就是被“囚禁”起来孤零零地抱憾而亡。有时我真怀疑李唐家族是不是被命运“诅咒”了……唐太宗李世民,(寿命52岁,在位时间:626年——649年)。李

  • 奖孤寒,重浮华:从牛李党争说起,探究晚唐灭亡的内在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晚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以党争和动乱著称的历史时期,自安史之乱爆发,至十世纪初朱温灭唐,这一时期唐帝国在地方的控制力被藩镇极大削弱,中央权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弱化趋势。而本文所要探究的,正是从牛李党争,探讨中晚唐到最终灭亡的内在因素。唐代牛李党争代表人物李德裕、牛增孺中唐党争的最终结果是牛胜李败,牛

  • 吴灭晋统,西晋朝堂忠佞博弈的结果,这次皇帝站在了忠臣的一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晋朝的灭亡,现在主流的结论是认为司马氏原属于士大夫阶层,他们的生活起点较高,优越的生活环境练就了他们骄奢淫逸的浮夸作风,因此穷奢极侈的一群纨绔子弟,终将一国大好江山给断送了。其实此种说法并不尽然,至少在晋武帝司马炎身上是不准确的,虽然他后期作风不甚检点,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励精图治的,尤其在他登基

  • 杨贵妃能让唐玄宗和寿王父子俩流连忘返,为何却始终没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贵妃秘史 寿王,唐玄宗和杨贵妃历史,寿王李瑁再次见到杨贵妃

    凭借着姣好的美貌,使得当时的唐玄宗一见到杨玉环便惊为天人,不顾她儿媳妇的身份,想尽办法把她从自己儿子手中抢了过来,封了贵妃。从此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就独宠她一人。唐代诗人杜牧在诗中写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意思是杨玉环想吃荔枝,唐玄宗派人从四川送来,一路累死

  • 杨贵妃和干儿子有染,怕被发现,误打误撞发明了一个东西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玄宗与杨贵妃,香港老片杨贵妃,杨贵妃tvb

    但是野史中有一种说法:肚兜是杨贵妃为了遮掩安禄山在她身上的抓痕而制作的内衣。有一次两人偷情时,安禄山用力抓破了杨贵妃的胸部,杨贵妃为了不让皇帝发现遂制作了一种三角形的红色内衣,唐明皇看见后觉得此物甚是有趣,自此宫中的女性纷纷效仿,这种内衣也就被带到了民间。据说,安禄山认杨贵妃为干娘之后,就经常出入宫

  • 唐朝为什么要用宦官监军,皇帝不傻,宦官监军其实也有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的宦官监军,为什么唐朝宦官权力这么大,唐朝宦官为什么能专权

    宦官也就是太监,宦官监军在唐朝历史上产生过诸多不良影响,对它的评价负面多于正面。要说这宦官监军,创始人是唐玄宗李隆基,那时候宦官的力量还没有发展到后来能左右朝政的局面,那玄宗又是为什么想到要用宦官监军呢。唐朝开始是没有宦官监军制度的,在唐初,唐朝沿袭的是御史监军制度,御史监军在史料里有许多记载,如:

  • 同样是封疆大吏,为啥唐朝节度使很多造反,清朝总督很安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为啥设置节度使,唐朝的节度使是什么,唐朝节度使有何特点

    “帝制”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年,各朝各代都要防范文臣武将造反那些事,到了清朝,改补的漏洞,都补上了。另外,满清奴化教育做的也不错,所以,满清督抚造反的就没有。唐朝节度使,那是军权、政务、财政一把抓(就是要人有人、要权有权、要钱还有钱)。说白了,唐朝的节度使就是地方上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土皇帝”。节度

  •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上百年都没事,一场黄巢运动就立刻垮台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黄巢之乱是真的吗,唐朝时河北三大藩镇,唐朝末年黄巢写的反诗

    尾大不掉的藩镇割据唐朝的统治者因为理财不善,致使朝廷财政不足以供养地方军队,于是皇帝决定甩包袱,放手让地方搞自治,并授予将军们节度使一职,令他们自行解决军饷粮草,如此一来中央是如释重负了,但也造成了地方藩镇尾大不掉的割据局面。地方藩镇节度使在地方上不仅握有军权,还掌控着财政与民政,名义上是中央的附属

  • 他是被满清“抹黑”的皇帝,为明朝续命160年,打仗堪比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年间就有一个皇帝,被后来取而代之的满清统治者肆意抹黑。可了解历史真相后才知道,这位皇帝其实为明朝续命了160年,打起仗来,甚至比五征漠北的朱棣,还要狠。 朱见深的悲惨童年 这位皇帝,便是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身为“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他打小就被立为太子。只要在成长过程中不犯任何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