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封疆大吏,为啥唐朝节度使很多造反,清朝总督很安分

同样是封疆大吏,为啥唐朝节度使很多造反,清朝总督很安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01 更新时间:2023/12/31 12:13:55

“帝制”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年,各朝各代都要防范文臣武将造反那些事,到了清朝,改补的漏洞,都补上了。另外,满清奴化教育做的也不错,所以,满清督抚造反的就没有。

唐朝节度使,那是军权、政务、财政一把抓(就是要人有人、要权有权、要钱还有钱)。说白了,唐朝的节度使就是地方上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土皇帝”。节度使们要不要造反,全看唐朝中央的威信,和节度使自身的忠诚度。

到唐玄宗后期,朝廷被李林甫杨国忠弄的乌烟瘴气,这个时候节度使假如有了跟朝廷抗衡的军事力量,造反也就是看心情的事,于是有了安禄山造反。“安史之乱”的时候,人心还没散,别的节度使还听话。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中央的威信跌到谷底,更多的节度使干脆明火执仗做起土皇帝,干脆“父传子、子传孙”搞起了世袭。唐朝朝廷都不敢随便讨伐不听话的节度使了——打一个,可能招起一群造反的节度使(“唇亡齿寒”道理大家都懂)。

清朝的总督就没那么大权力了,总督名义上是中央派出“节制各省军政”,实际上,节制不了。因为各省名义上的一把手,政务、财政是“巡抚”,军队是“提督”或“将军”。巡抚虽然品级上比总督低半级,但是巡抚却不是总督的下属,政务和财政,总督要跟巡抚扯皮。

提督和将军品级有时候比总督还要高半级,提督和将军更不是总督的下级。要节制军队,总督还得跟提督或将军扯皮。

平时,总督就是带着“节制”的名义,干着“扯皮”的活计,根本做不到“自己拍板”,遇到强势的巡抚,甚至能把总督整的服服帖帖。遇到战时,朝廷会特意强调一下“某某总督节制某几省军政”,让各省提督、巡抚听从总督统一调度。但是,这也要看总督做什么,遇到不合理的,巡抚、提督完全就不听话,甚至一纸奏章就会告总督的黑状。

这样的总督有什么资本造反呢?

地方大员同时摆上总督和巡抚,这一招是在很妙——国人自古喜欢内斗,“一山不存二虎”,总督和巡抚都想说了算,往往都要斗得不亦乐乎。

曾国藩够牛叉了吧,自己带队伍带出庞大数量的湘军。1860年代,干着两江总督,同时“节制东南五省军政”。就这样的曾国藩,从来没能压得住江西巡抚。先是有一个陈迈跟曾国藩斗了三年,好容易还了一个湘军出来的沈葆桢做了江西巡抚,照样不听招呼。

本来江西漕折、厘金说好给湘军做军饷,这是朝廷都定下来的事情。沈葆桢为了江西本身的利益,就硬生生给扣了下来,气得曾国藩干瞪眼,只能找朝廷评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上百年都没事,一场黄巢运动就立刻垮台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黄巢之乱是真的吗,唐朝时河北三大藩镇,唐朝末年黄巢写的反诗

    尾大不掉的藩镇割据唐朝的统治者因为理财不善,致使朝廷财政不足以供养地方军队,于是皇帝决定甩包袱,放手让地方搞自治,并授予将军们节度使一职,令他们自行解决军饷粮草,如此一来中央是如释重负了,但也造成了地方藩镇尾大不掉的割据局面。地方藩镇节度使在地方上不仅握有军权,还掌控着财政与民政,名义上是中央的附属

  • 他是被满清“抹黑”的皇帝,为明朝续命160年,打仗堪比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年间就有一个皇帝,被后来取而代之的满清统治者肆意抹黑。可了解历史真相后才知道,这位皇帝其实为明朝续命了160年,打起仗来,甚至比五征漠北的朱棣,还要狠。 朱见深的悲惨童年 这位皇帝,便是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身为“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他打小就被立为太子。只要在成长过程中不犯任何过错,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小明王,既然如此,为何当初要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为啥救小明王,朱元璋派二虎救吕大人,朱元璋杀小明王靠谱吗

    不过韩林儿只是一个傀儡而已,没有什么权力。韩林儿和刘福通最终还是失败了。在张士诚围攻下,韩林儿在危机时刻被名义上尚属大宋政权的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朱元璋这么做其实并非好心,他是有自己目的的。自从这个政权建立后,朱元璋就一直属于名义上的属下,还多次接受过韩林儿的册封等等。当然,在乱世当中,如果他不救

  • 朱元璋灭掉元朝后,给蒙古女子下了一道命令,此后蒙古再无力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杀元朝后的蒙古女子们,刘伯温叫朱元璋向元朝假意投降,朱元璋推翻元朝

    尽管历史上,也有很多农民起义军,但真正靠着农民起义成功,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也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一人。而朱元璋在灭掉元朝后,给蒙古女子下了一道命令,此后蒙古再无反抗之力!朱元璋到底下了什么命令呢?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抗击元朝的暴政,起义军中出现了三大势力,分别是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这

  • 元朝作为蒙古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何能发展出技艺高超的青花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青花瓷玉壶春龙纹资料,蒙古与元朝,蒙古人记录的元朝历史

    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青花瓷,可是就出土的唐青花文物来看,唐代的青花技艺并不高。两宋时期的青花技艺仍然在探索阶段,青花瓷的质量也不高。可是到了元朝,青花技艺突然从萌芽提升到了成熟阶段,近代有大量质量上乘的元青花出土。元朝作为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因为长期的迁移,青花瓷这样的易碎品应该是不被其传统所接

  • 传说中汝窑“无纹者尤好”有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汝窑100种图片,汝窑无纹水仙盆,汝窑真品对照表

    历史上的汝窑诞生于以道教为国教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全民修道是当时社会特色,窑工同时也是道士是顺理成章的事!汝窑是“以器载道”的典范!最贴切的通过器物阐释了“道”的特征和特性,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什么是“道"? “道" 是自然的始祖,是宇宙之源。‘’道” 示于人的理, 即是大道之理。“道的

  • 为何西夏铸币模式前后反差很大,从钱币窥视宋朝时期形势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凡立国者,都会把铸钱看为统治的第一要务,标志着对这区域绝对的统治。从唐宋开始,铜钱运用逐渐代替其他贵金属成为经济贸易的主要量权工具 。和宋朝同期的西夏,其钱币的铸造始于李元昊开国所铸“大夏国宝”,终于神宗光定年间所铸“光定元宝”。但西夏这个国家比较特殊,立国初期,铸造的钱币钱肉薄厚

  • 世人只知纸币最早起源于宋朝,但却不知宋代纸币的发展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代的纸币价值,宋代出现纸币说明了什么,北宋纸币发展史

    在北宋时期首次出现了可以代替银钱的“交子”,而这个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纸币。这对于中国的钱币史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创造,同时对于宋代的商业发展同样也是一个“新的世纪”!宋代出现纸币的原因宋代最早出现纸币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当时送宋代因为商业发达因此一些商人外出做生意需

  • 一组北宋“宣和通宝”相关版式的成交价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宣和通宝值钱吗,宣和通宝折三篆书,宣和通宝价格一览表图片

    图一:名称:宣和通宝仰宣篆书直径:24.4 mm厚度:1.70mm成交价:988元日期:2015.1.14图二:名称:宣和通宝昂通宝直径:25.0-25.1mm厚度:1.1-1.2mm成交价:960元日期:2016.4.30图三:名称:宣和通宝小平广穿直径:25.5mm厚度:1.50mm重量:4.1

  • “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漫谈为何说赝品是明代士大夫的刚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代瓷器断代史,明朝嘉靖二十年艺术品,明代文玩捡漏事件大全

    明代时,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制造赝品的高潮,市场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的赝品,赝品的数量远远多于以往的时代。这就不禁令人感到特别好奇:为何会在明朝的这个时候出现制作赝品的高潮呢?本文希望通过简单的介绍,使读者们对这一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赝品字样这股制作赝品的高潮,出现在明朝的中后期,当时制作赝品的速度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