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也是普通人,从几则故事看李世民的心理需求,他急需有人奉承

皇帝也是普通人,从几则故事看李世民的心理需求,他急需有人奉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71 更新时间:2024/3/2 8:15:21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但他的历史名声和功绩都超过了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远超其余的唐朝皇帝,可谓是大唐皇帝集团的首席代表。

他的缺点其实也很多,如杀兄、杀弟、逼父,强抢弟媳,晚年好丹药,还曾因一则谣言就滥杀大将李君羡等等。

但这些行为到底是被他用实实在在的政绩和武功给压在了后人给他的实际评价之下,谈论起唐太宗李世民还是赞誉居多。

除了以上一些众所周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李世民其实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需求,爱慕虚荣,喜欢听好听的话,也不能真正做到亲贤臣、远小人。

《隋唐嘉话》中记载的这则故事: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扣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常不能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贵为天子,亦何聊乎?“帝意复解。

这则故事是说,李世民夸赞一棵树,随侍的宇文士及赶紧奉迎拍马,李世民批评他是魏征口中的佞人。

宇文士及却表示李世民每天面对着一帮直臣,被他们怼得难受,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我顺从圣意,也是为了皇帝能开心一些。

于是“帝意复解”,李世民认可了宇文士及的说法,认可了皇帝身边需要宇文士及这样的“佞人”

这说明李世民也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心理需求,喜欢有人奉承,喜欢有人拍他的马屁,心底其实不怎么耐烦每天跟魏征这样的大臣对话。

平时看多了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故事,知道他有善于接受如魏征这样耿直之臣正面硬怼的大度胸怀,可实际上,李世民到底也不是圣人。

当然,从人的实际心理需求来说,日理万机的皇帝的身心也需要劳逸结合,在办理公务时要心态紧绷着跟房玄龄、魏征们怼来怼去,闲暇时为了放松心情而接受臣子们的奉迎也是正常的事。

要是皇帝身边全是直臣,还真如宇文士及说的:“陛下贵为天子,亦何聊乎?”

其实,宇文士及比较适合做李世民身边需要的“佞人”

宇文士及是一个在唐朝地位相当尴尬的大臣,他是前隋重臣宇文述的儿子,他的老婆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他的兄长宇文化及是发动“江都兵变”后杀死隋炀帝杨广的叛臣,宇文化及还一度自立为帝,曾封宇文士及为“蜀王”

隋朝外戚,杀死杨广的凶手之弟等身份都让他在新朝有些尴尬,特别是杨广在世时,对宇文家可谓是无比信任,没有亏待过宇文家,把女儿都嫁给了宇文士及,可最终把杨广送上绝路的却是宇文家族的子弟。

虽然杨广不是宇文士及杀的,他也是主动投奔唐朝而来,可他隋朝驸马及宇文化及弟弟的身份,还是让他和很多初唐重臣们格格不入。

宇文士及能在唐朝继续混下去,除了主动投奔唐朝的好态度外,还有赖于他的妹妹在唐朝建立后成为了李渊的妃子,因此,他还有献妹求进的谄媚嫌疑。

宇文士及和李渊之间的关系还有点乱,李渊是杨广的表弟,宇文士及是杨广的女婿,李渊其实高宇文士及一个辈分,却纳了其妹,不过,在唐朝这种事很正常。

这样一个人,又没有明显高于别人的功勋,他将如何在唐朝立足?即便因为他两朝外戚的显赫身份,小日子不会过得凄苦,可要在上层权力圈中站稳脚跟,依旧不是那么容易。

好在宇文士及成了唐朝臣子后选阵营比较准,除了变成李渊的大舅子外,他还早早就投靠了李世民,虽然并非李世民嫡系,也为他在贞观年间不被主流权力圈抛弃打下了基础。

但贞观时期名臣太多,要跟李世民的嫡系们争抢皇帝的圣心,在功劳和能力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走“佞人”的道路是个不错的选择,和李世民嫡系臣子们的距离,也让他不用在意鄙视的眼光。

当个“佞人”未必就比当忠臣、直臣待遇差,宇文士及在李渊执政时期的武德朝,在李世民执政时期的贞观朝,官位是节节上升,还当过宰相,死后,以非凌烟阁功臣的身份陪葬昭陵,生前身后他都混得不差。

举个跟宇文士及相比较为反面的例子,凌烟阁功臣之一的莒国公唐俭是李世民的嫡系之一,他的儿子还娶了李世民的女儿,他跟李世民在贞观朝初期那是感情相当深厚。

史载李世民甚至在吃饭时都要见到唐俭才能吃得下,“每食非俭至不餐”,即使这样的感情,最终也破裂了,唐俭晚年时,李世民都懒得见他,扬言“见即欲杀”

李世民对待唐俭为何态度大变?具体因为什么原因,史书没有更多详细的记载,唐俭“怠于政事”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从《朝野佥载》中记载的一则小故事中也能看出端倪。

这则故事是说,唐俭跟李世民下棋,不愿意让着李世民,非要跟李世民争个先后输赢出来,结果李世民大怒,说出了想杀掉唐俭的话,后来因尉迟敬德劝说才罢休。

下棋就是闲暇时的娱乐,也是李世民在繁忙工作后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处理国家大事时跟这帮嫡系臣子经常争论个不休,到了闲暇时还要受他们的气,李世民的心态也崩了。

这时的李世民的身边,其实需要的就是如宇文士及这样的臣子,要适当享受一些奉承、拍马屁之类的待遇,用来放松心情,可唐俭不知趣,李世民哪能不烦?

所以,唐俭在贞观朝后期一直被李世民嫌弃,可宇文士及从跟随李世民一直到自己去世,都受到李世民的欢迎和喜爱,他生前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未必就比凌烟阁功臣差了。

从上述宇文士及和唐俭身上发生的故事及两人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变动,能看出李世民的部分心理需求,表面上是需要忠臣、直臣陪伴,可实际上也需要“佞人”陪伴。

魏征直,时时监督李世民,希望他做个好皇帝,他死后,李世民却找机会毁了他的墓碑,隔了两年后才恢复,还毁约了魏征儿子和公主的婚事。

唐俭直,仗着嫡系臣子的身份不跟李世民见外,游戏娱乐时都不愿意让步,李世民扬言要杀他,还是记载进正史中的言语。

宇文士及不直,可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却一直不变,从未见李世民跟他翻过脸,他病逝前,李世民也是流过泪的,“及疾笃,太宗亲问,抚之流涕。”

可见,皇帝也是普通人,身边需要直臣监督和帮助,更需要“佞人”陪着开心,即使“天可汗”李世民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旧唐书》《隋唐嘉话》《朝野佥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葬身马嵬坡,百姓路过她的墓葬,为何都要带一把墓土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嵬最新消息今天,杨贵妃墓里有杨贵妃的尸骨吗,杨贵妃死于马嵬的读音

    在唐玄宗女儿举行婚礼时,杨玉环有幸被邀请参加,当时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一眼便看中了杨玉环,因此她被册封为寿王妃,在李瑁的母亲去世之后,唐玄宗整日闷闷不乐,因此便将杨玉环召进宫中,借祈福名义让其出家,很快,唐玄宗重新册封寿王妃,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由于当时没有皇后,杨贵妃的地位便等同于皇后,由于杨贵妃在宫

  • 名相姚崇,为了给自己儿子买命,死后叫人把财宝放到了自己棺材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王被害唯独姚崇幸免,姚崇喜,姚崇后人下场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大名都是如雷贯耳的,他们都是唐朝著名的宰相,唐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在唐朝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贤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唐朝的另一个宰相也是一代名臣姚崇的故事。姚崇非常的有智慧,由于他经常的帮助皇帝解决烦恼,人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救时宰相,相传在武则天时期,经常就会有冤假错案,而且

  • 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为何还要陷害李世民?最后反而让李世民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果李建成当皇帝会杀李世民吗,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国家也出现了很多位皇帝,也开创过很多的盛世,在这么多的朝代中唐朝也绝对算是一个繁荣的朝代,李世民也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好皇帝,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初期他就一直带兵征战,可以说唐朝建立最大的功劳不是他的老爹李渊而是李世民,在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他又开始重用贤臣,魏征

  • 丰满其实并不等于胖,唐朝其实并不是以胖为美,我们都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体态丰满是胖吗,贾玲张小斐唐朝胖美人

    我们现在的人们都觉的瘦的女生特变漂亮,所以现在的女生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瘦一些,就会选择减肥不吃饭,但有的人就是属于那种天生的不管怎们样体重就是控制不下来,这个时候她们就又会说我如果生在唐朝就好了,这样我就不用减肥了,我们都知道很多人说唐朝以胖为美,女子越胖在唐朝就越受到欢迎,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看到后,随口却说了这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和安禄山故事,杨贵妃秘史安禄山跳舞,安禄山跟杨贵妃的关系

    唐朝的衰落,李隆基是负有直接责任的。众所周知,李隆基宠爱杨贵妃。然而,和很多美女误国的例子不同,杨贵妃却没有误国,这也是长生殿的故事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杨贵妃虽没有误国,但是她的迷人风情,倒给后期的李隆基,带来了些许的荒唐事。安禄山的崛起,除了唐朝自身的环境之外,和他拍马屁的功夫以及假痴不癫的心计有

  • 武则天统治唐朝多年,她死后为何要还江山给李家?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男权至上的古代,女子想要生活下去本来就非常的困难,想要当皇帝就变得更加的不可能,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武则天就敢于突破封建礼制的束缚成功的做了皇帝,她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有好有坏,她能够成功的从李家手里夺得政权,并且统治了唐朝15

  • 唐朝第十位皇帝:彻底结束安史之乱,却又再掀波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史之乱唐朝皇帝列表,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安史之乱唐朝灭亡

    一具体来说,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李适出生于长安大内的东宫中,他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孙、唐代宗李豫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同年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李适出生的时候,唐朝还处在开元盛世时期,不过,藩镇也逐渐坐大,乃至于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十一月,李适十四岁

  • 魏征生前特别让李世民喜欢,可为何在他死后李世民却砸了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征和李世民的故事,魏征顶撞李世民,李世民喜欢魏征吗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完全算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也就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从此他就有了杀兄夺位的坏名声,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来说却是非常称职的,他和他的大臣魏征之间还流传了一段佳话。魏征再世的时候李世民是非常看重他的,魏征当面顶撞唐太宗,唐太宗也没有把他怎们样,后来李世民就是因为能够

  • 杨广被我们认为是昏君,直到他墓葬的发现,我们才知道冤枉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国家有着让人羡慕的悠久历史,当中更是出现了很多的王朝,在这期间我们国家就诞生了很多的君王,他们当中有因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的人们称为千古一帝,也有因为在统治期间昏庸无道,欺压百姓被后世的人唾骂。隋炀帝杨广就是属于后者,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把杨广塑造成为了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昏君,他统治期间

  • 杨贵妃为何会被赐死,她到底该不该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贵妃最后被赐死,周洁版杨贵妃赐死片段,杨贵妃赐死背景音乐

    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兵变”,不论新旧《唐书》官方记载,还是民间笔记小说、文集,甚至唐宋后人诗咏词赋,均持此说。但民国以来,学术界对杨贵妃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具体表现为:“马嵬驿兵变”为传统说法有异,杨贵妃之死存在疑问,更有人提出杨贵妃入寺为尼或出海远遁之石破天惊之论。对于杨贵妃的死,我之前经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