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第十位皇帝:彻底结束安史之乱,却又再掀波澜!

唐朝第十位皇帝:彻底结束安史之乱,却又再掀波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88 更新时间:2024/2/6 15:39:10

具体来说,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李适出生于长安大内的东宫中,他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孙、唐代宗李豫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同年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李适出生的时候,唐朝还处在开元盛世时期,不过,藩镇也逐渐坐大,乃至于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十一月,李适十四岁时,安史之乱正式爆发。次年,安禄山率领的叛军长驱直入,长安失守,唐玄宗出逃四川,天下陷于内乱之中。在此背景下,年少的李适也是颠沛流离,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九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过,唐肃宗在位时,还是没能真正解决叛乱。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逝,李适的父亲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这就是唐代宗。同年五月,代宗委任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肩负起与安史叛军最后决战的使命。同年八月,改封雍王。十月,出镇陕州。

对此,李适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统仆固怀恩等大败史朝义部叛军,收复洛阳及河北诸郡,至次年彻底平定安史之乱。

宝应二年(763年),安史之乱平定,李适因功拜为尚书令,实封食邑二千户,和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赐铁券、图形凌烟阁。广德二年(764年)正月,李适以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并于二月举行册礼。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初二,李豫病重,不到十天,已无法上朝。五月二十一日(6月10日),李豫命太子李适监国。同日夜间,李豫在长安大明宫紫宸内殿驾崩,享年五十四岁。不久之后,李适即位,时年三十八岁,即唐德宗。

唐德宗继位后,决心对付地方的藩镇。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德宗任他为新任成德节度使,继承父亲,但被唐德宗拒绝。李惟岳于是联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及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同举兵谋反。

最初效忠唐朝的军队处于上风,李正己谋反后不久病故,其子李纳续领淄青军,但被围困;梁崇义被李希烈打败自杀;李惟岳部下王武俊叛变,杀掉李惟岳向朝廷请降。四镇中只有魏博的田悦仍在对抗朝廷,但已孤掌难鸣。

不过,因为唐德宗的赏赐不公,这导致已经效忠朝廷的藩镇再次反叛。建中三年(782年)秋,唐德宗任命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新罗、渤海两蕃使,让他讨伐李纳。李希烈假言讨伐,其实暗中与之私通。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称王后,李希烈也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到了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叛乱的泾原军占据长安,李适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后依靠大将李晟、浑瑊等平乱。兴元元年(784年),李适回到长安。同年,河中节度使李怀光与部分宦官、藩镇将领矛盾激化,举兵反叛,李适派浑瑊与河东节度使马燧、镇国节度使骆元光等率军讨伐,于次年八月平定叛乱。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正是因为经历数次的变乱之后,这促使李适不再信任武将,而是委任亲信宦官为禁军统帅。唐德宗此举,自然对唐朝后期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导致唐朝成为宦官最嚣张的朝代,比如在唐朝后期,宦官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

并且,唐德宗李适还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他对藩镇多事姑息,晚年对淮西镇用兵失利,致使藩镇的势力日渐增强。

最后,李适在位时,也不是一无所成的,比如他曾根据宰相李泌的建议,北和回纥、南和南诏、西结大食、天竺,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比如贞元十七年(801年)八月至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唐军经维州之战、渡泸之役,大破吐蕃军十万,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并降服部分黑衣大食及康国军队。而这,无疑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各宗室、外戚都前来宫中向李适祝贺,唯独太子李诵因病无法前来,李适因而流泪哀叹,自此一病不起,在二十多天中,内宫与外廷讯息中断,在笔者看来,这显然和宦官把持朝政存在密切的关系。到了正月二十三日(2月25日),李适在长安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此外,在唐朝历史上,唐德宗李适的在位时间长达27年,仅次于唐玄宗李隆基和唐高宗李治。

更多文章

  • 魏征生前特别让李世民喜欢,可为何在他死后李世民却砸了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征和李世民的故事,魏征顶撞李世民,李世民喜欢魏征吗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完全算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也就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从此他就有了杀兄夺位的坏名声,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来说却是非常称职的,他和他的大臣魏征之间还流传了一段佳话。魏征再世的时候李世民是非常看重他的,魏征当面顶撞唐太宗,唐太宗也没有把他怎们样,后来李世民就是因为能够

  • 杨广被我们认为是昏君,直到他墓葬的发现,我们才知道冤枉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国家有着让人羡慕的悠久历史,当中更是出现了很多的王朝,在这期间我们国家就诞生了很多的君王,他们当中有因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世的人们称为千古一帝,也有因为在统治期间昏庸无道,欺压百姓被后世的人唾骂。隋炀帝杨广就是属于后者,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都把杨广塑造成为了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的昏君,他统治期间

  • 杨贵妃为何会被赐死,她到底该不该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贵妃最后被赐死,周洁版杨贵妃赐死片段,杨贵妃赐死背景音乐

    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兵变”,不论新旧《唐书》官方记载,还是民间笔记小说、文集,甚至唐宋后人诗咏词赋,均持此说。但民国以来,学术界对杨贵妃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具体表现为:“马嵬驿兵变”为传统说法有异,杨贵妃之死存在疑问,更有人提出杨贵妃入寺为尼或出海远遁之石破天惊之论。对于杨贵妃的死,我之前经常感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笔写给中华明朝万历皇帝的官方书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伊丽莎白写给明朝万历皇帝的信,伊丽莎白二世亲笔签名,沙俄伊丽莎白一世女皇

    神恩天命英格兰,法兰西及爱尔兰诸国女王,信仰的守护者伊丽莎白致敬,伟大及强大而不可战胜的大明神宗皇帝:我们通过对各方的文献记录的了解,以及那些有幸游历过陛下雄伟帝国的商人的倾诉。从而得知,陛下的伟大和对远方客人仁爱。这鼓励我们去寻找比世界上大部分的航行路线更短的到达大明帝国的航海路线。由于更近的航行

  • 这个明朝的藩属国,誓死追随明朝,简直是个超级忠心的小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全部藩王列表,明朝各藩王的领土范围,明朝的藩王有多残暴

    朝鲜是我们的邻国,不管是在中国辉煌的时候,还是落寞的时候,中国一直对他很好,最能体现的就是中国刚刚建国的时候,日本刚刚战败投降,中国也是满目疮痍,这时美国进攻朝鲜,中国派了很多军队支援。虽说是为了守住中国的东部防线,但惨重的伤亡还是足以看出中国对待朝鲜的态度的。不过朝鲜和我们关系这么好,可不是从我们

  • 为什么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了?原因很简单,魏忠贤不讲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忠贤为什么害明朝,魏忠贤对明朝有何贡献,魏忠贤是明朝哪个皇帝的太监

    这个如此复杂的人物是谁呢?是魏忠贤。史学家也好,还是历史爱好者也罢,提出来的关键就是,大明朝刚刚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台了。如果明朝没有杀掉魏忠贤,明朝就不会垮台,所以魏忠贤是个大忠臣,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魏忠贤死掉之后为什么大明朝就垮了? 第1点,权力出现真空才是最关键的 我们先来

  • 新版《倚天》:朱元璋上线,心狠手辣,但杨逍劝无忌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逍朱元璋结局,新倚天屠龙记朱元璋杨逍,杨逍知道无忌喜欢赵敏

    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大名鼎鼎的人物。咱们现在不说历史如何,只讲剧情里的他们。新版《倚天屠龙记》里,朱元璋是个看起来“憨厚”的大黑胖子。说话声音很嘹亮,也很粗放豪气。他和徐达等人,在张无忌小的时候,他们就见过。用张无忌的话说:要不是护送不悔妹子去她爹那里,恐怕我当年早加入了你

  • 赵匡胤自导自演的陈桥兵变,竟然兵不血刃,和平的夺得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全集,赵匡胤陈桥兵变是改周为宋吗,赵匡胤陈桥兵变追随者都有谁

    在赵匡胤追随的郭威逝去后,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柴荣,而柴荣内修政事,外扩疆土,将后周的势力和实力又推上了一个巅峰,但他仅仅在位六年就去世,他年幼的孩子柴宗训即位。皇帝的年幼,以及多年来随着郭威柴荣的征战与忠心,让这次的兵变有了军事保障和掩人耳目的行动时间。赵匡胤本人,在南征北战多年中,自身的军事才

  • 湖南小伙模仿“朱元璋”走红,喊话导演翻拍自己的祖宗,片酬95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湖南小伙酷似朱元璋,模仿朱元璋完整版,最经典的朱元璋扮演者

    自己演朱元璋不化妆,归根到底是因为基因上有王霸之气。连乞丐的盂兰盆节都准备好了。 毕竟,元璋也有过不光彩的历史。片酬不多,95万就可以了,毕竟自己是九五之尊!为了更好地演绎《朱元璋》中的勇武,小伙平时就以自残的方式练武。有好事网友调侃“朱重九”,既然是九五之尊,那就应该是龙辇御马、后宫佳丽。“重九”

  • 明代泰昌通宝,铜质种类有几种?值钱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泰昌通宝十大珍品,泰昌通宝普通版,泰昌通宝价格

    明代泰昌通宝小平 极美品 ,估价: RMB 18000,成交价格:RMB 50285泰昌通宝是明代万历年间,明光宗在位期间的钱币,其年号为泰昌,因而钱币为泰昌通宝。明光宗在位时间极短,他是七月登基的,到了当年的九月就去世了,而当时实际上明光宗时期的钱币并未铸造,直到其字明熹宗继位之后,下令为其补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