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为和平登基做过最后努力,可惜李渊糊涂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为和平登基做过最后努力,可惜李渊糊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13 更新时间:2024/1/16 15:33:43

皇位传承自古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废长立幼,隋朝就是前车之鉴,虽然李世民的能力有目共睹,但他的大哥李建成也实在没有什么过错,况且在李建成的周围也有一支不可小觑的团队。所以李渊不论多么喜爱李世民,也只能依照祖制,立长子建成为太子。这样的结果是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此一位英明神武的秦,不能继承皇位,实在是天下臣民的遗憾,也是大唐的遗憾,那么秦王的支持者该怎么办呢,有人说,好办,那就发动玄武门之变吧。

发动政变,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古往今来,只有当一切矛盾都无法调和时,人们才会付诸热战。发动政变实乃最下之策,况且政变或多或少的也会影响秦王的光辉形象。所以在玄武门事变之前,秦王府的幕僚们为对付东宫几乎用尽了浑身解数,差一点他们就成功了。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两年前,也就是高祖武德七年,这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好像预示着要有什么大事发生。李渊实在受不了京城的酷暑,便命太子建成留守京城,自己带着李世民到长安西北的行宫去避暑了。李渊和李世民一走,长安城彻底成了李建成的天下,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监国。李渊起兵以来,几乎都是李建成坐镇中枢,居中调度。所以他有着丰富的经验,知道该怎么做,才会令自己的父亲放心。但这一次,他还是疏忽了,被秦王府找到了可乘之机。

李渊离京后,李建成为了加强长安防务,命手下亲信给庆州都督送去了一批制作精良的铠甲。庆州位于长安西北,距长安很近,到李渊的行宫也不远,无论是从保卫李渊的角度,还是从加强长安防务的角度看,李建成的做法都是无可厚非的。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庆州都督正好是东宫出身,和李建成关系匪浅。而李建成手下的亲信也被李世民的人收买了,所以当这个亲信跑到李渊行宫,状告太子谋反时,李渊马上就相信了,太子的亲信告发太子,这由不得李渊不信。

盛怒之下的李渊一纸诏书发到长安,命李建成立即赶到行宫见自己。李建成看到诏书,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此时的他面临两个选择,一索性真的谋反,二乖乖听话,跑到行宫见李渊。当时李建成坐镇长安,根本不知道行宫的情况,假如李渊已被李世民控制,那自己贸然跑到行宫无异于送死,这样一来,起兵还有胜算。但假如李渊仍掌控全局,谋反就是死路一条,去行宫认错,说清事情原委就会有一线生机。

李建成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但行宫的消息根本打探不到,这就到了考验李建成及其团队能力的时候了。这时有幕僚想起了一个典故,当年汉武帝误信谎言,以为太子刘据谋反,便召太子到甘泉宫相见,但刘据却担心汉武帝在甘泉宫发生了变故,于真的起兵,最终落得一个兵败自杀的下场。如今的形式和当年何其相似,于是幕僚力劝李建成前往行宫去见李渊。

果然如幕僚所料,李渊在行宫内好好的,李建成见到李渊后,史书记载是八个字,奋身自掷,几至于绝,意思是要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李渊无法分辨真假,于是命人先软禁了李建成,准备召庆州都督和太子当面对质,但诏书到达庆州,这个都督可没有李建成的头脑,一害怕,居然真的反了。这样一来,李建成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谋反大罪如果坐实,那未来继承皇位只能是李世民的。李渊听闻庆州都督已反的消息后,果然对李世民说:“你去平叛,回来之后,你就是太子!”当时李世民的心情可想而知,太子之位几乎唾手可得,但就在他带着满心的喜悦出征之后,一切又都变了。李建成被释放,继续回长安留守,李渊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避暑。李世民平叛归来,彻底傻了眼,自己吃苦受累去平叛,如今太子还是太子,秦王还是秦王。为什么会这样?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李渊选择了相信太子。那么究竟太子是如何力挽狂澜的,有的书中说,是齐王元吉和一些大臣在李渊面前联名作保,才使李渊相信了太子的清白,况且当时太子地位稳固,也确实没有谋反的必要。但此说没有被正史采纳,正史中只是说,高祖糊涂,被建成蒙蔽,欺骗了太宗。

事后,李渊没有处罚李世民和李建成二人,反倒把秦王府的参军发配充军了,并要求兄弟二人要和睦相处。所以说,高祖是不是真糊涂,大家心里都知道。此次事件李建成最终化险为夷,但秦王府也不会善罢甘休,眼看谋反大罪都未能扳倒太子,李世民深知和平已经无望。两年后,玄武门之变爆发,秦王终于荣登大宝,在位二十三年,把大唐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李世民也因此被称之为“天可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治昏庸懦弱?还原历史,实则为一代明君,你看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真实的唐高宗李治,李治是明君,郭德纲讲唐高宗李治

    影视剧中的高宗李治是一切听命于老婆的无能之人。实际上,武媚娘能力也有,可以说是高宗一个很好的参谋。一个女人能长久获得男人的宠信仅有美貌往往不够的,更需要能力。可以这么说影视剧中武媚娘种种决策都是得到高宗首肯和授意进行的,说白了替高宗背锅,人们恨武媚娘而不恨高宗。事实上,李治非但不是懦夫,还是一代明君

  • 唐朝女子“以胖为美”是真的吗?得知杨玉环真实体重,要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杨玉环胖吗,主角意外穿越唐朝旁边躺着杨玉环,杨玉环到底有多胖啊

    杨玉环非常美貌,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同时杨玉环还能歌善舞。正因如此,杨玉环非常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并且被李隆基封为杨贵妃!后来发生了“马嵬驿事件”,杨玉环本以为唐玄宗会保护自己,却不曾想到唐玄宗为了江山社稷,下令处死了杨玉环!最终唐玄宗的部下按照约定继续为唐玄宗效力,最终平叛了安禄山之乱

  • 他只有二流的治国水平,却过得比杨广更奢靡,还能坐稳江山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有明君也有昏君,甚至是暴君,比如隋朝最后一个皇帝杨广,即隋炀帝。在不了解历史的人眼中,隋炀帝就是个名副其实的暴君,因为他荒淫无度,酷爱吃喝玩乐,还要修筑京杭大运河,征讨高丽,穷兵黩武搞得民不聊生。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根据史料,隋炀帝在位期间,所作所为还是有

  •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轻骑兵大决战竟无意间成为南北朝的终结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上最壮观的骑兵作战,古代轻骑兵,人类轻骑兵的巅峰

    邙山之战,西魏军折损过半,从关东带来的老兵就更加稀少,当时关陇地区的鲜卑族人数有限,不可能再大量补充军队。而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汉族豪强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东西魏分立后,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仍然控制在豪强手中。宇文泰料到东魏时刻可能来袭,不得不“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周书·

  • 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古代这个国家被东晋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一张表看懂东晋16国,东晋褚太后,中国通史东晋完整版

    比如商朝的覆灭,可是花了整整一部《封神演义》来描述的,总而言之是酒色导致王朝覆灭了。史上吴王夫差灭国的历史也是轰轰烈烈,越王勾践被捕后饱受凌辱,卧薪尝胆,最后一句灭了吴国。这些都是一些轰轰烈烈烈的故事,而有一些国家的灭国原因就非常的草率了!有一个叫做“成汉”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小小士兵的误会

  • 杨坚篡位,杀了北周和亲公主;唐灭隋后,隋朝和亲公主也被唐朝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坚篡夺北周的过程,杨坚灭北周的历史,北周外戚杨坚

    这位公主就是北周皇帝宇文邕亲侄女,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在580年2月,她被自己的堂哥,当时的皇帝宇文赟选去突厥做和亲公主,嫁给了当时的突厥沙钵略可汗。可以时间刚过去一年,581年2月就传来消息,杨坚以辅政大臣获得权力,废掉了皇帝,建立了隋。更加可怕的消息是,所有家族成员全部被杨坚杀得一干二净,

  • 南京一小众景点,为南唐后主李煜的避暑行宫,上山下山颇有秋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京有无关于李煜的景点,南京南唐遗迹景点,唐代帝王四大避暑行宫

    清凉山,又名石头城、石首山,自古就是名胜景区。战国时楚国曾在此设金陵邑,三国时东吴筑有石头城,南唐时李煜在此建有避暑宫。北宋开始命名为清凉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上个世纪30年代初,清凉山被辟为公园。历经千年风雨与十年文革之后的清凉山,基本上没有什么文物珍藏。从清凉山的正门说起,这是一扇牌坊式三拱门,

  • 杨贵妃发明一种服饰,现在仍受欢迎,卖得便宜男女都有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贵妃时期服饰,香港宫廷美女杨贵妃,杨贵妃最肉麻的一首诗

    不过在漫长的古代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阴差阳错让人出乎意料的发明,这些发明在鬼使神差之下成为我国古代发明史上的另类成就,比如李少君的招魂表演,可以看作是中国皮影剧的鼻祖,王莽发明的短裙也十分前卫大胆,不过这其中肚兜的发明来历却让人有些难以启齿了。肚兜在唐朝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诃子,是自后向前围束,下

  • 皇帝也是普通人,从几则故事看李世民的心理需求,他急需有人奉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但他的历史名声和功绩都超过了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远超其余的唐朝皇帝,可谓是大唐皇帝集团的首席代表。他的缺点其实也很多,如杀兄、杀弟、逼父,强抢弟媳,晚年好丹药,还曾因一则谣言就滥杀大将李君羡等等。但这些行为到底是被他用实实在在的政绩和武功给压在了后人给他的实际评价之

  • 杨贵妃葬身马嵬坡,百姓路过她的墓葬,为何都要带一把墓土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嵬最新消息今天,杨贵妃墓里有杨贵妃的尸骨吗,杨贵妃死于马嵬的读音

    在唐玄宗女儿举行婚礼时,杨玉环有幸被邀请参加,当时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一眼便看中了杨玉环,因此她被册封为寿王妃,在李瑁的母亲去世之后,唐玄宗整日闷闷不乐,因此便将杨玉环召进宫中,借祈福名义让其出家,很快,唐玄宗重新册封寿王妃,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由于当时没有皇后,杨贵妃的地位便等同于皇后,由于杨贵妃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