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

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1/16 1:45:51

可他后来却为何要帮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改立胡亥为新帝?难道他不知道扶苏其实更适合做皇帝,他究竟有何用意?

李斯本是楚国人,他素有才学,被郡中委任为小吏,可李斯志不在此。他有次在茅厕看到一只又脏又瘦的老鼠,那老鼠遇到人或者狗的时候,都会仓皇逃窜。但是在米仓里的老鼠却活得逍遥自在,长得又肥又大。

司马迁著《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有载: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他便感叹道“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为力争上游,他到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治世之道,李斯虽满腹才学,却也想干出一番事业。他自以为楚王不值得辅佐,为飞黄腾达,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便西行去秦国,还美其名曰“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认为,人最卑贱之处在于,明明处在卑劣环境中,还要标榜自己与世无争,厌弃名利。

李斯到秦国后,先做了吕不韦的舍人,后又以“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激起赢政图谋天下之心。

司马迁著《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中有载: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

赢政本就有一扫六国之宏图大志,苦于出师无名,今得李斯提醒,甚为欢喜,便将李斯任命为长史。

李斯的游说,虽不是秦王出兵的原因,却是秦王出兵的导火索,秦国能一统天下,李斯功不可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

秦二世登基后加紧修建阿旁宫,李斯知晓百姓难忍苛捐杂役之苦,迟早会起事,便试图劝谏胡亥。可赵高却故意在胡亥享乐时,安排李斯觐见。

司马迁著《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有记载: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胡亥大为恼怒说:“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 大怒之下,将李斯等人逮捕入狱。

李斯虽知晓这是赵高的阴谋,却无从辩解,只能暗中讽刺赵高欺君罔上。李斯爱国之志与赵高小人之心,相背而驰,赵高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便想尽办法除掉李斯。

他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趁机向胡亥谗言,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最终被屈打成招,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腰斩,灭了三族,当时儿子李由在外带兵,所以暂时逃过一劫。

由种种迹象而言,李斯与赵高并不是一类人,那么为何李斯会帮赵高篡改遗诏,要改立胡亥为新帝?

其原因便是,扶苏敬重蒙恬,若他登上王位,必然会让蒙恬做相,而李斯只有告老还乡一条路。且当时赵高许诺,若李斯帮忙篡位,定会让他长保封侯,封妻荫子。

李斯当初抛弃楚国来秦国辅佐秦王,为的便是青史留名。若胡亥能上位,定然不会纵容史官写自己谋权篡位之举。若胡亥能成事,自己还是一人之下的大臣。

可若让扶苏登上皇位,那自己便是告老还乡的一介草民,以李斯的野心定然会选择扶持胡亥。

可李斯怎么也没想到,秦二世而亡,自己协助篡位之举也被史官一一记录,自己不仅没有封妻荫子,还被赵高陷害而死,灭了三族,甚至死后还要受万世唾骂。

李斯虽有见地,可他却有自私的劣根,他辅佐秦王,劝谏胡亥,为的不仅仅是国家大义,更是为了自己。

李斯虽有寻常人难及之志,可却识人不清,他与赵高胡亥为谋,不亚于与虎谋皮,落得此下场也只是他自作自受。若他能拥护扶苏,以扶苏海纳百川的性格,定然不会放弃这有恩之人。

参考资料:《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吴的实力比蜀国要强,可是为什么伐魏的任务要由蜀国来做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吴跟蜀国谁更厉害,蜀国使臣舌辩东吴使臣,东吴与蜀国关系

    而在我看来,蜀国之所以会去北伐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恢复汉室有着强烈的欲望,而东吴之所以没有北伐也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蜀国是刘备建立的,刘备是何人皇室宗族,他建立蜀汉就是为了兴复汉室,这是他的梦想,而整个蜀国也是一直弥漫着这种思想,所以他们希望尽快的完成。而东吴不同,在我看来他们想得最多的

  • 刘备早期重武轻文,付出代价,之后竟然重蹈覆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16岁女儿照片,刘备多少岁死,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吗

    首先,刘备在早期就表现出这种缺陷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刘备早期创业的时候,身边围聚的武将非常之多,并且各个都是天下难觅的英雄。像赵云,关羽,张飞等等,刘备军队的武力值是非常厉害的。但是,他不像曹操,即使自己智谋很高,但是照样贴出招贤榜,招揽天下英才。所以,曹操身边从一开始就形成能量巨大的智囊团。他

  • 蜀汉后主:刘禅是昏是贤,后世戏言: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斗跟刘禅是一个人吗,蜀后主刘禅简历,阿斗和刘禅关系

    我想刘备对于儿子刘禅的所作所为很失望吧,更是难以接受刘禅带着蜀汉众百官出城向魏将邓艾投降吧,而刘禅自己也可能心里有愧于自己的父亲,毕竟刘备生前即使在怎么看他不顺眼最后对他也是寄予厚望。蜀汉的建立者刘备是汉朝皇室后裔,身系匡扶汉室的重大责任,而曹魏则是他的一个死敌。继而无论是刘备在世期间还是后主刘禅继

  • 诸葛亮一生对蜀汉贡献很多,但刘备信任的人并不是他,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假如刘备有100个诸葛亮,诸葛亮刘备曹操坐飞机笑话

    大家好,今天笔者为大家讲述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做出的贡献很大,不过蜀主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一直都是最高吗?这篇文章笔者从夺益州前,兵败猇亭这几阶段来为大家分析。1、夺取益州之前赤壁大战后起,刘备夺取荆州四郡:长沙、武陵、零陵、贵阳后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刘备梦寐以求的皇叔能够获得这么多

  • 不是李广,真正的“龙城飞将”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广为什么称为飞将,飞将李广速写,铁甲雄兵飞将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首句寥寥7字,一轮明月、一座雄关,就将数百年的秦汉边境勾勒而出。时光沧桑与萧萧边关,在王昌龄笔下,如此自然唯美地结合到了一起。王昌龄笔锋转动之间,边关沙场的萧瑟,又重新回到了对人的关怀。如果龙城飞

  • 华夏三大武圣,除了关羽,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武圣壁纸,武圣岳飞还是关羽,关羽武圣值不值得入手

    华夏圣贤,比较知名的有“至圣”孔子、“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等等。而“武圣”则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真的如此吗?其实华夏历史有三位武圣,只是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了变化。何为“武圣”?武圣的标准并不是无敌于天下的猛将,不然的话,项羽、白起也可以入选。古代的武圣,需要忠

  • 东吴四位大都督谁最厉害?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吴死都督蜀汉死大将,东吴四都督,东吴三大都督是哪三个人

    第一,战略顶级。早在诸葛亮“隆中对”八年之前,鲁肃就向孙权献上了东吴版的“隆中对”,提出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作为东吴的立国之本。后来,曹操南下,东吴岌岌可危时,鲁肃是最坚决的主战派,并提出“孙刘联盟”战略构思,之后让周瑜扬名立万的赤壁之战,正是在“孙

  • 东吴到底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竟被关羽称为“江东鼠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吴杀了关羽后悔么,东吴为什么叫江东鼠辈,关羽一人渡江去东吴

    第一,东吴在赤壁之战后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孙刘两家合作打赢赤壁之战后,便开始了对曹操的战略反攻,但在这个过程中,两家表现大相径庭。刘备一鼓作气拿下了荆南四郡,后又挥师入川,拿下益州,不久又在汉中之战大胜曹操,可谓气势如虹,关羽作为刘备手下第一虎将,在襄樊战役中也是大放异彩,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

  • 三国魏延之“反”:长期被领导打压欺负后的必然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职场歧视。如果在一个单位屡受不公正待遇,你还会坚持吗?魏延自进入刘备阵营第一天起,就不被该阵营二把手诸葛亮所待见,这注定了其日后在蜀汉的悲催职场生活。长沙一战,魏延是最大功臣,却险些被诸葛亮斩首,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戴上了“脑后有反骨”、“不忠不孝”的帽子。后来册封五虎上将,魏延落选,论战功,

  • 三国趣事:刘备爱小姑娘,曹操喜欢别人的妻子,诸葛亮最特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评价诸葛亮四句话,诸葛亮骂曹操搞笑视频,新三国曹操第一次认识诸葛亮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这些英雄们不仅在战场上有着远胜凡人的能力,在风流韵事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尤其是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三位顶流明星,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第一,先说曹操。曹操喜欢别人的妻子的毛病,几乎人尽皆知,宛城一役,曹操看上了降将张绣的婶婶邹氏,不管三七二十一,连哄带吓唬,就跟邹氏行了苟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