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这一基本制度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其间有小的结构调整,没有大的框架变动。正是这一稳固的历史原因,人们更愿意提起汉武帝,而不是汉高祖。
那汉武帝的功劳该怎么说呢?自从汉朝建立以后,封国与朝廷之间一直不断战争,直到汉景帝期间爆发了“七国之乱”,可以说,当时诸位刘姓王都想着占据皇位,可是面对没有实权的朝廷,汉景帝还是凭借周亚夫、梁王刘武之力平定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结束后,汉武帝开始削藩,同时颁布推恩令,将各诸侯国化整为零,使得朝廷才逐步渗透到地方,郡县制这才运营的井井有条,而且我们也还从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项制度中看出了利弊。
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阶段,但是汉武帝经过探索,确实得出了一定的治理国家的方略、政策。
然而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帝王之间虽然隔了几代人,但是汉武帝能够将秦始皇的政策沿用下去,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郡县制的“创业史”。
秦始皇去世后,郡县制遭遇暂时挫折。项羽和刘邦,都是分封制反扑过程中翻出的浪花。分封制和郡县制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方向,他们的成败,更不能以先进或落后来解释。
汉高祖作为创立汉朝的帝王,其功绩可歌可颂,但是从大的角度来看,刘邦所建立的汉朝和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可谓是改头换面,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匈奴的干扰,也不会经历战争。
所以,人们现在提起中国帝王来,首先想到的是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和为国为民的汉武帝,而很少想到开创大汉天下的汉高祖——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