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朝简史-金政权的建立及金灭辽

金朝简史-金政权的建立及金灭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45 更新时间:2024/1/20 6:26:00

完颜阿骨打嗣位为都勃极烈后,便把反辽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为反辽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辽天庆四年(1114)九月,辽朝加强对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的防御,阿骨打集诸路兵誓师于来流水(今拉林河),举起抗辽斗争的义旗。接着攻占辽的宁江州、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宾州(今吉林农安东北)、咸州(今辽宁开原)。随着战争的胜利,新的占领区的扩大和降附者的增多,以及女真社会内部奴隶制的增长,旧的氏族制度已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国相撒改派其长子宗翰和欢都长子完颜希尹等劝阿骨打立国称帝,阿骨打弟吴乞买和撒改、辞不失等又劝进,终于在次年(辽天庆五年,宋政和五年)正月初一日(1115年1月28日)即帝位,国号为金,年号为收国,是为金太祖。

金朝诞生在抗辽斗争的凯歌声中,是在氏族制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金朝从建国伊始就确定了以农为本,不改易旧俗,发展奴隶制和抗辽灭辽的对内对外的方针。为建设和巩固新建立的奴隶制国家,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把部落联盟军事首长改称为皇帝,确定皇帝在全国的最高统治地位。立储贰,以谙班勃极烈为皇帝继承人,仍保持兄终弟及制。在中央设最高的统治机构,把国相与勃极烈结合起来称国论勃极烈,把原来由官属组成的贵族议事会改革为由诸国论勃极烈组成的相府。以猛安谋克为地方行政组织,并用猛安谋克改编汉人和渤海人等,因地制宜在女真人聚居地方设万户府路,在原辽地方建立都统、军帅司下的路,在个别地区设都勃堇的路。禁止同姓为婚,确定新的法制,刑、赎并行。命完颜希尹创女真文字。

作为女真人国家产生的诸因素已孕育在氏族社会之中,但那只是雏形,金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女真族奴隶制国家的诞生和确立,但仍残存着氏族制的余痕。

金灭辽

金朝建立,得到辽东渤海杨朴等人的支持,他帮助建立制度,筹划灭辽,所以金在建立政权之初,就已确定了继续抗辽灭辽和取而代之的方针。但是金与辽的战争前后有变化,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属于抗辽战争的时期,后期则为统一战争的时期。

攻占辽东京太祖完颜阿骨打即帝位后,坚持抗辽斗争。抗辽斗争的宗旨是致辽之罪,以义师征伐无道,这诚如在来流水起兵,申告于天地时所说:“世事辽国,恪修职贡,定乌春、窝谋罕之乱,破萧海里之众,有功不省,而侵侮是加。罪人阿踈,屡请不遣。今将问罪于辽,天地其鉴佑之。”收国元年正月,金太祖亲自领兵进攻辽统治东北方女真族的重镇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首先攻下达鲁古城(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塔虎城),九月攻下黄龙府。辽天祚帝闻讯率契丹、汉军10余万向金军进讨,金太祖以2万兵迎战。两军战于护步答冈(今黑龙江五常西),辽军大溃,死者相属,天祚帝逃往长春州(今吉林大安西北),辽军主力被击溃,为南下夺取辽东京奠定了基础。

在辽军屡败的情况下,辽统治阶级内部不断发生叛变,各族人民起义和士兵厌战的情绪也不断高涨。当时辽国“军中汹汹,迟疑不行”,溃不成军。辽初对契丹人杀汉人从不加刑,但这时对本族人也不能再信任,“命汉儿遇契丹则杀之”。于是辽之军民纷纷向金归附。阿骨打兴师与天祚帝相反,对内则不断论功行赏,对来归附的各族人民也尽力安抚。收国二年正月,下诏:“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众,宜加优恤。自今契丹、奚、汉、渤海、系辽籍女真、室韦、达鲁古、兀惹、铁骊诸部官民,已降或为军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仍官之,且使从宜居处。”阿骨打在对辽的问题上有作战的长远打算,对所俘附的东京渤海人多行释放或留养,以便日后为其效用。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渤海人等的拥护和支持,起到瓦解敌人的作用。

收国二年闰正月,辽朝的统治进一步分裂,渤海人反辽复国和归顺于金朝的浪潮更加兴起。东京渤海人高永昌据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反辽,称大渤海国皇帝,据有辽东50余州,改元隆基。天祚帝派萧韩家奴、张琳等镇压,高永昌向金求援。高永昌的反辽复国,对辽朝来说是民族的分裂,削弱了辽的力量,有利于金朝,但高永昌复国终于要发展为地方的割据势力,对新兴起的金朝来说是所不能允许的,乘机进讨高永昌是金进军抗辽的一个组成部分。四月,太祖以斡鲁统内外诸军,与蒲察、迪古乃会同咸州路都统斡鲁古,合力讨高永昌。辽为阻止金军南下,派军6万攻昭散城(当在今吉林海龙东南)。金派阿徒罕、乌论石准击辽军,辽军大败,于是斡鲁南下攻沈州(今辽宁沈阳)、东京。五月,高永昌兵败被擒,东京州县尽为金所有,渤海、汉人、易苏馆女真归附,以斡鲁为南路都统。

攻取辽上京天辅元年(辽天庆七年,1117),金军获悉辽在长春州和泰州(今吉林白城东南)方面没有任何准备,奏闻太祖。太祖决定派斜也取长春州,派宗幹、宗雄攻金山县(今黑龙江齐齐哈尔西),然后两路合攻辽西北重镇泰州。宗幹、宗雄所率领的攻取金山县的队伍,行近白鹰林,获辽哨兵七人,纵其一人回县城。县人闻金大军已到,不战自溃,金军顺利地占领金山县。宗雄以兵三千属宗幹,招集尚未降附的诸部。宗幹择选土人之有才干的,以诏书招谕,于是女古、脾室四部及渤海人都降,接着攻下泰州。

同年九月,辽为抵抗金军西进,招募饥民得2万多人,其目的是使这些辽东人报怨于女真,叫做“怨军”,以渤海铁州(今辽宁盖县东北)人郭药师为渠帅。这时在辽统治的境内更加骚动。十二月,金军大举进攻,败辽军于蒺藜山(今北镇、义县之北),拔显(今北镇西)、乾(今北镇南)、懿(今彰武西)、徽(今阜新北)、成(今阜新西北)、川(今北票南)、惠(今建平北)等州。天辅二年正月,辽双州(今铁岭西)节度使张崇降。六月,通(今吉林四平)、祺(今辽宁康平东南)、双、辽(今新民东北)等州800余户来归。这时辽上京已处于被包围之势,辽朝的灭亡大局已定。在这种形势下,引起了金、辽、宋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从辽朝方面看大势已去,派太傅习泥烈来封太祖为“东怀国皇帝”,目的在于缓兵以求喘息;从宋朝方面看,见金势强大,辽即将灭亡,也在此时派使到金,约定与金夹攻辽。金太祖为把握灭辽的目标,同意与宋联盟。

天辅四年,金决意攻取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上京留守挞不野投降。天祚帝逃往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金班师。天祚帝在中京大定府,闻辽军败,“昼夜忧惧,潜令内库三局官打包,珠玉珍玩五百余囊,骏马二千匹”,准备逃跑。他还厚颜无耻地说:假若女真军来时,我怕什么,我有很多日行三百五十里的骏马,又与宋是兄弟,和西夏也是舅甥关系,两处都可以去,到那里也不失一生富贵。但当他又听到金军已班师未来进攻时,却又洋洋得意地说:“威德可加,彼何能为,复自纵肆。”这是一张令人可憎的丑恶的亡国者脸谱。

金破辽上京,捣毁了辽朝统治的中心,占有辽过半的土地,金抗辽斗争已取得彻底胜利,即将使金对辽的战争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天辅五年(辽保大元年,1121),辽都统耶律余覩来降,得辽虚实。耶律余覩降金,标志着辽契丹贵族内部的分裂,现在的形势已不再是抗辽,而是如何把统一(辽境的)战争进行下去的问题。由金太祖所领导的对辽战争,从此便转向第二个时期的灭辽统一战争。

金太祖以斜也为内外诸军都统,以完颜昱、宗翰、宗幹、宗望、宗磐为副,率大军伐辽。下诏:“辽政不纲,人神共弃。今欲中外一统,故命汝率大军以行讨伐。”又诏:“若克中京,所得礼乐仪仗国书文籍,并先次津发赴阙。”以前的对辽战争是“重吊伐之义”,与民除害,现在则是“欲中外一统”,得辽神器代而统治之。

天辅六年,金军攻克高(今内蒙古赤峰东)、恩(今赤峰南)、回纥(亦当在今赤峰一带)三城,取中京,进据泽州(今河北平泉南)。天祚帝逃往鸳鸯泊(今河北张北西北),斜也与宗翰分道追捕,天祚帝又逃到西京(今山西大同)。金军占领西京后,进而招降了天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云内(今土默特左旗东南)、宁边(今准格尔旗东)、东胜(今托克托)等州、军。原奔逃在辽的纥石烈部长阿踈被擒。天祚帝又逃入夹山(今萨拉齐西北)。六月,金太祖从上京出发,追击天祚帝到大鱼泊(当即鱼儿泺,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湖),天祚帝又逃去。十二月向燕京(辽南京,今北京)进发,此时燕京小朝廷耶律淳已死,萧德妃出奔,燕京降。金占领燕京,一方面履行与宋订的和约,把燕京六州之地与宋。斡鲁、宗望等继续追捕天祚帝。另一方面,由于已占领原辽汉人的燕云地区,在统治制度上不得不适应新的变化作出新的改变,即在原辽汉人地区仍行汉制,由过去较为单纯的推行猛安谋克制,改为南北面的两种制度并存。天辅七年,金太祖以左企弓为枢密使,设枢密院于广宁(营州治所,今河北昌黎);改平州(今卢龙)为南京,以张觉为留守,后张觉据南京城叛金,杀左企弓。

同年八月,金太祖死,弟吴乞买即位,是为太宗,基本上继承太祖事业,继续平定张觉,张觉叛军被宗望平定,张觉逃奔于宋。张敦固以南京降,复叛,阇母则执杀张敦固。宗望以平州为鉴,奏请不在汉人地区推行猛安谋克制,保留汉制,与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共同裁决大事。

抚夏灭辽

金对当时西北的西夏没有出兵,主要是争取其对金称藩。天会二年(西夏元德五年),金太宗命宗翰、宗望与西夏商议割地议和,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原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向金上誓表称臣,接受金朝的主属。

金太宗即位之初,对宋朝守太祖的命令,与西夏议和,这主要是为稳定南京(原平州)的形势以及进一步擒捉辽天祚帝,这是当时灭辽所需要的,也是为巩固金代辽而统治所需要的。金对宋不断派遣使臣通好。

天会二年(辽保大四年)十月,辽天祚帝想逃往天德军,进驻应州西余睹谷。完颜娄室派兵追击。天会三年三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天祚帝被擒,辽亡。金派李用和等充告庆使如宋。金封天祚帝为海滨,居于长白山东,天会六年(1128)病死。

金灭辽后,继辽与宋对峙。金与辽不同,是个新兴起的政权,这个政权的出现和发展使当时南北双方的政治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亦不再是金宋夹攻灭辽,而是金代辽与北宋的和战问题。金代辽而为宗主。

更多文章

  • 金朝简史-蒙古侵金及蒙宋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朝和蒙古的世仇,宋夏战争简史,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

    蒙古各部在金初大多臣附于金,随着蒙古各部势力的发展,双方矛盾日益突出,不断发生战争。金世宗时为了削弱蒙古各部的势力,曾采取每三年出兵剿杀蒙古各部的成年男子,称为“减丁”或“灭丁”,并掳掠蒙古各部人民作奴婢,给蒙古人民带来世代难忘的苦难,引起蒙古各部更大的反抗,金朝虽加强镇压,但叛降不定。大定二十一年

  • 金朝简史-腐朽没落的金后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朝灭亡的惨状是什么,精忠岳飞金朝小皇帝,金朝十大美女

    金朝后期在北方的统治,是前期发展繁荣中已孕育着的诸消极因素的恶性发展,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其统治都是不成功的。从经济上看,后期的括地始于章宗,而宣宗时其议尤甚。宣宗南渡,从河北迁到河南的军户,都靠国家供养,因而使河南地区的租赋负担加重,金朝为维持其统治局面,抗击蒙古,欲括河南民地,以处置来自河北

  • 金朝简史-彭义斌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金三史,中国皇帝简史之金朝篇,金朝历史真实事件

    坚持抗蒙、反金的彭义斌起义军在起义军中也有一部分归宋的人民起义将领,一直坚持抗金的道路,还英勇抗击蒙古,这主要是以彭义斌为代表的起义英雄人物。南宋朝廷对北方金统治下的红袄军起义,和北宋一样采取的是违反民意的反动政策,并没有把起义军争取过来成为抗金抗蒙的力量。一方面想招诱起义军,授以官号,以联合抗金;

  • 金朝简史-宋金战争风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金兵,宋金一共几次和议,宋金之战纪录片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贯统治集团想乘辽朝衰亡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以建立万世功业。政和元年(1111),郑允中、童贯使辽,辽人马植夜谒童贯献灭辽之策,受到童贯的重视,遂约马植归来,马植到宋首都开封童贯家后,上书给徽宗,献计宋派遣

  • 金朝简史-女真先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女真建立金朝,金代女真贵族夫妻合葬墓,女真长相图片

    女真先世称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源出自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靺鞨,原居住在今黑龙江与松花江合流以下的黑龙江流域的南北地区,后来黑水靺鞨有一部分向南迁徙。当契丹建国后,在译名上始被称为“女真”。在女真始祖函普时,女真完颜部居住在仆干水(今牡丹江、镜泊湖附近)。函普从今朝鲜的咸镜北道(当是黑水靺鞨一支迁

  • 金朝简史-前中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精忠岳飞金朝小皇帝,金朝十大美女,为什么历史上金朝不被提起

    金初战争和奴隶制对北方地区的破坏金朝前期之初,一方面继承辽和北宋之末的社会经济残破和已经崩溃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女真族正处奴隶制上升的时期,虽然打着统一战争的旗号南下侵宋,但奴隶制的掠夺性对已经残破的北方社会更加上一层战争的野蛮摧残和破坏,接着的是对北方汉族人民的落后统治。这种战争要比中原改朝换代的

  • 西夏简史-李德明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夏李德明的历史图片,李德明去世,李继迁和李德明

    西夏李德明继位时,正是辽准备继续侵宋前夕,李德明“假北朝威令慑之”,遣使赴辽请求册封以抗宋。同年(辽统和二十二年)七月,辽册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十二月,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和,宋辽关系缓和。次年六月,李德明为稳定人心,遣使到宋请和,但条件未谈妥,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直到第三年十月,宋也封李德明为西

  • 西夏简史-党项的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党项西夏世系表,党项国,西夏简史是小说吗

    党项的兴起党项是我国古代羌族中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已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他们按姓氏结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互不统属。以畜牧为生。没有法令、赋税,也没有文字、历法。其时党项社会大约处于氏族社会的父权制阶段。隋末唐初,党项羌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东距松州(今四川松

  • 北宋简史-澶渊之盟及庆历新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澶渊之战在今天哪里,澶渊读音,北宋庆历三年

    澶渊之盟宋至道三年(辽统和十五年,997)三月,宋太宗因高梁河之战的箭创复发而病死,太子赵恒即位,是为真宗。次年,辽决定来年攻宋,从此,宋辽战争再次进入僵持。宋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999),冬,承天太后、辽圣宗亲率辽军大举攻宋,宋名将杨延昭(名将杨业之子)被围于遂城(今徐水西),杨延昭命令士兵乘

  • 北宋简史-消灭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割据地图,北宋简史txt,大宋风云之北宋简史

    吞荆、湘宋朝建立时,政局与五代时相同,同时存在的割据政权中,不仅有表示臣附的南唐、吴越、泉漳、荆南、湖南,还有称帝的后蜀、南汉、北汉,这还不算北方的辽,西北党项李氏、回鹘,以及西南的大理诸政权,仅就汉族聚居区而言,也是九国并存。宋朝在采取巩固统治措施的同时,即继续进行后周世宗未竟的统一事业。宋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