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简史-党项的兴起

西夏简史-党项的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81 更新时间:2024/1/5 2:20:41

党项的兴起

党项是我国古代羌族中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已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他们按姓氏结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互不统属。以畜牧为生。没有法令、赋税,也没有文字、历法。其时党项社会大约处于氏族社会的父权制阶段。

隋末唐初,党项羌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在“东距松州(今四川松潘北),西叶护(今新疆境),南舂桑、迷桑等羌(今青海南部),北吐谷浑(今青海北部)的广大地区内,散居着大大小小无数个部落,著名的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大,后来建立西夏的就是拓跋氏。

隋开皇四年(584)党项羌有千余家归附隋朝。次年,党项拓跋部大首领拓跋宁丛率部落内迁到旭州(今甘肃庆阳境),被授予大将军称号。唐贞观三年(629),党项细封部首领细封步赖率部落附唐,唐朝在其住地设立轨州(今四川松潘境),授步赖为刺史。同时在其他内附的部落地区,分别设立崌、奉、岩、远四州,各以其部落酋长为刺史。到贞观六年,党项居住的河曲一带已设有州,人户30万口。贞观九年(635),在唐朝不断施加的政治诱逼与军事压力下,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也率部落降唐,唐朝在其原居地,分别设立了懿、嵯、麟、可等32个羁縻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拓跋赤辞被封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

唐玄宗时期,地处青藏高原的吐蕃强盛起来,不断袭击党项诸部,迫于吐蕃的威胁,拓跋部首领请求内徙。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党项拓跋部辗转经历了从原居地松州向今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的大迁徙。一支迁到夏州(今陕西靖边境)的部落,被称为平夏部。西夏就是在平夏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末农民大起义时,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帮助唐朝廷镇压黄巢起义,被任为夏州节度使,爵夏国公,再赐李姓,建夏州为“定难军”,统辖夏、绥(今绥德)、银(今榆林境)、宥(今靖边境)、静(今米脂境)五州地区。从此开始出现以夏州为中心的党项李氏藩镇割据势力。

五代时期,党项夏州李氏僻居西北一隅,充分利用藩镇势力之间的矛盾,增强自己的势力。在这50多年(907—960)中,李氏政权对中原的梁、唐、晋、汉、周及北汉政权,相继保持着“臣属”关系,实际上尽力于摆脱中原皇朝的约束。后唐长兴四年(933),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死,其子彝超继为“留后”,后唐明宗企图用调任延州(今延安东北)节度留后的办法,迫使李彝超离开夏州,以图兼并夏州。遭到了夏州李氏的军事抵抗后被迫妥协,任命李彝超为节度使。清泰二年(935)李彝超死,李彝殷继任节度使,后周显德元年(954)受封为西平王。随着党项政权政治威望的提高与军事实力的加强,党项羌活动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一些党项部落更进入汉族居住的地区,或入居州城,与汉族杂居,接受汉族的封建文明,被汉人称为“熟户”,与散处于山野、以游牧为生的党项“生户”相对。吐蕃势力衰微后,“回鹘、党项诸羌夷分侵其地”,说明党项羌势力进入吐蕃地区,并与回鹘势力接触。“献地”与抗宋宋朝建立后,党项李氏政权处在宋、辽两大政权之间。五代时“向背不常”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这时派族子银州防御使李光睿奉表贺宋太祖即位,并避宋讳改名彝兴。建隆元年(960)三月,受宋太祖诏遣部将李彝玉领兵御北汉兵于麟州(今神木境)。建隆三年,又向宋朝贡马。宋太祖也特别优礼,加太尉,亲遣使赐玉带,死后追封夏王。彝兴子光睿、孙继筠相继为定难军节度使时,曾出兵进攻北汉,声援宋朝,和宋朝保持友好关系。

太平兴国七年(982),党项政权内部因承袭问题发生矛盾难于解决,新任定难军节度留后李继捧于五月十八日(6月22日)朝见宋太宗时,不得已向宋朝献出所管辖的夏、银等五州地。李继捧族人也被召来京师居住。太宗对李继捧重加赏赐,并晋升官职。宋朝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党项李氏世代相承辖的领土。

李继捧归附宋朝,李继迁反击。

李继捧归附宋朝,引起了党项内部的急剧分裂。李继捧族弟李继迁,时任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不愿内迁,留居银州。召集弟继冲和亲信张浦商议对策。李继迁认为:“吾祖宗服食兹土,逾三百年;父兄子弟,列居州郡,雄视一方,今诏宗族尽入京师,死生束缚之,李氏将不血食矣!”李继冲也认为,不能放弃夏州故土,就像“虎不可离于山,鱼不可脱于渊”一样,主张乘夏州不备,杀宋朝诏使,以绥、银为据点,抵抗宋朝。张浦在分析了双方形势和实力后认为,用兵要能屈能伸,不因小失大,主张“不若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未为晚也”。李继迁采纳了张浦的建议,率部落亲属数十人伪装出逃,在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驻扎,出示祖先拓跋思忠像,号召部族,抗宋自立。

从这时起到雍熙三年(986)是李继迁独立反抗宋朝时期。前后四年,三起三落。太平兴国七年十二月,李继迁初攻夏州,闻宋朝援兵来,不战而回。次年五月攻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佳芦河),九月又攻三岔口(今靖边北内蒙古境内),都遭到失败。宋太宗又下诏令,招抚夏、绥、银等州党项与汉族流民归业,给李继迁造成很大困难。张浦建议攻打富庶而恃有横山之险的宥州,扼险观变,以图光复旧业。十二月,继迁率党项兵2万人进攻宥州,被宥州巡检使李询击退。雍熙元年,李继迁退守地斤泽,派李继冲招诱党项部族。五月,党项咩嵬族与南山诸部族投奔李继迁。七月,李继迁率众进攻夏州西北的王庭镇,宋军赴援不及,被继迁取胜,俘获万计。

对宋作战的胜利,使李继迁昏了头脑,立刻聚兵万人,令张浦、李大信带领四外出击。被宋知夏州尹宪与都巡检使曹光实探得虚实,乘其不备,夜袭地斤泽,李继迁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其妻与母罔氏被俘。李继迁仅与弟继冲及亲信张浦等几人逃脱,居无常所,靠党项部落的接济,图谋东山再起。李继迁仍以恢复“李氏世有西土”的基业相号召,得到党项部落首领的纷纷响应,聚兵于夏州以北的黄羊坪。野利等族首领还把女儿嫁给继迁。银州党项首领拓跋遇派人来与继迁联络攻取银州。继迁等总结了地斤泽失败的原因,认为“漠北不足以立室家”,遂利用这个时机占领银州。雍熙二年二月,李继迁与其亲信以诈降计诱曹光实出城,于葭芦川设伏,杀死曹光实,利用其旗帜占领银州。

李继迁占据银州后,采纳了张浦的建议,暂不称王。自称都知蕃落使、权知定难军留后,封张浦、李仁谦为左、右都押牙,李大信、破丑重遇贵为蕃部指挥使,李光祐、李光允为团练使,李延信为行军司马。并预署各部落首领折八军、折罗遇、嵬悉咩、折御乜等为并、代、麟、丰等州刺史。

同年三月,李继迁乘胜攻宋会州(今甘肃靖远)、三族砦,进围抚宁砦(皆在今陕西米脂境)。四月,又与宋閤门使王侁军战于浊轮川(今神木北),大败后撤出银州,其部下党项首领多战死、被俘或投降。六月,联络夏州岌伽、罗腻等14族和吴移、越移等党项部落继续对宋作战,但又多次被击败,党项部落亦溃散或降宋,李继迁又一次陷入势孤力单、无家可归的困境。附辽侵宋经过多次失败,李继迁总结失败的教训,认为自己“兵单力弱,势不得安,北方耶律氏方强,吾将假其援助以为后图”,即结辽以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二月,遣张浦到辽朝归附,辽圣宗授李继迁“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以李继冲为副使。同年十二月,李继迁又向辽求婚,辽圣宗许以宗室女义成公主下嫁。淳化元年(辽统和八年,990)十二月,辽又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辽对李继迁的结盟、通婚、封王也是利用他牵制宋朝。

在这种形势下,端拱元年(988)五月,宋太宗采用宰相赵普的建议,重授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名赵保忠,令其回镇夏州,以收抚李继迁。李继迁则暗中勾结李继捧,于淳化二年(991)七月攻占银、绥二州,宋朝被迫授予银州观察使,赐姓名赵保吉。同年(辽统和九年)十月,李继迁策诱李继捧以夏州降辽,辽封李继捧为西平王。淳化四年(993)李继迁向宋索取宥、夏等州,又连攻庆、原、环等州。淳化五年三月,宋朝派李继隆进讨李继迁,李继捧闻知后告知李继迁,但反被所图,资用被夺。李继迁在宋军打击下再次避居沙漠。四月,宋朝隳毁夏州城,迫居民内迁,以削弱李继迁。李继捧在遭李继迁袭击后逃回城中即被囚。后以右千牛卫上将军,闲居京师。咸平(998—1003)中,迁右金吾卫上将军,并曾出任岳州(今湖南岳阳)、复州(今湖北天门)地方官,景德元年(1004)六月病死。

至道元年(995),李继迁又上表宋朝乞还夏州,宋太宗不与,并扣留贡使张浦。继迁出兵攻乌白池(今宁夏盐池)、清远军(今银川东)等地,不断邀劫宋军粮草。二年四月攻西凉府(今甘肃武威),五月又集众数万围攻灵州(今宁夏灵武),并向宋朝索要张浦。宋太宗命李继隆等五路救援,李继迁怕平夏有失,解围而去。三年(辽统和十五年)四月,辽封李继迁为西平王。其时宋太宗已死,真宗即位。李继迁向宋表示臣附并再次索要夏州,真宗妥协退让,同年末授李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并放还张浦。

李继迁收复“故土”后,不久又连年侵扰宋朝西北沿边各地。咸平五年(1002)三月,在辽朝的鼓动下,李继迁集重兵陷灵州,杀死知州裴济,改灵州为西平府。六年正月从夏州迁居西平府。

同年十月,李继迁攻取当时在吐蕃首领潘罗支统治下的西凉,潘罗支伪降,乘李继迁无备反击于三十九井(灵州附近)地方,李继迁中箭逃回。景德元年(1004)正月,死于西平。由其子李德明继位。

更多文章

  • 北宋简史-澶渊之盟及庆历新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澶渊之战在今天哪里,澶渊读音,北宋庆历三年

    澶渊之盟宋至道三年(辽统和十五年,997)三月,宋太宗因高梁河之战的箭创复发而病死,太子赵恒即位,是为真宗。次年,辽决定来年攻宋,从此,宋辽战争再次进入僵持。宋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999),冬,承天太后、辽圣宗亲率辽军大举攻宋,宋名将杨延昭(名将杨业之子)被围于遂城(今徐水西),杨延昭命令士兵乘

  • 北宋简史-消灭割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割据地图,北宋简史txt,大宋风云之北宋简史

    吞荆、湘宋朝建立时,政局与五代时相同,同时存在的割据政权中,不仅有表示臣附的南唐、吴越、泉漳、荆南、湖南,还有称帝的后蜀、南汉、北汉,这还不算北方的辽,西北党项李氏、回鹘,以及西南的大理诸政权,仅就汉族聚居区而言,也是九国并存。宋朝在采取巩固统治措施的同时,即继续进行后周世宗未竟的统一事业。宋朝建立

  • 北宋简史-宋江、方腊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方腊起义完整视频,宋江平定方腊起义,北宋方腊起义地图变化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病死,宰相章惇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以自己无子,神宗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赵佖后,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章惇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立赵佶为帝,即

  • 北宋宰相晏殊之子晏几道的坦荡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晏几道是晏殊的儿子吗,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晏殊晏几道的诗歌思想

    晏几道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晏殊子女很多,公元1055年,他去世时还有三男四女七个子女未成年,晏几

  • 他是皇太极最猛的儿子,毁大明边墙,若没有多尔衮,他早已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多尔衮为啥不恨皇太极,皇太极杀多尔衮母亲,多尔衮保护皇太极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明万历三十七年出生,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子,那是个战乱四起的年代,皇太极正准备攻打明朝。豪格非常的厉害,武艺惊人,早年时期他就跟从其父皇太极征讨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几场仗下来都有战功,努尔哈赤很欣慰,封了他为贝勒。在宁锦之战里面,豪格表现的和你厉害。豪格在锦州与明军

  • 她13岁嫁给乾隆,一生未受宠活到92岁,最终成了后宫的胜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正史上乾隆最爱的女人,乾隆一生的婚姻,乾隆一生最痴迷的女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跟大家讲一个关于女人的故事,她13岁嫁给乾隆,一生无宠活到92岁,最终成了后宫的胜者。想必许多朋友都看过《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宫斗戏了,女主角巍璎珞可以说凭借自己的胆量和智慧从一个小小宫女渐渐坐到皇贵妃的位置。可小编从资料里了解到的是巍璎珞她是乾隆的令妃,在其去世后才

  • 孝庄为何死也不敢嫁多尔衮?顺治一举动打脸孝庄,可谓杀人诛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如果孝庄嫁给多尔衮还会有孝庄吗,孝庄骂顺治完整版,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

    众所周知,皇太极死后,并没有立太子,所以当时多尔衮和豪格争得很厉害。多尔衮有两白旗,豪格有两黄旗,旗鼓相当,代善不管事,代善的儿子他们是支持多尔衮的,多尔衮的实力强大,阿济格和多铎想拥护多尔衮称帝,一度给豪格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孝庄的儿子福林按照正常来说,是不该当皇帝的,所以孝庄也只能尽力讨好多尔衮兄

  • 乾隆对富察皇后的回忆,是真爱,看完令人扎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怀念富察皇后,乾隆和富察皇后电视剧,延禧攻略富察皇后死后乾隆绝望

    比如在有一集中,留宿长春宫的乾隆早早起来,富察皇后耐心的给他戴上各种玉佩,而乾隆还是一副没有睡眼惺忪的样子,一看就还是没有睡醒,口中还喃喃道:不想去上朝。看着乾隆的这个样子,简直就是一个小孩子,也许只有在皇后面前,他才能如此吧。而面对皇帝的撒娇,温柔的皇后来了一个捧脸杀,对乾隆规劝起来,称其是明君,

  • 乾隆心中的“白月光”,虽然早逝,史学家:却让乾隆念了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最可怕的三个秘密,乾隆功过是非深度解析,乾隆的一生主要成就

    富察还有一个弟弟,姐弟两个从小就很优秀,受到父母很好的教育。在她十几岁的时候,被雍正挑中,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弘历。两个人在王府的时候就很相爱,每次去拜见雍正的时候,雍正都要夸赞一下富察皇后。后来雍正去世,弘历上位,富察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皇后。有史料记载,富察皇后从不在意后宫争宠,人也善良大方,做任

  • 刘墉上朝故意将衣服反着穿,和珅告状却被乾隆罚款,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墉第一天上朝就让和珅脱靴子,纪晓岚刘墉和珅同台,刘墉抓了和珅和皇上

    和珅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大贪官,乾隆一直都知道和珅贪污但是却没有杀他就是因为和珅会做人,而且还经常的拍乾隆的马屁,关键是和珅贪污的钱财,还有很大的一部分都给乾隆皇帝花了,所以这也是乾隆容忍和珅贪污的原因,不过和珅的做法就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其中刘墉就一直和和珅不对付,有一次刘墉就故意将衣服反穿,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