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时期首次出现了可以代替银钱的“交子”,而这个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纸币。这对于中国的钱币史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创造,同时对于宋代的商业发展同样也是一个“新的世纪”!
宋代出现纸币的原因
宋代最早出现纸币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当时送宋代因为商业发达因此一些商人外出做生意需要携带大量的钱财十分不便。
而且山匪横行商人外出行商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携带大量的钱财除了有被劫财的可能之外,还有一种苦恼。那便是钱财重量过重,携带及其不便!
由于宋代行政划分的关系,在宋代时期各区的货币其实并不是统一的,几乎可以用各自为政来形容。当时的宋代一共分为13路,每个“路”之间的钱币也不尽相同。
当时的13路是以铜钱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4路却是将铁钱作为日常通用货币。而在陕西和河东等区域它们是铜钱和铁钱一起通用。
而且为了保护各区的铜铁资源,因此宋朝曾下令钱币是不可以留出区域之外的。因此这样的情况就给当时的货币流动制造了极大的阻碍,同时也给商人行商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商人行商需要带各种各样的钱币,以备不时之需!
有人可能会疑问宋朝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商业需求?但其实这种“积贫积弱”只是局限于宋朝的朝廷之中,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因此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一直都很弱。
常年受到周围领国和一些游牧民族的侵扰,因此便有很大的军事开销。而且除了常规的军事消耗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需要。比如大额的军事赔款,这对于宋朝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开销。
这就导致宋朝一直处于百姓比较的“富有”,但是朝廷的国库却是比较的“空虚”!因此除了商人需要纸币之外,宋代的朝廷也是非常的需要纸币。朝廷需要借助纸币来尽力的弥补国家的财政赤字。
而在商人和朝廷之外,寻常百姓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因为钱币时时感到不方便。比如当时的四川地区是以铁钱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铁钱因为价值极低。
因此使用铁钱购买一匹布可能需要用车辆驮钱,因为买一匹布大约就需要用到两万铁钱。两万的铁钱重量大约是在500斤左右,这个重量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重量。
因此人们非常急迫的需要一种方便、轻便的纸币来代替这种笨重、价值又低的铁钱、铜钱!而在宋代的统治阶层、商人(富人阶级或者说地主阶级)、平民阶级等三个阶层的人都对这种轻便的纸币有需要。故而宋代出现纸币可谓是理所当然,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宋代纸币出现的历程
宋代的纸币一共可以分为两种,以北宋、南宋为分割线。北宋时期以“交子”为主要的纸币流通,而南宋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做“会子”的钱币。
北宋时期的“交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真的作为一种货币在流通,而是作为一种存款的凭证。这种“凭证”一开始的时候是出现在四川成都等地区,它是专门为携带巨额商款不便的商人创设的。
商人首先将自己的现金存放在“交子铺”中,然后详细的填上自己的存款金额。之后“交子铺”便把盖章之后的纸质凭证交给存款人,存款人可以凭借这张纸质凭证到店中取钱。这种存款模式就与现在的银行如出一辙,可以说“交子铺”便是现在银行的前身!
慢慢的这种存款的模式信誉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有越来越的人开始接受这样的模式。因此很多商人便和这样的“交子铺”开展合作,将这种“交子铺”开到了宋朝全国各地。
因此人们可以凭借一张纸质凭证便可在全国兑取现金,慢慢的这种纸质凭证便演化成了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纸币”!而纸币流通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的人越来越多。
因此为了使这种行为更加的规范化,宋朝政府便插手进来。规定了“交子”只能由官府规定的十六家商铺发行,这也就是说明北宋的“交子”正式成为一种官方发行的正式货币了!
而南宋时期在北宋的基础之上还出现了一种叫做“会子”的纸币,它大约在绍兴二十年前后真正的成为了一种可以正常流通的纸币。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它还是有许多的弊端,比如没有明确的规定它与铜钱、铁钱等的兑换额度。
因此一时间市场关于“会子”的兑换非常的杂乱,使得钱币的流通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在乾道三年的时候,宋孝宗便下令制造500万的新会子来代替以前的旧会子。
并且还规定了兑界和界额,使得之前混乱的局面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但是到淳佑七年的时候,“会子”的流通又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形成了非常恶劣的“会子”通货膨胀,甚至使得“会子”已经没有办法在施行货币的职能。最终变成一堆废纸,慢慢消失了!南宋时期的“会子”因为使用便捷的原因出现,同时也是因为使用开始变得杂乱而被放弃!
结语
纸币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是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的,所以每个朝代对于纸币的管理控制都是比较严厉的!
但是每个朝代钱币的出现或者是变更其实跟朝廷却没有多大的关系,一般都是百姓自己推动了钱币的更替或者发展!
比如宋代的纸币代替铜钱和铁钱便是如此!因此真正决定宋代出现纸币的人其实是宋代的百姓,而不是宋代朝廷!
文|墨轩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