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西夏铸币模式前后反差很大,从钱币窥视宋朝时期形势的变化

为何西夏铸币模式前后反差很大,从钱币窥视宋朝时期形势的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4/1/25 10:15:27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凡立国者,都会把铸钱看为统治的第一要务,标志着对这区域绝对的统治。从唐宋开始,铜钱运用逐渐代替其他贵金属成为经济贸易的主要量权工具 。

和宋朝同期的西夏,其钱币的铸造始于李元昊开国所铸“大夏国宝”,终于神宗光定年间所铸“光定元宝”。但西夏这个国家比较特殊,立国初期,铸造的钱币钱肉薄厚不均 ,穿孔 、轮廓多不规则,有背错范者,钱文也多漫漶不清,缺乏端庄和力度,其整体存量很少;而到西夏中后期,一改常态,钱币出土多、存量大、铸工好、钱币文字精致优美。

为何西夏钱币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什么历史原因?

西夏立国一共189年,是由少数名族党项族建立的政权。西夏国建立和党项首领李继迁、李元昊的战略眼光与赫赫武功是分不开的。建国初期,在辽、北宋的夹缝中,占取了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领二十二州之地,偏安一隅。后期和辽国结盟,抗拒北宋,使北宋长期给自己朝贡;后期宋室南迁,1124年西夏国崇宗李乾顺对金称臣,建立封贡关系,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其后被成吉思汗所灭。

在西夏存世时期,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对西夏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西夏钱币流通情况可以窥视一二。

西夏早期对铸币要求不高

西夏早期是指从1038年李元昊称帝开始,到1124年崇宗李乾顺对金称臣,这段时间共计86年。

从李元昊建立西夏后,就开始了钱币铸造工作。这段时间从出土钱币数量和类型的基本情况看,数量极少。整体看来西夏币上的文字主要以西夏文与汉文交替为主,多为西夏文书写的旋读宝钱形制,仅有大安通宝为汉文书写的直读小平形制。但很多钱币最主要是为了纪念朝中发生的一些大事所铸,如福圣宝钱,主要庆祝毅宗立后;大安宝钱,主要纪念惠宗亲政等等。

西夏早期钱币铸造工艺普遍不精,钱币虽然沿用了唐、北宋初期的工艺;外形也采用了宋、辽、金等国圆形方孔的形态,但规格要小很多,而且存量非常少。钱币钱肉薄厚不均 ,穿孔 、轮廓多不规则,有背错范者,钱文也多漫漶不清,缺乏端庄和力度。

钱币这么重要的物品,放到今天也异常珍贵,制造也不能这么敷衍了事。然而西夏铸造的货币的动力最主要为了纪念重大事件;即使造币,也不要太重视其质量,难道西夏“不差钱”?

西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同样需要金属货币作为经济的血液,不是不重视,是很多原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是、岁币输入

西夏即使不铸钱,也不会缺钱,因为有人给他送钱。

1044年开始,宋夏庆历和议,宋每年要给西夏银5万两 、绢13万匹、茶2万斤,逢年过节也要岁赐西夏银2.2万两、绢2.3万匹 、 茶1万斤 。这里共计7.2万两银,可以用铜钱代替,兑换数量大约为7000万枚左右 ,因此宋朝每次都会从就近的永兴军路和秦凤路各钱监铸造铜钱运送到西夏。

北宋岁币输入,对于当时只有200万- 300万人口的西夏,已经足够使用。宋钱的流入,使当时西夏自己铸钱的需求性降低。

宋代钱币

二是、西夏主体民族贸易方式特殊性

西夏国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党项人和羌人,这些民族还处在部族关系中,部落之间物质需要多以沿用传统模式,交易通常以物易物。这种交换模式,也在客观上减少了西夏人对金属货币的需求量。

《天盛廿二年买地文契》记载西夏一人将自己22亩土地“连同陋屋茅舍三间,树两株”,交易给耶和女人 “圆满议定地价为全齿骆驼二、双峰骆驼一、代步骆驼一,共四匹 ”,可以看出在西夏长期存在“比物交换 ”、“等物交换 ”最原始的贸易方式。

三是、西夏有心造币,但有心无力

大家知道西夏来自朔漠,古代铸币最主要材料是铜铁矿,而西夏缺少这些矿产资源。再加上西夏建国初期,长期和北宋之间保持着战争关系,战争非常需求铜、铁等战略资源,因此无暇供给充足的铸钱资源。

对于铜铁战略资源,其它国家管控很严,想从其他国家获取是难的。如辽朝 “兴宗重熙二年十二月 (1033)禁夏国使沿路私市金铁 ”,“道宗清宁九年 (1063) 正月,禁民鬻铜于夏 ”。北宋从宋太祖开始就实行“铜钱阑出江南、塞外及南番诸国,差定其法,至两贯者徙一年,五贯以上者弃市,募告者赏之”。

西夏在铜铁资源也多受各国掣肘,即使西夏把境内特产的青白盐作为贸易的对价,换来只不过是铁钱。因此战略资源对西夏禁止输入,导致西夏铸币也是有心无力。

四是、西夏对铸币需求不高

辽与西夏从李继迁(989)起,就保持着同盟关系,两国长期进行通婚 、交聘 、朝贡关系。在西夏立国伊始,李元昊就提倡游牧民族旧俗,通过制国书 、厘官制 、定新律 、创文字等措施,强化党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西夏甚至在政治和经济上模仿辽国体制。

从现在出土的西夏早期钱币的铜色、钱文外观来看,所用铜铁主要从辽国输入,技术也很大程度上仿自辽国;外观和文字与同时期的辽代钱币相仿,都是古朴粗率 ,形制不够规整 ,钱文多欹斜不正。

辽在景宗 (969— 982)时期,“置铸钱院,年额五百贯” ,即使是强大的辽国对于铸钱也不是太重视。从出土的总数上看,各个朝代如先秦 、秦汉 、唐 、宋钱总数占到了98% -99%,西夏和辽的钱币比例只占到1% -2%,可见二国对钱币的铸造态度的相似性。

西夏早期钱币的发展及成因

西夏早期铸钱总量不大,因其国内铸钱的矿产资源稀缺,加上元昊时期的过度征伐造成铜铁资源的短缺。其次其他国家对战略矿产封锁,导致西夏初期想铸币也有心无力。

同时西夏人口长期保持在200~300万人之间,主体民族生产结构的特殊性以物易物的传统,加上宋朝货币的持续输入,使得民间对本国铸币的需求量不大。因此缺少专门的铸造机构,也使得铸造工艺缺少传承与发展,使得此时的铸币工艺相对不精。

西夏中后期需求钱币

西夏中后期自1124年崇宗李乾顺对金称臣始,终于成吉思汗灭西夏,共103年。

但任何事情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版图的变化,各种势力的消长,这种现状发生了变化。

现在出土最多的西夏货币,最主要集中在1158—1223年这个时间段,多为天盛元宝、乾祐元宝、天庆元宝、皇建元宝、光定元宝为主,尤其在西夏仁宗(1140—1193)是西夏钱币最多时期。这一段时期最大特点为出土多、存量大、铸工好。钱币文字以汉字为主,兼有西夏文,以元宝为主,宝钱次之。

西夏陵墓

为何西夏一改开国一百年以来铸钱模式,要铸造大量铜铁钱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呢?

这无不与西夏当时的政治局势、外交政策、 经济活动、矿产资源情况密不可分,主要原因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西夏国的从属关系发生变化

此时辽国已灭、西夏也不与南宋接壤,西夏变成金的朝贡国。金国对西夏经济贸易封锁和压迫,也是西夏中后期大量铸钱的主因之一 。

《西夏书事 》记载:(西辽)绍兴二十八年 (1158)夏五月,立通济监铸钱。自茶山铁冶入中国,国中乏铁 ,常以青白盐易陕西大铁钱为用。及金人据关右,置兰州等处榷场,若以中国钱贸易,价辄倍增,商人苦之。

详细的记叙了最初西夏失去陕北横山一带铁矿产区后,在没有矿产资源的情况下,被迫用现在宁夏地区出产的食盐换取北宋的铁钱,用于国内经济流通。等到了金国占领关陇之地隔断西夏与宋朝贸易后,金国为了发展自己经济,严禁国内铜钱流出,采用不平等的方式对西夏进行压榨剥夺。

这种情况下,西夏如果要和金国贸易,必须要用金国所铸铜钱,经济成本会增加,双方贸易来往就不能对等。如果要实现和金朝的贸易平等,就只能自己铸造货币来缓解对金贸易问题。

二是、铸币的矿产资源可以获取

西夏中后期处于较长的和平时期,宋室南迁后,1124年西夏崇宗李乾顺对金称臣,建立了封贡关系,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这种和平关系持续到1210年的金、夏双方战事,持续了86年的和平时光。这段和平时期,西夏可以通过贸易手段获得铸币所需的铜和铁资源。

此时西夏已经不和宋朝接壤,西夏失去了宋朝岁赐,没有岁币输入,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贸易水平的增加,国内原有铜钱数量已经没法满足流通需求,又不能通过战争来掠夺,意味着西夏只能依靠贸易来换取新增铜钱、铁钱。

同时相对和平的环境可以使用于军事目的铜铁来铸造钱币;其次劳动力供应增长、生产产出增长促进贸易活动发展,为铜铁的持续流入提供有利条件,为货币数量增长打下了物质基础。

三是、专业设立铸钱机构的设立

此时南宋、金 、西夏诸国经济发展,出现钱荒问题。为了更好的铸币,西夏在李仁孝天盛年间,效仿金国设立通济监,这个部门就是专业负责铸币的。

金国于正隆二年到三年 (1157一1158),“始议鼓铸 。⋯⋯三年二月 ,中都设钱监二 ,东曰宝源。西曰宝丰。京兆置钱监一 ,曰利用。三监铸钱 ⋯⋯与旧钱通用”。

金国在1158年五月设立通济监三个月后,作为金国的政治盟友,西夏看到设立铸钱机构的种种好处后,便模仿建立。此时西夏铜铁资源的储备能够允许大量铸钱,通济监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夏铜铁钱的铸造和流通,有效的解决钱荒问题。

四是、西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第一,国内内政外交稳定,仁宗实行偃武修文的安定政策,促使了和金、宋良好的外交关系,恢复了和南宋中断20年的聘使往来;政治上修改法典,推崇儒家治国理念,兴科举考试,选拔治国人才,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等。

第二,文化上尊崇汉学 、番汉学翻译研究 、藏传佛教广为传播等,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汉藏文化,使西夏的文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经济上,国内实行减免地租和赋税 ,轻徭薄役。禁止贵族奢侈攀比,鼓励农桑,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段时期,国内比较和平,劳动力充足,铸币所需的矿产供应充足,吸收了宋朝先进的铸币技术,因此所铸天盛元宝与金国的正隆元宝甚至比宋钱还要精致秀丽,成一时瑜亮 。

西夏中后期钱币的发展及成因

在西夏经过前期80多年的发展,民众已经养成使用货币的习惯。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劳动力充足、矿产资源充足,国家并建立了通济监,从而大大的推动了西夏本土铜、铁钱的铸造和流通。

在和金朝贸易上,金朝为了防止铜钱的外流,对外贸易均使用铁钱。为了维护和金国的长期平等贸易,换取生活用品,西夏不得不铸造大量的铁钱。因此西夏在市面上出现了铜钱和铁钱共同流通的局面,也不难解释今天会大量出土西夏铜钱和铁钱的现象。

综上

西夏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曾经创造出璀璨的西夏民族文化。西夏开创了少数民族铸币的历史先河,还将自己民族文字铸造在钱币上的政权。

最初在西夏未对金朝称臣之前,西夏拥有北宋岁币的输入,也可以通过贸易换取北宋铸造的铁钱;其建国初期,国内民众还保持传统的以物易物交易习惯,加上本国人口不多,对铸造货币需求不高。因没有专业的铸币机构也使得货币铸造工艺一般。

而在西夏对金朝称臣之后,国内局势发生变化,宋朝不再进贡岁币;金朝长期对西夏的货币剥削,不得不成立铸币机构来维持和金朝正常的贸易关系;同时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增加,使得西夏后期大量的货币存世。

同时,西夏钱币流通的变化,也影射出宋朝时期各种势力的变化。

西夏雕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世人只知纸币最早起源于宋朝,但却不知宋代纸币的发展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代的纸币价值,宋代出现纸币说明了什么,北宋纸币发展史

    在北宋时期首次出现了可以代替银钱的“交子”,而这个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纸币。这对于中国的钱币史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创造,同时对于宋代的商业发展同样也是一个“新的世纪”!宋代出现纸币的原因宋代最早出现纸币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当时送宋代因为商业发达因此一些商人外出做生意需

  • 一组北宋“宣和通宝”相关版式的成交价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宣和通宝值钱吗,宣和通宝折三篆书,宣和通宝价格一览表图片

    图一:名称:宣和通宝仰宣篆书直径:24.4 mm厚度:1.70mm成交价:988元日期:2015.1.14图二:名称:宣和通宝昂通宝直径:25.0-25.1mm厚度:1.1-1.2mm成交价:960元日期:2016.4.30图三:名称:宣和通宝小平广穿直径:25.5mm厚度:1.50mm重量:4.1

  • “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漫谈为何说赝品是明代士大夫的刚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代瓷器断代史,明朝嘉靖二十年艺术品,明代文玩捡漏事件大全

    明代时,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制造赝品的高潮,市场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的赝品,赝品的数量远远多于以往的时代。这就不禁令人感到特别好奇:为何会在明朝的这个时候出现制作赝品的高潮呢?本文希望通过简单的介绍,使读者们对这一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赝品字样这股制作赝品的高潮,出现在明朝的中后期,当时制作赝品的速度与效率

  • 曾经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最后如何了,司马光除了砸缸救人之外还有什么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光砸缸当时司马光是怎么想的,司马光砸缸的司马光最后怎么样了,司马光砸缸写了司马光的什么品质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北宋呕心沥血,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在朝廷之上了。在公元1086年因为生病去世了,死的时候68岁。司马光最出名的事件就是砸缸,但其实他在学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就像大家现在都知道的史书《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司马光除了在政治上的贡献之外,他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就是真的做到了一生一

  • 曾秉正被罢官后无盘缠回乡,为什么朱元璋还要处罚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因为曾秉正穷得一点儿盘缠都没有了,只能够把自己四岁的女儿给卖了来换取盘缠。这件事情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非常生气,他不明白曾秉正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当官这么久,都没有俸禄的吗?于是,朱元璋就认为曾秉正的这个举动就是想要羞辱他,故意给他难堪的。所以,又派人将曾秉正给抓了起来。不过据说这次朱

  • 曹丹姝因新婚之夜的事情生气,赵祯主动认错,带曹丹姝出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丹姝和赵祯恩爱,曹丹姝是不是小时候认识赵祯,赵祯和曹丹姝什么时候在一起

    宋仁宗在位期间也曾与很多女子产生过感情,对他影响最大的要属曹丹姝、张妼晗和苗娘子。苗娘子是宋仁宗的青梅竹马,虽然她从来不刻意争宠,但是宋仁宗的长子和长女都是苗娘子所生,由此也可以看出,她即便不争不抢,宋仁宗依然把她看得很重要,不过她的两个孩子命运都不太好,儿子刚三岁就去世了,女儿最后也被婆家折磨疯了

  • 宋朝无长城?看完《长城》较个真,饕餮入关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饕餮长城简介,历史上的宋长城,长城饕餮之战完整版

    我们先来说,为什么《长城》电影里边的朝代是宋朝。军队的服饰就不说了,因为老谋子在这一点上好像也不是太仔细。主要认为该片背景是北宋的,因为都城是汴梁。东京汴梁,是北宋国都所在地,前朝和后朝,都名字不符。确定了是北宋,那另一个问题就来了,这是北宋的什么时期呢?片中有一个显著的剧情,皇帝非常小,是TFBO

  • 宋代男子都得戴花?给《知否》男主人公p上花,小公爷意外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最近播出的电视剧《知否》当中,人物的造型、文化风俗也完美的还原了历史背景。像是宋代人们爱玩的投壶、打马球、蹴鞠等,都在剧中有所体现。但是宋代的一个经典的习俗,男子戴花在剧中却没有体现。在如今的社会观念里,男子的头上戴一朵花,看起来娘里娘气的,非常不美观。而在宋代就不这么认为了,在北宋时期,男人出门

  • 宋仁宗与曹丹姝大婚之日,都玩起了“双标”,不愧是夫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丹姝离开宋仁宗,宋仁宗个人资料,宋仁宗赵祯皇后曹丹姝画像

    曹丹姝知道自己要成为皇后,嫁给自己喜欢的人,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可是曹丹姝不知道的是,她高兴得太早了。之前的剧情也说过,宋仁宗从韩琦那里听说曹丹姝样貌丑陋,就真的信了。所以在与曹丹姝成婚的当天,是百般的不情愿,能拖一会是一会。但该来的总会来的,宋仁宗还是穿上了新衣去迎娶曹丹姝。既然结婚的事情由不得自己

  • 在柴进府上,宋江为何要与落魄的武松结为兄弟,其实原因很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柴进和武松,武松在柴进庄上避难,武松怎么到的柴进府上

    其一,宋江此人眼光独到,看出武松非一般人物,将来必将能成就一番事业。宋江被人们称为及时雨宋江,并非徒有虚名,虽然他的武艺不高,而且身份不高,宋江只是郓城县衙的一个押司的小吏,宋江能靠这样不起眼的工作,在郓城县混的风生水起,赢得如此大的名气,可见宋江为人做事的手段,后来宋江之所以能当上梁山的老大,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