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地理位置与环境(西-东)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地处西部天山伊犁河谷,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两部分组成。遗址分布面积大,遗迹现象、文化内涵丰富,进一步勾勒出伊犁河谷青铜时代文明面貌,使人们更深入了解和认识伊犁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具体面貌,尤其是为研究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演变等提供了重要决定性资料,填补了整个伊犁地区青铜时代聚落考古的空白。
吉仁台沟口遗址
经过3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居址区东部发掘区(西-东)
确认了聚落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分区,即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共同构成了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复杂的大型聚落遗址。结合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单体房屋建筑和气势磅礴的石构高台遗存,初步推测这里是伊犁河流域青铜时代晚期的中心之一。
陶范、铜刀、石杵等
深化了对遗址文化内涵、性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认识。根据地层叠压打破关系、房屋形态和陶器特征,遗址主体遗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为建立伊犁河流域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也为西天山地区人群的生业方式从畜牧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陶器
发现了丰富的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遗物遗迹,是新疆史前唯一一处有明确冶金证据链的遗址。此外,遗址还出土几件铁块和较多铁炼渣。这些新发现对新疆及至中亚史前冶金考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价值。
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遗存,将人类对燃煤的使用历史上推千余年。这种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在人类能源利用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质,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
与冶铸活动有关的遗物
集中出土了2000余粒炭化黍种子,同时该遗址也有少量源自西方的农作物如大麦、小麦的发现,为揭示早期农作物的东西交流路线提供了新视角。
新发现的两座勺形窑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600~2400年之间,说明吉仁台沟口遗址还应当存在铜石并用时代遗存,为探寻伊犁河流域早期青铜文明提供了新线索。
六项入选项目和六项入围项目
入选项目
1.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陨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
2.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
3.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
4.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
5.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
6.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
入围项目
1.安徽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
2.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遗址
3.陕西旬邑县西头商周时期遗址
4.四川盐源县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
5.浙江温州市朔门古港遗址
6.山东济南市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
来源:石榴云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文物局
监制:刘 冰
审核:杨 林
责编:李建苹
编辑:耿建新 祖木拉提·阿扎提
相关链接
“我要把彩石画做成新疆礼物!”古努·阿里根,好样的
他守着柴火炉做俄罗斯列巴 已传承三代 伊犁人都认这个味!
“悦”读丨拌面的滋味
爱旅游·爱上诗画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