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博物馆内的古籍墙。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博物馆还依托当下的先进科技手段,陆续推出了多项高科技体验项目。如通过交互屏幕学习古代服饰知识、拜师礼仪,并与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们合影;还可以聆听古代祭祀音乐,了解礼仪文化。
高科技的利用革新了博物馆传统的展示方式,也为游客提供了新奇的参观体验。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孔子博物馆依托特有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儒家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活动,推出内容丰富的研学游活动,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通过开展“孔子学堂进校园”活动,定期在校园开展书法课程、经典诵读等活动,有效筑牢青少年传统文化根基,拓展了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让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在与专家的对话中,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诸多益处。
与“物”对话 让文化以实体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来到博物馆的文创商店,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创意十足。不仅有以卡通夫子形象制作的文创产品,如不倒翁、文件夹等;还有依照孔庙大成殿、孔府垂花门等建筑元素,开发出的斗拱模型、大成殿拼图等,处处透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var1]
博物馆古乐表演。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对于文创产品的研发,孔子博物馆有着自己特有的一套体系。据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介绍,“我们每年定期召开文化产品研发工作座谈会,重视与设计师及品牌的合作共赢。特别是与阿里巴巴‘国宝联萌’文创产品综合项目达成深入合作,共同开发孔子博物馆馆藏文物IP,在创意衍生品设计、IP二次创作商品版权保护、文创产品优质供应链对接、淘宝平台智能销售推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链路、全生态的合作。”据了解,从2019年开馆以来,孔子博物馆先后开发出礼行天下、诗礼传家、孔博美食等系列200余款文创产品。
自2019年正式开馆以来,孔子博物馆充分发挥文化底蕴优势,扩宽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打出了一套漂亮的花式组合拳,让人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染当中,真正认识、学习、传承中华文化。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白梦如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