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还记得吗?那些年我们误会的唐诗

你还记得吗?那些年我们误会的唐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4/1/30 4:13:46

大家可以大体的想一下,没有复印机,摄像机,电视...........

想传递一些重要的事情还需要写信,但是最关键的是没有字典,遇到不会写的字,只能写通假字

这极大的加大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难度

图为清末老照片,图中人刚集市买肉

穷而后工

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事情,古代一般大诗人通常混的不怎么样,比如李白,一生仕途坎坷,晚景更是谈不上美好;

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甚至还发生过饿死孩子这种惨剧

唐诗

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唐朝,而当时的人们还没发明活字印刷术,只能一块雕版,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出来。

而且一般人是请不起雕刻工的

就算你家里有“矿”,用得起雕版印刷,请得起工人,你可别忘了,当时的工人们可都是盲,一个字一不小心就会写错,而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敢保证你雕版印刷的质量吗?

雕版印刷的工人们可能会因为着急吃饭,人老眼花,偷懒,突然走神等等情况把你的大作写错一个字...........

如果是一部著作,几万字,那可能错一两个字还无伤大雅,但如果是一篇五言绝句呢?

这种诗歌就算错一个数字也会伤筋动骨,重则更是破坏意境

到了明清时期的文字狱那更可能是要杀头的

美丽的误会

记得大家初高中一定学过这首七律绝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诗到底“强”到什么程度呢?

相传诗仙李白都曾为其搁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早有崔颢在上头”

图为近代修缮后的黄鹤楼故址

可就是这么一篇流传千古的绝唱,经学者考证却发现............

第一句就是错的

近代学者施蛰存先生及其团队在考证了敦煌壁画和唐宋古迹后,得出了这么一个惊人的答案:

崔颢原诗文的第一句应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

唐宋诗集,包括敦煌壁画都是如此,一直到元代,一位抄书人一不小心把原文改成了“昔人已乘白云去”

并且好巧不巧,清代大才子金圣叹信以为真,把“黄鹤”当作了真迹.....

图文金圣叹作品,刚劲遒劲,笔力挥毫

然后这个流传千古的绝唱便开始了一错再错的旅途.....

纪晓岚也以此文珍本,并作了修订,随后史官沈德潜对两位大才子信以为真............

结果就是这个千古误会逐渐流传开来

文献参考:《中国诗学》《中国考据学》《唐诗别裁》《唐诗三百首》

今天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关注我,了解更多资讯

部分图片自网络搜集 侵删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意见

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

更多文章

  • 战国四公子中,来自魏国的信陵君为何能够毫无争议地排在首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动荡时期。随着周天子逐渐失去威望,最初负有保卫天子责任的诸侯国开始相互攻击,扩大势力。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并贯彻了自己的主张,以侍奉诸侯治国。[var1]战国中后期,为了迅速变法战胜秦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巨大威胁,又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以四皇子为首的贵

  •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目的就是让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赔款条约竟是因为统治者的胆小——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澶渊之战中杀死萧达凛的人,澶渊曹村,澶渊之战双方兵力

    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开始,就开始与辽争夺燕云。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国力无法与辽抗衡,就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方针。他曾积极储存钱帛,准备或以赎回的方式收回,或用这笔钱作军费,以武力攻取燕云。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北汉后,就亲征伐辽,要乘胜收复燕云。宋军初战时极为顺利,一直打到幽州,但辽军苦守坚城,幽州久攻不下。

  • 秦国并非所向披靡,战国时期仍有四个人,曾把秦军打到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了另外六个强大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名垂青史。[var1]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秦的统一之路是不可战胜的。其实《虎狼秦》也不是无敌的。战国时期,四位凶猛的将领将秦军打得生不如死。那么,这些人是谁?他们有哪些故事,今天就来说说他们

  • 她是战国第一美女的女儿,一生坎坷,亡故后还被后人污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三公主大结局,战国五大美女排行,战国苏秦简介

    后人对于茶茶的评论基本都是傲慢、任性、目光短浅的淫妇,甚至怀疑丰臣秀赖不是秀吉的亲生儿子。对于茶茶的称呼是淀君。这不是一个友善的称呼,甚至充满了蔑视。在日本江户时代称流妓为辻君。辻是十字口的意思,而君是敬称,这是在讽刺女子为阻街女郎。[var1][var1][var1]江户时代的文人们就用君来讽刺茶

  • 她是乾隆最早的女人,为乾隆生下皇长子,儿子却被乾隆区别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不惧乾隆,乾隆第一任皇后几个孩子,乾隆御制四字底款是真的乾隆的吗

    雍正初年,富察氏被雍正指给皇四子弘历做通房丫头,由于富察氏长得十分美貌,而且性情也是温柔贤淑,是比较得弘历的欢心的,弘历经常召她侍寝,也因此富察氏成为了第一个为弘历生下孩子的女人,富察氏第一胎就为弘历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皇长子永璜。生下第一个孩子没过几年,富察氏又一次生产,这一次生下了一个女

  • 《史记》里,荆轲在等谁和他一起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等的这个人始终没有出现。荆轲没有准备好,就负气出发,留下行刺失败的伏笔。[var1]他到底是谁?文中并没有讲,其他史书也没有记载。有人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是荆轲胆怯,为拖延时间随口编造的谎言。以荆轲的为人,不可能如此。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否则不会多次提到他。[var1]太子丹配给他的助手秦

  • 雍正登基后,为何放过了十阿哥?看看他外公是谁,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皇权一直是一个令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它象征着掌控天下的权势和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所以,有不少人为了得到黄袍加身的机会,做出了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事情。想必人们一说到皇子争夺皇位,就会想到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吧,虽然在争夺权势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什么见血的事情,但是九子夺嫡仍然

  • 集美貌与才华一身的民国名媛 她们的老照片,个个都是美女(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民国十种名媛写真,民国名媛孙树莹,民国舞会30名名媛

    名媛不同于寻常意义上的有钱人,不是光有钱就行了。名媛源自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称谓,一般是指出身名门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女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民国时期的名媛,真正的大家闺秀。01唐瑛(1910年-1986年)唐瑛长相漂亮,五官有着一种西洋的风情,举首投足惹人睹目。她出身名门,父亲是早年留德的名

  • 她11岁嫁努尔哈赤,13岁成后宫之主,22岁生下多尔衮,37岁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记载,努尔哈赤的妻子,妾室加起来共有十六人,有四位做过他的“大妃”。所谓大妃,相当于王府里的嫡福晋,王宫中的皇后。后金至清朝初期顺治年间,嫔妃制度并不完善,没有设置皇后、贵妃、嫔妃等等位分,高低之别只以“大小”区分(皇太极称帝,始有皇后),因此“大妃”相当于后宫之主。今天我们讲的人正是努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