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史上十二大经典心理战战例!勾践最牛,竟然让士兵自杀吓敌

盘点史上十二大经典心理战战例!勾践最牛,竟然让士兵自杀吓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3/12/21 4:51:15

一、槜李之战

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勾践成了新的越王。此时的吴国,当家的是夫差的老爹阖闾,他和老越王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现在见越国初丧,欺负勾践年纪小,便率三万精兵开向越国,勾践也不甘示弱,双方大军在两国交界的槜李相遇,吴越之间第一场大战开始了。

[var1]

勾践先发制人,选拔了两支敢死队,率先对吴军发起进攻。但是吴军训练有素,抵住了越国的攻击。勾践初战失利,便来了一招心理战术。第二天,两军对阵,突然勾践军队前方出来一百人,他们都半裸着身子,拿着剑架在自己脖子上,昂首挺胸大喊:“仁君有治,奸臣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说完就挥剑自杀了。

吴兵还没反应过来,又上前了一百人,皆是一样的装扮,说着一样的话,也是话落身亡。这下不仅吴兵大惑不解,就连阖闾也是摸不着头脑。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又有一百人走上前来,与前面两百人一样,也在阵前自杀了。

[var1]

这时的吴军已经由大惑不解变为惊骇恐惧。于是勾践抓住机会,突然进攻,大败吴军。越大夫灵姑浮杀入战场,挥戈攻击阖闾,斩落他的脚趾,“灵姑浮以戈击阖闾,阖闾伤将指,取其一屦。”吴军全线崩溃。

根据《左传》和《史记》记载,勾践的自杀式部队主要是由死刑犯组成,并非是作战失利的士兵,不过是什么人无所谓,反正勾践达到了心理战的目的,成功的使吴军恐惧和慌乱,然后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一举击败阖闾,从而开了吴越长达二十多年的复仇与反复仇之路。

二、张巡草人诈敌

张巡采用的是误导法和障眼法,也是心理战的一种。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部将令孤潮把唐朝将领张巡围困在雍丘城中。张巡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命令士兵扎了l000多个草人,给草人罩上黑色的外衣,夜里坠下城去。令孤潮的士兵以为守军坠城突围。便争先放箭,张巡白白赚了几十万支箭。

[var1]

但这只是张巡心理战的前奏,后来,张巡又在夜里把真人坠下城去,令孤潮的士兵以为张巡又来“草人借箭”,便不加理会,也毫无战斗准备。张巡坠下的500名敢死士兵,突然冲向令孤潮军营,杀得敌人措手不及,狼狈逃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蒿人得箭,死士砍营”的典故。

张巡就是在兵临城下、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利用敌人的思维定式,巧妙运用诡诈心理战胜敌军的。

三、林则徐巧使尿壶弹

与张巡类似的心理战还有林则徐的巧使尿壶弹。

[var1]

1840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奉道光皇帝之命到广州禁烟,一举烧毁英国鸦片数万箱,大灭洋人威风,大长中华民族志气。英国佬恼羞成怒,不久即调集大批军舰炮船来围攻虎门,炮击我沿海村庄,气势汹汹,声称要我赔偿损失,否则要夷平奥海。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林则徐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决心来个初战告捷,给英国皇家海军一个下马威。

当时清军大炮的射程有限,根本打不着英国军舰,于是林则徐的尿壶弹诈敌之计新鲜出炉了。

[var1]

林则徐命人到民间大量收集尿壶,然后将捕捉来的黄蜂装到尿壶里,用蜡将壶口封上。一切准备停当后,林则徐命士兵将尿壶放到英国军舰停泊的江面上,英国士兵看到成千上万的东西向自己的军舰飘来,下意识的举枪射击,结果千千万万的黄蜂飞出来,将他们蛰得哭得喊娘。

过了一天,林则徐又命士兵将炸药装入尿壶,再放到江面上,英国士兵看到同样的东西,吃了上次的亏,没有一个人朝尿壶开枪。结果装满炸药的尿壶碰上军舰就爆炸,虽然炸药威力小,没能将军舰炸沉,但也将英国军舰炸的遍体鳞伤,更关键的是对英国士兵的心理造成了震慑,从此再也不敢小瞧中国人民的智慧。

[var1]

四、参合坡之战

参合坡之战是发生在后燕慕容垂和北魏拓跋珪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

当时的后燕国内,皇帝慕容垂已是风烛残年,却时刻不忘打压太子慕容宝;皇后段氏曾密谋废除太子,双方隔阂甚深;太孙慕容会也拥有和太子几乎相同的待遇,随时可能越过父亲而提前接班;赵王慕容麟拥有滔天权势,足以与太子分庭抗礼;慕容德身为后燕皇叔,资历老水平高,也不是慕容宝可以轻易驾驭的。

[var1]

拓跋珪的堂弟拓跋仪曾出使后燕,回来后对拓跋珪说:“后燕现在之所以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团结,全靠慕容垂撑着。等慕容垂一死,他们内部肯定会乱成一锅粥。”

仪还,言于珪曰;“燕主衰老,太子暗弱,范阳王自负材气;非少主臣也。燕主既没,内难必作,于明乃可图也,今则未可。”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九》

所以慕容宝是在国内局势存在很大隐患的情况下出征的,这就为后面拓跋珪实行心理战创造了条件。

[var1]

当后燕大军长驱直入时,拓跋珪一面玩起了“坚壁清野”的战术,一面派遣一支特种部队潜伏在后燕大军后面,切断了慕容宝与慕容垂的联系,将后燕的信使抓了个一干二净。

慕容宝出兵之时,慕容垂就已经重病在身,后燕国内的局势如此复杂,慕容宝必须第一时间掌握父皇的健康状况。

所以当后燕大军来到黄河边,被拓跋珪俘虏的信使们齐声高喊“若父已死,何不早归”时,不只慕容宝疑惧不已,整个后燕大军内部,也开始弥散着一股恐惧和惊疑的情绪。

于是赵王慕容麟首先发难,他手下的慕舆嵩等人图谋叛乱,虽然夺权行动失败了,但慕容宝与慕容麟之间的裂痕却越来越大,将士们也互相猜疑,无心恋战,在这种情况下,后燕大军开始主动“烧船夜遁”。结果在参合坡被北魏军追上,大败。

[var1]

司马光是这样描写参合陂之战的:“丙戌,日出,魏军登山,下临燕营。燕军将东引,顾见之,士卒大惊扰乱。”

短短几句话,直接勾勒出了后燕大军的悲观与绝望。

如果不是拓跋珪的心理战,弄得慕容宝心慌慌,2万北魏军是很难战胜10万后燕大军的。

五、即墨保卫战

公元前284年,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攻齐,齐军连败。四国撤走后,乐毅又统帅燕军,乘胜出击,半年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最后只剩即墨和莒。

[var1]

这时正率族人逃至即墨的田单,被推举为城守。即墨全城军民由田单率领抵抗,田单先使反间计,让燕惠王阵前换将,以骑劫取代乐毅,后用火牛阵大破燕军。

在行火牛阵之前,田单先来了一招心理战,目的有二:一是坚己之心,使守城军民同仇敌忾;二是骄敌之心,使燕军放松警惕。

首先,田单让城中军民在吃饭之前祭祀祖先,于是众多的飞鸟因争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盘旋飞舞。城外的燕军看了,都感到很神奇,“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又扬言说:“这是神仙要下界领导我们取胜。”随后便选了一人为“神师”,每次发号施令,都称是神师的意思。

[var1]

然后,田单对外宣称:“神师最怕的是燕军把俘虏的齐兵割去鼻子,列与阵前,再和我们交战,即墨必然会被攻克。”燕军听闻后,便照此施行。齐国军民看到齐国降兵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义愤填膺,全力坚守,只怕被敌人捉住。另外田单还放出消息说:“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听说以后,又把齐人的坟墓全部挖出,并焚烧殆尽。即墨人从城上看到此情此景,“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成功的挑起齐人的战斗欲望后,田单又开始骄敌,他把民间的金银收集起来,共得一千镒,然后让即墨的富豪送给燕军,请求说:“即墨即降,原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由此益懈。”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田单开始上演火牛阵。

[var1]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 ——《史记·田单列传》

六、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不能抵挡,于是求救于齐国。齐威王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前去救援。

[var1]

孙膑按照“围魏救赵”的老办法,挥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诱使庞涓率兵回救。上次被同样的战术摆了一道的庞涓怒不可遏,日夜兼程赶回大梁,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但是庞涓深知孙膑底细,虽然急于求战,但并未轻兵冒进,而是多派斥候,时刻主意齐军动向。于是孙膑遂采用减灶战术,诱使魏军追击。

[var1]

在齐军和魏军接触之后,孙膑装出一副不敢与魏军正面交锋的样子,佯装后退。庞涓进军第一天,发现齐军的锅灶足够10万人吃饭,心里惴惴不安。第二天发现齐军的锅灶少了一半,又抖擞起精神,命令士兵追击。第三天发现齐军的锅灶只够3万人用饭,庞涓就认为齐军不敢迎战,每天都有大量士兵逃亡,便开始变得骄横起来,不久即丢下辎重,率领少量精锐部队卷甲疾驱穷追不舍。

[var1]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断定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谷道。于是命1万弓箭手埋伏在山谷两侧,然后把周围所有的树都砍光,堆在当道,只在最显眼的位置留了一棵树,树皮刮出一片白茬。

天刚黑,庞涓就撞网了,大路被堵,部队既无法前进又展不开队形,四下里光秃秃就一棵树,庞涓好奇害死猫,点火照明定睛一看:“庞涓死于树下”。

[var1]

周围早已埋伏好的弓箭手,以树下举火为号,一齐放箭,庞涓和他的魏武卒瞬间成了刺猬。然后又乘胜反攻,大败魏军后续部队,俘虏了魏太子申,前后歼灭魏军10万余人。

七、虞诩增灶吓敌

孙膑是减灶骄敌,示敌以弱,而虞诩是增灶吓敌,示敌以强。

虞诩,字升卿,小字定安,陈国武平县人,东汉时期名将,他文武双全,十二岁就能通《尚书》,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历任朝歌县长、怀县令。

公元115年,西北的羌人入侵武都郡,攻城略地,烧杀辱掠,东汉一时难以抵挡。邓太后听说虞诩有将帅的韬略,就任命他为武都太守,让他平息叛乱,虞诩临危受命。

[var1]

虞诩从沬邑出发时所带兵士极少,只有数千人,而有数万羌军正在陈仓的崤谷准备拦截他。虞诩得知后立即命部队停止前进,然后对外宣称自己已请求援兵,等援兵到后再出发。羌军见虞诩的营寨扎得极稳也不敢贸然进攻,便分头前往邻县劫掠财物。虞诩乘羌军兵力分散的机会立即拔寨而走,日夜兼程行进了一百余里。

羌人听说后赶紧追赶,虞诩就实施了增灶拒敌的心理战,他让官兵每人各作两个灶,以后每日增加一倍。羌人眼看火灶越来越多,以为对方的援军正在不断赶来,就不敢逼近了。虞诩得以顺利到达武都郡的赤亭。

[var1]

得到赤亭守军后,虞诩的兵力已经达到两万多人,但他不想与羌军野战,于是又采用示弱的办法,诱使羌人攻城。他命部队不许使用强弩,只使用小弩,于是羌人又误认为汉军防守力量薄弱,根本射不到自己,于是开始集中兵力猛烈攻城,当羌人攻到一半,城池将破未破,进退两难之际,虞诩下令强弩出击,后续的羌人被击退,正在攻城的近半敌军被射杀,然后虞诩乘胜出城追杀,敌人大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随机应变方为上乘用兵之道。

八、麦丘之战

公元前280年,在乐毅破齐后,赵惠文王赵奢为将,攻齐的麦丘。此前,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这个孤城,但由于齐军坚守的决心很大,再加上有墨家子弟相助,赵军进攻的非常艰难。赵惠文王十分恼怒,严令赵奢一月内攻下麦丘城。赵奢畏于严令,只得下令猛攻,结果不但攻城无果,反而自己的伤亡极大。

[var1]

这时随父出征的赵括建议父亲采用攻心之计,瓦解齐军的防守意志。赵括判断麦丘城内的粮草决不能持久,齐军必然收缴百姓的粮食以自用,诸多分配必然不能做到公平。

在赵括的授意下,赵军每次抓到俘虏,不但不打不杀,反而好好招待,之后再让他们带些粮食回去,俘虏回去后,说这支赵军很客气,没有侮辱他们,还让他们吃饱,于是城中的百姓开始陆陆续续出来投降赵奢。

齐将见城中人心浮动,就将俘虏和有投降企图的百姓全部关了起来,与此同时,赵括还不断用抛石机将粮食抛入城中,让百姓有粮吃。两相对比,士兵和百姓对齐将更有怨言。

[var1]

这样过了几天,守城的齐将派代表来与赵奢约战,但赵奢避而不见,没过多久,麦丘城里的百姓就杀了守城的齐将投降了。

赵奢用善待俘虏的方式,让本来已经弹尽粮绝的麦丘起了内讧,这也是一种高明的心理战——瓦解敌人的斗志。

九、垓下之战

楚汉战争的最后阶段,项羽在冲击韩信的五军阵中失败,损兵折将之后,不得不退回营中据守。汉军随即将楚营团团包围。项羽虽然失败,但是楚军仍有一定的战斗力。为彻底瓦解楚军,韩信遂使出心理战,命令汉军夜间在营中传唱楚地的歌谣。

[var1]

被围困在军营中的楚军,听到四面都是家乡的歌谣,思乡之情顿起,人人都伤心感怀,再加上白天突围的失败,楚军士气降到了冰点。就算项羽也开始心神不宁: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地都给占领了?否则汉军中怎会有这么多的楚人?

项羽感到大势已去,再也无心恋战,于是告别虞姬,带着八百骑兵,趁着夜色突围。不久项羽在乌江边被汉军追上,一代霸王自刎身亡。

[var1]

“四面楚歌”是中国军事史上最经典的一次心理战。它使霸王都失去了战斗的意志,做出了放弃军队、独自逃走的决策,这在项羽一生的战斗中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没有这次的心理战,项羽就算不能全身而退,汉军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甚至项羽在乌江时也不会固执的不肯渡江,可见对项羽信心的摧毁。

十、隋灭陈之战

隋灭陈之战能进行的如此顺利,虽然其中有陈后主腐败无能的因素,但也有高颎大打心理战的功劳。

隋开皇八年,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会同元帅府长史高颎,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南下灭陈。当时的杨广还未骄傲自大,所以三军参谋事项皆有高颎决断。

[var1]

高颎认为,“陈弱但地广,非旦夕可下!”遂向杨广献三策:

首先,令介州刺史李衍在襄州道、杨素于巴东郡建造“五牙”大船,并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废料,以威慑陈人,弄的陈朝人心惶惶。

其次,将换防士兵集于广陵,大张旗帜,营幕遍野,还使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噪,以迷惑陈军。不久贺若弼以演习和沿江狩猎的名义成功地造成了陈军的错觉而不备。

第三,列举陈后主罪行“暴其罪恶二十条”,动用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雕版印刷作坊,在江南散发三十万份,造成了巨大的宣传效果,极大的争取了江南人心。

[var1]

高颎心理战成功的造成了陈朝百姓欲降、兵士厌战的效果,最终一战而下。

十一、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征伐东晋,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var1]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最终双方在淝水隔岸对峙。

随后谢玄派使者去见秦军统帅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让部队稍微后退,待晋军半渡时,以骑兵冲杀,可胜。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

[var1]

苻坚想将计就计,待晋军半渡而击,谢玄又未尝不想秦军后退,阵脚大乱。双方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但是由于间谍朱序的存在,谢玄对前秦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知道苻坚军力虽强,但内部不稳,意见不一,降将思乱,人心浮动,稍有变故,便是溃败之局。

所以,秦军百万大军突然后退,果然阵脚微乱,晋军趁机鼓噪而进,前秦前军仓促应战,后军还在后撤,这时身在敌营的朱序则发动心理战,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

[var1]

后军的逃散,引起前锋部队的惊恐,形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十二、诸葛亮攻心战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

但是孟获好平,收夷人之心却难,诸葛亮担心大军已撤,夷人又反,随采取“攻心”战,七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var1]

大家还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心理战运用吗?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明朝不是死在重文轻武,也不是输在外戚干政,而是输在财政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的财政都去哪儿了?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相当严重,整个国家都收不到赋税。不是老百姓不纳税,也不是国家不征税,而是明朝特权贵族太多了。人们无法想象,在明朝中期,还有王公、公主、外戚、太监、进士等享有特权的阶级,不需要纳税。他们是特权阶层,但仍不满足于自己的幸福。他们通过皇帝赐予的赏赐,迁到奏章要地

  • 孔子博物馆里,正在上演一场“千年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博物馆内的古籍墙。光明网记者 丛芳瑶/摄 博物馆还依托当下的先进科技手段,陆续推出了多项高科技体验项目。如通过交互屏幕学习古代服饰知识、拜师礼仪,并与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们合影;还可以聆听古代祭祀音乐,了解礼仪文化。 高科技的利用革新了博物馆传统的展示方式,也为游客提供了新奇的参观体验。在文

  • 你还记得吗?那些年我们误会的唐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首最不像唐诗的唐诗,你认为最经典的唐诗,最具代表性的唐诗

    大家可以大体的想一下,没有复印机,摄像机,电视...........想传递一些重要的事情还需要写信,但是最关键的是没有字典,遇到不会写的字,只能写通假字这极大的加大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难度图为清末老照片,图中人刚集市买肉穷而后工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事情,古代一般大诗人通常混的不怎么样,比如李白,一生仕途

  • 战国四公子中,来自魏国的信陵君为何能够毫无争议地排在首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动荡时期。随着周天子逐渐失去威望,最初负有保卫天子责任的诸侯国开始相互攻击,扩大势力。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并贯彻了自己的主张,以侍奉诸侯治国。[var1]战国中后期,为了迅速变法战胜秦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巨大威胁,又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以四皇子为首的贵

  • 为什么现代人普遍对大明的好感高于清朝?——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是因为大明王朝的刚烈明朝皇帝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初,成祖亲征大漠归来,意气风发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目的就是让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赔款条约竟是因为统治者的胆小——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澶渊之战中杀死萧达凛的人,澶渊曹村,澶渊之战双方兵力

    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开始,就开始与辽争夺燕云。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国力无法与辽抗衡,就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方针。他曾积极储存钱帛,准备或以赎回的方式收回,或用这笔钱作军费,以武力攻取燕云。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北汉后,就亲征伐辽,要乘胜收复燕云。宋军初战时极为顺利,一直打到幽州,但辽军苦守坚城,幽州久攻不下。

  • 秦国并非所向披靡,战国时期仍有四个人,曾把秦军打到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了另外六个强大的诸侯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名垂青史。[var1]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秦的统一之路是不可战胜的。其实《虎狼秦》也不是无敌的。战国时期,四位凶猛的将领将秦军打得生不如死。那么,这些人是谁?他们有哪些故事,今天就来说说他们

  • 她是战国第一美女的女儿,一生坎坷,亡故后还被后人污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三公主大结局,战国五大美女排行,战国苏秦简介

    后人对于茶茶的评论基本都是傲慢、任性、目光短浅的淫妇,甚至怀疑丰臣秀赖不是秀吉的亲生儿子。对于茶茶的称呼是淀君。这不是一个友善的称呼,甚至充满了蔑视。在日本江户时代称流妓为辻君。辻是十字口的意思,而君是敬称,这是在讽刺女子为阻街女郎。[var1][var1][var1]江户时代的文人们就用君来讽刺茶

  • 她是乾隆最早的女人,为乾隆生下皇长子,儿子却被乾隆区别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不惧乾隆,乾隆第一任皇后几个孩子,乾隆御制四字底款是真的乾隆的吗

    雍正初年,富察氏被雍正指给皇四子弘历做通房丫头,由于富察氏长得十分美貌,而且性情也是温柔贤淑,是比较得弘历的欢心的,弘历经常召她侍寝,也因此富察氏成为了第一个为弘历生下孩子的女人,富察氏第一胎就为弘历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皇长子永璜。生下第一个孩子没过几年,富察氏又一次生产,这一次生下了一个女

  • 《史记》里,荆轲在等谁和他一起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等的这个人始终没有出现。荆轲没有准备好,就负气出发,留下行刺失败的伏笔。[var1]他到底是谁?文中并没有讲,其他史书也没有记载。有人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是荆轲胆怯,为拖延时间随口编造的谎言。以荆轲的为人,不可能如此。这个人肯定是存在的,否则不会多次提到他。[var1]太子丹配给他的助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