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琼患病12年,李世民派人送良药,太医走后,秦琼:把药倒掉

秦琼患病12年,李世民派人送良药,太医走后,秦琼:把药倒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33 更新时间:2024/4/11 11:47:42

秦琼为了救朋友,要去登州冒充响马,但路过一条岔道时又想起家中的母亲妻儿,一条路是登州,一条路是回家的路,最终秦琼还是为了朋友义无反顾选择了前往登州,“两肋插刀”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秦琼是唐朝远近闻名的一位武将,早在隋朝的时候就开始参加起义军,跟随过王世充,后来又投奔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帮助李渊打下了江山,对唐朝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按理说这样一位忠心不二的武将应该备受君主器重,可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秦琼却突然卧床不起,病了整整12年之久,李世民派太医为他看病,太医刚走,秦琼就把药倒了!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

参军岁月

秦琼是齐州历城人,就是今天的山东济南。他生于隋朝,当时隋朝因为君主过度劳民伤财已经激起了民愤,整个朝代都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秦琼从小习武,身材高大魁梧,便参了军,跟随隋朝将领来护儿

秦琼在军中骁勇善战,每次总是冲锋在前军队最前面,面对敌人时毫不手软,这让来护儿非常欣赏,认为其有大将之风,便更加用心栽培。秦琼的母亲去世时,来护儿还专门派人去吊唁,这可是其他士兵都没有过的待遇。

隋大业十年,叛军首领卢明月率军十万进攻祝阿,当时的情况十万火急,秦琼所在的军队粮草缺乏,根本不能与卢明月的军队对抗。

这时郡守张须陀想出了一个妙计,他认为如果现在军队选择撤退,卢明月的军队一定会大肆追击,这样他们的军营就是空的,如果这时有人去偷袭,绝对会一举成功。

他问军中谁能承担突袭叛军军营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众人顿时都鸦雀无声,但秦琼却在此时站了出来,主动要求带兵偷袭敌营。

张须陀的想法果然没错,在卢明月率军追击的空隙,秦琼带领随军烧了卢明月三十多处军营,让卢明月元气大伤,等卢明月意识到自己的军营防御薄弱时已经为时已晚,他仓促之下只能带着两百多人逃跑,其他士兵皆被杀或者被俘虏。秦琼也在此次行动中一战成名。

投奔诸王

大业十二年,秦琼又跟随了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杨广,李密便派秦琼去攻打宇文化及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

李密对秦琼十分欣赏,在军中给了他很高的待遇,秦琼起初也觉得李密是一个有才能有抱负的人,但后来的李密一昧沉浸在战后的胜利中,逐渐开始骄傲自满,也不再每天勤勉练兵研究兵法。

俗话说骄兵必败,李密因为疏于对军队的建设,对敌人王世充掉以轻心,王世充便抓住了机会向攻打李密的军队,李密仓促应战,但他深知自己与王世充实力的差距,最后选择了逃跑,投奔了李渊。

秦琼在李密兵败后曾经短暂地帮王世充做事,但王世充为人阴险狡诈,而且也并不信任秦琼,秦琼在王世充那里讨不到好处,后来便和程咬金等人一同也投奔了李渊。

真正让秦琼看到了希望,他通晓兵法,在军中也从来不独断专横,而且非常体恤下属。李渊也非常认可秦琼的能力,让他带兵打仗不说,还给了他不少赏赐。秦琼也觉得李渊这个人有当君主的潜质,对他更是忠心不二,二人齐心协力,最后建立了唐代王朝。

玄武之变

唐朝建立后,李渊作为开国皇帝,自然给了秦琼很高的地位,秦琼也一心只想做一名辅助君主的良将。但皇帝这个位置却不只是外人在惦记,李世民就很想夺得皇帝的宝座。

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他自幼就聪慧过人,对时事的见解也非常深刻,深受李渊的喜爱,但在诸多皇子中,像李世民这样聪明的人有很多,所以他要想夺得皇位还是有一定难度。

当时和李世民竞争皇位最激烈的人就是他的哥哥李建成,李建成并不想史书中描述的那样耽于享乐,昏聩无能,那是后来李世民即位后对这段历史的篡改。

李建成在众多皇家子弟中能力也是很突出的,他意识到李世民想争权夺位的心思,便联合弟弟李元吉一同对抗李世民。

但当时李世民已经联合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众多朝中权臣,长孙无忌的妹妹就是李世民的妻子,也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李世民在朝中的势力可谓是强盛至极,他一直想拉拢大将秦琼,可秦琼却始终选择站在李渊一边,这让李世民十分恼火。

后来秦琼虽然迫于形势参加了玄武门事变,帮助李世民夺得了皇位,可李世民却再也容不下秦琼,在他看来,秦琼并非真心实意想追随自己,他忠诚追随的人始终都是李渊。

秦琼自己也知道他的政治生涯走到了尽头,于是便谎称身体不适,不适合再上朝,从此远离了朝政。李世民自然也知道秦琼的意思,但他还是派太医去给秦琼看病、煎药,秦琼再偷偷把药倒掉。

君臣之间一来一往就坚持了十二年,直到确认秦琼再也没有任何反叛心思,李世民最终才真正安心。

小结:

秦琼英勇善战,也懂得感恩,李渊对他有提拔之情,他便对其一生都忠心侍奉。但他也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玄武门之变后,秦琼也敏锐察觉到了朝堂的局势,深知大势已去,便选择久居不出,在李世民多年的试探中也没有露出马脚。

忠诚是秦琼的选择,但机智也是秦琼保全自己的手段,最终秦琼坚守了自己对李渊的忠心,也在政斗中侥幸活了下来,其头脑和胆识都令人敬佩。

更多文章

  • 细谈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

  •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简单的几种鉴定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诊治,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琼真的救过李渊一家,秦琼去世李世民泪如雨下,秦琼去世李世民痛哭

    虽然在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大唐繁荣至极,还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况,可是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亲兄弟夺权的史实也看清了他骨子里的冷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帝在座上皇位就杀掉功臣的事情有很多,怕的就是开国功臣自持有功,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李世民从小就带兵打仗,他能打下李唐江山除了自身能力出众,

  • 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春节档大热电影《满江红》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南宋建立之初,而这部影片的拍摄地点,则选在了太原的晋阳古城。若代入历史,那时的太原连同整个山西地区早已归入金境,但颇为巧合的是,在金灭北宋那段令人读来压抑且耻辱的历史中,正是太原军民独以其同金军死战到底的表现,延缓了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在内匮粮草、外无援兵的困

  • 周慧珺先生作品欣赏——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96×44cm)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 宋代哥窑瓷器真品特征 新老如何去鉴定区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新高峰,宋词的成就影响了中国后一千年诗词歌赋的书写表达方式。一门三豪杰的苏洵,苏轼,苏辙,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一身正气的岳飞将军,被列宁称为中国第一革命家的王安石,书法家米芾,一身才情的秦观,还有奉旨填词的柳永……这些人无不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才华谱写着宋代的诗词,优美的诗句,天

  • 李治将自己的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对妹妹的安危非常担忧,因为新羌地区属于边疆地带,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和威胁。当他听到李绮在新羌地区去世的消息时,他深感悲痛和哀伤。因此,他决定将李绮的遗体迎回长安,并以皇后之礼下葬,以示对妹妹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李治的这一举动非常罕见和特殊,因为皇后之礼是钦定的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而李绮只是一位普通

  • 王安石评价孙子兵法: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看完狂飙我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当时的王安石也没想到,在1000多年后,这句话会被电视剧《狂飙》中的反派高启强诠释地淋漓尽致。不得不说,高启强能从一个老实巴交的鱼贩子到黑白通吃的京海市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居功至伟。高启强他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理解了孙子所说的“攻心为上,不战而胜。”为了认识京海市真正的大

  • 崇宁通宝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那不得不让人想起“崇宁通宝”了,而这枚钱币有这幅名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小编看到很多人也在讨论呢,相信部分不知情的小伙伴们也是比较好奇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崇宁通宝”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1:北宋崇宁通宝折十铁母 GBCA 古-

  • 回顾火烧圆明园的黑暗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火烧圆明园真实视频,火烧圆明园僧格林沁,火烧圆明园的皇帝是谁

    《北京法源寺》 李敖中国从来不缺乏能永留青史的人物,纵然他们的一生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却激起无数中国人的心智,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始终有人擎着火炬,散布火种,光和热就可以传承,这可能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吧。戳音频,聆听《北京法源寺》这就是说,这些文明人,抢还不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