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夹缝求存的小国,兵寡地少,却让柴荣和赵匡胤两位雄主都铩羽而归

夹缝求存的小国,兵寡地少,却让柴荣和赵匡胤两位雄主都铩羽而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11 更新时间:2024/1/19 9:23:24

而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政权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政权北汉,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唯一一个处在北方地区的“十国”政权。其国小民寡,地盘不过区区十二州,人口四万户,人数大概三十余万,连其开国皇帝刘崇也自嘲“朕孤守河东十二州,何其窘也”。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政权,却成为了当时少有的硬茬,其更是从后周太祖郭威一直撑到了北宋“二代”宋太宗赵光义,其中更连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都在其身上多次碰了钉子。

上图_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后周世宗

硬抗柴荣和赵匡胤两位雄主

公元954年,柴荣御驾亲征讨伐北汉,在高平会战中取得大胜,一举消灭了北汉主力精锐,然而接下来面对北汉国都太原城却久攻不克,最终只好无功而返。后来柴荣再次北伐北汉,却不幸染上重病,无奈只好撤兵(不久病逝)。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宋代周后,继续柴荣的统一大业,又先后多次亲征北汉,不料也都是无功而返,以致于赵匡胤最终消灭了南方所有的割据政权,基本统一南北,却到死都没能攻灭北汉。

直到公元979年,赵光义率三十万大军亲征,这才最终消灭北汉,彻底完成了统一。区区小国,兵少将寡,为何却能取得如此战绩呢?

上图_ 宋灭北汉

背后有强大的辽国作为保护伞

北汉建立之初,刘崇就清楚的认识到仅靠自己无法自保,因此需要找一个强大的靠山做“保护伞”。而“老前辈”石敬瑭已经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那就是实力强大的辽国。

因此,一把年纪的刘崇不惜对比自己小34岁的辽世宗耶律阮“以叔父事之”,自称“侄皇帝”,称耶律阮为“叔皇帝”,比起石敬瑭这个“儿皇帝”稍微有那么点骨气,但也好不到哪去。

当然光叫叔可不行,不放点血也是说不过去的。每年北汉光是孝敬辽国的“保护费”就是“岁输钱十万缗”,这还不包括逢年过节给辽国高层私下打点的礼金。这无形当中就给本来就没什么家底的北汉增加了巨额的负担。因此只好加大搜刮民脂民膏的力度。

上图_ 后周 北汉

北汉不仅老百姓日子过得非常凄苦,就连朝中官员的日子也不好过,据记载北汉丞相的俸禄是100贯,节度使这样的地方大员才30贯,而这帮官员当然过不惯苦日子,又把手伸向老百姓,可谓是恶性循环。史料记载北汉是“国中少廉吏”,政局可谓糟糕到了极点。

当然,从北汉拿了那么多好处,辽国这个“保护伞”也得多多关照这个“小弟”。在这点上,辽国也不含糊,在几次北汉面临后周及北宋大军压境之时,辽国都派出大军前来救援助战,而辽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尤其是骑兵部队),即使柴荣和赵匡胤都不得不有所顾忌。再加上太原城池坚固,后方尚未完成统一有后顾之忧等种种原因的加持,所以多次功败垂成。可以说,辽国这个“大保护伞”给这个小政权续命了多年。

上图_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

北汉国都太原系数百年坚城,很难攻破

在历史上太原一直是交通枢纽和兵家要地,有着“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美誉。尤其隋末,李渊父子自太原起兵,以此为根据地,从而夺得天下,建立起李唐王朝,自此,太原更加显赫,成为大唐的“北都”,也是龙兴之地。

而到了五代时期,太原的位置更为显赫,后唐、后晋、后汉三朝都是先自太原起兵,从而建立。而历经数百年的苦心经营,太原城面积广大且十分坚固,城墙雄伟,易守难攻。北汉由于其实力弱小,更是将国都太原视为最后屏障,苦心营建。

上图_ 赵匡胤(927年-976年)

而在冷兵器时代,由于技术上的缺陷,除了围城和水攻以外,面对高大坚固的城池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进攻办法。但围城耗时长,而且变数太大;水攻对付小城效果还不错,而对付大城则效果欠佳,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水情控制不好反而水淹自己军营的情况。

比如公元969年,赵匡胤亲征时,曾经在太原城下连续攻城数月之久毫无进展,最后赵匡胤决定掘开汾河堤坝,以水灌城,但由于太原城面积较大,因此效果不佳,而宋军操作不当,反而使得汾水冲入己方军营,可谓弄巧成拙,赵匡胤最后无奈只好退兵。

由于多次进攻太原失利,赵匡胤也多有感触,就连接见北汉使者时也曾表示“终朕之时,必不北向”(当然也是为了麻痹北汉君臣),这和接见南唐后主李煜使者的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轻蔑之语形成了鲜明对比。

上图_ 王朴(906年-959年4月25日),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后周及北宋敌人太多,且执行“先南后北”的方针,使得无法全力对付北汉

后周及后来的北宋初年,面对的敌人很多,除了北方的北汉及辽国以外,南方还有南唐、后蜀、南汉等多个割据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后周枢密使王朴曾向柴荣提出了著名的《平边策》,其主旨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先消灭实力相对较弱的南方的割据政权,待后方稳定之后,再集中力量对付相对难啃的北汉和辽国,也就是先捡软柿子。

柴荣以及赵匡胤都遵循了王朴的规划,柴荣在位期间将南方实力最强的南唐主力基本消灭,且占领了南唐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南唐一败,其他南方政权只有坐以待毙。

待赵匡胤上台后,更是将南方政权一一剿灭,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正是因为,后周和北宋都面临着敌人众多,两线作战的问题,使得无法集中兵力全力对付北汉,客观上也使得北汉得以能苟延残喘多年。

上图_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就这样,北汉凭借各种主客观因素成功的一直生存到了北宋初期,甚至还熬死了赵匡胤。但好景不长,随着北宋已经消灭了所有的割据政权,也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集全国之力,去专心致志的去对付北汉这个仅剩的“刺头”了。

公元979年,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而面对势在必得的北宋大军,辽国也最终放弃了这个“小弟”。历经血战,宋军终于一举攻破了太原城,北汉最后一个皇帝刘继元只好率残部投降,这个顽强的小政权终于走向了历史的末路。

而刘继元投降后受到了赵光义的优待,还被封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国公,直到公元992年才去世,死后还被追封为彭城郡王,也可算是善终了。

作者:杨上柳下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五代十国风云录》姜狼著,中国三峡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琼患病12年,李世民派人送良药,太医走后,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琼四次吐血的原因,秦琼去世出葬,秦琼去世李世民高挂免战牌

    秦琼为了救朋友,要去登州冒充响马,但路过一条岔道时又想起家中的母亲妻儿,一条路是登州,一条路是回家的路,最终秦琼还是为了朋友义无反顾选择了前往登州,“两肋插刀”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秦琼是唐朝远近闻名的一位武将,早在隋朝的时候就开始参加起义军,跟随过王世充,后来又投奔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帮助李渊打下了

  • 细谈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器鉴定方法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历时21年,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

  •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简单的几种鉴定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诊治,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琼真的救过李渊一家,秦琼去世李世民泪如雨下,秦琼去世李世民痛哭

    虽然在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大唐繁荣至极,还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况,可是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亲兄弟夺权的史实也看清了他骨子里的冷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代皇帝在座上皇位就杀掉功臣的事情有很多,怕的就是开国功臣自持有功,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李世民从小就带兵打仗,他能打下李唐江山除了自身能力出众,

  • 太原之战,北宋抗金的最后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春节档大热电影《满江红》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南宋建立之初,而这部影片的拍摄地点,则选在了太原的晋阳古城。若代入历史,那时的太原连同整个山西地区早已归入金境,但颇为巧合的是,在金灭北宋那段令人读来压抑且耻辱的历史中,正是太原军民独以其同金军死战到底的表现,延缓了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在内匮粮草、外无援兵的困

  • 周慧珺先生作品欣赏——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96×44cm)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 宋代哥窑瓷器真品特征 新老如何去鉴定区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是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新高峰,宋词的成就影响了中国后一千年诗词歌赋的书写表达方式。一门三豪杰的苏洵,苏轼,苏辙,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一身正气的岳飞将军,被列宁称为中国第一革命家的王安石,书法家米芾,一身才情的秦观,还有奉旨填词的柳永……这些人无不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才华谱写着宋代的诗词,优美的诗句,天

  • 李治将自己的妹妹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对妹妹的安危非常担忧,因为新羌地区属于边疆地带,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和威胁。当他听到李绮在新羌地区去世的消息时,他深感悲痛和哀伤。因此,他决定将李绮的遗体迎回长安,并以皇后之礼下葬,以示对妹妹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李治的这一举动非常罕见和特殊,因为皇后之礼是钦定的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而李绮只是一位普通

  • 王安石评价孙子兵法: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看完狂飙我信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或许当时的王安石也没想到,在1000多年后,这句话会被电视剧《狂飙》中的反派高启强诠释地淋漓尽致。不得不说,高启强能从一个老实巴交的鱼贩子到黑白通吃的京海市黑社会老大,这本书居功至伟。高启强他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理解了孙子所说的“攻心为上,不战而胜。”为了认识京海市真正的大

  • 崇宁通宝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那不得不让人想起“崇宁通宝”了,而这枚钱币有这幅名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小编看到很多人也在讨论呢,相信部分不知情的小伙伴们也是比较好奇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崇宁通宝”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1:北宋崇宁通宝折十铁母 GBCA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