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靠恭亲王上位,但最后两人却反目成仇。(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野史流传,慈禧太后很早之前就与恭亲王相好,在她刚入宫做秀女时便与恭亲王私通,经常趁别人不注意时偷情狂欢,甚至有人怀疑同治皇帝并非咸丰的亲生儿子,而是慈禧与恭亲王的私生子。
而当之后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临终时即任命肃顺等八名大臣为赞襄政务大臣,共同执掌国柄,辅佐年幼的祺祥皇帝。但八名大臣跋扈不满慈安、慈禧太后干涉朝政,而慈禧也早就想除掉这八名大臣,因此跟咸丰的弟弟六王爷恭亲王奕欣联手,发动政变,彻底除掉这些大臣,正式开启慈禧垂帘听政的新政治格局。
据史书记载,1861年夏,咸丰帝过世,奕䜣与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合谋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处死或贬逐了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因此获两宫太后重用,授予议政王大臣之衔。
不过恭亲王跟慈禧也此时感情生变,因为两人的政治野心日益扩大、互不相让,慈禧不断发动攻势,斗倒恭亲王,也让恭亲王被打压十年,活得心惊胆颤,直到中日战争连战连败的压力下,多位大臣联名上奏,请求将闲置多年的恭亲王重新启用,虽然慈禧数次否决这一提案,最终只能无奈同意。
恭亲王是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发起者、领袖,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协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而获重用担任辅政之后,担任议政期间,扩大督抚权力,而导致出现“督抚专政,内轻外重”局面。
恭亲王还主持设立了总理衙门和驻外使馆,改变过去以维系“华夷秩序”为目的的外交方向,强化了与西方列强的利益互动,包括如确立“借师助剿”方针,而与洋人联合军队镇压太平天国。
恭亲王幼年师从卓秉恬、贾桢,聪明好学。道光帝立储时,曾在四子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