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禹鼎”并列,传说中的秦始皇“照骨镜”究竟是什么奇珍异宝?

与“禹鼎”并列,传说中的秦始皇“照骨镜”究竟是什么奇珍异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90 更新时间:2024/1/24 12:28:28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

“镜子”

这个物件都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怀,人们总是赋予“镜子”一种魔力,尤其对于有年代的镜子来说,要么是关乎“另一个世界”,要么就是“辟邪”,至今民间还有着宅门挂镜子的习俗。

在众多光怪陆离的奇闻异事中,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

王照骨镜

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即禹鼎;那么,

‘秦王照骨镜’究竟是

怎样一面镜子

相传这面镜子不仅镜像是倒着的,还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最重要的是,若有宫人有邪心,一照就能现形!

话说,这么离谱的传说,本来也是出自历史小说,夸张得让人难以置信,

但是奇怪的是,

两千年前的小说作者为啥能把脑洞开得这么大,

莫名想到,

这面镜子堪比现代的X光技术!

古人能有这么超前的创作思维?都说作品来源于生活,

那么:

这面镜子真的存在吗?

秦王照骨镜|电影《寻龙诀》剧照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在一扫六合统一华夏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奇珍异宝,像李斯《谏逐客书》里提到的:

随侯之珠

和氏璧

明月之珠

太阿之剑

等等,甚至还有周朝镇国之宝

“九鼎”

中的八鼎,尽管这些宝物只见于史书,历代考古没有任何发现,但由于秦陵没有开掘,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只是,

正史里没有“秦王照骨镜”的记载

,也就是说,假若秦始皇真的有这面神奇的镜子,不该“默默无闻”才是。

那它是哪来的?

这面镜子最早见于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古代

历史笔记小说集

——《

西京杂记

》。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曾在咸阳宫得到一面铜制

方镜

,就是“秦王照骨镜”,也叫

“秦王方镜”:

·宽4尺,高5尺9寸 ·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 ·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

·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 ·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

·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也就是说,这面镜子

大概半人高

镜像是倒着的

捂住心脏就能看见人体五脏六腑

,还能

检验宫人是否暗藏祸心

虽然用“胆张心动”这一现象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忠心太过离谱,但是这面神奇的镜子,更像是用于医学,根据描述,有没有

CT

的感觉?

只是《西京杂记》这部书,虽然收录了许多奇闻轶事,但被历代学者指认为是“

伪书

”,怪诞不经,

多不足信。

更何况,秦始皇若真有这面“先进”的镜子,早该检查出自身疾病,而不是忽然在东巡途中病发身亡,

不过也有人说,或许这面镜子可能是一块带有磁性的菱铁矿。

据百科介绍,

菱铁矿

经热处理后可产生

磁性矿物

,分解产物变化非常复杂,而且

表现出一系列异常的磁学现象

那么

“秦王照骨镜”

秦始皇用来探测宫中是否藏着刺客的仪器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期,我国的炼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战国晚期,铁制兵器已然成为当时重要的作战武器,

秦始皇兼并六国,发生过几次‘刺杀’事件,秦始皇疑心宫中有人暗藏凶器图谋不轨,于是用这面镜子来检查众人.......似乎听起来也比较合理

但是,假使当时已经掌握这样先进的技术,这种秘密是根本

‘捂不住’

的,若刺客使用的是铜制的武器,这面镜子也检验不出来,

汉代透光镜|上海博物馆藏

即使汉代就有

‘透光镜’,也就是

阳光照在镜子上,会把镜子背面的花纹反映在墙上,分毫不差。(这样的镜子现已发现

四枚

),并不能说明秦朝就有可能掌握更为先进的“黑科技”,

这种透光镜与描述的“照骨镜”的功能相去甚远,

所以,它不会是“安检”仪器。

很明显,

秦王照骨镜

并不存在,但这面镜子暗藏的医学原理着实让人敬佩!

明镜高悬

虽然‘秦王照骨镜’是古代文学作品里虚构的宝器,但因传说这面镜子具有辨别忠奸的“功能”,遇到怀有不轨之心一照便知,于是后来人们把善于断案、明辨是非的人比喻为“秦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把“秦镜”逐渐改称“明镜”,于是就诞生了“秦镜高悬”或者“明镜高悬”这样的成语,用来形容古代官员廉洁奉公,公正执法。

而古代官员也都会在公堂之上挂起“明镜高悬”的大匾,标榜自己断案之时会“清廉公正”、“光明正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指出杨仪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必会作乱,诸葛亮临死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儿子娶杨仪女儿小说,魏延与杨仪,杨仪杀死魏延后的结局

    其实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会谋反,但是,他肯定会因为心中的不满而作乱。这一点,不但诸葛亮心里清楚,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孙权都看出来了。当年,孙权在大醉之后问蜀汉的使者费祎,说杨仪和魏延都是有点才能的小人。虽然任用他们对现在蜀汉有一定的好处,可是一旦任用了他们,肯定会让他们掌握重权。如果将来诸葛亮不在世了,他

  • 唐玄宗问安禄山:你的大肚里是什么?安禄山回答4个字,令人叹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属于粟特人,从小就是一名孤儿。安禄山虽然没说明文化,但他有非常强的语言天赋,通晓六国语言,所以他当了当时马市上的翻译。有一次,因为偷羊,他被当时的节度使张守珪抓住。张守珪要杀他,安禄山喊到:“大丈夫不灭契丹、灭奚,为何要杀壮士?”契丹、灭奚是唐朝主要防备的外族力量,安禄山说这句话,颇有点“激将

  • 湖南秦代遗址出土文物,改变人们对胡亥印象,人们都冤枉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兔子山遗址)在秦始皇的众多儿子当中,胡亥能成功上位,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这些皇子当中,唯有公子扶苏声望最高,身为秦始皇长子,历史上对他的点评很高,说他刚毅勇武,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并且深得人心。众所周知秦始皇为人比较残暴,扶苏屡次出面劝谏,但他这样的行为,让嬴政非常不爽,于是把他派到了北方边境

  • 隋唐第一女将:杀瓦岗一将抓九将,为嫁他而降,一见面竟被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她的新文礼的妹妹,而新文礼是虹霓关总兵。新月娥一直年到30岁的时候都还没有成亲,她是一个有着高强的武艺,并且心机颇深的一个女子。自从新文礼在和西魏军交战时受伤后,新月娥便给他进行治疗,可是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最终也没有医好。无奈下新文礼便让新月娥守关。新月娥月用自己的大刀,并且她对许多暗器的使用都是极

  • 周亚夫死得冤,因没筷子吃得不开心被汉景帝看出来,回家就被治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亚夫被诛三族吗,汉景帝封赏周亚夫,周亚夫为何不被封侯

    一人可兴国,一人可败国,用在语言和行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让自己身败名裂。当然有时候表现出的东西和实际不一样,而且他人很可能会误读,不过活在世上总是不能随心所欲。中国历来讲究谦逊和低调,太过张扬或者情绪挂在脸上容易被人掐尖,谨小慎微是自古而今的传统,特别是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上。官

  •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善用人才一个王朝在立国之初都会涌现诸多人才,可人才固然重要,能够识才之人更重要,很明显李世民拥有一双识才的慧眼。他的用人之道并不固定,会因人而异,让手下能够有更多机会去发挥出自己的才干。至于出身是贫寒还是富贵,他根本不管。在他的领导下,房玄龄、杜如晦、李勋、李靖等一批贤臣良将纷纷发挥重要作用。更令人

  • 吕雉也曾是贤妻,看刘邦和戚夫人做了啥,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也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人们想到吕后第一个关联词就是人彘,千百年来认为吕雉阴狠也是因为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大多数人都是觉得吕雉一直嫉妒戚夫人,所以在刘邦死后才如此对待他的爱妃戚夫人。吕雉一个政治手腕及其高明的女人,对付戚夫人大可不必等到刘邦死,要知道戚夫人这个女人刘邦活着的时候就爱吹枕头风,刘邦死了她也没消停。▲剧照下

  • 李白不愧是“大预言家”,他的这些藏头诗看完后,你们怕不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走的是浪漫路线,被后人称之为“诗仙”,李白的作品让所有人都熟知,不管是三五岁的孩童,还是年迈的老人,都能随口就说上几首他的诗词。一首《静夜思》从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也正是从他这首诗开始,我们渐渐对李白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最近网友对李白的定位不单单是个诗

  • 他是李世民的哥哥,打下半壁江山但从不争权,逍遥快活了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这个哥哥就是李孝恭。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兄,隋朝末年,李渊揭竿而起,身为侄子的李孝恭自然不能拖后腿,也加入了李渊的创业大军。李孝恭这个人可以用智勇无双四个字概括。在李氏众兄弟中,功劳仅次于李世民,就连太子李建成也远远不如。如果将李氏江山分为五份的话,可以大致这么分:李世民打下了两份,李孝恭两份

  • 关羽一生只看得起7位三国猛将,其中2人他惹不起,4人他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惹不起的2位猛将事实上,关羽一生只看得起这7位猛将:吕布、张飞、张辽、赵云、黄忠、庞德、魏延!而其中关羽惹不起的第一个猛将,就是号称三国最强猛将的吕布!说起吕布,不少人都非常看不起,因为吕布专杀义父,是不忠不义的代表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吕布这个人的武功确实非常不错。虎牢关前,他大战关羽张飞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