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比综合能力,谁最厉害谁最差?

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比综合能力,谁最厉害谁最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1/20 13:54:33

(一)东吴都督之位:掌控国家军权的外战先锋

与魏、蜀两国不同,东吴设立都督一职,主要的职责就是主管国家的军事。每逢战事,吴王都会将军权下放给都督,战事结束之后再将军权收回。纵观东吴59年的历史中,领导人无论是称王还是进阶为皇帝,都与大都督私交甚好,也非常信任。

基本上大都督所提的要求都会应允,也极少干预战事的指挥。所以,东吴的大都督一职掌管了国家的军权,权力极大!既然大都督掌握军权,专注于外事,那么比拼综合能力,主要比的是带兵打仗的能力,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则没有那么关键。

所以,东吴的四位都督之中,按这个标准看,大致分为两档:

第一档是周瑜陆逊

第二档是吕蒙鲁肃

1、周瑜、陆逊:救国于水火的超级英雄

周瑜和陆逊都是指挥能力出众的三国名帅。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场以少胜多的决定国运的关键之战。其中周瑜指挥了赤壁之战,陆逊指挥了夷陵之战,足以见得其统兵作战能力之强。

赤壁之战时,曹操携大胜之威,声势浩大,而东吴则刚刚占据江东六郡不久,根基未稳。夷陵之战刘备兵虽多,却兼有西川、东川、荆州、南蛮等多方人马,实属乌合之众,反观东吴则经过多年经营,国力已非昔日可比。

所以,从这两场战役看,周瑜的赤壁之战难度更大,综合实力上要相对高于陆逊。

2、吕蒙、鲁肃:威望颇高的守成之将

吕蒙和鲁肃都是东吴开国时期大都督周瑜麾下的左膀右臂,军中威望颇高。而自身升任大都督之后,基本上以守成为主,很少进行开疆拓土的外出征战。所以综合实力,相对于前二者而言,就要相对靠后一些。

二人的战功对比中,吕蒙曾带兵偷袭荆州得手,虽然没有歼灭太多荆州的有生力量,但也算立下了战功,在为将方面吕蒙堪称优秀,但想要进阶到三国名帅行列,吕蒙还有些差距。

而鲁肃其人,实际上则偏于外交和谋略,不管是早期的“榻上策”,还是后期的“联刘抗曹”,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整体以求稳为主,没有主动发起过太多大规模的战事。所以在这一点上,吕蒙综合实力又要稍强于鲁肃。

综上所述,我们自己得出的结论便是:

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其实不同时期自己国家的国力不一样,对手的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关于四大都督的实力对比,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见解,当然,这也仅是我们作为后来人的眼光评判。

(二)来自权谋之主孙权的评价

而真正的答案恐怕连他们共同的主公孙权也无法确定,但我们依旧可以从卷轶浩繁的历史文献中窥得一斑,或许可以和我们的推测做一参照。

先看周瑜,当时孙权得以称帝,将其总功归于周瑜;而张昭此时也想表功,被孙权臭骂一顿,且看原文:

“吴主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百官毕会,吴主归功周瑜。绥远将军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吴主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

很明显,在孙权眼中,吴国之所以能建国、自己之所以能称帝,周瑜毫无疑问是最大功臣,而且两人君臣表里、共创基业,这份情谊是其他几位大都督中绝无仅有的。

再说陆逊,这个孙权没有评价,但是我们都知道,陆逊其实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相才”,相比于军事能力,其政治能力更为突出。而军事方面,正如我们之前比较过的,夷陵之战的难度明显与赤壁之战不再一个档次,故而单论“都督”之位,陆逊的确要比周瑜略逊一筹,周瑜只靠一场赤壁之战,足以奠定其第一军事大家的名头。

而关于吕蒙,孙权曾直言,吕蒙奇谋异略仅次于周瑜,言谈议论才气英发不及周瑜;在奇袭荆州、取胜关羽的问题上,吕蒙做得比鲁肃要好。

“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而。图取关羽,胜於子敬。”

最后是鲁肃,孙权在与陆逊评价前三任大都督的时候,提及鲁肃。说他有“二(快)长一短”。

“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此一快,应该是指鲁肃的“榻上策”;此二快,应该是指“赤壁之战”,鲁肃力主抵抗曹魏,为孙权出谋划策。

“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公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至于一短,即是谏言借荆州给刘备,坐看刘备做大做强,这的确鲁肃战略上的一个失误,但孙权认为鲁肃整体还是不错的,瑕不掩瑜。

“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所以,即便是在东吴之主的心目中,周瑜始终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首位,接下来是能够出将入相的陆逊,再之后是夺取荆州、奠定孙权统一梦想的白衣吕蒙,最后则是偏于战略守成的鲁肃。

(三)魏蜀吴名将集团

魏、蜀、吴三国中,说到蜀汉的将领,大多都会想到“五虎上将”;说到曹魏的将领,大多都会想到“五子良将”;但一说到东吴,大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那些先锋猛将,而是东吴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四大都督在东吴的名气,可谓是最高的,远远超越其他组合。此外,四大都督,与蜀国的五虎将,魏国的五子良将相比,显得更有意思。

五虎、五子,都是同时期并列的名将。但四大都督不同,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历史的传承。第一代大都督周瑜,在病重的时候,向孙权推举了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鲁肃死后,又由吕蒙接替鲁肃的位置;之后吕蒙又推荐了陆逊。

所以,四大都督,与五虎、五子不同之处在于,五虎、五子的巅峰期,大抵都在同一时期,他们的表演,经常会有交集、出现在同一个舞台;而四大都督,他们则都拥有各自的大舞台,拥有各自的巅峰时刻,都曾独自在东吴的大舞台上,奉献过自己最精彩的表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与“禹鼎”并列,传说中的秦始皇“照骨镜”究竟是什么奇珍异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镜子”这个物件都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怀,人们总是赋予“镜子”一种魔力,尤其对于有年代的镜子来说,要么是关乎“另一个世界”,要么就是“辟邪”,至今民间还有着宅门挂镜子的习俗。在众多光怪陆离的奇闻异事中,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秦王照骨镜。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

  • 孙权指出杨仪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必会作乱,诸葛亮临死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儿子娶杨仪女儿小说,魏延与杨仪,杨仪杀死魏延后的结局

    其实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会谋反,但是,他肯定会因为心中的不满而作乱。这一点,不但诸葛亮心里清楚,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孙权都看出来了。当年,孙权在大醉之后问蜀汉的使者费祎,说杨仪和魏延都是有点才能的小人。虽然任用他们对现在蜀汉有一定的好处,可是一旦任用了他们,肯定会让他们掌握重权。如果将来诸葛亮不在世了,他

  • 唐玄宗问安禄山:你的大肚里是什么?安禄山回答4个字,令人叹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属于粟特人,从小就是一名孤儿。安禄山虽然没说明文化,但他有非常强的语言天赋,通晓六国语言,所以他当了当时马市上的翻译。有一次,因为偷羊,他被当时的节度使张守珪抓住。张守珪要杀他,安禄山喊到:“大丈夫不灭契丹、灭奚,为何要杀壮士?”契丹、灭奚是唐朝主要防备的外族力量,安禄山说这句话,颇有点“激将

  • 湖南秦代遗址出土文物,改变人们对胡亥印象,人们都冤枉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兔子山遗址)在秦始皇的众多儿子当中,胡亥能成功上位,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这些皇子当中,唯有公子扶苏声望最高,身为秦始皇长子,历史上对他的点评很高,说他刚毅勇武,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并且深得人心。众所周知秦始皇为人比较残暴,扶苏屡次出面劝谏,但他这样的行为,让嬴政非常不爽,于是把他派到了北方边境

  • 隋唐第一女将:杀瓦岗一将抓九将,为嫁他而降,一见面竟被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她的新文礼的妹妹,而新文礼是虹霓关总兵。新月娥一直年到30岁的时候都还没有成亲,她是一个有着高强的武艺,并且心机颇深的一个女子。自从新文礼在和西魏军交战时受伤后,新月娥便给他进行治疗,可是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最终也没有医好。无奈下新文礼便让新月娥守关。新月娥月用自己的大刀,并且她对许多暗器的使用都是极

  • 周亚夫死得冤,因没筷子吃得不开心被汉景帝看出来,回家就被治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亚夫被诛三族吗,汉景帝封赏周亚夫,周亚夫为何不被封侯

    一人可兴国,一人可败国,用在语言和行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让自己身败名裂。当然有时候表现出的东西和实际不一样,而且他人很可能会误读,不过活在世上总是不能随心所欲。中国历来讲究谦逊和低调,太过张扬或者情绪挂在脸上容易被人掐尖,谨小慎微是自古而今的传统,特别是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上。官

  •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善用人才一个王朝在立国之初都会涌现诸多人才,可人才固然重要,能够识才之人更重要,很明显李世民拥有一双识才的慧眼。他的用人之道并不固定,会因人而异,让手下能够有更多机会去发挥出自己的才干。至于出身是贫寒还是富贵,他根本不管。在他的领导下,房玄龄、杜如晦、李勋、李靖等一批贤臣良将纷纷发挥重要作用。更令人

  • 吕雉也曾是贤妻,看刘邦和戚夫人做了啥,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也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人们想到吕后第一个关联词就是人彘,千百年来认为吕雉阴狠也是因为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大多数人都是觉得吕雉一直嫉妒戚夫人,所以在刘邦死后才如此对待他的爱妃戚夫人。吕雉一个政治手腕及其高明的女人,对付戚夫人大可不必等到刘邦死,要知道戚夫人这个女人刘邦活着的时候就爱吹枕头风,刘邦死了她也没消停。▲剧照下

  • 李白不愧是“大预言家”,他的这些藏头诗看完后,你们怕不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走的是浪漫路线,被后人称之为“诗仙”,李白的作品让所有人都熟知,不管是三五岁的孩童,还是年迈的老人,都能随口就说上几首他的诗词。一首《静夜思》从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也正是从他这首诗开始,我们渐渐对李白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最近网友对李白的定位不单单是个诗

  • 他是李世民的哥哥,打下半壁江山但从不争权,逍遥快活了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这个哥哥就是李孝恭。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兄,隋朝末年,李渊揭竿而起,身为侄子的李孝恭自然不能拖后腿,也加入了李渊的创业大军。李孝恭这个人可以用智勇无双四个字概括。在李氏众兄弟中,功劳仅次于李世民,就连太子李建成也远远不如。如果将李氏江山分为五份的话,可以大致这么分:李世民打下了两份,李孝恭两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