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所做最高明的事,让汉献帝感动不已,直接促使他的成功

曹操所做最高明的事,让汉献帝感动不已,直接促使他的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4/2/19 0:03:45

在当时如何对待当时的皇帝是个大问题,更是个重要的问题。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了袁绍袁术董卓这三个人就是因为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出了岔子最后才一定意义上的对他们的后续之路导致了不同的影响。但是袁绍其实只是更大意义上的心动,或者说是,他所想的最后没有实施。所以他在逐鹿天下的路途上走的要比董卓和袁术远一些,也得以和曹操一决高下。

曹操作为首举义军反对董卓的人,在最开始的道路上,他对于国家还是有深厚情感的,对皇帝可以说是尊重的,而这些的主要体现就是他是反对分裂国家的。而他反对分裂的观点也和我们之前谈到的一个人有关那就是——毛玠。毛玠给他出主意,建议他"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个建议,曹操采纳了。但是这样对待皇帝的观点,在历史上,并非只有曹操的谋士提出过。孙权的谋士也给他提出过。

这个谋士就是沮授,他说过"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意思和毛玠的差不多。但是孙权说皇帝是个废物,不同意他的办法。因为袁绍觉得 在董卓想要另立汉献帝的时候,自己是反对的,如果这个时候把皇帝尊奉起来,是在打脸自己。所以他没有这么做,曹操做了。并且曹操做的很让汉献帝感动。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洛阳,但是洛阳此时已经是一片废墟,而汉献帝在洛阳的生活更是形同乞丐。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县,还把自己的行辕腾出来给汉献帝住,按照汉官威仪来供奉皇帝,安排皇帝生活还很细心。比如:曹操送来了大量的生活用品,不仅送来了,还上了一片奏章:《上杂物书》,说这些东西都是当年先帝赐给自己的祖父和父亲的,都是御用的,并且臣的祖父和父亲从来没有用过,是时候应该还给皇上了。这个话说的非常的漂亮,因为做人情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对方觉得是在做人情,曹操根本就没有表现出自己是在送人情,他让汉献帝感受到了理所应当自己就该享受这些东西!汉献帝很感动,就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虽然是虚弦,但是曹操有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正义的旗帜:做事情师出有名。

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的高明之处,他不换皇帝,把当时的皇帝供奉起来。利用皇帝这张牌来号令诸侯,但是曹操的谋士给他提的建议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别人说的,是曹操的敌人说的,连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这件事情曹操可以用皇帝的命令来行事,在奉天子之后,政治上处于不败之地,政治上矮了一头。

袁绍是如何对待这个事情的,袁绍反应慢。反应过来之后,他仗着人多,提出也要迎奉皇帝,他说洛阳被毁,皇帝不能居住了,而且也不能住在许县,因为许县潮湿皇帝住着不舒服,准备和曹操共享这块肥肉,曹操用皇帝的名义教训了一顿袁绍,说为什么皇帝六里士多德时候你不来骑兵勤王啊?袁绍还写了封检讨书。

虽然袁绍和曹操的谋士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但是,毛玠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奉,是尊奉,维护; 沮授的建议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挟,是挟持,利用。可见这两个观点的格调不一样,毛玠建议格调高得多。就算毛玠说的是客气话,但是把皇帝抢先到手,就是绝对的王牌一张,可惜袁绍不听。

况且,曹操不管是奉天子还是挟天子,在曹操这里并不矛盾,而且曹操还得到了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这面旗帜,广纳人才,并且名正言顺。而当时的人才也都愿意到许都去,因为在许都毕竟是算在中央做事。关外是国家的,人才是自己的,曹操做了一笔大大合算的买卖。曹操在把现任皇帝弄到自己手中以后,他就获得了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源,他的本钱翻倍的增长,实现他九合诸侯,统一中国的理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当年到底盗了谁的墓,养活了军队3年?墓主不是一般的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盗了哪个墓,曹操当年挖了谁墓,曹操都掘过谁的墓

    在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中原打仗时,当时的袁绍势力强大,曹操那时候是远不及袁绍的,曹操急需要用钱招兵买马,就在这时曹操便想到了盗墓,拿死人的钱。于是便建立了这两个盗墓的团体。据记载摸金和发丘是一个整体森严直属曹操指挥的一支队伍,跟随曹操到处掘人坟墓。当时的才子陈琳还曾说过:曹贼为养军队,到处挖人坟墓

  • 曹操当年为何要杀华佗?真是因为多疑?12年后才知曹操可能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最后悔杀了华佗吗,曹操为何执意处死华佗,曹操怒杀华佗错在曹操还是华佗

    曹操因为常年打仗,脑袋里有淤血患上头风病,一头痛起来浑身冒汗,为了治这个病看过很多名医但始终没有药到病除。经过华歆推荐,曹操把名满天下的神医华佗找来看病,华佗最开始是用针灸来帮曹操缓解头疼,刚开始曹操感觉头疼好多了,但习惯了针灸之后又恢复到以前的程度,要华佗想办法除根。 华佗只有一个办法将头风病连

  • 曹操当初若同意华佗进行开颅手术,结局会如何?史学家:直接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被称为“外科圣手”的华佗,竟然大大方方对着曹操说,您这个病得来一个开颅手术才能治好,后来发生了什么呢? 华佗,出生于公元145年,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我们今天用“华佗在世”、“元化重生”来称赞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就来源于华佗。 其实古代有很多发明和尝试,放在今天看都让人觉得不可思

  • 曹操居《魏书》第一,为何刘备孙权却在《蜀书》《吴书》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书简介,吴书和魏书哪个好,曹操魏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晋朝之前有过一段令无数人研究的历史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曾先后出现曹魏,蜀汉与东吴三个政权,并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演义》也因描述这个时期而被无数人探索其中的英雄豪杰,政权交替。 在汉朝因为内外原因最终走向末路,无力掌管军阀,导致烽火连绵,天下大乱。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

  • 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貂蝉为何第二天就上吊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死后为什么貂蝉每晚去找关羽,貂蝉1v1貂蝉单挑技巧,貂蝉貂蝉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前期的重要角色。她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罗贯中详细描述了貂蝉这个美人的一举一动,包括神态举止和所思所想。但是在吕布身死之后,貂蝉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作者面前了。 罗贯中这样写其实是有理可

  • 曹操对汉献帝有多好?死前给他留三张保命符,曹丕也拿献帝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显然和汉献帝不听曹操话一样,曹操也不会听这群二货重臣们的意见,于是就发生了一些不太友好的事情,那就是一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被清除掉了,反正大汉朝的国库不太足,工资不太多了,所以这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就下了岗,当然了为了不浪费粮食很有可能这些臣子以后都吃不了饭了。于是在这样相互不合作的情况下,曹操慢慢被

  • 曹操墓:难解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被誉为三国时最大的奸雄,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当时三国最大的魏国势力。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过时间长河的屠杀,曾经建立一番功勋的曹操也被迫走入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生性狡诈多疑的曹操却担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为了让自己死后能够安稳长眠、曹操布下了七十二疑冢。但曾经以为

  • 曹操在决定是否处死吕布时,刘备为何要急匆匆站出来建议杀掉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和《后汉书》关于这两件事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

  • 曹操去世,许褚为何也销声匿迹了?你看看曹丕怎么“安排”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历史上以“奸雄”著称,同时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鼻祖。曹操这人似乎是一个矛盾体,他坚持“用人不疑”的方针,广收天下人才为己用。同时他却又不相信任何人,如杀吕伯奢一家,如扬言自己“好梦中杀人”等。当然,除了他身边先后两个保镖,典韦、许褚,曹操对他俩是百分百的信任。 典韦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

  • 曹操到底有多难演?一人过于正派,一人过于奸险,唯有他演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那样的乱世之中,无数英雄猝然而起有如凌空浪花,但大多仅一起风的时间,便又坠入海中,再无踪影。而能够屹立史海之上化为千古礁石的,曹操必是其一。 无论是从正史《三国志》来看,还是以小说《三国演义》来看,曹操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胁迫天子恪令诸侯,有“宁我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