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居《魏书》第一,为何刘备孙权却在《蜀书》《吴书》屈居第二

曹操居《魏书》第一,为何刘备孙权却在《蜀书》《吴书》屈居第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1/22 5:42:58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晋朝之前有过一段令无数人研究的历史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曾先后出现曹魏,蜀汉与东吴三个政权,并形成过“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演义》也因描述这个时期而被无数人探索其中的英雄豪杰,政权交替。

在汉朝因为内外原因最终走向末路,无力掌管军阀,导致烽火连绵,天下大乱。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后,占据有利局势的曹操最终被孙权刘备两方联合的士兵击败,因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在长期的你来我往中,最终统一。

只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虽然自古以来便强调“正统思想”,但就算《魏书》中为曹操因为是正统写了本纪,但《蜀书》与《吴书》中,刘备孙权却则只有传,没有纪,刘备篇为《先主传》,孙权篇则为《吴主传》,这样的明显差异难道就是因为“正统”吗?提此,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陈寿

良史之才

陈寿,字承祚,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历史学家。陈寿为人从小便专心致志,研习古书,在正式拜郡人谯周为师后,更是钻研《尚书》,立志“吃透”《史记》与《汉书》中的精粹,陈寿的文章有显著的自我风格,时人常称他的文章“富美”。

在他学习历史古书之余,最开始是答应州里的聘请,担任卫将军主簿,后来因为职位变动,又担任过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等职。

在陈寿做官期间,一位叫黄皓的宦官仗着自己受到的抬爱玩弄权势,私下命众位蜀汉大臣依附于他,但当这一众大臣都顺应黄皓的命令时,只有陈寿就像听不懂“弦外之音”一样,并不依附于黄皓,由此得罪到他,被多次贬谪。

更为不巧的是,在被贬官之时,父亲去世,但陈寿在守丧期间不幸生病生病而让自己的婢女伺侯喝药,却被来访的客人看见,一传十十传百,身边的人都因为此事在私下对陈寿议论纷纷。

蜀汉灭亡后,陈寿多年依旧不被推荐,而后张华看到了陈寿的才华,虽然陈寿身上的部分行为存在着“不检点”,但他欣赏陈寿身上的才华,不应被贬谪。因此,张华站出来推举陈寿为孝廉,并成功授官佐著作郎,后陈寿又担任阳平县令。

在任官期间,陈寿撰写《诸葛亮集》并上报朝廷,让朝廷上下都看到了陈寿的风采,而后又因为陈寿觉得撰写巴、蜀的《耆旧传》等书并不能完全展现其风貌,都不配流传于世,因此他合并了巴郡与汉中地区,并撰写成《益部耆旧传》十篇。

散骑常侍文立向皇上上报此书,武帝得知后,大大嘉奖了陈寿,赞扬他的才华。

在晋灭吴后一统天下,陈寿也撰写完成了著名的《三国志》,共六十五篇。此书一出,世间便称陈寿此人十分擅长讲述史事,可谓是“良史之才干”。

而当夏侯湛还未撰写完成《魏书》时,偶然间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毫不犹豫销毁自己的《魏书》,并称赞陈寿的天赋。与此同时,张华对陈寿更加赏识,甚至曾对他说“应把《晋书》委托于你”。

前其四史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史书。而在其中,《魏书》记三十卷,《蜀书》记十五卷,《吴书》记二十卷,共记六十五卷。

《三国志》的大体范围主要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大体共60年的历史,而就是这样一本史书,最终被称为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地位崇高。

《三国志》虽然表面上尊魏,但《三国志》的整体布局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三国呈并列关系。陈寿更是如实描述了“三国鼎立”时的局面,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揭开迷雾,向世人表述了三国为一统天下而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却又息息相关的局势。而正是因为《三国志》的纪实,导致其他各国的史书最终也没有流传下来,反而是《三国志》一直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但“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三国志》自然也有不足之处。

在叙事时,陈寿选取的很多事基本都是他亲眼看到或亲耳所闻的,自我感觉比较真切,但毕竟亲身经历的事情在整个时代中占比较少,很多现代需要找出的历史资料一定不能完全在这本史书中显露。同时,因为陈寿个人对当时的恩怨并未消除,在叙述某些事情上还是带着一些个人的主观色彩。但最重要的,便是除在部分人的纪,传中有矛盾的存疑点外,陈寿对曹魏与司马氏的赞美与维护,实在太过明显。

良苦用心

就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正统”思想来看,若陈寿真想着刘备孙权居于曹操之后,其实并不需要单独为二人出书,更直接的方法便是将合魏蜀吴合为一体,还是以《魏书》为尊,只是吴国与蜀国里面的各路英雄豪杰也编入其中即可。但陈寿却没有,而他所撰写的《魏书》,《蜀书》与《吴书》,却是单独为书,而且轻易便让人看出其中的并列关系。

更重要的是,魏蜀吴皆从汉末乱世雄起,进而建立国都。曹操之后有着曹魏政权,刘二牧后有的蜀汉政权,而更是在孙破虏讨逆后有了东吴政权。如此,其实也不难看出,在陈寿的叙事框架之下,魏蜀吴三三国皆为“正统”,因此都源自于东汉政权。可如此,为何陈寿却要刻意不为刘备孙权叙写本纪呢?

在《三国志》中,以魏为“正统”,究其原因,实则因陈寿原是晋臣,而魏承晋后而一统天下,由此陈寿尊魏为正统。除此之外,在《魏书》中,陈寿为曹操写了本纪,但在《蜀书》和《吴书》中两位主公的事迹只有传,没有纪。陈寿为刘备篇取名为《先主传》,而孙权篇则为《吴主传》,除了“正统”的思想之外,也更是体现了史书为政治服务的特点。

更多文章

  • 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貂蝉为何第二天就上吊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死后为什么貂蝉每晚去找关羽,貂蝉1v1貂蝉单挑技巧,貂蝉貂蝉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前期的重要角色。她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罗贯中详细描述了貂蝉这个美人的一举一动,包括神态举止和所思所想。但是在吕布身死之后,貂蝉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作者面前了。 罗贯中这样写其实是有理可

  • 曹操对汉献帝有多好?死前给他留三张保命符,曹丕也拿献帝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显然和汉献帝不听曹操话一样,曹操也不会听这群二货重臣们的意见,于是就发生了一些不太友好的事情,那就是一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被清除掉了,反正大汉朝的国库不太足,工资不太多了,所以这些不太听话的臣子们就下了岗,当然了为了不浪费粮食很有可能这些臣子以后都吃不了饭了。于是在这样相互不合作的情况下,曹操慢慢被

  • 曹操墓:难解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被誉为三国时最大的奸雄,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当时三国最大的魏国势力。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过时间长河的屠杀,曾经建立一番功勋的曹操也被迫走入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生性狡诈多疑的曹操却担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为了让自己死后能够安稳长眠、曹操布下了七十二疑冢。但曾经以为

  • 曹操在决定是否处死吕布时,刘备为何要急匆匆站出来建议杀掉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和《后汉书》关于这两件事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

  • 曹操去世,许褚为何也销声匿迹了?你看看曹丕怎么“安排”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历史上以“奸雄”著称,同时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鼻祖。曹操这人似乎是一个矛盾体,他坚持“用人不疑”的方针,广收天下人才为己用。同时他却又不相信任何人,如杀吕伯奢一家,如扬言自己“好梦中杀人”等。当然,除了他身边先后两个保镖,典韦、许褚,曹操对他俩是百分百的信任。 典韦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

  • 曹操到底有多难演?一人过于正派,一人过于奸险,唯有他演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那样的乱世之中,无数英雄猝然而起有如凌空浪花,但大多仅一起风的时间,便又坠入海中,再无踪影。而能够屹立史海之上化为千古礁石的,曹操必是其一。 无论是从正史《三国志》来看,还是以小说《三国演义》来看,曹操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胁迫天子恪令诸侯,有“宁我负人

  • 曹操共有7个女儿,个个美貌如花,却为何都被许配给同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有几个女儿简介,曹操为何让多个女儿嫁给一个人,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一个人吗

    曹操的祖父曹腾,乃是中国唯一一个太监皇帝,虽然是被追封的;他一手创立的曹魏政权,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政权,并且也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他儿子曹丕与曹植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对于甄宓之间的抢夺战,也一直在古代情感八卦榜单上面久居不下;却唯独他的女儿少有人提及。 是曹操没有女儿,或者他的女儿太丑了吗?并不

  • 妲己发明了一个东西,中国人用了几千年,每家每户都不可缺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妲己一生三大发明,镜花风月妲己,妲己新照片

    商纣王为了让妲己开心,不管妲己提出什么,他都要去满足。在《妲己本事考》中,认为妲己是姬昌安排在商纣王身边的间谍,在商纣王被推翻之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周王朝只能牺牲了妲己。神话故事总是有着夸张的手法,但是妲己这一形象确实在我们心目中是个蛇蝎心肠之人。但是妲己却发明了一款让我们世世代代都受益的东西,那就

  • 我们人常用的工具,却是古代最残忍的刑具,纣王曾用来逗妲己开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苏妲己发明三大酷刑,妲己迷惑纣王吻戏片段,范冰冰妲己纣王吻戏

    与电视剧有些不同的是,炮烙其实是由商纣王研发的,也并不是为了博妲己一笑才折腾出来。纣王昏庸残暴,本就喜欢草菅人命,对于他来说,全天下的百姓都是他一个人的,他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要害伤一个人,就跟碾伤一只蚂蚁一样简单。而炮烙之刑,其实就是他拿来惩罚一些他人的,在妲己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之后不过是借

  • 女娲找纣王报仇,却被两个凡人吓退,至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的第一回就是商纣王前去敬拜女娲,但是就是因为这次敬拜为商朝的覆灭埋下了引子。原来商纣王竟然在女娲像的面前亵渎女娲,面对自己的清誉被如此伤害,女娲气得自然要去找纣王报仇,但是最后女娲却无功而返,被两个凡人拦住了。为此她留下了一句俗语,至今还家喻户晓。纣王上完早朝,刚要回去,被首相商容拦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