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北伐为啥总缺粮?当年秦灭六国为何从来不缺粮?魏延:听我就不缺

诸葛亮北伐为啥总缺粮?当年秦灭六国为何从来不缺粮?魏延:听我就不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82 更新时间:2024/1/19 16:32:33

那么先有关中(秦)和先有巴蜀(诸葛)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var1]

司马在这里打一个比方,一个富人家的孩子和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在同样的情况之下,谁会比较有上进心?

一般而言,显然穷人家的孩子会更努力,因为他只有努力,才有希望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而富人家的孩子,通常不需要太多努力,就会过着相当不错的生活,而如果他愿意付出一点努力,回报就会很丰厚——但通常而言,这种事很少发生。

现在,关中的秦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而巴蜀则是富人家的孩子。秦只有灭了巴蜀,即这个穷人只有打劫了富人的财产,才有希望把自己变成富人——这,其实就是古代社会的逻辑。当时秦国的司马错,就以灭蜀“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的观点说服了秦王。

[var1]

那么反过来,在诸葛亮这边就不一样了,相对关中的曹魏而言,他其实是富的一方,所以曹魏要抵挡蜀汉,就不能仅靠关中一州的力量,而是从当时更为富有的河南、河北,调拨资源和人力来到关中,这才能抵挡住诸葛亮的进攻。

打个比方吧,中国号称九州,诸葛亮手里只有一个州,孙权手里有两个州,剩下的六个州全在曹魏手里。也就是说,曹魏完全可以用四个州的力量对付孙权的两个州,而用剩下两个州的力量对付诸葛亮的一个州,无论在哪里,曹魏都拥有2:1的优势。

也就是说,真实形势之下,诸葛亮面对的是整个曹魏,而不是关中一州,所以他又变成了穷的一方。在这种敌人时终占有牌多优势的情况之下,诸葛亮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听魏延的,冒险!

[var1]

当年的韩信,其实就是魏延灵感的来源,但是韩信面对的敌人,其实比诸葛亮面对的要小很多。因为韩信当时手里的牌是一个州(益州),但章邯手里的牌也是一个州(雍州),在1:1的形势之下,韩信获胜的机遇大大提高。

所以诸葛亮拒绝魏延,多少也有一点理由,因为他所面对的,是1:2的局面。在敌人牌多的情况之下,韩信式的冒险,在历史不是没有发生过,譬如明朝末年的闯王高迎祥,就是走魏延建议的这条路线,自子午谷冒险挺进,然他的对手是明朝少有的军事奇才孙传庭,结果便是一句歼灭。

魏延的对手如果也是孙传庭,或者司马懿,甚至曹真,都有可能遭遇同样的灭亡结局。

[var1]

但问题就在于,当时关中的守将,是盲夏侯(即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这公子哥真的啥也不懂,唯一的长处就是跟曹丕关系好,所以才得了这样一个职位。

所以,如果魏延能以极快的速度通过子午谷,确实很有希望在曹魏援兵到来之前打败夏侯楙,拿下长安。而此后他只要坚守不出,静候携带粮食的诸葛亮大军抵达与其汇合。

诸葛亮觉得魏延冒险,这其实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差别所在。魏延可以称得上军事家,他的思路完全是韩信模式的,坚信打仗就是冒险,不冒险谈何胜负。而诸葛亮其实是萧何模式的,如果当年刘邦不是任命韩信做大将,而是任命萧何做大将,韩信做副将,面对此等危局,萧何也一定会害怕:如果冒险的话,会不会失败?咱们是不是采取稳妥的方式,慢慢推进到章邯城下,然后一来二去稳稳地过招。

[var1]

而事实就是,你安稳了,敌人也安稳了。你有木牛流马运来的粮食,而曹魏没有木牛流马,粮食却比你更多,人也比你多——按照诸葛亮的打法,打一百年都拿不下关中。

更多文章

  • 商鞅虽死,而秦法不亡。回望历史,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法,奠基了中国流传数千年的帝制。可同时,他又是史家最痛恨的人,他唯一留下的著作《商君书》,被列为千古第一禁书。他,便是商鞅。[var1]根据史料记载,秦国只是在秦穆公时代时期足够活跃。而自秦穆公死后,秦氏继承人一代不如一代。最终沦为“二流小国”。关于这个问题,

  • 母死不归,杀妻求将,以楚王尸自救,与兵圣孙武齐名的吴起当真如此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皆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第一个成为吴起的那个“枯骨”便是他的妻子。曹操曾公开称:“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简单的16个字,几乎概括了吴起的品格。他本出身于富足之家,但是因为贪恋功名,以至于做出让世人诟病的几件事,实在让人唏嘘。吴起是个难得的全才,他通晓儒学、法学和兵法,无论是治

  • 刘邦手下一个军事天才,让韩信都嫉妒不已,可惜死在一口大鼎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刘邦手下有众多名臣宿将,其中以三个人最为著名,史称“汉三杰”。这三人是张良、韩信与萧何。用刘邦的话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va

  • 称霸战国百余年,却因为此人的目光短浅,导致国家沦为二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魏惠文王继位,国力强盛随着时间的流逝,魏国在变法之后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到了魏惠文王继位。此时的魏国已经到达了鼎盛时期,其他诸侯国都笼罩在魏国的强大之下。并且,魏惠文王任命庞涓为国家军队统帅,使得魏国军事实力大增,魏武卒更是摆在同时期中原国家面前的一座大山。[var1]目光短浅,毫无战略魏

  • 秦王朝的崛起之路:重用商鞅,收复河西,奠定统一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开始招贤纳士,为的就是自强不息。魏国的宗室后裔商鞅听到求贤令,西出函谷关,来到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

  • 他攻秦国破函谷关,使秦王低头谢罪,自己却声明不显后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昭襄事迹,函谷关的简介,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

    [var1]多次结盟攻打秦国。每当列国联合起来,即使秦国再怎么强大,一打六往往打不过,这种时候秦国只能收缩兵马退入函谷关。只要秦国一退入函谷关,凭借着险峻的地理位置,六国军队毫无办法,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回国。然后,当六国联盟解散之后,秦国就会东山再起再次东出祸害六国。自秦立国以来,函谷关的存在使得秦国

  • 孙膑和庞涓的师兄情义到底是如何破裂的?为什么要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作为和孙膑同窗的师弟庞涓,认为自己学有所成应该去外边闯荡一番成就自己的事业。因此便主动向自己的师父鬼谷子提出了这一想法,鬼谷先生知道庞涓的性格便没再挽留他,而是送了庞涓八个字“遇羊则荣,遇马则瘁”。[var1]就这样庞涓便出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了。他来到了魏国,大大小小的帮助魏国赢了不少

  • 姜子牙《先秦》人物题材分类整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姜子牙【视频】【封神榜傅艺伟版】第03集 姜子牙献桃木剑除妖.mkv【封神榜傅艺伟版】第07集 姜子牙算命极灵.mkv【封神榜傅艺伟版】第07集 琵琶精(孙继红)、雉鸡精(夏莎莎)找姜子牙算命.mkv【封神榜傅艺伟版】第08集 姜子牙做生意.mkv【封神榜傅艺伟版】第08集 姜子牙娶亲.mkv【

  • 荣夷公:天子周厉王身边的第一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史书中对荣夷公的评价其实不高。为什么呢?其实就是说周厉王重用荣夷公,结果引发了朝中动荡,周王城中发生了“国人暴动”。这次“国人暴动”就是周王朝从盛到衰的转折点。荣夷公是谁呢?史书说荣夷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什么是“专利”呢?其实这个跟荣夷公的私人利益关系不大。所谓“专利”,更大的其实在于天子的“专

  • 指尖上的国宝78丨西周虢国凤形玉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尊荣、吉祥的象征,西周时期人们对凤鸟有着特殊的喜爱和崇拜。最早的玉凤雏形始见于红山文化,成形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到西周时期,凤鸟造型没有大的改变,只是由凤形玉佩逐渐转变为凤鸟纹图案,制作风格由粗拙纹饰变得繁缛精美,凤鸟纹成为西周时期的流行题材。三门峡虢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