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赈灾措施: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古代政府如何对待?

唐朝的赈灾措施: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古代政府如何对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86 更新时间:2024/1/17 17:26:04

所以无力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些自然灾害对农田的破坏性极强,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更是影响到统治者的赋税等等。

这些表面上的问题还不是最重要的,最糟糕的是,农民在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后,流离失所,容易引起民变。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赈灾事宜。

唐朝作为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昌盛的朝代之一,经济十分发达,百姓生活也较为富足。但是作为小农经济的朝代,唐朝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唐朝统治者高度重视灾前预防及灾后的赈灾等各项事宜,在面对自然灾害之时,他的制度十分健全。据《旧唐书》等史料记载,唐朝统治者的赈灾方式十分多样。

有作物种子赈济、实物赈济有偿赈贷等。同时还有抚恤、赦免等多种手段。唐朝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赈灾的工作中。

一、唐朝统治者赈灾的几种方式

1、以发放食物等必需品为主的实物赈济

面对自然灾害之后艰难的百姓,唐朝政府会有多种赈济方式。实物赈济主要是以发放粮食为主,毕竟无论是种灾害,能够吃饱饭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实物赈济是十分实际的做法,除了发放粮食,还会发放衣物等生活用品。如果是在春播时,还会有另一种赈济方式,也就是“种子赈济”。

用义仓粮种无息贷给农民,劝说农民耕种,同时允许秋后再偿还这些粮食。赈济这些种子,劝农耕,有利于稳定农民,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

2、一些其他方式的有偿形式的赈贷

上述赈济方式中有完全无偿地发放粮食的方法,也有免息贷给农民种子的方式。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有条件的给。也就是赈贷,唐朝统治者以借贷的方式暂时的给予受助者一些救济品。

当情况好转后再归还。这种赈贷,一般是比较及时的赈济,所以发挥了扶持的功用,是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要的一种赈济手段。

3、其他多种形式的赈济

除了以各种形式发放赈济物品之外,唐朝统治者还会根据受灾程度的轻重,来免除全部或部分赋税徭役,被称为“赦免”,也就是说免除相应的那些理应上交官府的一些钱物。

对于百姓来讲这是一个十分好的赈济方式,减轻了负担。为了能迅速够灾后重建,唐朝政府还成立了一些救济机构,“悲田坊”就是最重要的贫民救济机构,专门由国家负责出面照顾那些无依无靠的人群。

二、唐朝政府的赈灾行为为何如此完备

1、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自从唐太宗即位后,就非重视民生,在他心中稳定的百姓才能有稳定的朝堂。所以在出现自然灾害时,第一时间进行灾后的生活稳定与情绪稳定,既是对百姓的爱护,也是对政权稳定必须做的事情之一。

因为唐朝统治者很清楚,作为农业生产为主的朝代,只有保证土地有人种,农民生活稳定,才能使得自己的皇帝位置更稳定。

2、开明且仁慈的政治管理

对于灾后的赈济,充分显示了统治者的仁政思想。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在遇到灾害或是瘟疫流行的时候,就会审理冤狱,赦免一些罪犯,更会赦免一部分租税。

这样亲民的行为,会让百姓愿意被这样的皇帝所领导,整个社会日趋稳定。而这种赈济,更是对民众的一种教化,使得皇帝的威信能够在坊间传颂。

同时唐朝还会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赈济,此举也是为了表示唐朝的大国风范,是以政治交往顺利为目的的。

没有办法避免自然灾害,但是唐朝愿意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赈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以食物、衣服的发放为主。这样的行为稳定住了百姓的心情,暂时不会产生情绪上的冲动。

而在此之后,如果遇到正是农耕之时的话,那么政府免费借给农民种子,鼓励灾后重建,种植新的粮食。

这一举动也能够减少流民,形成更稳定的社会。唐朝统治者除了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也会通过祈祷等方式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同时会建立一些贫民救济机构来解决灾民或是无家可归的人的问题。

解决了流民的问题,就是解决了整个社会的混乱的问题。唐朝从自然灾害后的灾后重建上就开始着手进行精神及物质两方面的赈济,其完备程度值得后世朝代借鉴及实施。这些手段使得社会的政治经济更加趋于稳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崇祯听到这个消息心有余悸,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心里一阵暗暗欣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崇祯临死前说过的话,崇祯通宝价格表,经典传奇崇祯

    反正,当他回到御书房御案后的龙椅上严严肃肃又端端正正地坐好时,那冯元飙却已经早早地等待多时了。那冯元飙今儿早一接到从三边飞檄传回的探报,便赶紧进宫面奏皇上,可他一到乾清宫,王承恩却说皇上早早地就去常春宫田贵妃那里了,如此,他就只得坐在殿前的露台上心急火燎地等待着。可是,他如此这般却等来了王承恩的谕旨

  • 唐朝武则天建立武周,那个年代皇位继承混乱,是太平公主结束乱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大概本名李令月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先后出嫁薛绍和武攸暨,恩宠逾制,贵盛无比。神龙元年(705年),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加号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 唐中宗去世后,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

  • 唐朝开国八大将,他们的结局如何?没有一个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王朝的建立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通常都有很多甘心为他们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为了能使他们的信仰成为皇帝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因此国家建立之后很多人都成了开国功臣,并且得到相应的功勋。不过很多开国皇帝在坐稳皇位之后开始残杀开国功臣,而且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这样的皇帝。唐朝时期的开国大将中有八位被杀死

  • “夔(kuí)东十三家”-李自成研究的新切入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主战场兴山县峡口镇秀龙村吴家岭作者:雷建忠夔东十三家,是清初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的反清势力。顺治三年((1646)。张献忠战死,郝摇旗(郝永忠)、刘体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袁宗第、李来亨等联合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反清地主武装),以兴、房、竹、巫、奉一带为根据地,坚持抗清。沿用

  • 科举的后劲儿有多足?灭亡了的唐朝有话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们来说,高考都是一场关乎人生道路的考试。而在一千多年前,有一场古代的高考,不光改变了考生们的命运,甚至还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兴亡。诶?这次考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怎么还能和国运扯上关系呢?考不上我就玩举报话说在公元821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元年三月,由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照常开考。这是这位

  • 崇祯自缢后,大明没有亡,一文看懂南明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1644-1662)是明朝都城北京失陷后,明王朝宗族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对抗清军,存在18年,历史上将这个由明朝残余势力组建的政权称为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1644年崇祯皇帝殉国以后,同年五月明朝在南京的官员马士英、史可法等人就拥立了福王朱由崧为皇帝,号弘光皇帝,仅存在一年不到,清军攻破南京,

  • 在经历隋朝的大混战后,为何唐朝初期的经济得到了那么快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建立起唐朝以后,社会开始向稳定发展,这也使得经济得到逐步的恢复。不过在唐朝时期,特别是唐朝初期,却是不断的出现了各种新胜的局面,这在以往的朝代可以说是罕见的。那么为什么在唐朝初期的时候,经济能够如此快速的走向繁荣呢? 唐朝初期经济快速繁荣得益于隋朝末期农民起义 在隋唐时期,或者说从魏晋

  • 朱元璋的祖制,让明朝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的明朝延续了多少年,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阶段

    扼要说来,明太祖实行海禁的短期目的,是防范自海上的张士诚、方国珍余部的侵袭,以及倭寇对沿海的骚扰。长期目的则是吸取元代灭亡的教训,不欲民间百姓(也包括地方官员)参与海外贸易,他希望降低民众的流动性与组织性。用朱元璋自己的话说,就是“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允许乃至鼓励海外贸易是胡元之宽

  • 东晋五朝老臣蔡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纵然无奈,历史的车轮也依旧滚滚向前。公元307年至313年的晋朝永嘉年间,留在中原的蔡族人复兴于陈留,成长于江南,最后形成了以闽浙粤等东南地区为中心的济阳蔡氏。这一时期,济阳蔡氏人丁兴旺,名人辈出

  • 朱元璋为何宁肯被骂,也要将蓝玉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案被视为朱元璋时代,朱家江山隐患的最后一次终结,因为在蓝玉案爆发前,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逝,皇位只能传到太孙朱允炆手中,借着蓝玉案,大明开国的那批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坐蓝党而死者:傅友德、曹震、张翼、朱寿、何荣、詹徽、傅友文......身已故而追坐爵除者:桑世杰(其子敬坐死)、孙兴祖(其子恪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