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不是大一统王朝,为何赵宋被称宋朝?而曹魏却不能代表三国时代

都不是大一统王朝,为何赵宋被称宋朝?而曹魏却不能代表三国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50 更新时间:2024/1/26 19:39:53

魏晋风流,这里的魏,其实指的就是三国时代。魏国作为称霸中原的北方政权,俨然已经取代了蜀汉和东吴,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

可是魏没有被称之为一个朝代,而多年以后,赵宋王朝,只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地区,燕云十六州还在辽金手中,所以他们也没有完成大一统,却被称之为宋朝,这是为什么呢?

01曹魏之所以称不上一个朝代,是因为没有统治长江流域。

魏晋风流时代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思想奔放,颇有西方文艺复兴的感觉。不过很可惜的是曹魏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

曹魏政权主要在北方地区,而长江以南的地区,基本都掌握在孙权刘备手里。所以曹魏政权,只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从势力数量上来说,当时有三个独立政权同时存在,所以曹魏不能完全代替另外两个。这里称魏朝就有点不合适了。

读书人大多来自哪里呢?其实我们很清楚,南方的读书人特别多。而记载历史的全都是读书人。所以说对历史的评价权力,基本都掌握在南方人手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曹魏没有拿下长江以南的地区,所以这些史学家们,就不想承认曹魏是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一个朝代。毕竟东吴和蜀汉的地盘加起来,也足以和曹魏相抗衡。但凡他占据绝对的优势,那也可以称之为朝代了,可惜恰好是中分天下的意思。正如楚汉纷争的时候,楚为什么没有称之为一个朝代呢?项羽这个楚霸王虽然一统天下了,可是跟刘邦的汉势力在后来是达到了一个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的结果。

所以楚也不能称之为一个朝代,甚至当时的汉也不能称之为一个朝代。是后来刘邦一统天下以后,这才将汉变成了一个朝代。

不过因为跟东吴和蜀汉比起来,曹魏占据的人力物力资源是最多的,所以人才也是最多的。在历史上大家偏向于将魏作为那个时代的正统,虽然彼此之间都不承认,却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02赵宋称之为一个朝代,是因为基本占领了所有汉人生活区。

赵宋王朝刚建立的时候,其实连后来的规模都没有。宋太祖赵匡胤打下了宋朝天下,却还有一个北汉没有灭亡。

是宋太宗赵光义后来带兵灭了北汉,这才完成了北宋的基本领地。不过我们看地图就能发现,北宋的地盘是真的不算大。

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宋史》

北宋刚建立不久,北边有大辽国,西北有西夏政权,西南有大理,西边还有吐蕃的各大部落。所以北宋并没有完成大一统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北宋还是被称之为一个朝代呢?其实很简单,北宋政权几乎掌握了汉人的所有居住范围。

那个时候汉人主要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个地方都被北宋给占据了,所以他们当然有资格成为一个朝代。而且同样的道理,南方人读书人居多,这帮人掌握了舆论导向。既然北宋控制着南方,那他们当然要以北宋作为正统王朝来书写历史。北宋王朝最痛心的,当属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地盘。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被后晋皇帝石敬瑭送给了辽国,而北宋的军事实力,是没办法跟辽国对抗的。他们能够拿下北汉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至于燕云十六州,从北宋建国到南宋灭亡,宋朝都没能染指,实在是可怜。

但是宋朝能够长期掌控两河流域,而且占据了绝大多数汉人的生活栖息地,自然可以称之为一个朝代。

03天下共主才能称朝,两河流域必须要在手,曹魏显然不是。

天下九州,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概念,其实天下在不同时期,州也有不同的数量。三国时期,天下有13个州,大部分都掌控在曹魏手里。

不过东吴掌握着扬州、荆州以及交州,而蜀汉掌握着益州。这四个州的地盘相当大,所以力量不容忽视。

曹魏掌握的州当中,其实有一些不属于中原地区,比如说凉州地区,虽然也是汉朝领地,但是已经属于西边比较偏的地方,再有一个辽东地区,当时人烟稀少,而且相对独立。所以说天下九州指的是中原地区的所有地盘。曹魏如果能够基本掌握天下九州的话,那么自然可以被称之为一个朝代。很可惜曹魏并没有掌握九州中的大多数,只有部分地盘是属于曹魏的。而重要的扬州、荆州包括益州都不在曹魏的势力范围之内。况且曹魏担当不起天下共主的称号,春秋战国就算再混乱,那也是周朝的一部分,被称之为东周,那是因为周天子依旧是那个时代的天下共主。而曹魏篡夺了汉朝江山,蜀汉和东吴都不承认曹魏的合法性,所以曹魏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法的正统王朝。

宋祖受命,诸国削平,海内清谧。于是东若高丽、渤海,虽阻隔辽壤,而航海远来,不惮跋涉。西若天竺、于阗、回鹘、大食、高昌、龟兹、拂林等国,虽介辽、夏之间,筐篚亦至,屡勤馆人。党项、吐蕃唃厮啰董毡瞎征诸部,夏国兵力之所必争者也,宋之威德亦暨其地,又间获其助焉。---《宋史》

至于赵宋就完全不存在这种困扰,北宋虽然没有占据幽州、凉州等地区,却结结实实地拥有了中原绝大多数州,天下九州基本都给占了。所以赵宋自然可以称之为朝代。

况且赵宋王朝是通过战争逐步一统天下的,真正对王朝正统性发起挑战的对手,并不存在。大辽、西夏包括大理,其实是跟赵宋王朝和平相处的几个国家,彼此之间互不干涉罢了。

总结:很显然,曹魏比赵宋更有骨气。

曹魏的地盘虽然没有北宋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曹魏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王朝。即使当时天下大乱,汉朝灭亡,曹魏也没有丢中原王朝的脸。

他们依旧将匈奴打得不堪一击,载歌载舞,依旧能够保住广袤的中原领土,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因为曹魏所面临的对手更加强大。

而赵宋王朝实在是太软弱无能了,大辽打不过也就算了,西夏他们也打不过,就连大理,他们都不敢收服,可见北宋王朝的军事实力多么落后。

后来北宋更是被大金给灭掉了,从此南宋失去了正统王朝的合法性,北方人称金朝才是正统王朝,一时间甚至成为了历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

参考资料:

《三国志》

《宋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被误读的桂陵之战:齐国没有打败魏军主力,庞涓也攻破了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孙子知兵,翻为盗憎。膑足口行冤,坐筹运能。救赵存韩,军振威棱。削诸丑类,夫差马陵。功镂鼎彝,书揆缄藤。龙豹之韬,何愧典刑。——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魏国的称霸,离不开魏文侯的文韬武略。魏国的衰落,离不开魏惠王的四处征战。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征战本无可厚非,但战争并不是儿戏,需要强大的国力进行支撑,而当

  • 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和张飞单挑不分胜负,却被赵云一枪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为什么叫张飞三哥,赵云张飞法正走枪还是盾,姜维赵云张飞

    邢道荣是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正史并不得见,为零陵太守刘度部下上将,他的出场也显得十分 呆萌,在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刘备夺取荆州四郡期间。孔明率军来之前,道荣还曾毛遂自荐自己有梨花开山斧必能大破刘军,不同于大部分将领的狂妄无知,也正以此,他一出场便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其实当时刘备带去兵不

  • 陈馀若听此人的计策,韩信必败,后来韩信攻燕国,此人出谋划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背水一战打败赵军并杀死了陈馀,在这场战役中陈馀本来是有机会赢的。陈馀有一个谋士叫做李左车,他曾经对陈馀说:第一,韩信来征讨我们必然会经过井径关,但那里地势险峻道路狭窄,军队想要通过的话必然会把战线拉的很长,将士们几乎没办法并列而行。第二,韩信远道而来,在我们这里没有他的粮食储备基地,所以韩信十有

  • 班超让新西域都护任尚给各国走后门,任尚不肯,最终东汉失去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任尚传,班超之死真相揭秘,班超在西域有哪些作为

    班固弃笔投戎东汉时期,朝廷的各项收入与军队的强度都远远不及西汉,再加上汉光武帝刘秀立下了“与民休息,不要劳师远征收复西域”的政策,所以东汉从没在西域事务上耗费任何人力物力。西域各国臣服刘姓王朝达一百多年,服从中原的思想根生蒂固。王莽之乱时中原无力顾暇西域,龟兹国假借皇命做了老大,汉朝这才失去西域。班

  • 曹操实力远胜刘备,诸葛亮为何不愿投奔?刘备虽弱,可有一个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样一个问题不会陌生,就是诸葛亮一生都以曹操为自己的敌人,誓死北伐要恢复汉室。曹操爱才有目共睹,他曾多次发布求贤令,甚至能容忍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再比如徐庶,也投奔了曹操。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几乎都投到了曹操麾下,唯独诸葛亮选择了颠沛流离的刘备,并且尽全力辅佐刘备抗曹。诸葛亮究

  • 白起死的太冤了,范雎一句话就让秦王起了疑心,随后杀了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起死前说了什么话让范雎下台,白起范雎关系,秦王为何杀害白起

    [var1]一般来说,武官大多只负责上阵杀敌,懂得排兵布阵方面的知识即可,大多数也不会去过问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可是文官却是凭着一张嘴来吃饭的,他们所说的话有的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有的则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说出来的话往往虚实难辨,却能够陷人于水火之中,可见言语的力量有多强大。[var1]我们都知道秦

  • 历史上最厉害的谋士排行,诸葛亮排在第7名,第一名后无来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他们不仅聪明,而且胆识过人。尤其是两个高智商谋士之间的较量,让人看着特别痛快。不过说到底,提到谋士两个字,很多人就会先入为主想到诸葛亮。诸葛亮确实很厉害,是个有实力的人,不过当历史上最厉害的谋士排行出现时,诸葛亮却只排在第7名,而第一名后无来者。第十位:王猛王猛,字景略,他

  • 给二弟关羽报仇雪恨?快来看看刘备讨伐吴国的五个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广为流传的为关羽报仇的说法只不过是刘备五个必须进行夷陵之战的理由之中最后的那个而已。[var1]刘备占领了益州,可是说好还给孙权的荆州不仅仅不还,还派了大将关羽镇守。隔壁的孙权看着刘备,逐渐明白过来,这个昔日自己的好战友已经变了,不会还给自己荆州了。但是对于吴国而言,此时的荆州也是十分重要的。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用诗歌智激周瑜,周瑜大笑:“正合我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背景是曹操以举国之力率军南下预备统一全国,甚至连荆州都已经占领,荆州丢失的后果很严重,可以参考南宋丢失襄阳后的结局。因此,孙权和刘备即使联手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曹操,失败的可能性还更多一些,但孙权和刘备都没有退路,要么寄人篱下,甚至会丢掉性命,要么就誓死一搏。可是决战的话实力又不如人,因此,孙

  • 此人是三国最大孝子,却是曹操身边最大内奸,他若死曹操必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底下最厉害的猛将,内奸必须杀了忠臣才能杀主公吗,善始善终内奸是谁

    徐庶,字元直,颍川阳翟人。少年时期的徐庶,尚任侠,好击剑,以专诸和荆轲等历史上的大侠作为典范,只要路见不平,不管认识与否,便会拔刀相助。但是后来徐庶认识到快意恩仇只是不成熟的表现,真正的成就大事,必须读书。于是,他改弦易辙,折节向学。本来本天生聪颖的徐庶,在立志学习之后,很快便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