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端午节并非是纪念屈原的

端午节并非是纪念屈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90 更新时间:2024/1/16 15:33:36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著名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篇的奠基者。

[var1]

公元前278年,由于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屈原在极度绝望,悲伤,愤恨的情况下投江自杀,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5月5日,后人为了纪念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设立了端午节。但是关于端午节是不是因为纪念屈原而设立,后人也一直争论不休。

论证之一,端午节的出现比屈原投江要早

端午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朝普遍忌讳“五”字,他们认为五月也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两毒加在一块得想个办法破解双独之害。于是早期的人们就想到了一种辟邪的方法划龙舟,吃粽子,因为粽子的原料有糯米,雄黄酒,菖蒲,艾叶,这些东西在古代都属辟邪之物。神话小说《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因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雾误喝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

[var1]

端午节是人们搞的一种祭祀活动,而这个划龙舟,最早却是用来祭祀龙图腾的,这些在屈原本人的诗里也得到了论证: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论证之二,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认为,端午节划龙舟赛龙船就是祭祀龙图腾的。

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他的《闻一多全集》里,有一篇《端午考》在这篇文章里,闻一多认为,把端午的源起派在祭屈大夫的头上,实在是一个民俗上的“误会”。闻先生戏称为一个“谎”。 吃粽子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而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两大活动。

[var1]

闻一多先生认为,这都与水神即所谓蛟龙有关系。龙舟之上有龙饰,而粽子之以楝叶塞、以五彩丝缚,虽那个“谎”里说是因为蛟龙所惮,但这恰恰说明粽子与龙的渊源,最初应该是把粽子投入水中以娱蛟龙也,那么,这个风俗或最早起于以龙为图腾之族也。

端午节早在屈原投江以前就已经出现,是后人阴差阳错的,将端午节来由张冠李戴的安排到屈原的身上。关于端午节来历,有好几个版本,也有人说是用来祭祀伍子胥的。不过我们最认可,最根深蒂固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var1]

总结:历史需要严谨,更需要一个一丝不苟的态度。不过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究竟是不是纪念屈原,现在没有必要拿出过多的佐证。因为屈原是一名爱国诗人,因国破而愤恨投江而死。这就给后人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现在端午节又放三天假,又能教育这些后人的一个爱国主义情怀,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文章

  • 都不是大一统王朝,为何赵宋被称宋朝?而曹魏却不能代表三国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风流,这里的魏,其实指的就是三国时代。魏国作为称霸中原的北方政权,俨然已经取代了蜀汉和东吴,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可是魏没有被称之为一个朝代,而多年以后,赵宋王朝,只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地区,燕云十六州还在辽金手中,所以他们也没有完成大一统,却被称之为宋朝,这是为什么呢?01曹魏之所以称不上一个朝代

  • 被误读的桂陵之战:齐国没有打败魏军主力,庞涓也攻破了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孙子知兵,翻为盗憎。膑足口行冤,坐筹运能。救赵存韩,军振威棱。削诸丑类,夫差马陵。功镂鼎彝,书揆缄藤。龙豹之韬,何愧典刑。——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魏国的称霸,离不开魏文侯的文韬武略。魏国的衰落,离不开魏惠王的四处征战。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征战本无可厚非,但战争并不是儿戏,需要强大的国力进行支撑,而当

  • 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和张飞单挑不分胜负,却被赵云一枪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为什么叫张飞三哥,赵云张飞法正走枪还是盾,姜维赵云张飞

    邢道荣是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正史并不得见,为零陵太守刘度部下上将,他的出场也显得十分 呆萌,在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刘备夺取荆州四郡期间。孔明率军来之前,道荣还曾毛遂自荐自己有梨花开山斧必能大破刘军,不同于大部分将领的狂妄无知,也正以此,他一出场便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其实当时刘备带去兵不

  • 陈馀若听此人的计策,韩信必败,后来韩信攻燕国,此人出谋划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背水一战打败赵军并杀死了陈馀,在这场战役中陈馀本来是有机会赢的。陈馀有一个谋士叫做李左车,他曾经对陈馀说:第一,韩信来征讨我们必然会经过井径关,但那里地势险峻道路狭窄,军队想要通过的话必然会把战线拉的很长,将士们几乎没办法并列而行。第二,韩信远道而来,在我们这里没有他的粮食储备基地,所以韩信十有

  • 班超让新西域都护任尚给各国走后门,任尚不肯,最终东汉失去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任尚传,班超之死真相揭秘,班超在西域有哪些作为

    班固弃笔投戎东汉时期,朝廷的各项收入与军队的强度都远远不及西汉,再加上汉光武帝刘秀立下了“与民休息,不要劳师远征收复西域”的政策,所以东汉从没在西域事务上耗费任何人力物力。西域各国臣服刘姓王朝达一百多年,服从中原的思想根生蒂固。王莽之乱时中原无力顾暇西域,龟兹国假借皇命做了老大,汉朝这才失去西域。班

  • 曹操实力远胜刘备,诸葛亮为何不愿投奔?刘备虽弱,可有一个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样一个问题不会陌生,就是诸葛亮一生都以曹操为自己的敌人,誓死北伐要恢复汉室。曹操爱才有目共睹,他曾多次发布求贤令,甚至能容忍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再比如徐庶,也投奔了曹操。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几乎都投到了曹操麾下,唯独诸葛亮选择了颠沛流离的刘备,并且尽全力辅佐刘备抗曹。诸葛亮究

  • 白起死的太冤了,范雎一句话就让秦王起了疑心,随后杀了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起死前说了什么话让范雎下台,白起范雎关系,秦王为何杀害白起

    [var1]一般来说,武官大多只负责上阵杀敌,懂得排兵布阵方面的知识即可,大多数也不会去过问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可是文官却是凭着一张嘴来吃饭的,他们所说的话有的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有的则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说出来的话往往虚实难辨,却能够陷人于水火之中,可见言语的力量有多强大。[var1]我们都知道秦

  • 历史上最厉害的谋士排行,诸葛亮排在第7名,第一名后无来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谋士,他们不仅聪明,而且胆识过人。尤其是两个高智商谋士之间的较量,让人看着特别痛快。不过说到底,提到谋士两个字,很多人就会先入为主想到诸葛亮。诸葛亮确实很厉害,是个有实力的人,不过当历史上最厉害的谋士排行出现时,诸葛亮却只排在第7名,而第一名后无来者。第十位:王猛王猛,字景略,他

  • 给二弟关羽报仇雪恨?快来看看刘备讨伐吴国的五个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广为流传的为关羽报仇的说法只不过是刘备五个必须进行夷陵之战的理由之中最后的那个而已。[var1]刘备占领了益州,可是说好还给孙权的荆州不仅仅不还,还派了大将关羽镇守。隔壁的孙权看着刘备,逐渐明白过来,这个昔日自己的好战友已经变了,不会还给自己荆州了。但是对于吴国而言,此时的荆州也是十分重要的。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用诗歌智激周瑜,周瑜大笑:“正合我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背景是曹操以举国之力率军南下预备统一全国,甚至连荆州都已经占领,荆州丢失的后果很严重,可以参考南宋丢失襄阳后的结局。因此,孙权和刘备即使联手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曹操,失败的可能性还更多一些,但孙权和刘备都没有退路,要么寄人篱下,甚至会丢掉性命,要么就誓死一搏。可是决战的话实力又不如人,因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