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太子就推荐胤禛担任钦差去江南筹款,与胤禛达成共识。
再往后,电视剧并没有掺杂多余的镜头。
而是画面直接一转,来到扬州。
可能有读者会疑惑了,既然是黄河爆发了水患,为什么扬州会成为黄泛区呢?
在大家的印象中,黄河的中下游主要流经河南、山东,和远在江南一带的扬州似乎扯不上任何。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专门解读过这个细节,今天再简单介绍一下。
这个细节涉及到古黄河频繁改道的历史。
在历史上,黄河的中下游流域曾经数次改道,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淮河,都曾经与黄河相合,成为黄河入海口。直到明代后期,经明朝著名水利专家、被誉为“千古治黄第一人”的潘季驯,提出并实施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治河以后,黄河的中下游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即今之所称的“黄河明清故道”,稳定行水达300年。
也就是说,生活在清朝早期的胤禛和十三阿哥前去江南筹款赈灾之际,彼时黄河的中下游流域是包括江苏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今天黄河中下游主要流经河南、山东完全不一样。
因此,在黄河爆发水患之际,扬州成为黄泛区也就不足为奇。
这时候,电视剧先后用几组镜头,描绘了黄河洪水肆虐之后,扬州郊区的惨状:
瘟疫流行、尸横遍野、百姓食不果腹、穷苦人家的子女卖身葬父母,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少女们,被地痞无赖以极低的价格买走后,会被卖到何处,不得而知。
镜头中,那个甘愿卖身换棺材葬母的女孩,正是后来追随了胤禛、嫁给李卫,成为身份尊贵的官太太的翠儿。
遭此灾难,想必翠儿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有这样的未来。
紧接着,轻装简从的胤禛和十三阿哥在扬州登岸了。
这时候,剧中又出现一个细节,而这个细节,改变了几个人的命运。
胤禛上岸后,只顾大步向前走。细心的十三阿哥却注意到不远处同样在卖身葬“兄弟”的李卫。
十三阿哥连忙拍了拍胤禛肩膀,示意他留意一下。
我想,电视剧主创人员或许是不经意设计了这个细节,但是这个细节却非常暖心,将十三阿哥同情弱小的侠义心肠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十三阿哥的示意下,胤禛等人径直走向了李卫。
在出演李卫这个角色的时候,出身梨园世家的赵毅已经在这个行业内跑了多年龙套。据说导演胡玫将李卫这个角色交给赵毅来饰演的时候,曾经遭到投资方的质疑,认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会把李卫这个角色演砸,甚至影响整部戏的效果。
但是,赵毅并没有辜负导演的期望,将李卫这个角色拿捏得非常到位,甚至说已经成为《雍正王朝》这部剧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剧中但凡李卫出场,往往会有专属于他的音效。虽然《雍正王朝》是历史正剧,但是赵毅塑造的李卫,却给这部剧平添了不少快活的气氛。
时至今日,如果提起李卫这个角色,赵毅所饰演的版本依旧是最经典、最生动的。远胜于堪称《雍正王朝》番外篇《李卫当官》中,徐峥所演绎的版本。
后来,赵毅在《大宅门》中饰演了拉胯的白家少爷白敬业,那是同样经典的一个角色。
此后,无论赵毅饰演任何角色,人们总是很容易联想到李卫或者白敬业。
此刻,李卫正和高福上演“双簧”,骗取路人的钱。高福负责演“死尸”,李卫通过卖弄嘴皮子,收钱。
从两人的分工来看,李卫的口才、应变能力,似乎要胜过高福,否则二人不会如此合作。
颇具戏谑味道的是,二人的这个分工,似乎也暗合了他们未来的各自命运。
这其中,还有一段李卫和旁人的对白,颇有意思。
只见李卫接连对众人说好话:
“要是生儿子各个点状元,生女儿各个封诰命”。
一围观的小哥说:
“这小子张嘴就来,生这么多红顶子,凤冠霞帔谁来养?”
李卫继续答应道:
“我养,我都养!”
然后被众人哄笑一通。
此时,李卫或许只是说了一句可望不可即的梦话、痴话。
多年后,当李卫成为江苏巡抚后,不会再有人怀疑李卫能否做到这些。
这时候,旁边一老者烟锅中的烟灰掉落到高福脚背上,被烫的高福立刻惊坐起来。
至此,俩人的“双簧表演”正式宣告失败。
十三阿哥和胤禛则在留下打赏李卫的钱后,直接离开了。
胤禛也绝想不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叫花,会在未来帮他干了很多大事。
胤禛和十三阿哥在骑马穿过一条小巷后,遇见了在这里等候他们多日的年羹尧。
从穿着打扮来看,彼时已经是杭州参将的年羹尧,和胤禛一样,轻衣简从。
单从这个细节来看,年羹尧为了准备这场“偶遇”,花了不少心思。面对提携自己的主子,年羹尧丝毫不敢有僭越的行为,甚至连最细微的言行举止都力争得到主子的满意,所以他的穿衣打扮完全在效仿胤禛的风格:朴实、低调。
事实上,老年从来都不是走低调路线的人。
那么年羹尧是如何在扬州的一个小街道,精准地“偶遇”胤禛一行呢?
想来年羹尧当年长期追随胤禛,对胤禛身边的关键人员必然非常熟悉,通过这些人了解胤禛的行程,必然是易如反掌。
胤禛见年羹尧突然出现在眼前等候自己,心里自然清楚年羹尧是如何知道自己的行程。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奴才,有什么秉性和能耐,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所谓无利不起早。
年羹尧不远千里,从杭州跑到扬州,自然不是只为了给胤禛问个好。
已经在地方历练了一阵子的年羹尧,已经在盘算着参与胤禛办理的钦差工作,干点成绩出来,然后进一步往上被提拔。
胤禛和十三阿哥早就看透了年羹尧的那点心思,然而也并不介怀。
试想,此时八爷党控制下的江南地区,对于贸然到访的胤禛而言,无异于是“龙潭虎穴”。胤禛想要从这些精明、狡诈的盐商手中,获得一大笔银子,用于赈灾,绝非易事。他也正需要一个手段高强、杀伐果断的年羹尧来帮自己完成这项工作。
我用得着你的时候,你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我面前,因为我手里掌握着你想要的一切。
胤禛和年羹尧之间这种默契,的确已经到了心灵相通的地步。
聪明人之间,或许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足以交换所有信息。
于是废话不多说,年羹尧便跟着胤禛一起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