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大海复仇滥杀百姓”之说靠谱吗?朱元璋能同意?

“胡大海复仇滥杀百姓”之说靠谱吗?朱元璋能同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4/1/17 16:42:06

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县(今属安徽五河)人。

长身、铁面,智力过人……

胡大海追随朱元璋的义军,领命前锋,一路征伐,骁勇善战,曾大败元将完十万大军,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不朽的功勋。

朱元璋异恼火,拒不接受蒋英投降,下令诛杀蒋英,要拿他的血祭胡大海。

史书记载:朱元璋攻克婺州,禁酿酒,可胡大海的儿子公然违犯禁令,私自酿酒,朱元璋说:

“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

于是,朱元璋亲手砍杀了胡大海的儿子。

然,胡大海深明大义,并没有背叛朱元璋。

胡大海常常对手下说:“我是一介武夫,没啥化,不过有三点牢记在心,那就是不滥杀无辜,不劫掠妇女,不焚烧老百姓的房屋。”

民间传说却和史书的记载却完全不同。

明清时期,“胡大海复仇”之事,在河南、山东两省流传甚广。

元朝末年,有个乞丐流浪至河南。

乞丐长得相貌狰狞,丑陋不堪,整天披头散发,蓬头垢面,四处乞讨。

人们发现乞丐长得人高马大,体壮如牛,却不劳而获,很讨厌他,即便是残羹剩饭也不肯施舍给他。

某一天,乞丐贸然闯进了一户财主家,伸出脏兮兮的黑手,这户人家的“老妪”讨要食物。

老妪故意羞辱乞丐,她用一饼给孙子擦屁股,而后扔在地上给狗吃。

这还不算,还放狗去咬乞丐。

乞丐羞愤不已,发誓将来一定要报复。

这个乞丐正是元末名将胡大海,后来他投了军,成为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将。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厚赏有功的将士。

胡大海不接受财宝、田宅等厚赏,提出要去河南屠城,一雪前耻。

朱元璋思考再三,竟同意了胡大海的无理请求,同时下诏,准许他屠杀“一箭之地”的百姓。

胡大海领命,率军来到河南境内,恰巧此时遇到一只大雁(一说老雕)。

胡大海一路追着大雁,沿途疯狂屠戮无辜百姓,直杀得尸骨遍野,血流成河。

传说和史料大相径庭,孰是孰非?

有待于史家的进一步考证。

更多文章

  • 唐代定窑瓷器的发展历程,你了解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早期(公元7-8世纪) 早期定窑的瓷器以青白色为主,采用硬质白泥,烧制温度较高,釉质光洁细腻,釉色较淡。器形多为碗、盘、壶、罐等。这一时期的定窑瓷器质地坚硬、釉面细腻,是定窑瓷器发展的起点。 中期(公元8-9世纪) 中期定窑的瓷器采用更细腻的白泥,温度也更高,釉质呈蓝色或淡青色。器形则

  • “老戏骨”朱棣,一出精彩的表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到了尾声,燕军攻占了南京城,宫中发生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明史》的记载前后矛盾。一边说“帝不知所终”,一边又说“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燕王朱棣派人在火中找到了建文帝朱允炆和皇后马氏的尸体,关于这两具尸体,是存在疑问的,尸体烧

  • “知否知否”,盛明兰时期的大宋皇帝,与“狸猫换太子”的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知否盛明兰老了的结局,盛明兰时期的大宋皇帝,大宋宫词里为啥狸猫总出现

    最近热播的历史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中,有一个肥硕的帝王身影在汴京城的宫廷之上,享受着一人至上的荣耀。他时而呵斥着群臣,时而低头坐在阶梯上抽泣,难掩自己的丧子之痛!他崩溃地坐在龙道阶梯上的那一幕,引起了无数观众的怜悯之心,深叹帝王的丧子之痛!惹得很多观众好奇这位皇帝是谁?这位在朝堂上失声痛哭的

  • 唐朝安史之乱的活学活用——“草船借箭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匆忙逃出长安不久,安禄山的叛军便攻进了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得到长安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驻守。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被叛军占领。叛军在进入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将领令狐潮去攻打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原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投

  • “睡仙”陈抟:与赵匡胤对弈,三局赢华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千年之前,世上有一神人,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在世时,帝王奉为至圣先师;他仙去后,百姓对其顶礼膜拜。唐皇帝不信其言,最后国破家亡;赵匡胤受其点拨,终于黄袍加身。唐僖宗尊称他一句“清虚处士”,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恭敬叫他“希夷先生”。老百姓却搞不明白这些文绉绉的称呼,只觉得这白发白须的老

  • 张婕妤和尹德妃多次陷害李世民,唐太宗登基后,是如何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张婕妤义安王,尹德妃张婕妤图片,有张婕妤尹德妃的小说

    在封建时期,妻妾的多少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人财力的证明,皇帝的身边众妃环绕,同样也是在从侧面证明,他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女子众多的后宫自然也就成了斗争最为激烈的场所,除了争宠之外,她们甚至还会对皇位的继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朝武德年间,唐高祖的两位宠妃便曾做出过陷害李世民的

  • 西夏的崛起:党项人为什么在唐朝是忠臣,在宋朝时却割据一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64期)西夏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他们虽然国力微弱,但却可以在辽、金、北宋之间游刃有余。甚至西夏军队一度在好水川之战大败北宋军队,一方面西夏有野利遇乞这样的百战名将,另外还有李元昊这样骁勇善战的国君存在。西夏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李元昊建立的夏朝,为什么会被称为西夏呢?其实历

  • “烛影斧声”:宋朝读书人与和尚精心设计的完美公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以为,烛影斧声说的就是赵光义杀死了赵匡胤,其实恰恰相反,这个故事是给赵光义洗地的。01原版烛影斧声有很多版本,最简单粗暴的就是,月黑风高夜,赵光义用开天盘古斧劈死了自己的哥哥。影是,烛光摇曳的影;声,是斧头落地的声。可宋朝出现的版本不是这样的。首先来看故事原版。烛影斧声的原版记载于北宋仁宗年间

  • 白居易:唐朝文学巨匠,心系人民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诗人代表作白居易,白居易描写唐朝女人,白居易算唐朝老三吗

    “钱塘湖春行”,这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他游览钱塘江时的感受,诗句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丰富的感情世界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 “烛影斧声”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没有传位给儿子(当时他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二十六岁的赵德昭、十八岁的赵德芳),而是以弟弟、晋王赵光义继承皇位。关于赵光义继位是否合法,一千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众说纷纭。关于宋太祖的驾崩,《宋史》的记载很简单:“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此前的十九日夜间,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