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你算哪根葱?”

“赵匡胤,你算哪根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2/8 5:49:47

01

后周柴荣继位之后,便面临契丹和北汉联军的进攻,不得已御驾亲征,与敌军在泽州决战。

战斗刚开始,后周大将樊爱能等人便临阵脱逃,形势非常危急。

在生死存亡关头,后周将领赵匡胤身先士卒,振臂高呼:“为陛下拼死一战。”

后周军士气大振,最终反败为胜。

战后,柴荣拔擢作战英勇的赵匡胤为殿前都候,掌管禁军,同时兼任严州刺史。

仗着皇帝恩宠和官位,不免有些骄傲自满,开始讲排场,有些不把同僚放在眼里。

一天,皇宫的一名低级侍从武官在宫中骑马,不小心碰到了赵匡胤仪仗队伍。

赵匡胤觉得很没面子,气冲冲地跑到宰相魏仁溥面前告状,称侍从无礼,请求将其绳之以法。

赵匡胤是皇帝心腹重臣手握重兵,宰相魏仁溥也不敢招惹,于是下令让宣徽院给侍从定罪。

当时大臣王朴在旁,从容地说道:“太尉官职再高,也没有挂职宰相。宫中侍卫可是守卫皇宫大臣,与军队是两个系统。况且你还兼着地方刺史,这样官威逼皇宫里的官员,这可是大不敬啊!这样做真的好吗?”

刚刚还飞扬跋扈的赵匡胤瞬间木鸡,赶紧深鞠一躬,向宰相们道歉,然后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旧五代史之后周》记载:“时太祖皇帝已掌禁兵,一日,有殿直乘马误冲太祖导从,太祖自诣密地,诉其无礼。仁浦令徽院勘诘,朴谓太祖曰:“太尉名位虽高,未加使相。殿直,廷臣也,与太尉比肩事主,太尉况带职,不宜如此。”太祖唯唯而出。”

02

王朴何许人也?竟让赵匡胤俯首帖耳。

王朴,字文伯,后汉时期依附枢密使杨邠,曾经担任秘书郎。

那时,王朴认为汉隐帝年少懦弱又重用小人,朝中文臣和武将关系恶化,预感祸乱即将发生,因而辞官回乡隐居。

果不其然,不久汉隐帝被权臣挑拨,诛杀了杨邠、王章和史弘肇,还有三人门下的宾客。

洞察先机的王朴得以幸免。

后周建立后,皇帝郭威任命养子柴荣为镇宁军节度使。

由于郭威子嗣已被汉隐帝屠戮,所以柴荣素有大志。

柴荣到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寻访贤才辅助,听闻王朴很有才华,便效仿刘备三顾茅庐聘请王朴出任掌书记。

在王朴等人的协助下,柴荣转年被封为晋王并兼任开封府尹,正式成为皇位继承人。

柴荣投桃报李,任用王朴为右拾遗、开封府推官。

03

954年,年富力强的柴荣称帝,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

王朴洞察柴荣心思,上奏了《平定策》,提出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构想。

柴荣非常满意,对其连升三级,提拔为谏议大夫。

一天,柴荣问王朴:“我还能活多少年?”

王朴说道:“以我的学识,陛下至少可以活30年,30年以后我就不知道了。”

柴荣听后非常高兴地说道:“这就足够了。如果真如你所说:我用10年开拓天下,10年养足百姓,10年让天下太平!”

柴荣当时意图征服天下,可是多数朝臣都不赞成用兵,只有王朴等少数大臣支持,所以柴荣对王朴升官很快。

短短两年时间,柴荣提拔王朴出任了户部侍郎、枢密副使,不久又升任枢密使、检校太保。

957年,柴荣按照王朴的战略构想出征江淮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留守,可以“便宜从事”。

04

王朴为人刚毅,锋芒毕露,与人交谈过于严肃,往往让人不敢与之商讨。

受命留守后方的时候,王朴便开始筹划重新营造都城开封。

王朴认为旧的开封城街道狭窄,需要拓宽之后重新规划,于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工作。

可是王朴的命令下达之后,工程进展迟缓,工期严重滞后。

王朴亲自到工地查看,发现大家都消极怠工,于是抓起鞭子便抽打了十几个人。

其中有一个人号称乡虞侯,当众违抗王朴命令,站出来带领大家与之作对。

王朴当即命人将其抓捕,随即在路边打死。

由于王朴雷厉风行,有权势的大臣也都对其畏惧三分。

王朴匠心独运营造开封,开发运河改善漕运,后来宋朝壮丽雄伟的构想多出自其手笔。

事后,柴荣听说王朴杀人的事情,笑着对近臣说道:“这真是个笨蛋,敢在王朴面前夸耀自己乡虞侯的爵位,也算是活该了。”

《闲谈录》记载:“时以街巷隘狭,例从展拆,朴怒乡校弛慢,于通衢中鞭背数十,其人忿然叹云:“宣补乡虞候,岂得便从决。”朴微闻之,命左右擒至,立毙于马前。世宗闻之,笑谓近臣曰:“此大愚人,去王朴面前夸宣补乡虞候,宜其死矣。”

05

959年,王朴视察汴口工程,顺道前往拜访前任宰相李谷。

交谈之中,王朴突然晕倒,猝然离世。

柴荣听闻王朴去世非常悲痛,亲自前往祭奠,并以王钺叩地。追赠王朴功劳,赏赐了大量财物,王朴的儿子都封了官。

几个月后,柴荣也重病去世。

柴荣去世前,下令将其画像与李蒨、郑仁诲等同祀于宫中功臣阁。

次年,赵匡胤陈桥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采用王朴《平定策》遗留的策略,逐个消灭割据势力,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局面。

有一天,赵匡胤在宫中散步,无意中路过功臣阁。

忽然风将一扇门吹开,赵匡胤转身正好与王朴的画像相对。

赵匡胤肃然起敬,赶紧整理衣冠朝服,双腿并拢向王朴的画像鞠躬行礼。

侍臣们上前劝阻:“陛下贵为天子,他不过是前朝臣子,何必行如此大礼?”

赵匡胤用手指着王朴的画像说道:“假如这个人还活着,我不可能穿上这身衣服。”

可见赵匡胤对王朴的敬畏程度。

《旧五代史》记载:赵匡胤即位,一日过功臣阁,风开半门,正与朴象相对,赵匡胤望见,却立耸然,整御袍襟带,磬折鞠躬。左右曰:“陛下贵为天子,彼前朝之臣,礼何过也?”赵匡胤以手指御袍云:“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其敬畏如此。

《琅琊榜》里夏江对梅长苏说过:“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一句大实话。

不管你多么行,身体行才是真的行。

管仲挂了,齐桓公活不长

王猛挂了,苻坚蹦跶不了多久

王朴挂了,柴荣本来可以,但也挂了

你是不是要好好锻炼身体呢?

没江山给人抢,老婆总要守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张九龄斗气,李林甫煽风点火,君臣联手毁了一位杰出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牛仙客是典型的“官场伤仲永”,由于在地方政绩突出,他被唐玄宗树立为典型,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为宰相。岂料,在新的岗位上牛仙客却变成了酒囊饭袋。这让顶着压力提拔牛仙客的唐玄宗倍感失望,甚至说了一句极具羞辱性的话。可奇怪的是,饱受讥讽的牛仙客却在宰相位置上呆了整整六年,如果不是因为病逝,这个记录还将延续。

  • “胡大海复仇滥杀百姓”之说靠谱吗?朱元璋能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大海简介,胡大海娶朱元璋女儿,明朝胡大海血洗山东

    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县(今属安徽五河)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胡大海追随朱元璋的义军,领命前锋,一路征伐,骁勇善战,曾大败元将杨完十万大军,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不朽的功勋。朱元璋异常恼火,拒不接受蒋英投降,下令诛杀蒋英,要拿他的血祭胡大海。史书记载:朱元璋攻克婺州,禁酿酒,可胡大海的儿子公然违

  • 唐代定窑瓷器的发展历程,你了解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早期(公元7-8世纪) 早期定窑的瓷器以青白色为主,采用硬质白泥,烧制温度较高,釉质光洁细腻,釉色较淡。器形多为碗、盘、壶、罐等。这一时期的定窑瓷器质地坚硬、釉面细腻,是定窑瓷器发展的起点。 中期(公元8-9世纪) 中期定窑的瓷器采用更细腻的白泥,温度也更高,釉质呈蓝色或淡青色。器形则

  • “老戏骨”朱棣,一出精彩的表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到了尾声,燕军攻占了南京城,宫中发生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明史》的记载前后矛盾。一边说“帝不知所终”,一边又说“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燕王朱棣派人在火中找到了建文帝朱允炆和皇后马氏的尸体,关于这两具尸体,是存在疑问的,尸体烧

  • “知否知否”,盛明兰时期的大宋皇帝,与“狸猫换太子”的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知否盛明兰老了的结局,盛明兰时期的大宋皇帝,大宋宫词里为啥狸猫总出现

    最近热播的历史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中,有一个肥硕的帝王身影在汴京城的宫廷之上,享受着一人至上的荣耀。他时而呵斥着群臣,时而低头坐在阶梯上抽泣,难掩自己的丧子之痛!他崩溃地坐在龙道阶梯上的那一幕,引起了无数观众的怜悯之心,深叹帝王的丧子之痛!惹得很多观众好奇这位皇帝是谁?这位在朝堂上失声痛哭的

  • 唐朝安史之乱的活学活用——“草船借箭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匆忙逃出长安不久,安禄山的叛军便攻进了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得到长安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驻守。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被叛军占领。叛军在进入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将领令狐潮去攻打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原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投

  • “睡仙”陈抟:与赵匡胤对弈,三局赢华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千年之前,世上有一神人,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在世时,帝王奉为至圣先师;他仙去后,百姓对其顶礼膜拜。唐皇帝不信其言,最后国破家亡;赵匡胤受其点拨,终于黄袍加身。唐僖宗尊称他一句“清虚处士”,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恭敬叫他“希夷先生”。老百姓却搞不明白这些文绉绉的称呼,只觉得这白发白须的老

  • 张婕妤和尹德妃多次陷害李世民,唐太宗登基后,是如何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张婕妤义安王,尹德妃张婕妤图片,有张婕妤尹德妃的小说

    在封建时期,妻妾的多少也可以被视为一个人财力的证明,皇帝的身边众妃环绕,同样也是在从侧面证明,他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女子众多的后宫自然也就成了斗争最为激烈的场所,除了争宠之外,她们甚至还会对皇位的继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朝武德年间,唐高祖的两位宠妃便曾做出过陷害李世民的

  • 西夏的崛起:党项人为什么在唐朝是忠臣,在宋朝时却割据一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64期)西夏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朝代,他们虽然国力微弱,但却可以在辽、金、北宋之间游刃有余。甚至西夏军队一度在好水川之战大败北宋军队,一方面西夏有野利遇乞这样的百战名将,另外还有李元昊这样骁勇善战的国君存在。西夏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李元昊建立的夏朝,为什么会被称为西夏呢?其实历

  • “烛影斧声”:宋朝读书人与和尚精心设计的完美公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以为,烛影斧声说的就是赵光义杀死了赵匡胤,其实恰恰相反,这个故事是给赵光义洗地的。01原版烛影斧声有很多版本,最简单粗暴的就是,月黑风高夜,赵光义用开天盘古斧劈死了自己的哥哥。影是,烛光摇曳的影;声,是斧头落地的声。可宋朝出现的版本不是这样的。首先来看故事原版。烛影斧声的原版记载于北宋仁宗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