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中的封建王朝,丈夫与妻子的年龄一般不会相差太多,但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却可以娶很多小妾,准确地说,中国古代是实行一夫多妻制度的,而古代的女子却只能依附于男人,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乾隆的妃子循贵妃。
说起这段历史,我们要先从乾隆皇帝说起,说起乾隆,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他出生在北京的雍王府,据说康熙帝在雍亲王府就是后来的雍和宫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祖父康熙见而惊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1723年,雍正皇帝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乾隆当上皇帝之后,首先缓和雍正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的气氛,他在经筵讲章中发挥这个思想,“宽、信、敏、公,乃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宽居首“”,圣王出治,舍宽其何以为敷政宁人之本哉”。
乾隆皇帝在位时,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但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位非常风流的皇帝,他曾经很多次下江南,其中乾隆的后宫有一位比他小47岁的女子,她就是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她在乾隆四十一年选秀时封为贵人,是乾隆后宫妃嫔中最后一位进宫的新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出生很高贵,她的父亲是桂林官至总督,并且她长相非常漂亮,再加上年龄又很小,当时的乾隆感觉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所以乾隆就经常让伊尔根觉罗氏陪伴在左右,以至于她的牌子都被翻烂了,但是她却没能生下一男半女。
原来,伊尔根觉罗氏不懂得如何争宠,很快便被乾隆遗忘在了后宫的某一个角落里。所以在伊尔根觉罗氏得宠的时候,虽然牌子被翻烂,但是最终也没能生下一儿半女。不过据说乾隆曾经找了一位当时很有名的画师给伊尔根觉罗氏画了一幅画,这幅画就是《心写治平》中的一幅,如今这幅画到了海外的博物馆中,现在属于无价之宝了。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在嘉庆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伊尔根觉罗氏去世,当时的皇帝以贵妃的规格礼葬了她,嘉庆四年九月十一日入葬纯惠皇贵妃园寝。好了,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介绍完了,各位网友们,你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建议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