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曾经记载清朝的康熙皇帝有三次对噶尔丹的亲征经历,在满清最强大的时候康熙皇帝亲自征讨。前两次都没有能够把戈尔丹征服,他就是西北的葛尔丹。年轻时的葛尔丹通过发动政变获得了准格尔的统领权,之后和康熙开始了数年的纠缠。
像康熙这么猛的皇帝,一生三次御驾亲征,打的竟然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被称作天之骄子的噶尔丹。康熙身上依然保持打天下时尚武的精神。他曾修建多处行宫,组织围猎,便是效仿先祖在关外的做法。
自此,康熙帝决定御驾亲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7月2日),他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兵为左翼,出长城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自此,康熙帝决定御驾亲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7月2日),他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兵为左翼,出长城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
自此,康熙帝决定御驾亲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7月2日),他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兵为左翼,出长城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如果任凭他们继续下去,下一步可能会兵临北京城下。康熙皇帝火速下令,决定亲自率部出兵北上。
当时噶尔丹服毒自尽,听到消息的康熙开心的跪到了黄河边上痛哭流涕。而当时清朝的版图,也因此向西延伸了近一倍清军依山防守,以拒马抵抗噶尔丹骑兵的冲击,同时山上火器、弓弩齐发。一时间,噶尔丹部死伤无数。
为了平叛准噶尔叛乱康熙帝御驾亲征,而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却稳坐北京呢?原因不外乎有三个。首先,御驾亲征需要万不得已。深入到了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托诺山,在其首都乌兰巴托的东南方向。而康熙的三次亲征,也为后来清朝平定准噶尔汗打下重要基础。
告诉康熙葛尔丹被彻底消灭。康熙一听十分惊喜,他站在黄河边久久不能平静,最后跪在地上,向上苍跪拜,久久不起。而且还当场跪了下来。由这一点咱们就可以看出来康熙皇帝是多么“在意”噶尔丹这个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