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灭郑:春秋小霸如何落得个被兼并的命运

韩国灭郑:春秋小霸如何落得个被兼并的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64 更新时间:2024/2/11 15:15:41

韩国,在前文插说聂政时,我们稍微提到了一笔。这里,我们详细来讲一下韩灭郑之战。

郑国位于中原腹地,以发达的经济,健全的法制,民主的政治,昌隆的礼乐闻名于世。公元前806年,即本书开篇四百年前,郑国的始祖姬友被封为诸侯,郑国正式建立。公元前774年,郑桓公将都城迁至郑(今河南新郑),从此,郑国的版图便固定在今郑州一带。

郑国第三位君主郑庄公时,郑国强大起来,号称“春秋小霸”,曾一度打退周桓王的讨伐,并用弓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此时的郑国向南侵略许国,向东威慑宋、卫、鲁等国,并帮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一时风头无两。

[var1]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因继位人选择不当,很快陷入内乱之中。而在外部,北面的晋国,东面的齐国,南面的楚国相继强大起来,郑国夹在诸大国中间,生存空间狭小,无力向外经营。虽然在公元前6世纪郑襄公在位时,出现了子产一类的大政治家,但仍然只能是勉强维持郑国的国势,不能有所开拓。

郑国到了第二十三任君主郑哀公在位时,韩、赵、魏三家已经消灭了智氏,从事实上瓜分了晋国。这时的郑国,主要的敌人,便是新兴的韩国。

但天不遂人愿,正当韩国虎视眈眈时,郑国又爆发内乱。郑哀公被国人所杀,郑幽公继位。很快,韩国趁机进攻郑国,杀掉幽公,于是国人又立幽公的弟弟公子骀为君,为郑繻公。

郑繻公期间,韩、郑两家互有攻伐,且郑国还一度占了上风。

公元前408年,也就是韩国正式被任命为诸侯的五年前,韩国的开国君主韩景侯伐郑,攻占郑国的雍丘(今河南杞县);第二年,郑国反攻,于负黍打败韩军;七年后,公元前400年,郑国又围攻韩国阳翟。

[var1]

正当郑国与韩国的战事胶着时,郑国又发生内乱,公元前398年,郑繻公杀死了郑国的国相子阳。一年后,则发生了聂政杀侠累的事件。

又一年后,公元前396年,郑子阳的亲信为子阳报仇,杀死了郑繻公。

两年后,公元前394年,郑负黍一地叛反,并入了韩国。

至此,郑国的国运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对于郑国来说,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北方的强国魏国。在韩郑大战中,两国的邻国魏国参与进来,魏国倾向郑国,以致韩国始终不能放开手脚进攻郑国。

公元前375年,魏武侯十二年,魏国向南与楚国开战,两国大战于榆关。韩国趁机进攻郑国,最终灭掉郑国。此时韩国的国君为韩哀侯,哀侯,是景侯的重孙,哀侯的祖父烈侯,是景侯之子。

[var1]

韩国灭掉郑国后,索性将都城迁到新郑,也正是因为此举,使得本来不怎么强大的韩国可以跻身于战国七雄之一。

四年后,公元前371年,韩国爆发内乱,韩哀侯的宠臣严遂憎恨韩国国相韩廆,于是便在朝堂之上让人刺杀韩廆。韩廆惊慌失措,跑到哀侯身边求救,哀侯情急之下,一把抱住了韩廆,想要保护他,没想到刺客仍然下手刺杀了韩廆,顺带手也刺中了哀公。这样,哀公便算是被严遂刺杀身亡。

不过这里有个疑点,那就是刺杀哀侯的主角严遂,往往被后世人和前文《军神吴起》里的严仲子混同。其实这两个人应该不是一个人。一来,聂政刺杀侠累是公元前397年,韩烈侯在位时;而严遂刺杀哀侯是在公元前371年,哀侯在位时,从时间间隔上,整整差了26年,这在那个年代,几乎两代人的差距,而烈侯也正是哀侯的祖父。二者,聂政刺杀韩傀的地点,史料中记载的很明白,“侠累方坐府上”,也就是他自己的相府;而严遂则是在朝堂之上刺杀的韩廆。府和朝,在当时是绝不会被混同的,尽管严仲子和严遂的名字相似,韩傀和韩廆的读音都一样,但从记载的前后来看,这两次事件应该不是一个事件。

很可能是,严遂和韩廆分别是严仲子和韩傀的后人,两家世仇,以至于三十年来还是争斗不休,这个可能性笔者觉得还是比较大的。

同一年,魏武侯去世。魏武侯犯了一个以前人犯过无数次,以后的人也会接着无怨无悔再犯下去的错误——不立太子。因此,武侯的两个儿子罃和公中缓争夺太子之位,于是魏国内乱。

两年后,公元前369年,魏国的大夫王错流亡韩国,向韩国国君懿侯建议讨伐魏国。于是韩懿侯与当时赵国的国君赵成侯一起,合兵进攻魏国,并在浊泽这个地方大败魏军。浊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

[var1]

在浊泽大败魏军后,韩、赵两家包围了魏国的国都安邑。这时,韩、赵两家对下一步的行动产生了分歧:赵成侯主张杀掉公子罃,立公中缓为魏君,然后以此为条件,逼迫魏国割地给二国;韩懿侯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杀掉罃,求得土地,这时残暴贪婪的表现,应该肢解魏国,使魏国成为不强于宋、卫的小国,这样就可以长久的免除魏国的威胁。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的建议。韩懿侯于是带兵脱离了战场,私自结束了战争。赵成侯见韩懿侯退兵,也带军离开安邑,于是魏国免除了灭顶之灾。这一年,离魏文侯去世仅仅十八年,离吴起在楚国被杀十二年。想来这两位人杰的英灵不远,看到这一幕,不知是何感想。

韩、赵退兵后,公子罃杀掉公中缓,成为魏国国君,他就是魏惠王。不过相对于魏惠王这个称呼,他的另一个称呼更为人所知,那就是——梁惠王。

魏国暂时安全了,韩国也实现了他灭郑破魏的夙愿。这时,三晋的西面,那个一直东望的双眸,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这一切。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在石门大破韩、赵、魏三国联军,斩首六万,因此天下震动,周天子命人向秦国赐予黼黻之服。

公元前362年,秦、魏再战于少梁,魏军战败,秦军俘获公叔座。这个公叔座,大家也一定不陌生,他的精彩表演对战国局势可以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年,秦献公去世,孝公继位,年二十一岁。此刻,历史或许不知道,秦国统一天下的战车马达已经就要发动。下一回,我们接着来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宫女被放出宫后,为什么连乞丐都不愿要她们?真相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宫女要活到出宫有多难,清朝乞丐绝命诗,清朝宫女与乞丐电视剧

    由于现在信息传播非常的发达,所以我们想要知道什么事情都非常的快,比如说我们想要知道以前一个朝代的事情,也可以瞬间就查到了命运一般的赐给皇宫大臣为妾,也能舒服的过下半生,最惨的就是没活干的,出宫了也没人敢娶,这是为什么呢?有很多人只知道宫里的宫女们都很年轻,却不知道她们并不是可以永久待在宫里的,她们是

  • 走进历史:荆轲刺秦王的时候,秦舞阳为什么关键时候就怂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舞阳的历史简介,秦舞阳十三岁时杀了谁,秦舞阳怂的句子

    结果最后在刺杀秦王的关键结骨眼儿上退缩了,这是为什么呢?秦舞阳不是不敢刺秦王,他是真的尽力了。[var1]你是秦舞阳你是秦舞阳,13岁就敢当街杀人,就这样你以侠客身份自居,所以在燕国名声大作。其实当初杀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心里有数。你的爷爷秦开曾是燕国名将,你的父亲在当地也有不小的实权,所以你才有底

  • 慈禧死前还和太监暗地里做这事,被后人证实,实在是太可耻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作为中国古代帝制中屈指可数的女权主义者,可以说慈禧不但政治手腕了得!喜欢操弄权术,甚至手段也是残忍至极!所谓选秀类似于今天的选美,那么慈禧的容貌应该不能太差吧。何况当时慈禧选秀入宫的年龄大概在17岁,被封兰贵人。后来,专家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在野史上发现了此事的详细记载,慈禧当时已经病重,能

  • 作为李世民最赏识的儿子,吴王李恪为何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为此还特地询问过长孙无忌的意见,只不过被长孙无忌三言两语就挡了回去。[var1]最终太子之位还是给了李治,给李唐皇室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这也可以说是李世民英明睿智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重大失误。而李恪为何会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呢?为何会在储君之位的角逐中输给了平庸的李治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

  • 中国古代酷刑,最残暴的并非清朝,而是契丹建立的辽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古代是哪十大酷刑,契丹辽国简介,契丹和辽国是现在哪里

    辽以武立国,提起它我们常常会想到影视剧里的辽人形象,穿着脏兮兮的貂,扎着乱糟糟的脏辫,在东北的冰碴子中策马狂奔,很凶,很狂野。辽国的刑法继承了很凶很狂野的特点,如果有人犯了错,就会有木剑、大棒、沙袋、铁骨朵等刑具,还有枭、磔、绞、生瘗、炮掷、支解、凌迟等刑法伺候。01辽的刑制辽国有四种刑制,分别是死

  • 战国四大名将——王翦 善始善终 成就后世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翦简介简历,王翦墓,王翦救驾完整版

    [var1]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人,少年就喜爱军事,秦始皇登基后,便招募了王翦。横扫三晋公元前236年,王翦为主将,领兵攻打赵国,王翦分兵两路攻赵,夺下赵国数十座城池。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呈相持局面。公元前229年,赵国大饥,秦国政派王翦再次攻赵。王翦自郡上发兵井陉,杨端和率河内兵,分由南北夹

  • 清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没能给他生个儿子,原因主要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是到,作为一名皇帝,他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不过在清朝时期的皇帝,却有很多没有自己的子嗣。清朝乃是一个大国,各种资源十分繁华,可是却在生孩子的问题上出现了大问题。但是为什么在生孩子方面却很是缺乏呢?是因为皇帝身体不行吗?但当时宫中是有太医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将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开诚布公的分

  • 越王勾践剑:超越时间的传说之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越王勾践剑简介,越王勾践复国后范蠡去了哪,越王勾践剑真有那么神奇吗

    纵观历史,有成为传奇的剑。在中国,勾践剑就是这样一把剑。科学家们在 50 年前发现它时感到惊讶,当时它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刀刃历经百年依旧锋利,甚至让考古学家在测试锋利时流血。[var1]1965年,考古学家在荆州漳河水库进行了调查。对50多座古墓葬进行了调查,出土文物近2000件。在现场,

  • 慈禧定的规矩,无论宫女犯多大的错误,这个部位任何人都不可以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们的社会等级区别是十分明显的,许多奴籍之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倘若他们犯了一点错误,就很可能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羡慕嫉妒恨”:原来,在清朝做宫女这么爽,不但可以在宫中为所欲为,还敢怒怼皇帝!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皇帝为首领的王公贵族们居住的宫殿里,把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相处关系,人为地

  •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孙膑和庞涓这对师兄弟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十六计》可以大致分为六小计,也就是: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面三个是优势时所用的计策,后面三个则为劣势时所用的计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var1]围魏救赵关于这一计策,是发生在战国中期的时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