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唐皇位于后主李煜的爱情与事业有何作用?

后唐皇位于后主李煜的爱情与事业有何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48 更新时间:2024/1/22 14:22:45

公元937年乞巧节,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出生,天生为重瞳,名为丛嘉。

公元961年,由于兄长相继逝世,中主六子李丛嘉继位,并改名为李煜,世称后主,立其妃周氏为后,即大周后。

乾德二年(964年),后主嫡次子李仲宣卒,其后大周后感伤而逝,李煜撰写《昭惠周后诔》纪念发妻。

开宝四年(971年),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饮鸩酒而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追封吴王,葬于洛阳北邙山。

李煜一生,七夕而生,七夕而死,纵目有重瞳,难敌盛世一杯酒。

一、非常的亡国之君

李煜是一位亡国之君,但绝不仅仅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

李煜从兄长们手中接过南唐一国的重担时,南唐早已在水深火热之中浸染了数年,南唐国大势已颓。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即公元960年,中主李璟早已不堪北宋的威压而对宋朝俯首称臣,缩减了南唐国的纳贡。他继位的时候,接过手里的就是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山河,就算再有治国之才,他又能怎么办呢?只是空怀有一腔抱负罢了。

即使情境早已处于极大的颓势,他仍旧抱有一丝幻想,试图恢复唐代的繁荣。李煜在位期间,为了一扫官场内的失落之气,重新用威信极高的旧臣,为民众对政局重新注入了信心;由亲自命题科考,选举了一大批能人贤才,为南唐政治注入了新生血液;又减免赋税,减轻徭役,尽可能减少因战争而对民众产生的消极影响;发行铁钱,整顿战后南唐萧条的经济……

可惜,大局一定,李煜到底是无力回天。但是,一个人能将这样的南唐国维持15年,早已实属不易。开宝八年,李煜被俘后,迁至汴京时,仍心系故土,忧“国”忧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据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二、或许,后唐成就了后主。

他一番风流,只叹得生在了帝王家。倘若他生在一个士大夫之流的家庭中,再不济,生在了烟花巷弄之中,他都应该比现在幸福得多吧!有一位大周后一般贤淑的女子常伴左右:陪他赏月、陪他弹琴、陪他赏舞、陪他修订古乐章。若不在皇室,他们的爱情不会由他的感伤词祭奠。他也许会多上许多明快格调的词作,也许会多上许多男儿豪情的壮志之词——但那就不是他了,至少不是史书与词集里的那个他,至少不是我所喜欢的那个他——但这样对那个温婉如玉一般的女子大周后是极其好的。

或许她的妹妹小周后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或许究其一生碌碌无为最终成为南唐的陪葬品,但至少我最心疼的大周后是幸福的。你说我自私也好,说我心狠也罢,自始至终,我所心疼的,从来都是掀开历史画卷后,那女子如一抔尘土般撞在我的心头,经久不散。我素来是不喜欢小周后的。

亦或许,我希望李煜仍是帝王,在茫茫人海中、无数次擦肩而过后,发现了那个粲然一笑如烟火的女子。终了,他娶了她为后,生则同床,死则同穴。给大周后一场女儿家青涩年纪时最向往的完美爱恋。可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皇位,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李煜。如若没有皇位这个枷锁,那怅然的绝唱之词恐怕就成为了幻影。李煜是一位极其感性的人,他的性子和千百年后的纳兰容若多多少少有着些许相似的地方,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性情、同样的文风,只可惜纳兰终究没有品尝到李煜的灭国只恨,格局终究是敌不过李煜的,少了几分痛楚、少了几分遗恨、少了几分无奈。李煜除了词作之外,我所最钦佩的便是他的号“莲峰居士”。世人皆知诗仙李太白是青莲居士,却不知仍有一人,敢于拥有超越诗仙的自信。这样的名号,在我心里一定是一位胸怀大志之人所名。莲峰,青莲之顶峰,他在文学上的造诣的确可与青莲比肩:莲峰有着青莲居士的愁绪、有着青莲居士的大志、有着青莲居士的浪漫。如若李煜早生三百年,那他与李太白一定是伯期之交,交换详谈一些彼此的“三千丈”缘愁。也许他们就是彼此寻找了很久的知己吧——一位穿越了三百年的钟子期

三、或许,后唐毁了后主。

李煜是一个词风空灵的文人,他的骨子里流的就是那种浪漫飘逸,骜不驯的血液。他不堪于现状,他不服,为何这命运不能顺我心意?李煜的皇后——我所熟知的也就只有大小周后。大周后在经历了丧子之痛之后久缠绵于病榻之上,李煜——是那个桀骜不驯的李煜,便抛下他那温顺贤良的皇后与其妹妹做起了苟且之事。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这个李煜是为世人所瞧不起的李煜。也许我不懂爱情的真谛,但我真真切切地明白是这个李煜辜负了一位女子。妻子最伤心之时,他却与其他女人风花雪月“衩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更为嘲讽的是,这位所谓的“小三”恰恰是他发妻大周后进宫来为姐姐侍疾的好妹妹。丈夫移情,家族背叛,亲妹妹勾引姐夫,再加上丧子之痛,大周后郁结在心,终,医治无果而逝。不知李煜那时候有没有想起那个和他一起填补修订《霓裳羽衣曲》的温婉女子;有没有想起,他在前朝失意之时,那个轻挽青丝为他舞的轻灵女子;有没有想起那个拼命都要为他诞下麟儿的发妻?后唐的皇位带给了李煜太多东西,也让他失去了太多东西。

在南唐这个大背景下,皇位让李煜产生了错误的爱情观,它让他认为女子只是附庸品,后宫三千佳丽在正常不过了,也让李煜忽略了丈夫对妻子应有的关心与爱。亦或许,我只能说,皇位毁了一个丈夫吧!

四、小结

七夕而生,七夕而死,李煜吟唱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去了......

更多文章

  • 周瑜死前嘱咐孙权,此人不除东吴将陷入危机,孙权不听,结果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瑜是被孙权害死的吗,周瑜说服孙权抗曹完整版,孙权周瑜t0阵容搭配

    忠言虽逆耳,但它利于行,若是不听别人给的建议,不去了解那人为何要这么说;那么自己迟早有一天要为自己如此行事而付出代价。周瑜算是属于顶级之列的才人,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典型的聪慧人物代表,但其实周瑜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那句“既生瑜何生亮”也是人人都知道的。 周瑜在病重期间,给孙权写了一封遗信,这个在《三

  • 李世民赐死了一名大将,大将死前吃了一块肉,后来子孙动摇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李世民母亲窦皇后,广东湛江李世民后代

    单雄信出生于隋朝末年,和徐世勣是老乡,徐世勣是著名的开国元勋,两人从小到大都是好兄弟,两人看不惯隋炀帝昏庸无能,只知道享乐,丝毫不管朝政,所以两人决定要推翻隋炀帝,干一番大事业,两人最初是投靠最大的起义军中最大的瓦岗山,但是后来因为瓦岗山的主人李密无道,所以他们过了一些时日又离开了瓦岗山,重新另觅明

  • 周瑜死之前嘱咐孙权: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孙权不信,结果后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不仅仅只是武将的天下,那些文人也是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刘备身边的诸葛孔明的。岂料邢道荣是个喜欢了解天下大事或新闻的人,他什么都知道,竟然来了一句“赤壁之功乃是周瑜之谋,你诸葛匹夫来这吹什么牛逼啊?”一句话噎得诸葛亮狼狈退回军中。 说起周瑜这位东吴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 吐蕃放弃肥沃的印度次大陆,一直和强大的唐朝僵持,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吐蕃王朝简介,吐蕃御方,吐蕃到底读fan还是读bo

    公元620年到公元630年唐朝与突厥发动战争,东突厥灭亡,公元642到公元657年两国再次交战,西突厥灭亡,此后唐朝与边界上的各个国家都交过手,比如契丹、吐谷浑、高句丽还有吐蕃。而吐蕃作为唐朝的劲敌屡屡进犯唐朝,而唐朝与吐蕃交战也是胜多败少,吐蕃位于现在的西藏地区,和唐朝是交界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一

  • 周瑜嫉妒诸葛亮,说出“既生瑜何生亮“,他真是这样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瑜何生亮意思,周瑜的瑜和瑾是什么意思,既生瑜 何生亮视频

    在《三国志》的第五十四卷"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写的是周瑜、鲁肃、吕蒙三人 的主要事迹,在该篇开始先是描写了周瑜的长相"瑜长壮有姿貌",说他长得高、长得壮、长得好!然后说和周瑜同岁的孙策因为周瑜的派兵迎接迎接,说:"吾得卿,谐也",这是稳重对周瑜的第一个直接、正面的评价,孙策作为他的主公说得到

  • 周瑜如此厉害,为什么儿子却不成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瑜的简介,周鲂是周瑜的儿子吗,新三国周瑜赤壁点兵

    周瑜死后获得的评价一直都很高,《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原来不服周瑜的老将程普也说过“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的话,只不过《三国演义》把周瑜很多功劳都安到了诸葛亮身上,让世人对周瑜产生误解。 公元210年,周瑜正准备帮孙权谋划北方时,突

  • 名臣魏征一生多次易主,没有半分诤臣的刚烈:我不做忠臣,做良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太宗夜梦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时年六十四。不做忠臣做良臣唐太宗李世民听闻魏征死讯,“亲临恸哭”,连续五日没有上朝。在魏征离世后,李世民非常怀念他,经常对臣子提及,说他失去了一面人生的“镜子”。“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 东晋刘裕如何以步兵破南燕骑兵?又如何以2700步兵破北魏3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刘裕简介,刘裕怎么推翻东晋的,刘裕东晋晚期有多强大

    隋唐以前,北方游牧民族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兴起。第一次兴起是在东西两汉,这时的北方游牧民族是举世闻名的匈奴。善于骑射的匈奴曾一度将挟战胜楚霸王项羽余威的刘邦围困于大同的北登,使得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刘邦几乎丢命,之后一直到文景时期,汉朝都处在匈奴骑兵的阴霾之下。原因很简单,因为游牧的匈奴骑兵比农耕的汉朝步

  • 周瑜去世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和谁度过后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周瑜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其实这句话是出自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在这本书中作者明显丑化周瑜了,历史上的周瑜岂止是雄姿英发,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男神,他出身高贵,父亲是洛阳令,从小就勤奋好学志向远大。 据史书中记载周瑜是一个美男子,而且极擅音律,也就是说他不仅懂得带兵打仗

  • 刘禹锡(二)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俩再次被踢出长安,这次被贬的更加偏远。刘禹锡被贬连州(今广东清远市),柳宗元被贬柳州。看起来官升了,从司马升为刺史,但条件却更加艰苦了!去南下赴任的路上,刘禹锡和柳宗元再次结伴而行。走到湖南衡阳,他们又要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写诗这一环节是不能少的。他俩一首接一首,来回各写了三首,没点文采,分别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