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力值爆表的李广,跟卫青霍去病相比,差在哪儿了?

武力值爆表的李广,跟卫青霍去病相比,差在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15 更新时间:2024/2/29 11:10:43

然而,世人的目光是雪亮的,明朝的评论家黄淳耀就曾说,“太史公以孤愤之故,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蠢钝如刘安,也知卫青霍去病,不知李广

那么,同样是汉朝的将领,李广差在哪里了呢?

一、作战能力很弱

1.军事素质差一截

李广的性格果断勇猛,无人能敌,但是在领兵作战时,总会出现种种的“意外”。比如,行军途中会迷路,经常给敌人当战俘。

他的性格是当兵的优点,却是作为将军的缺点。他的武力值爆表,能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然而,对于整场战局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这是因为,李广善于带领士兵冲向敌军阵营,面对险情却不懂得变通,只知道一味地蛮力作战,因此稍不留神就成了敌人的俘虏。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将,在行军路上经常迷路,也是令人不可思议。反观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将军,他们比李广多了一些军事上的谋略,在战场上会合理调动士兵,排兵布阵,因此取胜的机会更多,赢得更多的威望。

2.军事准备不足

李广作为老将常常迷路,霍去病第一次出兵就能轻松制胜,这也是由于李广在战前的军事准备不如霍去病充分。

据史料记载,霍去病在第一次打仗时因不熟悉地形,便叫来匈奴人作向导,这些匈奴人是汉朝的俘虏,对于匈奴的地理形势极为熟知。

于是,霍去病特别对待这些匈奴人,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制定策略,使得军队能够精准地打击匈奴,出奇制胜。从中就可以看出,霍去病的军事准备充分,很有军事头脑。

再看李广,战前不能熟知地形和作战位置,又不懂得变通和人情世故,在战场上只会一味靠蛮力,这样的李广是无法赢得在军队之中的威望的,也就自然无法与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

二、个人“脾气”太差

1.心胸狭隘的将军

要说李广是战斗力强的将军,可是他的性格并不能与体形相称,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人,实际上气度比谁都小的多。

在战场上,军功也是依据敌人的人头数评定,李广虽为将军,但爱好冲锋陷阵,还喜欢“抢人头”。都说“李广难封”,李广难以封侯的原因就在于,他爱好抢夺不属于自己的功劳,虽然看似勇猛无敌,但实际上这些并不能成为封侯的条件。

除此之外,李广还特别爱记仇。当他做了将军后,便以为权势滔天,就把自己一直看不顺眼的霸陵尉给杀掉了。

这样只依照自己的脾气做事的将军,难以得人心。

再说李广引诱羌人投降,在他们投降之后又用不正当的手段全部杀掉。这一举措,根本不符合一个军队将领的道义。

再看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同为将军,却为人谦逊,并不会摆出将军的架子,更不会滥杀无辜。由此可见,李广与卫青霍去病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点。

2.贪图功利的武将

李广是习武的粗人,却也爱好财物和名利。这一点就算不得高尚。据史料记载,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击退了吴楚军,立下了战功。战后梁王授予他大将军的官职,贪图功利的李广居然接受了。

可是,他目光短浅,只是以为大将军

一职

是对自己的褒赏,没想到落入了皇帝眼中,就成为了李广想要成为梁王羽翼的把柄。皇帝一直忌惮梁王,因而对李广很是不满。李广因为贪图一时之利,犯了皇帝的忌讳,难免仕途不顺。

跟他相比,霍去病就清廉的多。当他立下了战功后,皇帝想给他修豪宅,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也。”两人的品性就立见高下了。

三、战功并不出色的将军

1.战绩不如“传言”

王夫之曾说,“广出塞而未有功,则曰数奇,无可如何而姑为之辞尔。”也就是说,李广几次出塞作战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战果,而他的种种战绩,只是来自士大夫的言辞。由此可见,李广沽名钓誉的嫌疑很大,但并没有真正立下功劳,是真正的“华而不实”。

再者说,李广御下无方,治军宽松,行军打仗不用按照军队编制,较为松散。这样的军队虽然相对自由,却是一支“散兵”,很难打胜仗。

看卫青霍去病的战功,就不一样了。卫青一战奇袭龙城,二战收复河套平原,三战大破右贤王,为汉朝赢得最优良的马场。这样的战功赫赫,难道也是用言辞随意说说的吗?又或者,这样的战果,仅仅靠言语,也是不能抹去的。

2.生不逢时的运气差

李广难得战功,其实也与他的生不逢时有关。汉武帝时,对于匈奴的出击属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争夺土地的战争,有勇有谋的人才可以胜任军队的将领。

李广的勇猛无敌,若是在汉朝未建立以前,就是一名剽悍凶猛的武将,如同汉高祖刘邦手下的樊哙一般,属于可以打下江山的人物。所以,李广的个人打仗能力并不逊色,可就是缺少谋略,因此难得军功。

除此以外,李广爱好冲锋陷阵的性格使得他名声大噪,匈奴派出优秀的兵力围攻李广,李广虽然牵制住了匈奴的精兵,却只得是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就不幸成为了俘虏。

总结

李广是一名凶猛彪悍的将军,他的个人能力是很强,但是他军事素质差,战前准备也不充分,还有他天生带有缺陷的性格,比如不顾道义、贪图名利等,再加上生不逢时的作战方式,导致李广不如卫青霍去病的战功。由此可见,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就需要加强个人素质,多一些战斗策略,才不至于落得“难封”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史记》

2、《滕王阁序》

3、《读通鉴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人的关中四隘,除了函谷关,还有哪一个能够突进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隘口,作为列国防御的重要区域,向来为诸侯们所重视,举凡重大战役往往即出现在关隘附近,列国攻出关隘即可征战千里或是逐鹿中原,退守关隘即可固守城池永保江山,所以列国们对关隘之经营皆费数十年之功,横跨几代国君,方可有所成效。秦国的核心腹地在于关中地区,而在关中边境即是有所谓的关中四关,有

  • 此美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留下一句名言,她被骂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纪录片中孔子形象,孔子周游列国遇见老妇人,孔子爹比孔子妈大多少岁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var1]但是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感性的高级动物,他和我们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作为一个男人,也有见到美女垂涎三尺的时候,但是在古代,孔子却破口大

  • 神农架野人真相:真如史书所说是秦朝难民?40年前中科院已有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神农架野人之谜资料,真有神农架的野人吗,神农架是否真正存在野人

    而针对神农架地区是否真的存在“野人”的论辩也从未停歇,反对者认为时至今日都未发现一例野人活体或尸骨等直接证据,所谓的“野人”不过是利益驱使下人为造出来的噱头。而支持者则根据不断发现的毛发、脚印、睡窝以及众多目击者的描述,认定野人真实存在,甚至有人不惜变卖家产,自费前往神农架地区开展追踪考察。据不完全

  • 湖北荆门发现战国楚墓,女尸遭盗墓贼残忍对待,稀世国宝遭到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发生一起盗墓事件,村里的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被盗,墓室中的文物被盗掘一空。接到当地村民上报,当时公安立即派出干警赶往盗墓现场,闻讯的当时考古部门也迅速赶到了现场。“郭家岗一号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洋县纪山镇,纪山镇与楚国故都纪南城毗邻,辖区

  • 盘点山东历史上的10大名将 诸葛亮仅排末尾 你认为第1应该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历史上有名的山东老乡都有些谁,他们做出了那些功绩,请大家点赞收藏,新来的朋友点个关注,今天我就讲讲,咱山东老乡的十大名将。第10名 诸葛亮诸葛亮,山东沂南人。没错,堂堂诸葛孔明,在我看来只能排第10。在三国的小说和影视剧中,都把诸葛亮奉为神人,其实大家都被骗了。很多人会说,作者你错了吧,诸葛亮是

  • 神算子诸葛亮临终前,留下12字预言,1000年后果真如此,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12字预言是“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当时一位出生在万历时期,后当了清朝臣子的宋可发,在康熙年间任职四川,看到武侯祠年久失修,有些破败了,就打算重修翻新。诸葛亮是葬在定军山上的武侯祠,刘备的儿子刘婵纪念诸葛亮,遂在四川成都建了一座武侯祠,宋可发想要翻新的正是刘禅所建的武侯祠,他对诸葛亮是

  • 唐朝两代帝王对盛唐音乐繁荣的贡献,对音乐历史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音乐雅称有哪些,唐朝诗人排名一览表,唐朝国际歌完整版

    以盛唐之音为杰出代表的唐代文化艺术,博大清新、辉煌灿烂。它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智慧结晶,也是当时唐王朝统治阶级实施开明治国政策的积极收获,同时也与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三代帝王个人突出的音乐才华及好乐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今天你我主要说的就是李世民、李隆基这两代帝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

  • 秦亡后嬴政族人有多惨?28个子女无一幸免,至今嬴姓不足2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0年灭六国;统一度量衡;30万大军北驱匈奴;50万秦人南下百越;修长城以戍边;挖灵渠而开疆;五巡山东抚天下;长生难求崩沙丘。李白为之赞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但评价秦始皇功绩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嬴政驾崩第二年,陈胜、

  • 我们古代没有冰箱,杨贵妃是如何吃到新鲜的荔枝?古人智慧太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讲过,荔枝若离本枝,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可见荔枝极易变质。在古代,想要让水果保鲜,无非就是把水果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地窖里面,用冰块一直冰着,等到想吃的时候再下去地窖里取。唐朝时没有飞机和高铁,即便驰运,这极易变质的荔枝是如何通过马匹的驿站接力从

  • 浅谈三国儒将名相陆逊被孙权责骂而死的政治悲剧形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只给诸葛亮和陆逊两位大臣单独立过传,可见,陈寿认为陆逊的政治地位完全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出色的人物,在晚年的时候却被孙权派使者几次前去责问,最终使得陆逊气愤而死,可以说,陆逊的死是一次严重的政治悲剧,那么这个悲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陆逊作为“世江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