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兵分两路进广西。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尉屠睢统率50万大军,分5路进攻百越。其中一路从镡城、一路从九嶷进入今广西境。镡城,位于湖南、广西、贵州交界处,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是军事要地;九嶷,山名,在湖南省,相传是舜安葬的地方。 越人退避丛林,抗击秦军,消灭秦军数十万,秦军统帅屠睢战死。
2
、修灵渠运输军粮。
秦始皇令史禄监修灵渠以通粮道。灵渠位于湘江支流双女井溪和漓江支流始安水,相距最近处(今兴安县城东二公里),由铧嘴、天平、渠道、秦堤、陡门等工程组成,全长34 公里。灵渠的开凿,将珠江水域和长江水域联接起来。灵渠有两个作用,一是军事目的,二是灌溉农田。秦军在今兴安县溶江镇境内修筑秦城,以作驻兵之用。今天还有秦城遗址。
3
、秦朝广西行政划分。
广西属于桂林郡、象郡秦王朝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3郡,今广西境属桂林郡的大部分,象郡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少部分属长沙郡(全州县、资源县、灌阳县、兴安县)和句町(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田林县的部分)。秦代在广西境内设有临尘、中留、零陵、布山4县。
4
、开辟两条通外驿道。
一条是自今桂林经灵川、兴安、全州、黄沙河至湖南,另一条是自今桂林经阳朔、平乐、 贺州、梧州东接广东。
5
、征调中原
1
.
5
万名未婚女子至岭南,配给驻军为妻。
秦始皇调遣大军戍守越城等五岭。垦荒殖田,筑道设关,与越人杂居,传播中原农耕技术和文化知识。秦朝在岭南实行屯田,既有军屯,也有民屯。并在中原征调1.5万名未婚女子至岭南,配给驻军为妻。同时,秦王朝还将“治狱吏不直者”发配至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