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灭亡时,王翦的后代分家自保,不料创建了2个千年豪门氏族

秦朝灭亡时,王翦的后代分家自保,不料创建了2个千年豪门氏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02 更新时间:2024/1/25 13:27:30

提起李斯,天下人皆知他的才能举世无双,但是提到王翦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有关王翦与他背后家族的一个故事。

秦国上将王翦

商鞅变法之后,秦朝的发展越来越势不可挡。到了嬴政时期,整个天下的大势基本上已经全部被秦王所掌控。东方六国虽然依然有联合抗秦的举动,但是最终都没有给秦造成多大的损害。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发兵攻打赵国,一统天下的灭国战争就此打响了。此次领命出征的将军正是前文提到的王翦,他自上郡发兵,数月之后便攻到了邯郸。

赵国的都城邯郸,又一次暴露在了秦军的虎狼之师面前,此时率领赵人抗击秦军的正是赵国的名将李牧,秦军虽是虎狼之师,但是赵军的战斗力也是不弱的。

再加上,李牧的出色指挥,秦军被迫于邯郸城与赵军僵持了一年之久。在这一年的僵持之中,双方虽然互有胜负,但是秦军却一直无法攻克邯郸城的大门。

行军作战不同于其他事,久则生变,为了能尽快结束战斗,王翦命人秘密贿赂了赵国的丞相郭开。在郭开的离间之下,昏晕无道的赵王杀掉了李牧。

李牧一死,赵人再无抵抗之力。王翦率兵很快就攻下了赵国的邯郸城。山东六国之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就这样亡国了,纵观此次的王国之战,王翦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在赵国灭亡后的第二年,燕国太子丹荆轲前往秦国行刺秦王,荆轲失败之后秦王大怒,他命令王翦率兵即刻出发荡灭燕国。在当时战国七雄之中,燕国的实力只是末流之位,哪里是秦军的对手。

随着易水之战的失败,燕国也重蹈了赵国亡国的覆辙......公元前226年,在荡灭了赵、燕、魏三国之后,秦王嬴政邀群臣共同商议灭楚之事。

王翦灭楚之战

王翦认为楚国虽然已经式微多年,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要彻底消灭楚国必须要有60万兵士才行,而且粮草、兵器等供给必须保证充足。

李信则是认为,楚国早已今非昔比,想要荡平楚国只需要出兵20万,必能在短时间内消灭楚国。一个60万、一个20万,秦王嬴政毫无意外地选择了李信,作为此次灭楚的总指挥。

李信领命之后便果断率军出征,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人们大跌眼镜。出征仅仅数月,李信便大败而归,秦国的20万精兵也是死伤无数。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嬴政大怒道:“李信小儿,误我误国,我秦国想要荡平天下还是得靠王翦将军。”于是嬴政便亲自驾马来到频阳向王翦致歉。

大王亲自前来请罪,王翦哪里还敢有一丝的怠慢,点兵完成之后,王翦亲率60万大军奔赴楚国。就在大军程在即之时,王翦却上书道:

“今臣为陛下而出征,九死一生在所不辞。但是家中尚有父母妻儿,希望陛下可以赏赐一些美田和宅院......”面对王翦的请求,嬴政无不准备。

一年之后,王翦大破楚军。灭楚之后,王翦又奉王命出征百越,不久后大胜而归。东方六国,王翦独灭三国,在整个荡平东方六国的战役之中,应该是拔得头功。

当时,以王翦的战功而论,无论是何等的封赏都不足以表达他的功绩。让人惊讶的是,在功成名就之后,王翦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辞呈。

举家迁徙、千年豪门

自此之后,王翦便在自家的府院之中,过去了逍遥的退休生活,得以善终。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自陈胜吴广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千古之言之后,农民起义达到了顶峰。

陈胜吴广死后,项羽接过了起义军首领的旗帜,为了维护王朝的统一,秦二世命王离在巨鹿抵抗项羽的进攻,后来就发生了破釜沉舟的故事,王离在巨鹿被项羽所杀。

这里所说的王离,就是赫赫有名的上将军王翦的孙子,他死后,整个王家的命运也同秦朝一样变得风雨飘摇起来。若是王家继续为秦国卖命,很有可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了。

为了保全王家的传承,王离的两个儿子王元和王威,各自率领着一部分族人开始逃跑。当时,王元带领着族人来到了琅琊,小儿子王威则是带领族人逃到了太原。

秦国覆灭后,由于早已远离咸阳,王氏后人并没有收到过多的打击。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王氏也就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了。时间来到了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所有的王公贵族们为了活命,纷纷举家南渡。

就在这时,琅琊王氏却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鼎力支持了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帮助之下,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整个琅琊王氏则是成了东晋王朝的顶梁柱。

落魄时的滴水之恩,自当风光之后涌泉相报。琅琊王氏在整个东晋王朝一时间风头无两。据史料记载,在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内,整个琅琊王氏一共出现了36位皇后和35位宰相。

单单就这两个数据便足以说明,当时的琅琊王氏是何等的富贵,像我们所熟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据说就是琅琊王氏的后人。古时候,评价一个家族富贵,常常会说什么“四世三公”。

就是这样显赫的出身与琅琊王氏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王与马共天下”这一观念,是当时人们心中所共同承认的,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说完了琅琊王氏,我们再来说说跟随王威,一起逃亡太原的这一支王氏族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太原王氏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可到了唐朝之后,太原王氏位列唐朝五姓七望的首位。

据说,皇帝想让女儿嫁到王家,都必须得到王家家主的首肯才行。不过,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完善,氏族门阀们把持朝政的历史便一去不复返了,太原王氏也就渐渐地没落了。

自秦汉起,经魏晋南北朝而权势滔天,即使是在唐朝初期,王翦的家族依然掌握着庞大的权柄。简单来说,整个王氏一族的故事,基本上就占了华夏封建王朝史的一半。

也难怪后人会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感慨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歼灭五国后,齐国最后独自面对秦国时是怎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与齐国通商通道,齐国和秦国哪个强,齐国能与秦国抗衡吗

    在秦统一的百年战争中,齐国确实表现的有些与众不同。其他五国都是努力抗争过的,连最弱小的韩国还知道用郑国渠来消耗秦国国力,燕国太子丹还派出了荆轲去刺杀。而齐国一向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但这个也不能光怪齐国。[var1]齐王建自君王后死后,便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玉器,派

  • 秦始皇叫嬴政,为何他2个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没一个跟自己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嬴政跟秦始皇同一个人么,秦始皇嬴政总共几个儿子,秦始皇是立扶苏还是胡亥

    具有相同例子的,还有儒家始祖孔子,孔子的后人都姓孔,他的父亲怎么会叫做叔梁纥呢?想要搞懂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好好了解一下过去的姓氏叫法。实际上,秦始皇嬴政和扶苏、胡亥,都是出自于赢姓,按照现代人的读法,他们应该被叫做“嬴扶苏”、“嬴胡亥”,只不过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大伙并没有那么看重姓,而有地位的人,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便是诸多诸侯国之一。最开始的秦国十分贫穷落后,常常让周边国家欺负。但是秦国人很团结也很勇敢,于是也很少有国家愿意主动攻打。但是最后凭借快速发展,终于秦国一统天下。而秦始皇如何处理其他国家的国君,这可是很难想像到。[var1]秦朝有很多位君王,他们都是以发展秦国势力为己任。可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十分疲

  • 秦朝时期,食用油和铁锅还没有出现,那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做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现今中国菜主要分为“八大菜系”,包含了“烹、炒、煎、炸、炝、煮、焖 、烘”等一百多种烹饪技法。两千年前,秦朝没有食用油和铁锅,人们是怎么做饭吃的?在秦朝要想吃饭还是很简单的,那个时候,虽然没有铁锅,但是有鼎,大户人家都会使用鼎来做饭,所以在过去,他们对于鼎那是非常看重的,可是穷人家的话就没有那么幸运

  • 秦国统一天下之谜: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曾4次提过一个神秘的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社会上,非裔美国人被莫名强杀,亚裔因为疫情的原因备受歧视,大批的人走上街头抗议,甚至开始“零元购”。[var1]美国内部的分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的“异彩纷呈”,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共识,而这个时候,弹幕上就整齐的刷过“感谢秦始皇。”秦国,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他的建立终结了几百年的战

  • 汉初三杰,萧何为自保害韩信,但足智多谋的张良为何不闻不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末纷争,楚汉相持。汉高祖刘邦以平白之身创立了彪炳史册的汉王朝,后世之人莫不深感喟叹汉高祖刘邦的雄才伟略。可不容忽视的是,为汉朝建立创下赫赫功绩的诸臣,自然也成为了世人关注的对象。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汉初三杰”的名号,萧何、韩信、张良。他们三人立下的功劳绝对是诸元勋之首,可令人惋惜的是,随着汉朝政权

  • 秦国一个习俗太过丢人,商鞅看到后立刻改革,但积习难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到了秦国,商鞅看到秦国很多生活方式和中原地区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很多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点让他接受不了,那就是秦国的人和戎狄一样,父子都很大年纪了却还生活在一起,同居一室。这并不只是指父子兄弟生活在一起,他们成亲之后妻子也是生活在一起的,这也造成了男女混居的问题,商鞅看到后当即决定

  • 民间传说:匈奴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便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底层小吏的称呼,西汉十大趣味故事,前200年匈奴围攻晋阳

    汉字的演变 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靠结绳记事。人们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这些结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其目的都是为了把部落的风俗传统和重大事件记录下来。传说在黄帝成为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之后,中国便进入了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所

  • 秦国军队为何被称为虎狼之师?除了军功制,还有优良的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后期的虎狼之师,秦国虎狼之君完整版,虎狼之师秦国电视剧解说

    引言春秋战国时期,先有五霸,后有七雄,最终秦国一统天下。使得秦国军队有虎狼之师之名,无论是齐国技击,还是魏国魏武卒,都难以抵挡秦国锐士锋利,可见秦国的军队有多强。那么秦国军队因何而强,难道仅仅是因为军功爵制吗?要知道不仅秦国有军功将领,其他山东六国也有相应的军功奖励制度,虽然没有秦国这么细致,但相应

  • 益州疲惫还要出击?诸葛亮北伐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蜀国战略上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出益州,益州是现在的成都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原文

    但这恰恰是没有看到问题深层次原因的关键。诸葛亮作为三国群雄纷争时代的一国丞相,同时也是当时之杰,之所以在北伐战争上剑走偏锋,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惫”的关键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评价诸葛亮北伐:“诸葛亮的数次北伐,从客观上说也是被逼出来的。”这句话可谓说的很到位。今天咱们就说说诸葛亮的北伐为何是被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