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一统六国之谜:司马迁曾数次提及,这个真实到可怕的规律

秦国一统六国之谜:司马迁曾数次提及,这个真实到可怕的规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1/19 18:16:50

翻译成为现代语言,那便是“温习过去的历史,可以推算出未来”,这也就是为何古代的那些德道之士,可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窥一斑而见全豹。

他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本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通过读书学习,以及研究上古时期的周易八卦,总结历史的教训,从而推断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此来达到未卜先知的效果。

[var1]

因此,但凡是那些心思缜密的谋士,亦或者像诸葛亮、刘伯温这种能预知未来的高人,皆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

在那个年代,他们用缜密的思维,总结归纳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得出事件发展的规律,从而再应用到当下时局上,用以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建议。

这也是为何他们提出的建议,能够让各自的老板为之一振,不惜赌上国家的未来。

秦国一统六国,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为何只有秦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古今不少史学家均对秦国一统天下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首先来说,秦国并不是西周开国诸侯之一,立国以及发展皆比较晚,而且他们的国土位于西方,长期还要同周边的犬戎混居作战。

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之下,老秦人竟然在逆境中挺了过来。回过头来再看,在秦孝公之前,谁也想不到,秦人竟然能够走到最后,更别提一统六国了。

[var1]

之所以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其根源在于“打铁还得自身硬”,秦国立国较晚,土地贫瘠,更面临西部游牧民族的骚扰,生存环境相当恶劣。

除此之外,秦人还被贴上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标签,国内内斗成风,但一旦被拉到了战场上,却屡屡出现逃兵,这使得秦人在对外作战中,发挥不出最大的战斗力。

秦孝公接手的便是这样满目疮痍的秦国,他立志要改变这一现象,于是决定高薪挖人,寻求六国的人才,入秦来带动国家的发展。

商鞅入秦,展开了一场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后,各国虽然也各自尝试了不同的变法之路,但都没有商鞅变法来得持久和彻底。

除此之外,秦国恰好连续遇到了7任明君,而山东六国则仍处于起伏当中,此消彼长之下,秦国赢得了这场角逐。

运气也好,实力也罢,但结果就是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混战的日子,自此也将统一的思想植入到每个国人的内心深处。

[var1]

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对于历史的总结要比我们的水平高得多,他曾针对秦国灭六国这件事,总结出了一个真实到可怕的规律,并且在《周本纪》、《秦本纪》、以及《史记·封禅书》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多次提及。

司马迁多次提及的这个规律是:

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

这句话曾多次在这几部著作中出现,并非是司马迁为了节省笔墨,强行而为之。这句话完美地总结了秦国从诞生到一统六国的整个过程。

司马迁并非浪得虚名之人,他仅仅用一句话便总结出了这条真实到可怕的规律。秦国的起源和崛起之路,从来都不缺坎坷。

那么,既然司马迁提出了这条规律,作为后世之人的我们,又该如何准确理解这句话呢?

“始周与秦合而别”指的是西周与秦之间曾同属一道,昔日秦国先祖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封了一块地,这块封地便是“秦邑”,也就是老秦人的根。

[var1]

后来周宣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戎攻破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秦襄公护驾有功,被周平王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还将他封为了诸侯,如此一来,秦国也成为诸侯国的一个。

“别五百载而复合”,指的是秦国在公元前256年以及公元前249年,灭掉了西周国和东周国,经过了五百多年的发展,秦国和周又合为一体,只不过这次,秦国成为了主体。

公元前256年距离秦王嬴政一统六国还有17年的时光,这十七年也就契合了“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这句话。

秦王嬴政站在先祖的肩膀之上,竭尽全国之力将山东六国各个击破,之后废除分封制、统一度量衡、文字、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帝国,自此霸业已成。

秦王嬴政在统一天下之后,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修建长城,派蒙恬率领40万大军北击匈奴,为中原大地打出了一片安宁与祥和。

[var1]

除此之外,他还派王翦等人率兵平定百越,看好秦王朝的南大门。很可惜的是,秦国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却没能持续地传递下去,最终落了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汉承秦制,后世的朝代虽然几经更迭,但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秦朝的郡县制,用到了秦王统一的度量衡,即便是到了今天,郡县制依旧在发挥其作用,这些东西,都是秦始皇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时至今日,秦始皇虽已故去,但其从未走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时针的时针

更多文章

  • 秦朝灭亡时,王翦的后代分家自保,不料创建了2个千年豪门氏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李斯,天下人皆知他的才能举世无双,但是提到王翦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有关王翦与他背后家族的一个故事。秦国上将王翦自商鞅变法之后,秦朝的发展越来越势不可挡。到了嬴政时期,整个天下的大势基本上已经全部被秦王所掌控。东方六国虽然依然有联合抗秦的举动,但是最终都没有给秦造成多大的损

  • 秦国歼灭五国后,齐国最后独自面对秦国时是怎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与齐国通商通道,齐国和秦国哪个强,齐国能与秦国抗衡吗

    在秦统一的百年战争中,齐国确实表现的有些与众不同。其他五国都是努力抗争过的,连最弱小的韩国还知道用郑国渠来消耗秦国国力,燕国太子丹还派出了荆轲去刺杀。而齐国一向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但这个也不能光怪齐国。[var1]齐王建自君王后死后,便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玉器,派

  • 秦始皇叫嬴政,为何他2个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没一个跟自己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嬴政跟秦始皇同一个人么,秦始皇嬴政总共几个儿子,秦始皇是立扶苏还是胡亥

    具有相同例子的,还有儒家始祖孔子,孔子的后人都姓孔,他的父亲怎么会叫做叔梁纥呢?想要搞懂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好好了解一下过去的姓氏叫法。实际上,秦始皇嬴政和扶苏、胡亥,都是出自于赢姓,按照现代人的读法,他们应该被叫做“嬴扶苏”、“嬴胡亥”,只不过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大伙并没有那么看重姓,而有地位的人,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便是诸多诸侯国之一。最开始的秦国十分贫穷落后,常常让周边国家欺负。但是秦国人很团结也很勇敢,于是也很少有国家愿意主动攻打。但是最后凭借快速发展,终于秦国一统天下。而秦始皇如何处理其他国家的国君,这可是很难想像到。[var1]秦朝有很多位君王,他们都是以发展秦国势力为己任。可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十分疲

  • 秦朝时期,食用油和铁锅还没有出现,那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做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现今中国菜主要分为“八大菜系”,包含了“烹、炒、煎、炸、炝、煮、焖 、烘”等一百多种烹饪技法。两千年前,秦朝没有食用油和铁锅,人们是怎么做饭吃的?在秦朝要想吃饭还是很简单的,那个时候,虽然没有铁锅,但是有鼎,大户人家都会使用鼎来做饭,所以在过去,他们对于鼎那是非常看重的,可是穷人家的话就没有那么幸运

  • 秦国统一天下之谜: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曾4次提过一个神秘的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社会上,非裔美国人被莫名强杀,亚裔因为疫情的原因备受歧视,大批的人走上街头抗议,甚至开始“零元购”。[var1]美国内部的分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的“异彩纷呈”,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共识,而这个时候,弹幕上就整齐的刷过“感谢秦始皇。”秦国,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他的建立终结了几百年的战

  • 汉初三杰,萧何为自保害韩信,但足智多谋的张良为何不闻不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末纷争,楚汉相持。汉高祖刘邦以平白之身创立了彪炳史册的汉王朝,后世之人莫不深感喟叹汉高祖刘邦的雄才伟略。可不容忽视的是,为汉朝建立创下赫赫功绩的诸臣,自然也成为了世人关注的对象。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汉初三杰”的名号,萧何、韩信、张良。他们三人立下的功劳绝对是诸元勋之首,可令人惋惜的是,随着汉朝政权

  • 秦国一个习俗太过丢人,商鞅看到后立刻改革,但积习难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到了秦国,商鞅看到秦国很多生活方式和中原地区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很多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点让他接受不了,那就是秦国的人和戎狄一样,父子都很大年纪了却还生活在一起,同居一室。这并不只是指父子兄弟生活在一起,他们成亲之后妻子也是生活在一起的,这也造成了男女混居的问题,商鞅看到后当即决定

  • 民间传说:匈奴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便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底层小吏的称呼,西汉十大趣味故事,前200年匈奴围攻晋阳

    汉字的演变 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靠结绳记事。人们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这些结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其目的都是为了把部落的风俗传统和重大事件记录下来。传说在黄帝成为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之后,中国便进入了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所

  • 秦国军队为何被称为虎狼之师?除了军功制,还有优良的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后期的虎狼之师,秦国虎狼之君完整版,虎狼之师秦国电视剧解说

    引言春秋战国时期,先有五霸,后有七雄,最终秦国一统天下。使得秦国军队有虎狼之师之名,无论是齐国技击,还是魏国魏武卒,都难以抵挡秦国锐士锋利,可见秦国的军队有多强。那么秦国军队因何而强,难道仅仅是因为军功爵制吗?要知道不仅秦国有军功将领,其他山东六国也有相应的军功奖励制度,虽然没有秦国这么细致,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