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贾诩却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在历经三个朝代效忠多位帝王,他的地位崇高且不像司马懿那样被无限猜忌,这也是贾诩被称为三国第一谋士的原因之一!贾诩的“毒士”名头此名非虚,曾因他的毒计直接将大汉的江山彻底给葬送。
在当时,吕布王允行刺董卓成功,大权再次回到汉帝手中,西凉旧部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汉王朝又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于是,贾诩就用毒计让李傕、郭汜起兵逼走吕布,让天下又开始重蹈了董卓乱政时的覆辙。
贾诩
后来兵败,贾诩逃离长安跟着张绣来到了宛城,贾诩再施毒计让张绣成功杀了典韦与曹昂,曹操在此战中也差点命丧黄泉。事后曹操知道这是贾诩的毒计让自己的爱子与爱将死于非命,但为了霸业曹操最终还是选择原谅贾诩并将其纳入麾下。
贾诩用计之毒,在其年轻时就早已体现,在他刚被举孝廉为官时,因不满官场之风就因病辞官,在返乡之路上被异族劫持。贾诩急中生智假借自己为段颎之外孙,成功骗得异族将其送了回去,同行的数十人却纷纷遇害。
在马超领兵攻打曹操时,贾诩曾向曹操献离间计来离间马、韩叔侄二人关系,直接致使西凉军内部出现暴乱,使西凉多年处于战乱之中,百姓死伤无数。要说贾诩最厉害的计策,则为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夕。
曹操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曹操大军已经占领荆州,并屯兵于江陵一带。当时,为了扩大战果,贾诩直接力劝曹操让其保持按兵不动,并将江陵城内的物资都拿出来犒赏文武官吏与安抚百姓,让江东人看到曹魏集团对荆州有多厚待,此意图为:不战以屈人之兵也!
但曹老板却不这样想,他急于求成直接拒绝了贾诩的建议,直接亲自率领号称百万大军的部队直逼赤壁与江东形成对垒之事态。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江东发现了曹魏大军最为致命的弱点。
曹操刚平定完北方又开始造势逼降荆州,论曹魏当时的综合实力要强于江东四五倍还多,再论兵力,曹魏北方大军有二十万左右的精锐皆为身经百战的陆军,再加上刚收编的荆州水兵也将近十万人,部队人数要远比只有五万之众的江东强的太多。
贾诩
然而,这些都只是曹魏的表面现象罢了,在大军来到赤壁后很多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开始出现恶疾,瘟疫不断在军营中肆虐。
江东也看到了这一点有了底气,认为号称百万大军的曹军也不过如此是,空有人马却没有战力,和待宰之羔羊没啥区别,方才有了必胜之决心,最后江东赤壁大胜。在曹魏集团兵临赤壁之前,江东又是报以怎样的心态呢?
诸葛亮为了达成孙刘同盟共抗曹操可谓是处处碰壁,更是妄图激起江东人的抗曹之心,但是,在当时的江东上下都充斥着投降的声音,直到曹军兵临赤壁,孙权才立誓抗曹。因为孙权周瑜知道投降必死,方可战才能活。
周瑜
这一切全都被贾诩看在眼里,他也心知此战曹操必败,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个怎样的人,也知道再怎样劝阻也是无效果的,因此贾诩就没有跟随曹操一同前往赤壁。
赤壁之战大败之后,曹操也对贾诩的建议开始一心听从,从此也再也没有犯下太大的过错了,曹魏的实力也逐渐从赤壁之战的失败中慢慢地恢复了过来。
对于贾诩也正如曹操所说,此人脚比脸白,他总是藏着掖着,在曹操不知道的地方,贾诩曾暗地里开始站队,他选择辅佐曹丕来争夺世子之位,此时的曹操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世子的人选上还特意跑去问询贾诩,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曹操
在曹丕想要篡汉自立时,还特意跑去问了问贾诩的意见,殊不知,后来在司马懿想要篡魏的时候,他也是征询过贾诩的意见,可以说贾诩这个人作为谋士是非常合格的,但作为臣子却是大不忠。
这就是真实的贾诩,你可以说他不忠、不义、为人歹毒狠辣,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那个乱世成为三国第一谋士,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他用计才能无所顾忌,所能看到的事物也通常是别人看不到的细节。
这也就是贾诩,虽歹毒狠辣却能历任三朝被帝王所厚待最终得以善终,称其为“三国第一谋士”,此名绝对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