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赵匡胤的成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乱世出英雄,赵匡胤就是在乱世当中出生的,后来跟着柴荣一起打天下,但是最后赵匡胤还是靠着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所以赵匡胤的心里知道,当初和他一起开国的功臣都是非常厉害的一群人,如果他们有二心的话,那么他的天下就不是他的了,而且他的下场也会非常的惨。所以赵匡胤和历史上很多的皇帝一样,选择了罢免功臣。
赵匡胤就请大家喝了个酒,把兵权给收了。本来赵匡胤觉得兵权在自己的手里就非常的安全了,但是他算错了一件事,漏掉了一个人,所以最后赵匡胤的下场也是很惨了。
当时赵匡胤只顾着去限制那些不姓赵的人的权利,但是却忽略了姓赵的也对他有很大的威胁。这个姓赵的人就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当时赵光义是个武将,而且常年征战沙场,立下过战功。如果他不是姓赵的话,相信赵匡胤早就把他的职位撤了让他回家种地了,正是因为他姓赵,所以赵匡胤觉得反正都是赵氏的天下,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没有怀疑他。
而且因为赵光义这个人的军事才能也算是被赵匡胤认可的,再加上赵匡胤对他非常的放心,所以赵光义手里面的兵权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大。
史书上记载,有一天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人喝了一晚上酒,在烛火的影子当中好像看到有斧头的影子,当天晚上赵匡胤就暴毙了。有的朋友大胆的猜测,当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喝酒的时候,赵光义一定是对赵匡胤下了手脚,既然有人看到了斧子,所以应该就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
而且后来赵光义就直接继位了,但是我们知道,赵匡胤是有继承人的,不管怎么说也轮不到弟弟赵光义来继承皇位,但是赵光义的手里有兵权,兵权在手的时候,说话的分量就不一样。赵光义用金匮之盟的说法就把皇位夺到了自己的手里,赵匡胤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其实也怪赵匡胤,要是当时留下了那些开国的武将,现在还能有人帮他制约着赵广光义,要不然就是当初不要把赵光义给漏下来,也不会让后来的赵光义能够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