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奇案:妻子半路失踪,小叔子被判死刑,不久后妻子突然出现

清朝奇案:妻子半路失踪,小叔子被判死刑,不久后妻子突然出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94 更新时间:2024/2/17 15:09:41

袁州府萍乡县,有一个叫强的人,他娶了一门亲事,妻子姓周。平日里夫妻俩人关系非睦,一家人以务农为生,日子还算过得去。

有一天,张强接到来信,妻子的母亲病重,娘家人想要让妻子回家去看看。得知母亲病危,妻子周氏非常担心,便想赶紧回去。

这种事情,张强自然不会拒绝,夫妻俩人有一个年幼的孩子,周氏回娘家的时候,便把孩子一起带了回去。就这样过了几天,周氏母亲的病情好转,这边的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周氏便想着要回去。

可当时社会治安没那么好,周氏担心自己路上出什么事情,她就想让丈夫来接自己。只是正赶上农忙的时节,张强正忙着地里的事情,没时间去接妻子。他便让自己的弟弟张勇去接妻子,张勇便到了嫂子的娘家,将嫂子和孩子接了回来。

一路上,张勇担心地里的庄稼,便急着赶路。可周氏是裹了小脚的女人,始终走不快。他们就这样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到了离家还有30多里的石滑坡,周氏实在走不动了,她便让张勇先带着孩子回去,自己在这里歇一歇,一会儿再走回去。

张勇见离家里已经不远,想来问题不是很大,便先带着孩子回去。可回家之后,周氏始终都没有回来,兄弟俩人等了许久都没见到人,生怕出了什么事情,便连忙带着人出去寻找,可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周氏的踪迹,这下事情闹大了。

周氏的家人们听说此事,纷纷前来帮忙找人,一众人找了半天,在石滑坡附近的一处山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尸体没有头颅,但尸体的衣着竟然是周氏离家时候所穿的。

周氏的家人们无比愤怒,他们把矛头对准了张勇,毕竟张勇是最后跟周氏在一起的人。他们认为张勇是起了歹意,周氏不从便被他给杀掉了。可张强并不相信,他认为弟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两家人因此闹得非常不愉快,并把此事闹到了官府中。

当地的知县是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人,他接到报案,只想着早早处理完此事。于是他直接就把张勇下了大狱,用了各种酷刑,张勇最终经不住这么拷打,只能承认自己杀了人。

随后,知县还派人四处寻找,找来了一颗面目全非的头颅,还有一把带血的匕首。就这样,结合张勇的供词,知县很快就给张勇定罪。就在此事已成定局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消息,有人找到了周氏。

前不久,有个村里人在外吃饭的时候,意外看到了一个和周氏很像的女子。他便上前一问,果然此人就是周氏。周氏把当日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原来当日周氏在那里休息,突然碰上了一个大汉,他用刀挟持了周氏。

大汉还挟持了另外一个女子,他见周氏长得漂亮,便杀了这个女子,强行把周氏带走。他还把周氏的衣服穿到了那个女子的身上,周氏为了保命只能屈服,就这样一路跟着大汉到了这里,才被乡亲们发现。

随后,这个人连忙把消息报告给张强等人,大家连忙带着人去追,总算将周氏成功解救出来,还把这个劫持周氏的歹人给扭送到官府中。此人是当地一个大户家的护院,拐了主人家的丫鬟出逃,在路上看到周氏便起了歹意。

他杀了丫鬟后,将丫鬟的头颅扔到了一口枯井里,然后准备带着周氏离开,没想到被周氏的家人们发现,自己被众人捉住送官。

此事被送到南京知府衙门处理,知府将此案交于江西知府处理。至此,这起案件才算真相大白,可此时,张勇已经被知县处决了。江西知府重审了案件,发现当地知县将张勇屈打成招,又伪造了头颅与凶器等证物。

由于此案越闹越大,知府便从重处理,从知县到底下捕快等差役,全部被判处了死刑。随后周氏回到了家中,张家得到了官府拿出的50两赔偿。可此事闹了这么久,张家在当地的名声早就臭了,更不用说张勇无辜被杀。虽然拿到了一些补偿,但人已经回不来了,这起离谱的案件,反映了晚清地方吏治腐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篡位后周登基,为何后周朝廷老老实实,没有人起兵反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后周为何就没有人敢与赵匡胤作对,难道柴荣领导能力、为人处世太差,手底下没有一个死忠吗?制造舆论,篡位变成了禅让,赵匡胤的地位合法化《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征契丹,平定瓦桥关(今雄州)关南之后,继续北行。“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

  • 朱元璋为何不让四子朱棣当皇帝?老朱陵寝中的妃子顺序说明了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对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来说,朱元璋绝对是一个好父亲,这一点毋庸置疑。估计和朱元璋小时候受的很多苦有关系,所以他非常宠爱自己的儿子们,对太子朱标就更不用说了,朱元璋可以说往朱标身上倾注了很多。从老师的阵容,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在学习上,朱元璋给朱标配备了宋濂这样的名师,在军事上朱元璋给朱标

  •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十米内躲子弹,曾保张作霖六年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宫宝田,1870年生,自幼家境贫寒,十三岁就在外打杂生存,在一次给王府送米时遇见了自己的伯乐。王府护院的董海川得意弟子尹福。尹福多次观察宫宝田,认定他是习练八卦掌的难得之才,遂领宝田去拜见老师董海川。这是宫宝田第一次拜见师祖董海川,董海川握住他的手上下端详,连声说:“难得,难得!”再三叮嘱尹福着意培

  • 朱元璋有一习惯,妃子们都很不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小时候的朱元璋,家境贫寒,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家族里第八个孩子,因为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所以取名朱重八。朱元璋从小过着凄苦的生活,为了躲避赋税而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更别提吃饱穿暖了。等到十七岁的时候,朱元璋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和父亲以及兄长一起抚养家庭,承担着一家老小的日常开销。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朱元

  • 清朝时期广州将军比两广总督大?我来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有网友说广州将军是正一品,比两广总督还大,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清朝一共设置了14个驻防将军,在康熙时都是正一品,但到了乾隆时期,只有伊梨将军、盛京将军保留正一品,其它12个驻防将军全部降为从一品。广州将军也是从一品,广州将军是清朝八旗军驻防广州的军事长官,驻广州八旗军总兵力1700人,广州的旗兵只

  • 太平天国:十二名将迥然不同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十二、奋王——罗大纲罗大纲广东梅州丰顺人,剽悍机警,少怀大志,往来茭塘一带,出没无常。聚众千余人,独树一树,于桂平江口投入太平军,从萧朝贵攻永安,为先锋,攻克永安,为天王洪秀全厚待,因非金田元从,故未封侯王。然其犷猛异常,剽过如风,雄冠诸将。又与众同甘苦,士卒乐为效死,故出辄有功。与秦日纲统水师,克

  • 朱棣造反成功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哭着大喊:父亲你害得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官方史书记载中,明朝的开国太祖皇帝是朱元璋,而紧随其后的太宗皇帝则是朱棣。虽然这些内容记载的清清楚楚,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太祖和太宗之间还夹着一个皇帝,明惠帝朱允炆。说起来这段历史也的确奇葩,本来太宗皇帝应该是朱允炆,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他输给了自己的叔叔,结果使得他不仅

  • 朱元璋一共杀了多少人?胡惟庸案30000人!蓝玉案15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初年,朱元璋将刘伯温宣进宫中,与其商量丞相一职的人员。当时明朝的丞相有两人,左丞相李善长和右丞相徐达。其中,左丞相李善长是龙兴之臣。他跟随朱元璋时间最长,把执朝纲多年。在朝堂上朋党众多,一呼百应。右丞相徐达终日领兵,对朝堂之事不闻不问。由此形成了李善长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对朱元璋的皇权构成了威胁。

  • 晚清有个秘密社团,曾组织暗杀五大臣,陈独秀和蔡元培都是会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军国民教育会”原本是黄兴等人在日本组建的“拒俄义勇队”。后来“拒俄义勇队”被日本政府强行解散,黄兴等人于是将“拒俄义勇队”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其宗旨是: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该会成立之后,吸纳了很多知识分子加入。有一部分会员被派到国内从事暗杀活动。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炸弹被成功研制出

  • 宋朝十大抗金将领:宁死不投降,堪称忠义之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徐徽言,浙江衢州人。 1129年,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一路狂奔,躲到海上避难。徐徽言镇守晋宁军,是抵御金兵攻打陕西的一道重要防线,双方进行拉锯战。城内粮草断绝,外无援兵,徐徽言拒绝金兵劝降,还斩杀金兵主帅完颜娄室的儿子。晋宁军陷落后,徐徽言多次拒绝完颜娄室劝降,表示愿意追随太祖、太宗于地下。说完,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