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抗金名臣崔与之简介 金军慑其威势望风而退

南宋抗金名臣崔与之简介 金军慑其威势望风而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41 更新时间:2024/1/17 14:27:12

姓名:崔与之

字:正子、正之

号:菊坡

谥号:清献

所处时代:南

出生地:宁都

出生时间:1158年

去世时间:1239年

官职: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

主要作品:《崔清献公集》

崔与之祖籍河南汴京,后来因为靖康之乱,曾祖一辈南迁躲避战乱,先后居于江西宁都、广东河源,到崔与之父亲这辈定居广东增城。

崔与之家境清贫,读书都成问题,后来还是得到亲友的资助,这才得以进入最高学府太学就读。

南宋绍熙四年,崔与之高中进士,外放地方官。历任地方的司法官员、知县、户部员外郎。因为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颇佳,后被调入京都。嘉定七年,被破格提升为直宝谟阁,代理扬州军政,以全权筹划抗击金国军队南侵的地方防务。

管理扬州军政之时,崔与之虽是以入朝,但是却并非纸上谈兵。他走访各地,了解百姓的实际情况,依据当地人爱马而擅骑射的特长,最终组建“万马社”。崔与之招揽百姓加入后,以军事化训练社名,最终形成了颇具声势的民间骑兵。

这些受过训练的民间骑兵与各地抗击金国的民兵联合,共同对抗金朝。在崔与之的主持下,这股势力形成一定规模,军民齐心抗敌,将金兵阻拦到扬州城外。

在扬州处理军政事宜期间,遇到浙东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百姓们流离失所,大片的饥民涌入淮东一带。与其他官员不同,崔与之没有将这些居民拦在城外,而是将饥民放入城内妥善安置,发粮救济,从而活民无数。

嘉定十三年,金兵进攻四川,崔与之受命为成都府本路安抚使,后升任为四川制置使,管理抗金事宜,组织百姓抗金。在四川任职期间,广泛采纳良策言,不论出生任用贤能,抵挡金国的进攻。当时他甚至大胆用归降的金国将领,领兵出征,给予金国痛击。

在崔与之管理四川的五年时间里,金军始终无法进入四川境内,保证一方平安。后来还是他因病离职,后继者将其施行的政策改的一塌糊涂,最终才导致金兵乘虚攻入四川。后来崔与之带兵复职,金军慑其威势,望风而退。

端平二年,为广东经略安抚使。任职期间发生兵变,叛军围攻广州城。崔与之亲自临城安抚,叛军服其恩威而纷纷下跪弃械,兵变因此被平定。

嘉熙元年,崔与之被授为右丞相。崔与之坚决推辞,未曾赴任。嘉熙二年,崔与之退休归隐,成“菊坡学派”。嘉熙三年因病逝世,上谥清献。

附:崔与之还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开岭南宋词之始。任成都知府兼本路安抚使时,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题剑阁》一词,流传千载。泽东主席曾手书该词,如今珍藏在广州博物馆里。

【水调歌头•题剑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蒲涧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的母亲是谁?4种说法2个身份,评汉八旗已非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算命先生可能说的是:皇帝呀,你是我们汉人的后代,你应该反清复明呀。不能数典忘祖,忘记自己是汉人对于乾隆杀算命先生这种根本无法查证的谣传,根本没必要按照历史真实去跟它较真儿。回答者能够说出的根据也无非是小说或影视剧,连野史的资格都不够。钮祜禄氏首先,清朝的各项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皇帝想去微服私访也基本不

  • 呼啸 /石章《玉兔千年空捣药——宋代松鼠水注相关问题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松鼠水注相关问题研究呼啸 /石章呼啸:陕西历史博物馆党政办公室,副研究馆员石章:福建博物院对外交流部,馆员摘要:水丞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房用具,本文通过对福建博物院所藏“宋龙泉窑松鼠水注”的定名辨析入手,讨论并确定了其造型应是“玉兔捣药”。水丞是文房中的盛水用具,古人基于同类相从的文化习惯和“

  • 明朝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字,解开世界谜团,让考古专家很激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因为据史书记载中说:郑和的船队中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也就是长137.72米、宽56.34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占地面积。西方学者质疑明朝是否真的建造出这样一艘船,因为明朝是使用木材建造船只,而且这样大的一艘船也不容易控制,更是不能够在海上长期航行。只要拿出明朝当

  • 雍正王朝:康熙晚年官员们挪借库银的局面,有何真实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上一期竹山解析了邬先生和胤禛,在对待太子授意老十三胤祥暗杀郑春华一事上的态度。十三爷救下郑春华,多是出于“侠王”的有情有义本性,而邬先生和胤禛的动机,就不那么能放到台面上说了。可见,这位前半生饱经沧桑、俗世阅历丰富的邬先生,之所以能入四爷胤禛幕府,心甘情愿得为其出谋划策,也还真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类

  • 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朱祁钰如果退位,将皇位还给明英宗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精锐数十万大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瓦剌首领也先率领大军直逼北京城。于谦建议孙太后立了朱祁钰为帝,并受命率领京城仅有的数万明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正是因为明军的胜利,让朱祁镇失去了价值,最后,被也先放回了明朝。历史上,朱祁钰并没有将皇位还给朱祁镇,而是朱祁镇在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

  • 乾隆长到12岁才见康熙,只一面就改变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康熙有35个儿子,只有20个平安长大,这20个儿子里有9个都想当皇上,而唯独胤禛不想当皇帝(其实他是装的)。图片来自网络当时,康熙已到晚年,因为儿子们争储的事,心力交瘁,整日失眠。因此,当闲云野鹤一般的胤禛,提出自家圆明园里几百株牡丹竞相绽放,邀请他去赏花时,他立马就答应了。殊不知这一切都是胤

  • 明朝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为何不怕自己被人架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作为国家权力最大的人,从理论上说他可以决定做任何事情,而无论是否合理合规,这就是所谓的皇权至上。然而,皇帝虽然有近乎无限的权力,但个人精力却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全国大大小小所有的事务做出决定,所以就需要有人协助。秦朝时这个人就是丞相,西汉初期分为左右相,变成了两个人,到了汉武帝时期设立内朝,任命尚

  • 清朝古墓出土,墓内女子呈奇怪姿态,学者揭开一段悲惨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的扎龙湿地里有一座坟墓,不仅寸草不生,看上去还阴森恐怖。村民见到此地就会躲避,生怕会有什么不测。1999年,因当地修建公路,工人们壮着胆子就来到了坟地旁边。在清理地基时,不少青石被挖了出来,工人们好奇不已继续朝下挖,随后清理出来一座青砖石古墓。考古专家闻讯后随之赶

  • 明朝分封在山东的六位藩王,三个国除,三个传到明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山东在有明一代被分封六位藩王。齐王朱榑齐王朱榑,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朱榑被册为齐王,封国在山东青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三月,朱元璋下旨设立青州护卫。洪武十五年十月,齐王朱榑正式之国青州。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即

  •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到底有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这个和珅的家产竟然比清政府十五年的资产还要多,幸亏和珅没有反叛之心,要不然这富可敌国的实力,改朝换代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作为掌中宝,乾隆皇帝一直宠信着和珅。乾隆皇帝喜欢,不代表他的儿子也喜欢。这不乾隆刚撒手人寰,嘉庆皇帝便把和珅处死。你别看和珅家大业大,但他的妻妾还真不算多,零零总总加起来才有四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