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早逝,貌美如花的小乔和谁共度下半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周瑜早逝,貌美如花的小乔和谁共度下半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05 更新时间:2024/2/3 14:00:25

英雄们不仅要有战场上的运筹帷幄,更要有生活中的儿女情长。而周瑜小乔这一对璧人,无疑是三国时期儿女情长的代表人物。

周瑜贵为东吴大都督,自然是人中龙凤,而小乔更是那个时代从众多美人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那么,当三十六岁的周瑜英年早逝之后,国色天香的小乔又该如何自处呢?

一、江南有二乔

三国时期有句俗语:“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说的是当时孙吴的桥公之女大乔小乔与曹魏的文帝曹丕之妻甄宓,都是举世皆知的大美人。

甄宓的美丽灵动在《洛神赋》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二乔能与她齐名,自然也是毫不逊色。那么,二乔究竟是何许人也?她们又究竟有多美呢?

建安四年,神采飞扬的江东双璧——孙策与周瑜攻破庐江的皖城,取得皖城大捷。此时城中有两位一路颠沛流离,逃难而来的绝色美人,她们就是桥公的女儿——大乔和小乔。

桥公的身份向来有争议,清代的沈钦韩信誓旦旦地称太尉桥玄是二乔之父,因为只有位至三公的人,才有资格称公。但是孙策周瑜攻破皖城是在公元199年,二乔正值芳龄。而桥玄公元183年就已经去世,去世时已经七十五岁,不大可能生下这么年轻的女儿。

至于桥公的称谓,只能说当时称公是很普遍的,面对德高望重的人,都会称公以表敬意,并不特指三公。

综上所述,仲王朝的大将军桥蕤更符合二乔父亲的身份。桥蕤位高权重,又对孙策十分赏识,被孙策称为“桥公”再正常不过。而且桥蕤死于公元197年,他死后二乔举家南下,饱经战乱知道遇到孙策周瑜二人,也符合现实。

说回孙策与周瑜,二人破城之后,见二乔是故人之女,又生得花容月貌,顿生仰慕之情。于是,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自古英雄配美人,何况是好事成双,这两桩婚事,一时被传为美谈。

二、潇湘月冷二乔魂

可惜这样的天作之合并没有持续太久,婚后不到一年,江东之虎孙策便遇刺而亡,留下年轻的大乔守寡。与之相比,小乔就幸运得多,周瑜在东吴步步高升,甚至官至大都督,总领兵权。婚后二人更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宛若一对神仙眷侣。

可惜美好的姻缘总是遭天嫉恨,周瑜与小乔也没能走到白头。

赤壁之战大获全胜后,周瑜觉得刘备将来会成为东吴的心腹大患,于是向吴主孙权进言,计划夺取益州。几次劝说之后,孙权终于答应了周瑜的作战计划,于是周瑜收拾行装,前往江陵部署作战计划,没想到途经巴丘之时,突然病逝,吴国痛失大将,闻者无不悲痛。

当然,其中最悲痛的非小乔莫属。周瑜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与小乔成婚也才十一年两人感情甚笃,还育有二子一女。骤闻丈夫去世,小乔痛苦万分,终日以泪洗面。但无论小乔流多少眼泪,也终究唤不回被死神带走的丈夫。

二乔这对姐妹花也算是命运多舛,幼时饱经战乱,颠沛流离,成婚之后以为能幸福一生,结果大乔年纪轻轻就守寡。

十年之后,小乔的姻缘也被上天拆散,不仅与她的姐姐大乔一样成了寡妇,还要独自抚养年幼的三个儿女,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那么,在周瑜死后,年轻貌美的小乔后半生又是怎么过的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

三、为夫守寡

周瑜死后,所有人都很关心美貌依旧的小乔是否会改嫁。汉末三国时期,社会风气是很开放的,不像后来的明清要求寡妇守节,被用贞节牌坊加以束缚。

与二乔齐名的河北甄宓本来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的妻子。官渡之战后,袁绍打败而归,他的儿子们慌忙弃城而逃,连家中的女眷都没来得及带上。

曹丕率领大军抢先一步进入城中,见到了貌美如花的甄宓,立刻惊为天人,娶回家中,生下了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并未有任何人觉得不妥。

可见当时改嫁是十分普遍的行为,周瑜死后,小乔若想改嫁,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会有人阻拦。

但最终,风采依旧的小乔还是没有选择青年才俊成婚,而是和姐姐大乔一样,为丈夫守寡。

显然,在经历了周瑜这样英姿勃发、谈笑间就能让敌军灰飞烟灭的丈夫后,小乔又怎么可能看得上其他男人呢?她又怎么能忘记那个文武兼备,既能在百万大军面前谈笑自若,又能在闲时为她抚琴作曲的“江左风流美丈夫”呢?

所以,周瑜死后,黯然神伤的小乔前往庐江守护周瑜的陵墓,这一守就是十三年。

四、晚年生活

此时,由于周瑜身死,周家青黄不接,人才凋敝,已经渐渐没落。而当时的吴主孙权没有因为周家失去利用价值而对小乔等人弃之不顾,反而对这位大臣遗孀很是照顾,每年都资助钱财,让她能好好抚养三个孩子长大,生活不至于陷入困顿。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孙权也是专门派人保护小乔和她的子女,让他们不至于遭到战争的侵害。

等到周瑜与小乔的三个儿女逐渐长大,孙权便做主让太子孙登娶了周瑜的女儿周彻,让她成为太子妃,身份显赫一时。

此外,孙权还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周瑜的儿子,这样,孙周两家的亲家关系更加密切,周瑜的三个儿女也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公元223年,为周瑜守寡十三年的小乔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四十七岁。她死后葬于县城西郊,称作“乔夫人墓”,而周瑜葬在城东,二人死后只能遥遥相望。

结语

许多人不相信在乱世之中能有坚贞的爱情,小乔给了他们答案。周瑜生前,小乔相夫教子,让周瑜安心上阵杀敌,没有后顾之忧。周瑜死后,小乔又忠贞不渝地为夫守墓,独自抚养儿女,直到生命的尽头。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小乔的晚年生活很悲惨,她这样的美人不应在守寡中蹉跎年华,让美貌凋零。

但从另一方面讲,小乔的余生都沉浸在与周瑜的美好回忆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莽究竟有哪些发明,和超前的政策?他到底可不可能是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我们熟知的游标卡尺,它在1631年被法国人约尼尔·比尔发明,但是他只是留下了理论并没有做出实物,而现在我们来看这张图。这是1992年5月在扬州市甘泉镇发掘出来的青铜卡尺,它的功能与现代几乎一模一样。因此它现在是扬州市博物馆的藏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与此同时它诞生的年份正是距今2000多年的前的

  • 太平公主最后没成为历史上的第二个女皇,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平公主真实历史,太平女将被俘怎么处置,太平公主为啥没当皇帝

    其实在后期,太平公主的地位十分的显赫,她自己也开始了为她今后的政治道路开始做准备。但是突然出现了一个拦路虎,那就是皇后韦氏,皇后韦氏也想学武则天,参与政治,当上女皇。而李显正好十分的懦弱,韦氏的夺权更加的放肆了。到后来,韦氏甚至直接害死了自己的皇帝丈夫!但是,太平公主也不是吃素的,也发动政变,组织人

  • 太平公主最后没能成为历史上的第二个女皇,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后期,太平公主的地位十分的显赫,她自己也开始了为她今后的政治道路开始做准备。但是突然出现了一个拦路虎,那就是皇后韦氏,皇后韦氏也想学武则天,参与政治,当上女皇。而李显正好十分的懦弱,韦氏的夺权更加的放肆了。到后来,韦氏甚至直接害死了自己的皇帝丈夫!但是,太平公主也不是吃素的,也发动政变,组织人

  • 他的能力其实不弱于三国诸葛亮?被演义埋没的一代蜀汉贤相蒋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蒋琬,也算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名人。他是蜀汉的文官,也是诸葛亮所“钦定”的接班人。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他担任了“尚书令”的职务,也算是接替了诸葛亮,在蜀国的“丞相”身份。然而,由于《三国演义》小说的盛行,也由于诸葛亮的形象太过于高大完美,在大多数人心目中,

  •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亲姑姑,为何两人是对立关系,原因让人羞于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关系,经典传奇李隆基,甘肃李隆基

    但太平公主一生有过两次婚姻,这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她自己的意愿,有一次她穿着官服在父母面前挥舞,武则天看后笑道:“你又不当官,为何要打扮成这样”?太平公主则回答道:“可否为她选一位如意郎君”,唐高宗见太平公主有想嫁人的意思,自然顺从她意为其挑选了一位驸马。于是在太平公主16岁那年,嫁给了城阳公主的儿子薛

  • 史书里的刘表也有5虎上将,3人去蜀汉,1人去曹魏,1人去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表死后刘备能夺取荆州吗,刘表手下的谋士和武将,刘表死后刘备怎么占领了荆州

    从公元200年开始,协助刘表的表亲刘磐负责长沙防务,多次与东吴名将太史慈对抗。而且还一直处于攻势,10多年没吃过亏。众所周知,黄忠后来去蜀汉当上后将军,也就是《演义》里的五虎上将。2、甘宁。原籍四川,东州之乱后转附刘表,未得重用,接着下派到江夏郡又被黄祖嫌弃当普通人看待,因此去了东吴。甘宁为刘表效力

  • 太平公主召见数名男子,次日侍女打扫房间,惊慌退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李令月武则天有一个小女儿叫做李令月,也就是我们后世常谈的太平公主,她从小在母亲的影响下长大,思想和那个时代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对待感情的态度上,也更体现在人生的追求之上。古代的女子人生追求,一般都是相夫教子之类的,但太平公主则不同,她受母亲的影响,对权力也有极高的兴趣。在武则天时代后期

  • 刘宋第三位皇帝,开创“元嘉之治”,结局却十分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宋元嘉个人资料,刘宋皇帝一览表,元嘉之治

    一具体来说,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年—453年在位),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的弟弟,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刘义隆身材魁梧,博览群书,擅写隶书。东晋时期,历任徐、司、荆三州刺史,受封彭城县公。元熙二年(42

  • 从上海某高校的血案说起:从“非升即走”联想到蜀汉的依法治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伤脑筋的是,围绕这起案件同其他热点一样,舆论的矛头还是指向了“环境论”。伴随着“为行凶者”解围的浓厚氛围,仿佛所有的“原罪”也都能归结到“环境”问题,而对行凶者违反刑律而“谋杀”的鞭笞,反倒成了末流。累!他们说:引起血案的根源乃是高校实行类似“非升即走”的末位淘汰制,让无数青年教师卷入无尽“内卷

  • 太子想要造反,为何李世民痛苦地想要自杀?原因出在他自己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临死前得罪一个惹不起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让太子出家,李世民在什么事件后被立为太子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一卷,它的繁华与稳定让后世的人苦苦追寻。唐朝之所以出现繁荣稳定的局面,与它的几位统治者分不开关系,从李世民到李隆基,都曾为大唐盛世做出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李世民,可以说他是先驱与开创者,若没有李世民创造出贞观之治,唐朝也不会繁荣复兴。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治理,才会出现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