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所有人看走眼了的唐高宗李治:阴鸷冷酷,残忍无情的雄主

被所有人看走眼了的唐高宗李治:阴鸷冷酷,残忍无情的雄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5 更新时间:2024/1/20 14:21:46

这也就有很多人对于唐高宗的印象只有软弱无能,身体羸弱。就连他的文官也评价他“不堪重用”,民间更是讥讽他“依靠女人”。这似乎就让他的形象一落再落。

其实几乎是所有的人都看走了眼,包括那个评价他为“仁厚”的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并没有你想的那样软弱无能,正相反,他是一个残暴无情的君主,铁血的帝王。

一、掌权之路

李治给我们最多的直观感受是前半生被自己的舅舅所操控,后半生又被自己的妻子所掌握。他自己心爱的儿子和女人一个都没有保住,就连想要雄起废掉武则天,最后却把错误推给大臣,导致人家九族灭门。

1.不争

李治的童年,相对于其他帝王而言是单调但是有趣的。他前面有一个太子哥哥,李治排在第九名,完全不需要去担心自己能不能夺嫡成功。因为比他厉害,比他有雄才大志的皇子多了去了。

有人觉得李治能够被立为太子,还是因为他运气太好。太子李承乾试图谋反,结果计谋败露,结束了太子生涯。四哥李泰则初显锋芒,获得了一众朝臣的喜爱,支持李泰的人不计其数。

然而最后,李世民选择了什么事也没干的李治作为太子。确实在夺嫡中,帝王最反感的便是皇子动用心计去勾搭他朝中的大臣,为了皇位互相残杀,拼命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让众人都诧异不已,但是其实四子李治的“不争”恰恰也是一种学问,无为而治便是道家最主要的思想。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胤禛之所以能继承皇位靠的不就是他的不争吗。

2.不闹

唐高宗李治在被李世民培养了6年之后,终于得以继承皇位。李世民临走前害怕他治不好国家,便把自己的心腹大臣都留给了他,包括那个力挺唐高宗上位的长孙无忌,也就是李治的亲舅舅。

最开始的唐高宗还能和群臣友好相处,友好交流。后来让李治郁闷的是,前朝的大臣几乎把重要的折子都递给了长孙无忌,留给自己的只是一些平淡无奇的闲聊话语,一时间群臣只知长孙无忌而无君主。

但是唐高宗知道自己的羽翼并未丰满,压根没有跟他们争的底气,他便把自己的本性隐瞒了起来,对外示弱。最后他从长孙无忌控制不到的后宫里找到了办法,那就是挑选一人来与后宫长孙的人抗衡。

这个人就是武则天,通过废王立武,李治逐渐抬高了自己的威信。他开始锋芒毕露,一点一点地剪去了长孙无忌的羽翼,在这个过程中,他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最终成功让李唐王朝回到了自己手中。

可以说,若是李治在这系列中,但凡对长孙无忌表现出一丝的不耐,或是想要闹腾一番。那么他掌权之路就还要再往后延迟,甚至有可能直接被长孙无忌和他的爪牙推翻政权。

李治不是害怕,而是因为这关乎着江山社稷,百姓安康。正如他自己所做的一样,上位期间直接取消了当时李世民所颁布的减免徭役,人民得以在沉重的赋税里抬起头看一看他们的新君主。

3.不忘

很多时候我们评判一个君王是不是明君,主要就是看这个君主有没有关心民生疾苦,一个真正懂得为百姓着想的君主,才是人民心目中爱戴的好君王。“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过如此。

唐高宗在位期间便是积极关心百姓,唐太宗末年的辽东之乱让大批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唐太宗大兴的土木工程被唐高宗叫停。这也让那些本就食不果腹的百姓,得以在沉重的徭役中喘一口气。

唐高宗这一系列的举动,促进了人民的发展,也让原来不足300万户的人口,扩展到了380万户。人们把这个期间叫做“永徽之治”,如此一看唐高宗,并不算得上是软弱的,正相反那是他卧薪尝胆的表现。

二、铁血的帝王

在盘点唐高宗的一生,笔者发现,他似乎除了身体赢弱,一直病痛缠身以外,他所做出的功绩可不比唐太宗少。这似乎与外界传闻几乎相差甚多,很难不让人怀疑当时的流言蜚语,是不是有人故意带头。

纵观历史,虽然唐太宗时期让唐朝的经济发展到了鼎盛,但是在末年出现弊端。唐高宗却在开阔疆土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直接征战下了父亲在位时期都没有吞并的版图。

唐高宗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把长期霸占在东海一侧,割据海东的朝鲜古国直接给端掉了。这个霸占了500余年之久的朝鲜古国百济,在顷刻间灰飞烟灭,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历史残骸。

唐朝空前强盛的巨大军事实力,让唐高宗在开阔疆域时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即使是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在征战高丽时仍不讨好。可见当时唐高宗的军事谋略做得有多好。

当然因为李世民的连年征战,手底下的将士们对于外族有着绝对的自信能够获胜。李世民留给李治的,是一块马上就要能够开阔到最大的土地,李治也算是沾了李世民的光。

当然唐朝稳定的军事环境,内部和谐统一,李世民在开阔疆土上的努力,都只是唐高宗李治的先决条件,决定这场战争最终胜利的还是李治自己,这就是一个你没有见过的李治,铁血马蹄踏遍高丽。

三、传奇的夫妇

取得如此成就的李治,居然还会在历史书上被人评价为懦弱无能,后世文武百官丝毫没有给他面子,大肆吹鼓这个废物皇帝。李治并不是废物,只不过是他与武则天之间那点爱恨纠葛,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1.二圣

唐高宗晚年时期,身体羸弱,对于朝内的很多事情,几乎都是有心无力的。这时候武则天就站出来说,我可以替你上朝。这时候唐高宗就有一些心动了,很多事情他没有办法处理得那么快。

武则天作为他的政治伙伴,同他一起扳倒了长孙无忌,在信任方面完全说得过去。说到底唐高宗之所以会重用武则天,其实也是在挑战封建教义中的男尊女卑。

后来他们二人一同上朝,处理政务,这无异于减轻了李治的工作负担。让他得以喘上一口气,虽然李治身体弱,但是远没有到那种直接归西的地步,所以后世人评价还是太过极端。

也正是因为李治重用武则天,这才让世人抓住了小尾巴。毕竟在他们的传统封建教义中,女人是不能为官也不能上朝的。或许也正是因为李治这份信任,武则天死后还是以皇后的身份与李治合葬。

2.托孤

晚年间,唐高宗自知自己大限已至,便嘱咐自己的儿子说有处理不了的事情便交给武则天来处理。这也直接导致了武则天的势力愈渐膨大,最后成功改朝换代,武周王朝空前绝世。

也正是害怕再有第2个女帝,后世的人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便在史书中大肆夸大武则天的野心,说她“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同时,贬低了唐高宗,说他是一个懦弱的人。

然而若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其实唐高宗倚仗武则天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是他能找到的最好办法。儿子年幼,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解决。若是重用某一个大臣,让他权倾朝野,便会出现自己早期的情况。

这是唐高宗不愿意看到的,如此一来选择武则天也就成了必然。当然唐高宗没有想到武则天能活到80岁,重用武则天是为了杜绝权臣掌管朝廷的可能,因为武则天本来就是皇后,利益共体。

武则天才干过人,与他那个懦弱的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若是能得武则天的扶持,自己儿子就算再窝囊,也能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皇帝。在李治的计划里武则天也活不了多少年,毕竟她都五十多岁了。

即便当时唐高宗知道武则天有野心有抱负,终究是挨不过岁月苍老,但是武则天却活到了80多岁,还成功改朝换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千古女帝。

总结

我们评价历史的时候,不能因为一个人有着一些过错,就偏激地看待他。我们要从客观角度,客观问题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好人。就像李治,虽然他后期重用武则天,导致李唐王朝差点覆灭。

但是若是他不重用武则天,凭借着他儿子那点匮乏的脑子,也难成大事。最终还是要被仰仗的大臣夺权篡位,大唐王朝自此完结。李治从来不是一个懦弱的君主,他杀伐果断,也是一代明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打仗胜利者为何要烧杀抢掠?士兵为钱打仗,李世民都不敢制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军队烧杀想象图作者兰台头条问答上有一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古代打仗胜利的一方总要烧杀抢掠,侮辱妇女”?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古典帝国的士兵究竟为什么打仗?古代的君王和统帅又靠什么让士兵心甘情愿去赴汤蹈火?答案就是四个字:功名利禄。而古代君王和统帅又靠什么让将军和士兵宁愿战死

  • 蜀汉以正统自居,可面对孙权称帝并提议联盟时,为何却选择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一直以正统自居,可偏偏实力不足。孙权的这个提议到底接不接受?实在还是两难。在正统论和务实观之间,诸葛亮这位战略家如何看待两国的关系?他会如何回应吴国的要求?《三国志》里并没有记载诸葛亮的响应,但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里有诸葛亮一段精辟的析论,其精彩的程序不下于隆中对策。通过分析,诸葛亮向世人展现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明知道武则天的野心,为什么没处置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早就知道武则天有巨大的野心,但却没有处置她,最终导致她夺了李唐的江山,坐上了皇位。那么既然李世民明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为什么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呢?他到底在忌惮什么?李世民早前听说武则天容貌美丽,于是就下旨让她进宫当了妃子,而武则天不同于寻常女子的野心,从这个时候就暴露出来了。一入

  • 此人是赵云的师兄,战斗力堪称恐怖!赵云也不是他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三国时期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常胜将军呢?他就是文聘!一个被忽略的魏国名将。文聘,字仲业,河南南阳人,是赵云的师兄,与张任、赵云共同拜枪术大师童渊为师。文聘身长八尺,面貌雄伟,忠肝义胆,智勇双全,终其一生身经百战却无一败绩,胜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是三国时代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文聘最初在刘表手下担任大将

  • 唐太宗远征高句丽,看见隋军遗体,他下令:方圆十里,寸草不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高句丽是一个由扶余人建立的国家,早在西汉末期的时候就已经独立建国。东汉以来,高句丽王畏惧汉朝强大的实力,所以主动对中原王朝称臣纳贡。但随着三国群雄争霸和南北朝乱世的到来,高句丽人趁中原地区陷入混战,逐渐成为了半岛地区的霸主,并慢慢从游牧民族转变为农耕民族。后来高句丽虽然遭受北魏王朝的数次打击,但没过

  • 曹操错杀5个人,第3个让他打败袁术,第5个却让他赤壁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吕伯奢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后,董卓下令全国通缉他,曹操无奈只好东奔西走就到了父亲好友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本来想款待曹操,就磨刀杀猪。曹操听见他们磨刀以为要对自己图谋不轨,就杀死了吕伯奢一家老小然后仓皇骑马出逃,半道上又碰到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本人,曹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吕伯奢也给杀了。杀完后曹操还

  • 武则天喝醉后为一小国改名,名字沿用至今,如今已成为发达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看到这个名字,诸位脑海中负面标签还是占到了大多数,比如残忍。一个连自己亲儿子都要杀的人,你指望他能有什么样的造化?有因必果,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之处,才成就了后来的女皇之位。虽然自身有不足,但对于国家朝廷的大事,她总是能客观地分析和判断,最终缔造出了一个稳定又强盛的繁荣大唐。这段盛世时期,也被后人称之

  • 关羽30合难斩纪灵 150合难斩庞德 180合难斩黄忠 凭啥1合斩颜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熟悉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关羽的武力值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而其中最大的争议焦点则是关羽仅用一个回合斩杀猛将颜良这一战绩。那么关羽的武力值到底是个程度?颜良的武力值又是个什么程度呢?而关羽到底又是凭啥仅用一个回合就斩杀了颜良的呢?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各位看官一起通过认真地探究细枝末节,以期获

  • 唐朝有哪些灭过国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自此以后大量突厥人开始自动内附。突厥血统从此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盛唐时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达一百多人。这几乎占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东北和西域各部族纷纷要求内属大唐王朝:各族首领齐聚长安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也是在这一年孤悬海外的倭国向大唐帝国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那

  • 吕布临终前大喊六个字,道破一个秘密,曹操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龙蛇混杂的时代,尤其是三国演义中所刻画出来的英雄人物,虽然不至于像历史书中的那样严谨,可是也同样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例如“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赤壁大战,“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以及“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乾坤”的关羽等等。今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