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肃宗的张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结局如何?

唐肃宗的张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85 更新时间:2024/1/22 10:47:48

武则天驾崩之后,其女儿太平公主率先尝试,最终一败涂地,身首异处。安史之乱后,闪耀万世的大唐落下帷幕,唐肃宗李亨忙于平定内乱,无力压制后宫,皇后张氏趁机火中取栗,意欲再次踏上武则天的道路。

唐玄宗晚年昏聩,肆意杀戮。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深得唐玄宗宠信,为了一己之私,诬告当时的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结党营私,意欲谋反。唐玄宗听信谗言,将三人处死。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争抢太子之位的李亨因此从幕后走到台前,被封太子。

肆意专权的李林甫再次诬告李亨的太子妃韦氏、良娣杜氏的家人意图不轨,李亨深知前边几个哥哥的下场,为了不受牵连,果断将她们休掉,断了联系。

恰在此时,太仆卿张去逸的女儿张氏被唐玄宗选中,赐婚太子,封为良娣。张良娣美貌可人,自小聪明机警,能说会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被李林甫时刻监视,危机四伏。

为了李亨和自己的安全,一方面建议李亨,不与大臣有任何往来,另一方面自己事事亲为,不留侍女仆人在身边,以免被李林甫抓住把柄。甚至连做饭煮茶这样的小事,都是她自己来做。

在李林甫的把持下,整个朝堂言路蔽塞,排斥贤才,纲纪紊乱,最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京师长安被攻陷,唐玄宗西巡蜀地,太子李亨以及张良娣也随同前往。

即将程之际,太监李辅国认为此乃太子良机,建议太子应与玄宗分道而行,北上灵武。李亨听罢犹豫不决,后经张良娣劝谏,才让李亨下定决心,与唐玄宗兵分两路,转道灵武,。

由于唐玄宗带走了大部分人马,导致太子随行护卫不多,再加上兵荒马乱、世道险恶。每次太子下马查看地形,张良娣都会站在李亨前面。

李亨很疑惑,问道:“上阵杀敌又不是妇人之事,为何你总要站我前面呢?”张良娣说:“现在世道混乱,太子跋涉艰难,卫兵不多,要是有人放冷箭暗杀你,我在前面挡着,太子就能逃过一劫。”

到达灵武后,李亨随即集结大军,整兵备战,更是无暇顾及张良娣。随后,张良娣生下一子,仅仅休息了三天,就起来为战士缝补衣服。太子心疼说到:“产后忌讳劳累,你应该多多休息,养好身体。”张良娣说:“这不是妾身顾及自身的时候,需要先考虑太子的事情。”

随后,太子李亨在李辅国的劝说下,于灵武登基称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随即开始反攻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顺利收复长安之后,立刻把跟着他吃了不少苦的张良娣封为皇后,不久,张良娣先后给李亨生下二子李召和李侗。

成为皇后的张氏仿佛变了一个人,狡黠刻薄,巧言令色,再加上李亨性格懦弱,便开始染指朝政,意欲做第二个武则天。于是,她勾结李辅国,在朝中重要的职位上安插心腹,把持朝政。

为了更进一步,对大臣们旁敲侧击,让他们联名上疏,请求李亨给她加尊号。李亨虽然性格懦弱,但是武氏祸乱在前,自己不想做第二个唐中宗李治,所以拒绝了张皇后。

愤愤不平的张皇后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开始对太子之位下手,想废掉太子李俶,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当时的太子李俶不光是长子,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有大功。再加上他贤明有德,因此深受李亨器重。

张皇后为了能废黜李俶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多次在李亨面前大肆污蔑李俶。但天不遂人愿,也可能是因果报应,她两个儿子却早早夭折了。

张良娣并没因为儿子的早夭而悔改,她担心李俶继位后,对自己秋后算账,更加变本加厉地诬陷李俶。想让李亨立第二个儿子李系为太子。

但是李俶深受朝臣拥戴,大臣们多次在李亨面前替李俶辩解,使得张皇后每次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眼见李亨的身体每况愈下,卧床不起,张皇后担心再不采取行动,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她矫诏让李俶进宫。同时又让刀斧手埋伏在大殿内,准备等李俶入殿后,将他诛杀。

然而,一直和张皇后内外勾结的李辅国突然反水。心想如果能救下李俶,那么等他继位后,必能加封于我。所以他派兵在凌霄门拦住李俶,并把他保护起来。随后,李辅国率领禁卫军冲进大殿,将埋伏的刀斧手斩尽杀绝。

张皇后见李辅国率兵前来,知道大势已去,惊慌失措下,急忙跑到李亨病榻前,希望李亨能下旨赦免自己。然而,李辅国丝毫不顾病榻上的李亨,提刀径直走向张皇后,拽着她的头发将她拖出宫外,就地正法。李亨眼睁睁看着这一幕的发生,被吓得魂飞魄散。不久病入膏肓的唐肃宗李亨也驾鹤西去。

张皇后与太子李亨共患难时所表现出的伉俪情深,令人赞叹不已,称帝后的李亨不曾忘记糟糠之妻,但是张皇后选择了背叛他,利欲熏心,强横暴虐,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假如她能够不改初心,严于律己,将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代贤后的美名,而不是那样悲惨而可耻的下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第一美人李裹儿:心如毒蝎,称哥哥为奴才,还毒死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究竟是何人的姿容竟然艳压玉环呢?她就是唐中宗李显的小女儿,李裹儿。(一)光艳动天下的大唐第一美人李显在登基后因重用韦皇后亲戚而被武则天贬黜到庐陵,一朝天子落入颠沛之中,而后李显携韦皇后从庐陵奔赴房州,彼时韦皇后身怀六甲,受不住路上的颠簸,动了胎气,不得不早产生下女儿。因被贬穷困潦倒,李显甚至拿不

  •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然而,最有资格承袭李世民衣钵的,只有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名字,说起来还蕴藏着将来继承大业、统御乾坤的期望。对当时还不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的李世民来说,这个名字寄予了他太多的寓意。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甫登皇位,便将承乾册立为太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对李承乾的无限期望。那么,为父亲寄予厚望的李承乾是如何一路成长起来的呢?说来令人遗憾,这个原本注定要

  • 嘎子哥扮演的关羽,自我感觉状态良好,却被吐槽“最丑的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不管是在影视剧里,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画像、雕塑上都是高大威猛的形象。就算是在游戏《王者荣耀》里,关羽也是“骑着高头大马、手拿青龙偃月刀”的威武形象。但是,有一个人扮演的关羽虽然自我感觉良好,穿着一身和电视剧里的关羽一样的衣服,拿着大刀,也是一身肌肉,看着很强壮,却被吐槽是“最丑的关羽”。这个人

  • 展讯丨盛世长安,再现临平!百余件陕西唐代精品文物带你“梦回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代文物展览,大唐盛世经典藏品,梦回唐朝的文物

    在那个开放与包容的时代,雄伟的长安城,壮丽的大明宫,成为了当时世界各地人们最为向往的地方,它以博大的胸襟、发达的文明,吸引着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前来寻求知识、追求信仰、寻找财富、实现梦想……盛世长安,再现临平。本次展览以唐代长安文明为主题,精选陕西出土的12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

  • 历史上惊人的六大巧合,杨广的墓最后竟是被杨勇挖开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的王朝,最巧的是夏朝第一位皇帝名为夏启,启这有着开始的意思,而最后一任皇帝名为夏桀,而桀字与结同音有着结束的意思。这两个名字一个代表夏朝的开始一个又代表着夏朝的结束,这难道不是巧合吗?而历史上两个短命王朝秦朝和隋朝,秦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可惜二世而亡;隋朝也是历史上一个大

  • 李世民作为时代的最强者,但他的收官之战却带给他真正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自当皇帝之后,李世民再也没有亲征过。贞观年间的所有大战,他都只是制定基本方针,具体战役都交给将领们去完成。而这次亲征高丽,一则说明他重视,二则也因为他有充分信心。总之,他是志在必得。可最后他都没能越过鸭绿江,离征服高丽的目标相去太远了。后人因为这次战役失败,也多持批评态度,认为他没有吸取隋炀帝的前车

  • 李世民一生最大指挥失误:丢了一个秦琼一样的英雄得到了一个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表示尊敬,我们还是称罗成为罗士信,因为咱们又不是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直呼其名——罗士信十三岁就跟着大隋齐郡通守张须陀混,那时候就能身披两层铠甲(隋朝就有很重的明光铠,两套一百多斤)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并且抛起来用长矛接住。罗士信的成名之战是打拥有十万大军的卢明月,当时没被吓傻的

  • 诸葛亮上方谷火攻司马懿,突降暴雨,他阻止部下用箭射杀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六次兵出岐山,并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诱出大营,将之围困于绝地——上方谷,准备用场大火为这个老对手的送葬。然而天公不作美,就在司马懿父子即将被烧死时,天空突降暴雨,浇灭了烈火,让陷入绝境的“冢虎”逃出生天。而诸葛亮不下令射箭,其实有很大的合理性。因为弓弩是一种相当脆弱的武器,美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身世揭开,他是公主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苏无名和陆凌风通过蛛丝马迹追查离越,却不敢面对田铁雄,离越将他锁在密室中。期间,陆凌风找到了密室的出口,逃了出来,去救兵,而苏无名留下来应付。李悦。只是苏无名没想到,人面面具盒竟然是王妃吩咐的。这样一个不把百姓性命放在心上的公主,一旦成为唐朝的皇后,将会是唐朝的痛。可如今,皇上弱小,太子初出茅庐,公

  • 李世民弑兄逼父的最大靠山是什么?不是李渊纵容,而是一件大蠢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李世民篡位夺权,李渊无奈退位让给李世民,他何以落得如此下场呢?而且玄武门之变时没人支持他,可见是有深层原因的。说起历史上的君王,哪位没有几个自己的心腹呢?如韩信和萧何是刘邦的心腹,吴汉和邓禹是刘秀的心腹等等,然而李渊却只有李世民一个,虽然人李靖效忠于他,但是李靖官职较低,出征时大多为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