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杀死魏国皇帝,注定了晋朝“得国不正”,才有八王之乱?

司马昭杀死魏国皇帝,注定了晋朝“得国不正”,才有八王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07 更新时间:2023/12/9 3:50:12

长期以来,但凡提起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神州陆沉,华夏政权在历史上第一次失去中原地区这个“龙兴之地”,

很多痛心疾首的论者,往往喜欢归结于司马氏晋朝的“得国不正”,先天不足,统治合法性不足上。准确说,就是司马昭这个“晋太祖文皇帝”,当街斩杀魏后废帝(高贵乡公)曹髦之事, 认为直接开了公开弑杀天子的恶例,破除了皇权的“神圣光环”。

[var1]

然而,公开弑君这件事情,在当时确实震撼,但是对司马氏统治合法性的动摇,并没有这些现代论者所强调的那么大。

春秋战国时期,有多少国君都并非是在密室遇害,而就是被同样的当街、当廷斩杀,平民 百姓对此怎么想无关紧要,对统治集团的精英来说,但凡看过《春秋》的人,都不可能会相信什么君主不可推翻、不可杀害的光环。

皇权的本质,曹操此前从皇宫里把皇后、皇子们如杀鸡一样揪出来时候,汉献帝一句「我不知道命在何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var1]

曹髦其人,并非曹魏皇子,不过寻常宗室,亦从来并非有先帝遗诏指定、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其人本为已经掌控朝政大权的司马氏选立其为帝,其统治合法性完全是司马氏竖立的。既如此,当曹髦立场直接与司马家敌对时,司马家又为何不可诛之?

魏后废帝( 高贵乡公 ): 曹髦

[var1]

曹髦定要依仗天子名号,致司马氏于死地,司马家若不果断将其斩杀,难不成反而要乖乖伸长脖子,等着他杀光自己满门不成? 从霍光起,两汉有多少权臣家族,是被皇帝夺权后死无遗类的?

[var1]

会作如是想的,都是信了明清君主权力登封造极之时,那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谬论,全然不懂何为真正的先秦士风,汉魏风骨,那就是【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曹髦之死,就死在他身为权臣册立的傀儡皇帝,却还一心要杀害恩主,夺回朝权,狂妄叫嚣什么“司马昭之心”,完全不明白天下大势已变,曹魏气数已尽,也根本【摆不清自己的位置】。

晋文帝:司马昭

[var1]

说得更明白点,曹髦纯粹自己作死,属于自己明知道皇权已失,也要溅司马昭一身血来恶心他,并不是司马氏主观上故意非要弑君。

司马氏杀了曹髦之后,是用郭太后诏书全力给自己洗地的,只是司马氏当时尚是权臣,并非说一不二的皇族,还有其他世家大族制衡,没能掌握话语权而已。

对比下魏晋南北朝后期,那一大批被公开杀死、或者私下干掉的皇帝们,纷纷被扣上各种匪夷所思、禽兽不如的帽子,在史书上永不翻身,只能说曹髦这个“高贵乡公”已经算很走运了。

司马氏统一天下,建立晋朝,靠的同样是赫赫铁血武功,司马懿平辽,司马师平淮,司马昭灭蜀,司马炎灭吴,三代四位杰出君主前赴后继,历时数十年之功,金戈铁马打下江山,终结汉末三国乱世,从东汉末年一直到杨坚建立隋朝为止,数百年来无人能及,绝非王莽之流真正“欺孤儿寡妇”,纯粹靠政治斗争夺权的篡逆之徒可比。

晋武帝: 司马炎

[var1]

司马氏取代曹魏后,曹氏一族反而过得更好,解脱名为藩王实为囚犯的待遇,爵位也之降一级到郡公,还能大量出任实职官员。

魏帝曹奂改封陈留王,食邑万户,封地就在魏故都邺城,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都用魏制,上书不称臣,受诏不必拜。其各种丰厚地位、待遇、结局,几乎是历代亡国君主之最。

[var1]

而且,曹奂的子孙还成为晋朝和后续王朝的“三恪”之一,陈留王一系传承9代人、234年,比起十六国、南北朝那众多被斩尽杀绝的皇族们,简直就是赚大了……

从大历史的角度,曹操在赤壁战败统一梦想破灭,这就已经注定了中原的下一次内战是迟早的事情了,因为不实现天下一统,不可能为真正正朔,而曹操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有进无退了,不代汉则曹氏注定灭族,所以就不得不用一些辣手,吃相难看地杀戮忠汉势力,也注定了曹魏王朝本身就是个“ 统治合法性严重不足 ”的新政权。

[var1]

如果曹丕有他父亲的寿命,甚至魏明帝曹睿有他祖父的寿命,固然肯定能遏止司马懿的夺权可能。但长远的说,无非是让不可避免的中原内战推迟几十年。

就好比同一时期的欧洲,号称“世界光复者”的奥勒良大帝一统罗马三分归一,君士坦丁大帝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然而无非是把罗马帝国注定不可避免的灭亡,推迟一个世纪而已。

古典第一帝国在东汉王朝灭亡的时候已经走向衰亡,三国鼎立更是曹操刘备诸葛亮这整整一代英雄的奋斗彻底失败的体现。接下来无论是谁来再次统一,新王朝都注定是短暂的。

世家崛起、皇权衰落已成定局, 曹睿死后,幼帝曹芳大权旁落,曹爽一个能力废柴的远支宗室,都能让曹芳元服大婚后,仍旧无法亲政。

曹睿生前琢磨的后计,或者说如果他能长寿到六十岁,对自己身后事的布局,无非是让曹氏宗族广据权势,尤其要掌握军权,这不就是后来晋武帝司马炎选择的道路吗? ——这个选择就注定通向类似八王之乱的宗王内战。

[var1]

所以,即使曹丕或曹睿长寿,司马氏无法上位,曹魏王朝延续下来,同样避免不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结局。秦汉魏次第传承的华夏第一帝国终究有终结的那天。

从这点来说,司马氏才是真正的“背锅侠”,自己抢着去背曹魏握不住的权柄,然后替曹魏当了中华古典帝国的末代王朝,把中原内战推迟了50年,成为了神州陆沉的第一责任人,让后世唾骂至今……

(本文部分内容,为笔者好友【元年春王正月】 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云在长坂坡为何只救阿斗,不救刘备的两个女儿?你看刘备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长坂坡摔阿斗对赵云说了什么,武神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是哪一集,赵云救刘备去了哪里

    长坂坡之战刘备这个人比较倒霉,他虽然是皇室后裔,但是到了他这一辈,他们家早就不行了,连他读书都是叔父支持的,以至于他自己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不过刘备虽穷,但胸有大志,他也想干一番事业,于是他参加了平定黄巾军之战。虽然刘备表现不错,不过由于他本身没啥背景,所以他的事业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曹操攻打徐州时

  • 长平之战,40多万投降赵军被坑杀,白起:怪他用一座城池戏弄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真的坑杀了40万赵军吗,长平之战白起杀了赵军吗,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多少赵军

    灭掉郑国后,于公元前352年,韩昭侯重用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申不害,让申不害在国外主持变革。变法后的国外吏治清明,一时间的确是变强了,称为劲韩,但是也彻底地改变了国外人的气质。因为国外变法后施行的是法家权谋之术,以前耿直、忠诚的韩人,一去不复返,变成了偏向使用权谋之术的韩人。[var1]公元前293年

  • 通过陈庄古城、齐国古都、汉长安城,看城市布局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州陈庄临黄5年规划,陈庄火车站最新规划图,陈庄拆迁规划图

    [var1]高青陈庄古城遗址,为西周早中期古城遗址,其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在城内发现了墓葬、灰坑、祭坛、道路、生活区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城里什么都有…活人死人住一起。说明此时的城市还保存有新石器时代的聚落生活的风格。[var1]此图为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图。齐国古都临淄城,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最

  • 关羽被庞德之子灭全族?历史书说错了,他的后代至少有三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这种说法,关羽后人应该已经绝迹了。但奇怪的是,现如今,关羽后人遍布天下,无论是在山西运城,湖北荆州,还是四川成都,都有各种版本的关氏族谱、关氏后人出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不排除一些其他关氏冒充关羽后人,毕竟,关羽被历朝历代抬高到了神的高度,如果称自己为关羽后人,大概比说自己是皇室后人还要牛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蜀国最后的“定海神针”,却遭遇魏国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最后一个能让蜀汉保持在正轨的人物。[var1]放眼三国时期,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时,很多人不会注意这中间还有费祎的存在。但在诸葛亮去世,费祎接替重任辅佐蜀汉之后。费祎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在费祎的治理下,蜀汉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后来更是有人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虽然其中有夸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坐视刘备攻取荆南四郡?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刘备赤壁大战有地理优势吗,孙权为什么要打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获胜原因简短

    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刘备合兵,和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之谋,以五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军。战后,刘备、周瑜等又追击至南郡,曹操只好撤回北方,留曹仁、徐晃在江陵,派乐进镇守襄阳。在赤壁之战中,孙权一方出力最多,不过,刘备却在战后拿下了荆南四郡。那么,问题来了,孙权为何坐视刘备夺取荆州呢?

  • 谁说三国争霸只是汉人的戏?仅仅是北方战争就出了这么多异族群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从东汉末年开始的三国争霸是汉人英豪为主演,多民族战士为群演的战争大戏,在乱世中也有无数异族战士血洒沙场,在战争中留下了自己的传奇。[var1]在三国争霸的故事中,除了汉人,羌人应该是最抢眼的配角。羌人从东汉中期就开始不断地在西北豪杰的率领下反抗,也不断地向自己看重地地方实权大佬效忠。建宁三年(公元1

  • 东汉为什么没能占领漠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初期,鲜卑、乌桓、东汉联合起来对北匈奴进行了进攻,结果导致北匈奴政权瓦解,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鲜卑于87年西征匈奴,杀匈奴单于,导致北匈奴瓦解。随后,东汉派遣大军北伐,意图收割胜利果实,然而,东汉却最终未能占领漠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北匈奴残余势力逃亡阿尔泰山一带之后,东汉就扶持单于之弟右谷蠡王

  • 秦朝商鞅立木为信和汉朝季布一诺千金也比不了一个精神病人的承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立木为信成就秦朝霸业“谢谢你,你给我桔子,晚上我帮你捉小偷。”颠光赤着脚走过来说,我也没在意,不过看起来像金刚的他,听到有桔子吃,笑得双眼都眯了起来,充满了他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童真,也许无忧无虑也是一种幸福。我倒不觉得他是个精神病,顶多也就是有些智力障碍,所以有时候会打趣叫他过来,逗逗他

  • 孙皓革新虎头蛇尾,东吴灭亡前最后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东吴末代君主孙皓在史书上留下了荒淫暴戾的形象,导致后人在重读这段历史时往往对他的一些闪光点忽视不见。事实上孙皓虽然是个暴君,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从某些角度来看,他可以说是三嗣主中的佼佼者。在孙权之后的三个皇帝中,孙亮前期是全公主和孙峻的傀儡,后期则是孙綝的傀儡,以至于遭到废黜;而孙休虽然一度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