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40多万投降赵军被坑杀,白起:怪他用一座城池戏弄我们

长平之战,40多万投降赵军被坑杀,白起:怪他用一座城池戏弄我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7 更新时间:2024/1/27 5:38:04

灭掉郑国后,于公元前352年,韩昭侯重用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申不害,让申不害在国外主持变革。变法后的国外吏治清明,一时间的确是变强了,称为劲韩,但是也彻底地改变了国外人的气质。因为国外变法后施行的是法家权谋之术,以前耿直、忠诚的韩人,一去不复返,变成了偏向使用权谋之术的韩人。

[var1]

公元前293年,白起率领10万秦军进攻国外,国外联合魏国,一起出兵24万迎击,秦军和韩魏联军爆发伊阙之战。流行权谋之术的国外,打起仗来爱耍手段计谋,不但不愿意做前锋,而且在后面做援军时又不愿意冲上去支持魏军,一心想着让秦国和魏国两军在前方拼个你死我活,然后从中得利。导致联军名存实亡,战斗力大打折扣,根本无法抵挡白起率领如狼似虎的秦军,结果24万韩魏联军被秦军一网打尽。同时,也伤到了国外国力的筋骨。

“四十五年,代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引自《史记》

公元前262年,白起率兵攻打国外的野王城,结果野王城投降,划入秦国版图,而国外都城新郑到国外上党郡之间的道路就断绝了,上党成了飞地。

[var1]

眼看被割断出去的上党郡也即将失去,离亡国不远,韩桓惠王心急如焚。韩桓惠王在议事大厅时,向各位大臣问计,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做相国的张平也是欲言又止。散会后,韩桓惠王私下接见了张平和上党郡守冯亭。

[var1]

韩王焦虑的问张平:“相国刚才想说什么?”张平看着韩桓惠王,直接建议韩王派人到咸阳告诉秦王,说要把上党郡献给秦国。韩桓惠王突然听到张平说把上党郡拱手相让,心里有点生气,但又不能直接对张平发火。

[var1]

张平把韩王生气的表情看在眼里,接着建议韩王派人去赵国邯郸,把上党郡献给赵王,然后让上党郡守冯亭带领上党郡的百姓,死不降秦,假意投靠赵国。

[var1]

这样,秦国要接管上党郡,赵国又以为上党属于他们的,秦赵必有一战,然后国外就可以从中渔利,保住上党,存活下来。那时秦国也没有办法怪罪我们国外,因为城送出去以后,是上党郡守军和百姓他们自己不愿意投降秦国,和国外没有任何关系。

[var1]

听了张平的计谋,韩王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依然很担心,说万一赵国不愿意接受上党郡,秦赵就没有战斗,上党郡最终还是要给秦国。张平向韩桓惠王解释了赵王非常信任赵胜,而上党郡守冯亭和赵胜相识,只要冯亭去说服赵胜,赵胜就会说服赵王接受上党郡。

张平的计谋进行得比较顺利,一边让秦国雄赳赳气昂昂地来接管上党郡,另一边又让赵王因收到上党郡这份大礼乐开了花。然而,来接管上党郡的秦军,很快到了上党城外,却发现无法进入城中品尝美食,只能在城外吃闭门羹。秦人一向耿直,喜欢直来直往,到了城门外,突然发现全城的官兵和百姓都不愿意投降献城,还说已投靠了赵国,要死守城池,和秦军死拼到底。这出尔反尔的表现,让秦军上下十分不高兴。

[var1]

后来,秦赵两国果真为了上党,冲突不断升级,最终爆发了秦赵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前,秦赵两军对战中的秦军主将并不是白起,是王龁,而赵军主将也还不是赵括,是廉颇。后来,秦国使用计谋,让赵国把主将廉颇换下,让赵括率领赵军,而秦国则偷偷任白起为上将军统领秦赵前线全军,任王龁作副将,并且让全军上下不得泄露这次的人事调动。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摘自《史记》

[var1]

赵括一到前线,就调兵遣将,虽没有上过战场,但表现得很是干练。为了一改前阵子廉颇带兵的颓势,赵军很需要一场胜利。于是,赵括发兵出击秦军,秦军早有预谋,诈败引诱急功的赵军深入。赵军主将赵括情报有误,还以为对方主将是王龁,并不知敌方主将已换成白起,轻敌大意,继续领兵深入,乘胜追击,一直打到秦军营垒。

[var1]

眼看赵军入网,白起派出一支25000人的部队,断绝了赵军的退路,再派5000精锐,将赵军一切为二,使赵军前后不相呼应。赵军向前无法攻破秦军城垒,向后无法撤离,还时不时要应对秦军的突袭,只好就地修筑防守工程,等待援军或机会。然而,秦王听说赵军在原地等援,就亲自到河内,调动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青年投身长平战场,主要是拦截赵国的救兵和粮食。

孤立无援的赵军,多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最后粮食断绝了几十天,军中已是暗中相互残杀以人肉充饥,军心大乱。后来在一次突围中,亲自上阵的主将赵括被乱箭射中,不幸去世,使得赵军群龙无首,战意尽失,最终弃械投降。

[var1]

白起看着眼前投降过来的一片片赵军,想到上党郡投降的案例,担心赵军降兵们出尔反尔,一起哗变,那十分麻烦。于是,命令全军,把所有投降的赵军都坑杀了,只给赵国放回200多个年纪比较小的兵卒。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 摘自《史记》

如果当初上党郡,国外不使用阴谋诡计,要么堂堂正正地和秦军打,要么就真诚的投降,少一点以权谋之术忽悠人,耿直一点,秦国也不会坑杀赵国40多万的降兵。

[var1]

所以,如果说白起坑杀40多万赵军,使得后来赵国在守都城时宁愿战死也不投降,让战争更加血流成河,那么张平的诈降、出尔反尔之计,就是白起坑杀40多万的原因。如此看来,张平是40多万赵军被坑杀的主帮凶,而张平正是汉朝开国功臣张良的父亲。

作者:古朝批文

参考:

1.《史记》;

2.《风云战国之列国》

更多文章

  • 通过陈庄古城、齐国古都、汉长安城,看城市布局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州陈庄临黄5年规划,陈庄火车站最新规划图,陈庄拆迁规划图

    [var1]高青陈庄古城遗址,为西周早中期古城遗址,其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在城内发现了墓葬、灰坑、祭坛、道路、生活区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城里什么都有…活人死人住一起。说明此时的城市还保存有新石器时代的聚落生活的风格。[var1]此图为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图。齐国古都临淄城,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最

  • 关羽被庞德之子灭全族?历史书说错了,他的后代至少有三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这种说法,关羽后人应该已经绝迹了。但奇怪的是,现如今,关羽后人遍布天下,无论是在山西运城,湖北荆州,还是四川成都,都有各种版本的关氏族谱、关氏后人出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首先,不排除一些其他关氏冒充关羽后人,毕竟,关羽被历朝历代抬高到了神的高度,如果称自己为关羽后人,大概比说自己是皇室后人还要牛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蜀国最后的“定海神针”,却遭遇魏国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最后一个能让蜀汉保持在正轨的人物。[var1]放眼三国时期,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时,很多人不会注意这中间还有费祎的存在。但在诸葛亮去世,费祎接替重任辅佐蜀汉之后。费祎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在费祎的治理下,蜀汉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后来更是有人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虽然其中有夸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坐视刘备攻取荆南四郡?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刘备赤壁大战有地理优势吗,孙权为什么要打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获胜原因简短

    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刘备合兵,和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之谋,以五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军。战后,刘备、周瑜等又追击至南郡,曹操只好撤回北方,留曹仁、徐晃在江陵,派乐进镇守襄阳。在赤壁之战中,孙权一方出力最多,不过,刘备却在战后拿下了荆南四郡。那么,问题来了,孙权为何坐视刘备夺取荆州呢?

  • 谁说三国争霸只是汉人的戏?仅仅是北方战争就出了这么多异族群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从东汉末年开始的三国争霸是汉人英豪为主演,多民族战士为群演的战争大戏,在乱世中也有无数异族战士血洒沙场,在战争中留下了自己的传奇。[var1]在三国争霸的故事中,除了汉人,羌人应该是最抢眼的配角。羌人从东汉中期就开始不断地在西北豪杰的率领下反抗,也不断地向自己看重地地方实权大佬效忠。建宁三年(公元1

  • 东汉为什么没能占领漠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初期,鲜卑、乌桓、东汉联合起来对北匈奴进行了进攻,结果导致北匈奴政权瓦解,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鲜卑于87年西征匈奴,杀匈奴单于,导致北匈奴瓦解。随后,东汉派遣大军北伐,意图收割胜利果实,然而,东汉却最终未能占领漠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北匈奴残余势力逃亡阿尔泰山一带之后,东汉就扶持单于之弟右谷蠡王

  • 秦朝商鞅立木为信和汉朝季布一诺千金也比不了一个精神病人的承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立木为信成就秦朝霸业“谢谢你,你给我桔子,晚上我帮你捉小偷。”颠光赤着脚走过来说,我也没在意,不过看起来像金刚的他,听到有桔子吃,笑得双眼都眯了起来,充满了他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童真,也许无忧无虑也是一种幸福。我倒不觉得他是个精神病,顶多也就是有些智力障碍,所以有时候会打趣叫他过来,逗逗他

  • 孙皓革新虎头蛇尾,东吴灭亡前最后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东吴末代君主孙皓在史书上留下了荒淫暴戾的形象,导致后人在重读这段历史时往往对他的一些闪光点忽视不见。事实上孙皓虽然是个暴君,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从某些角度来看,他可以说是三嗣主中的佼佼者。在孙权之后的三个皇帝中,孙亮前期是全公主和孙峻的傀儡,后期则是孙綝的傀儡,以至于遭到废黜;而孙休虽然一度铲

  • 春秋女子图鉴:“女汉子”芮姜,夺亲儿子的权,打大秦国的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十大漂亮美女,春秋战国时期四大美人,秦国600年纪录片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var1]也许是姜太公的威名太盛吧,他的儿孙们也就不好意思太怂。齐国,作为春秋时代的“第一霸主”,始终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而且,姜家的女儿们也并不都是一味溺于情爱的“红颜祸水”,也有运筹帷幄,比男人还强悍几分的女子,比如有个比庄姜年岁略小的公主——芮姜,就是个例外。芮姜生来

  • 三国志11武侯入中原:蜀军夺长安,司马懿战死,曹魏迎来至暗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三国志11游戏的介绍篇,就为大家带来一个建立在魏延子午谷突袭方案成功基础上的“武侯入中原”剧本。相信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而言,在体验感方面想必会非常的棒。攻克长安,对于蜀汉阵营来说,无疑是摸到了打开复兴汉室大门的钥匙。关闭了潼关,整个雍凉地区就都处于蜀汉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干脆省去了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