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女子图鉴:“女汉子”芮姜,夺亲儿子的权,打大秦国的脸

春秋女子图鉴:“女汉子”芮姜,夺亲儿子的权,打大秦国的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4/3/19 22:08:46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var1]

也许是姜太公的威名太盛吧,他的儿孙们也就不好意思太怂。齐国,作为春秋时代的“第一霸主”,始终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而且,姜家的女儿们也并不都是一味溺于情爱的“红颜祸水”,也有运筹帷幄,比男人还强悍几分的女子,比如有个比庄姜年岁略小的公主——芮姜,就是个例外。

芮姜生来就算是性格比较大气的“女汉子”类型,没有女儿家的病娇之气,说话走路风风火火,很是飒爽,在出嫁以前,简直就是姊妹中的异类。

在及笄之后,芮姜嫁给了芮国的国君芮桓公。芮国只是个弹丸小国,资源不算好,国力也弱,但好在国君很勤快,是个干正事的人,治理国家还算靠谱。

自娶了大国出身的妻子后,芮桓公对眼下的小日子非满意,对夫人更是宠爱有加,就连在朝堂上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会与妻子探讨一番,算是个情商比较高的丈夫。

芮姜是个严于律己的女子,后宫嫔妾也都不作妖,小日子确实挺好。成婚数年后,芮姜给芮桓公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太子万。

[var1]

但是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呢!邻居秦国早有灭掉芮国的心思,只是碍于芮国有齐国做靠山,暂时还没得到机会,于是就经常出兵滋扰芮国。

经常被乱兵骚扰,苦的自然是黎民百姓。芮桓公无奈之下,只好秦国低头求,在保证年年纳贡之外,还把太子万送去了秦国做人质。

太子万在秦国一待N年,被秦国人故意给调教成了骄纵淫逸的纨绔。秦人的目的很明显:捧杀一个是一个。

在芮国的芮姜却对此却毫不知情,临别时她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倾注了她作为母亲最大的心愿:希望孩子平安,希望孩子成材。

但很可惜,这娃后来……成了最让他妈头疼的人。在芮桓公病逝后,芮姜派人去秦国接回了儿子。这在当时也是成例,作为质子的公子可以回国继位。

[var1]

太子万继位之后,被称作芮伯万。芮姜本以为儿子也能像他父亲一样,把打理国家当正事干。结果,这货一不靠谱,二不像话,三不听话,秦国人的阴谋,很顺利地奏效了。

尽管已经是一国之君了,但芮伯万既不想上朝理政,也不想批阅奏章,就想沉溺在温柔乡里,醉生梦死。他的荒唐无度,甚至白昼宣淫,落在母亲芮姜眼中,格外地心痛着急。

对母亲的屡屡规劝,芮伯万是一概不理,听得烦了干脆避而不见。

芮姜看着儿子越来越不着调,百姓越来越遭罪,心痛就变成了绝望,着急就变成了愤怒。几番思量之下,她干了一件在当时乃至现在看来,都称得上惊世骇俗的事:母夺子权!

芮姜亲自带领卫队,把醉醺醺的儿子一把扯下国君宝座,三脚两脚就踹出了芮国,然后城门“咣当”一关:走人,哪凉快哪待着去!

对于芮姜的举动,芮国百姓拍手叫好,连大臣们都举双手赞成,就可见芮伯万平日的行径,有多么荒唐了。

[var1]

而芮伯万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他妈这次是真生气了,真不想要他了,国君这差事估计要黄!

这娃一惊之下,隔年酒都吓醒了,他哭唧唧地擂着城门喊:“娘,我错了!我错了,娘……”

不过任他再怎么“演”,芮姜都不曾上儿子的当。她深知这种人的秉性是改不了的,为了国家不被大国灭掉,百姓不被祸害殃及,及时止损,大义灭亲才是正确的选择。

芮伯万在城门外又“谷堆”了两天,看看这招还是不奏效,才终于接受了现实,娘亲是真的真的不要他了!他这才裹着小包袱,一路流浪啊,跑到魏国去了。

这厢芮姜一接手国事,立刻就开始整饬风气,并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减免赋税,鼓励百姓耕作生产,监督将士练武,充实战备力量,内兴国,外御敌。

不出十年时间,芮国就达到了自封建以来最强盛的时期。

[var1]

秦国人一看芮国壮大了,心里那个着急啊,更想赶紧把芮国给霸占了。但秦国人精明惯了,不想费人,更不想费钱,倒想让芮国不战而降。

秦国的谋士们脑瓜子转啊转,猛一激灵儿,就想起芮伯万在魏国这事了。

于是秦派大兵压境,跑到魏国去要人,魏国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废柴得罪秦国啊,赶紧就绑了芮伯万拎给秦军了。

秦国人得了这个“宝贝疙瘩”,直接押着他奔赴芮国,打算用母子亲情来威胁芮姜投降。

兵临城下之后,秦军立马摆开架势,把芮伯万给推出来,刀架他脖子上开始喊话:芮太后还要儿子不了?要就赶紧开城门投降,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结果!!!

秦军喊了一大天,愣是没人搭理他们……

这可把秦国大将柏木谷给气坏了,他揪着芮伯万的衣裳领子,亲自去拍城门。

[var1]

芮姜这才派了使者给柏木谷回话:“不好意思,芮伯万早就不是芮国人了,你们敲错门啦!这人呢,你们想横着杀,还是竖着剐,都悉听尊便。我们只有一个请求,麻烦垫席子哈,别弄脏俺们城门口的地,晦气~~~”

硬气的芮姜,除了这么一通话,再也没说别的,更没再搭理秦军。

这么一来,给秦国尴尬的啊~

继续攻城吧,战力有点儿不足;把芮伯万杀了吧,让列国笑话欺负孤儿寡母;可要把他放了吧,又太便宜这小子了!思来想去,被打脸的秦军,只好灰溜溜地撤了回去,把芮伯万幽禁在了秦国。

就这样,飒爽的芮姜凭借着胆气和定力,不费一兵一卒,便赶走了秦国军队。她在亲情与国家之间的这番抉择,更体现了她的大义和决心。

而她与儿子芮伯万之间,也真正实践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这句话。后来直到芮姜去世,芮伯万才得以返回芮国,颠沛流离的他也才长了些记性,安分了生。

芮姜的一生,可以说看得清路,拎得清事,狠得下心。她敢于斩断乱局,敢于及时止损,如果女人都能有这样的觉悟和行动,哪里还须流许多泪,轻许多生呢?

更多文章

  • 三国志11武侯入中原:蜀军夺长安,司马懿战死,曹魏迎来至暗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三国志11游戏的介绍篇,就为大家带来一个建立在魏延子午谷突袭方案成功基础上的“武侯入中原”剧本。相信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们而言,在体验感方面想必会非常的棒。攻克长安,对于蜀汉阵营来说,无疑是摸到了打开复兴汉室大门的钥匙。关闭了潼关,整个雍凉地区就都处于蜀汉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干脆省去了诸葛亮

  • 吴王刘濞有何实力,为何敢发起七国之乱,反对大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吴王刘濞,吴王刘濞军事能力,七国之乱中刘濞和刘启是什么关系

    吴王刘濞,汉高祖刘邦的二哥刘仲之子。我们知道,当年刘仲做代王时,经不住匈奴攻击弃地而逃。于是,刘邦大怒,废他的王,贬其为侯。后来,时任沛侯的刘濞有力气,勇敢能战,破英布有功。于是,刘邦便封刘濞为吴王,王三郡共五十三城。可是,当刘濞受拜为吴王时,刘邦就后悔了。原因只有一个:相刘濞有反骨!刘邦早年在沛县

  • 三国被忽略的一场战役,蜀汉大胜曹魏,还让司马懿受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并且,兴势之战还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让司马懿家族受益匪浅。至于指挥兴势之战的蜀汉大将王平,也凭借这场战役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一具体来说,公元234年,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北伐也暂时告一段落。虽然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主张进攻曹魏,可是,在蒋琬和费祎的限制下,姜维北伐很难像诸葛亮一样大张旗鼓

  • 三国成明星出圈的流量密码?攻城掠地携手古力娜扎达成双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力娜扎三国,古力娜扎代言手游攻城掠地,古力娜扎出圈妆容

    提起吕布,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个虎牢关前以一敌三的神将吕布,而作为2010年新三国吕布的饰演者,何润东也将吕布这个形象演绎的深入人心,那种狂傲不羁的气质,也将吕布给演活了过来。作为三国中前期的战力巅峰,吕布不仅勇猛过人,更带有一丝奸邪之气,何润东就将这两种气质拿捏的很到位,从而造就了荧幕上最为

  • 关羽在古代,被称为“关夫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子龙大战关羽,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的一生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知名人物,他在后世的称号数不胜数,如“武圣”、“关帝”等等。但在17世纪的时候,人们都称他为“关夫子”。为什么关羽会被称为“关夫子”呢?关羽最早被称为“关夫子”是在17世纪。那时候关羽流行个全新形象,即红脸绿袍、黑长胡须,最主要的是在膝盖上有一本书《春秋》。在一些士人群中,将关羽称为

  • 《三国演义》5:吕蒙死因揭秘!为什么关羽被杀后,吕蒙也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法正外,吕蒙的死、曹操的死都与关羽有些关系。关羽、吕蒙之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描述并不一致。后人解读吕蒙之死,主要有两种观点。“孙权下毒说”:这主要是基于《三国演义》的描述进行推测。还有就是“病死说”,主要基于《三国志》的描述。根据当时的历史大背景,笔者倾向于病死说,下面我

  • 《大秦赋》看到44集才明白,嬴政追芈华另有深意,我们都误会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包括对于嫪毐的容忍。原来,嬴政之所以看着生母赵姬又是给嫪毐封侯,又是让他在朝堂上代替自己和吕不韦议论国事,都是为了让母后和吕不韦之间的信任逐渐瓦解。嬴政必须这么做。要不然,一个是有监国之权的太后,一个手里拿着王玺,两人串通一气,他想早日亲政真的是难上加难。嬴政气母亲的不争气,事事不为自己着想也就罢了

  • 淝水之战前秦的败因,竟是敌人喊的一句话?真正原因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淝水之役,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原因,淝水之战前秦大败的客观原因

    淝水之战前夕,东晋和前秦打得有来有回,虽然秦军兵马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战争初期并不是几十万大军一起进攻晋军,而是先锋部队先在和晋军交锋。晋军以逸待劳,再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后来,晋军守城粮草不足的书信被苻融军队劫持,苻融大喜,报于苻坚,苻坚便想趁晋军乏困潦倒之际,速战速决,一举拿下。祸兮福所倚,福兮

  • 洛阳出土的一把汉尺,告诉你“身长八尺”的诸葛亮,到底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身高八尺有多高,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是什么生肖

    “吾乃堂堂七尺男儿屹立于天地之间,必能成功,吾之自信不亚于当年东吴周郎,不亚于躬耕陇亩的卧龙诸葛,吾生平所愿与之相似之。”古人用来形容男人,大多都是以“七尺男儿”来形容,史书《三国志》也曾这样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三国时期的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其书惜字如金,很多在当时不可靠的信息都

  •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为何传位给懦弱的李治?因为一人的捣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为啥传位李治,李治李世民武则天,李世民和李治的关系

    但是同样的争权也同样发生在了李世民的身上。李世民在位期间,立了他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这也是李世民十分喜爱的儿子,承乾这个名字还是李渊给他起的,是想让他承继皇业,总领乾坤的意思。李承乾八岁就立为太子,李世民一直有意在培养他,十二岁就让他参预朝政,十四岁是就让他监国,随后李世民每每出去都是李承乾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