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心腹,他在怕什么?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心腹,他在怕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4/1/16 14:19:17

位于两位之间的雍正皇帝胤禛,名气尽管没有那两位那么大,但是拜《雍正朝》、《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电视剧所赐,也广为人们熟知。

雍正的民间形象和历史形象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论哪种形象,其刻薄酷的性格是得到共识的。

有一件事情,可以为雍正的这种性格提供有力的佐证。

继位之夜落下的屠刀

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马国贤,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康熙皇帝龙驭宾天的那个夜晚,马国贤就在现场附近的房间里。他先是听到了一片哭声,隔段时间后,又在另外一个方听到求救和惨叫的声音。

之后的几天,他得知了康熙皇帝去世的消息。同时,他发现老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赵昌不见了踪影。他询问过别人,没有人愿意回答。

马国贤根据回忆,以及后来零零散散收集到的信息判断,在那个夜晚听到的哭声,是老皇帝去世时身边的众人发出的。而求救和惨叫,则是大太监赵昌发出的。

就在老皇帝去世后不久,大太监赵昌被新登基的皇帝杀掉了。

马国贤没有告诉我们,赵昌为什么会被杀掉。武百官,太监宫女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新登基的雍正皇帝倒是在后来公开了赵昌的罪状。

一是勾连废太子胤扔;

二是在雍正登基之前,对其言行进行监控;

三是存在严重的贪污腐化现象。

这三条,无论哪一条都不至于在康熙皇帝尸骨未寒的时刻,就去处死一个宫中的太监。更况,赵昌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

赵昌是康熙幼年时的随身侍童,在康熙执政的早期,赵昌是一个传旨太监,到了康熙执政的中期,赵昌的地位开始不断上升,一路升迁到内务府造办处总管。后又升为大内总管,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

赵昌陪伴了康熙皇帝将近六十年,经历了康熙朝中晚期的大部分政治事件。可以说,他是康熙最为信任的贴身近人。

赵昌知道的秘密,可能比康熙还要多。所以,合理的猜测,赵昌的死,是因为知道的太多了。

雍正上位的艰辛之路

康熙皇帝生涯的最后二十年,是九王夺嫡的二十年,也是储位之争集大成的二十年。基本上历史曾经发生过的夺储事件,都能在这二十年中找到同样的套路。

在康熙所有成年的皇子中,胤禛排名第四,一般称四阿哥。

论长,他不如大阿哥;论嫡,他不如二阿哥;论才,他不如三阿哥;论名,他不如八阿哥;论武,他不如十、十三、十四三位阿哥。

所以,胤禛能够上位当皇帝,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不可否认,胤禛确实有能力,否则也不可能早早的就被封为雍亲王。要知道在清朝,皇子封亲王是有严格标准,不是老爸宠爱就可以的。

以胤禛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理政的好手。

又因为从小就是冷酷严苛的性格,被康熙派去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为此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里,胤禛是被当成治世能臣培养的。

谁想到,风云突变。第一次废太子,一下子打掉了老大,老二,老三三位阿哥,九王夺嫡变成了六王夺嫡。

这六人中,胤禛已经成为了年序最长的阿哥,上位优势就这样体现出来了。

剩下五人中,八、九、十、十四抱团争储,其中的十四阿哥又怀有二心,想取八阿哥而代之。

十三阿哥明明是胤禛的得力帮手,可惜在第二次废太子时吃了挂落儿,被长期圈禁。此后,胤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孤军奋战。直到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长成才稍有缓解。

康熙在位的最后八年,是胤禛逐渐上位的八年。

史书记载的是,胤禛遇事不畏难,不嫌琐碎。在别的阿哥出风头的时候,默默地做好幕后工作。长此以往,尽管不见大功,却进入了康熙的法眼。

史书没有记载的是,胤禛绝不是只会埋头苦干的人。为了最终上位,一定也做了大量的秘密工作。这其中,会不会有些工作,就和赵昌有关呢。

所以,在胤禛变成雍正的时候,掌握了这些秘密的赵昌,是不是就不应该再继续存活了呢?

无论从帝王的心术,还是从雍正的性格哪个方面来看,恐怕都是这样的。

只杀必杀之人

史料记载,雍正上位以后,确实杀了一些人。但是如果研究一下被杀之人的情形,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死于雍正之手的,大多是贪腐腐化,欺瞒罔上的各级官员。这两条罪名,都是雍正最为痛恨的。

雍正不喜欢别人骗他,不喜欢别人拿他当傻子。官员犯了错误,如果老老实实的认错,往往只会受到雷霆万钧的责罚,但绝不至死。

雍正为人清廉,希望国库能充盈,百姓能富足。所以特别不能容忍官员贪污国库和老百姓的钱。

这两条红线踩过一条,可以说必死无疑。

相反,对于政敌,无论是即位前还是即位后的,雍正一般都会留下他们的性命。当然,羞辱和幽禁是免不了的,但杀头的事儿确实很少干。

所以,你看,在雍正的杀人观中,什么人该杀,什么人不该杀,他是心中有数的。八阿哥都要踢翻他的皇位了,最后不过是圈禁;诺敏欺世盗名,雍正不顾皇帝的天颜,也要腰斩了他。

回到赵昌,他的结局说明,在雍正心中,他属于必杀之人。至于是因为贪腐腐化还是欺瞒罔上,必杀之人必有必杀之处。

从时机上看,贪腐只是幌子,保守秘密大约就是雍正的真实目的。

结语

自古帝王,只要不是昏庸之辈,杀人都有目的。雍正不是昏庸之主,杀人也自有主张。而作为受害者的赵昌,只是政治斗争的附带牺牲品而已。尽管他是康熙的多年心腹,该死的时候,也必须要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说满清得天下过于容易,那清朝统一中国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名士赵烈文很受曾国藩的器重,曾国藩最喜欢与赵烈文谈论天下形势;有一次,赵烈文在跟曾国藩谈话时,曾经说了这样的话:“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又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由此,好像印证了许多人对于清朝的看法,那就是:清朝定鼎中原,取得天下的过程,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么,清朝取得天下,真的是非常容易的吗?这

  • 清朝最后一个太医,临死前说出慈禧的秘密,才知她有多厚脸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20多岁的时候,咸丰皇帝就去世了,那么在往后的40年的后宫生涯当中,慈禧又是一个人如何度过的呢?大家都知道慈禧身边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太监的她的名字叫做李莲英,李莲英非常的聪慧,往往在慈禧还未吩咐开口的时候,李莲英就已经帮她做了很多事情了,但是李莲英毕竟是一个太监,心理上的空虚是可以让李莲英来填

  • 嘉庆抄没和珅家产,15年后用完,他才意识到为何乾隆不处置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是清朝最高寿的皇帝,所以他的儿子也被迫做了很多年父亲的傀儡,所以在乾隆驾崩之后,嘉庆很快就想要把握大权,而嘉庆的第一步就是把和珅抄了家。和珅的财产嘉庆用了十五年之后才用完,但是也是这个时候嘉庆才意识到了乾隆为什么告诉他不要处理和珅了。一、贪官和珅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们对和珅这个角色必定会很熟

  • 清朝灭亡前的农村面貌,图2是猎户,图5是全家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组反映清朝时期农村生活的老照片,通过这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清朝政府领导下的农村面貌。图为理发的男子,当时男子都要留辫子,所以理完发还得把辫子扎起来。这是清朝时期的猎人,准确上山打猎,希望能有好收成,这样一家人可以吃饱饭。一名农村老妇人下山挑水。一名农民正准备过河。生活在大山中,交通

  •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到底是因为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雍正皇帝是一位有能力的帝王。要不然也不能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并且他管理国家期间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让人不理解的是,雍正已经继承皇位了,为何一上位就把康熙用了多年的心腹处死呢?一、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早期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顺治时期,顺治帝偏爱

  • 清朝后宫嫔妃:50岁以后禁止侍寝,只因年老色衰?你可能误会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资料后宫争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争宠侍寝,因为只有得到皇帝的喜欢,才有可能在残酷黑暗的争斗中胜出,进而让自己的整个家族荣耀,否则就会在冷宫里孤独终老,亦或被“胜利者”悄无声息地结束生命。所以皇帝在面对“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时,谁来侍寝也显得至关重要。不同的朝代,皇帝们选择侍寝者的规则也是不一样的

  • 忠王李秀成属下失败后回老家,儿子成清朝灭亡的领导人,后封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很多学者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比较有趣的运动,因为这场运动本身是农民起义,但却掺杂了民族解放,还有资产阶级新思想等等内容。所以大多数人聊到这场战争往往会说这是一场失败的斗争,而且其过程也极度扭曲,宛如一个身披十字架的农民高唱儒家盛典。这导致了后来很多人都不太喜欢这场运动,并且否认了他的历史价值

  • 贵州毕节黔西市清朝一品官员墓,官至兵部尚书来头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杰生于1716年,黔西县隐者坝人(城关镇黎明村),自幼喜欢玩枪弄棒,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唯一不好的就是习文不精。李世杰的父亲为了能够让其将来有个好前程,执意让李世杰读书,但是生性贪玩的李世杰没把读书当回事。直到成年后才知道玩枪弄棒没有太大的出路,但是现在重视文化已经来不及。要知道学习文化的最佳年纪

  • 这才是清朝“带刀侍卫”的真实样子,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从清朝的一些老照片中,就能够得到其中的答案。这些带刀侍卫非常普通,就跟路人甲乙丙丁一样,所以不要再被电视剧给骗了。清朝后期,已经面临着准备要被灭亡的危险。因此,能够穿戴华丽,还能够过着奢侈生活的,也仅仅是那些皇宫贵族而已。而宫中的宫女,或者是侍卫。所穿的衣料,其实都没有这么好。从这些照片上就能够看出

  •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仅3天就被废,却安稳活到了1942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要了解这位保庆皇帝的故事,还得从“戊戌变法”开始说起。因为乾隆晚年的闭关锁国,清朝开始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对准了大清的国门,轰鸣的大炮声让沉睡的大清朝振聋发聩。《南京条约》的签订也并没有让清廷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来,反而继续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