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日:皇甫讨贼反被污,董卓封侯露骄容

东汉末日:皇甫讨贼反被污,董卓封侯露骄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7 更新时间:2024/1/26 3:37:42

话说凉州乱事,连年未平,朝臣奉诏会议,又觉得聚讼盈廷,莫衷一是;司徒崔烈且欲弃去凉州。时安定都尉傅燮已入为议郎,亦得与议,听了崔烈言论,不由的鼓动热肠,正色厉声道:“司徒可斩!斩了司徒,天下乃安!”三语说出,四座皆惊,崔烈亦为变色;尚书欲顾全崔烈面目,不得不劾傅燮妄言。灵帝召傅燮问状,傅燮从容答道:“凉州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今牧御失人,乃使一州叛逆,崔烈为宰辅,不思弭寇,反欲轻弃万里疆场;若使虏众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入寇内地,试问国家将如何抵御?这岂不是社稷深忧么?”灵帝乃依了傅燮之言,诏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回镇长安,相机讨贼。贼党边章、韩遂等,入掠三辅,皇甫嵩引兵出战,得将贼党击退。偏中常侍张让赵忠,与皇甫嵩有嫌,反说他屡战无功,徒糜军饷;灵帝竟不分皂白,收还皇甫嵩左车骑将军印绶,降皇甫嵩为都乡侯。原来皇甫嵩讨张角时,路过邺中,见赵忠宅居逾制,奏请没收,张让又向皇甫嵩求赂钱五千万,皇甫嵩亦不许,两人由此生恨,屡屡谋害皇甫嵩;且因皇甫嵩平张角称为首功,若把皇甫嵩捽去,好将功劳夺归内廷,自己可以受赏。果然阴谋得遂,皇甫嵩被排斥,昏昏沉沉的汉灵帝,坐受群小荧惑,说是前讨张角内侍参议有功,竟封张让、赵忠等十三人为列侯。一面使司空张温代为车骑将军,并召前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归张温节制,出讨凉州诸贼。张温调集诸郡兵马,约得十余万人,进屯善阳,边章引众来攻,张温与战失利,董卓亦败退。时届仲冬,天气严冷,夜间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彻贼营,贼众疑为不祥,欲归金陵;董卓得此消息,心下大喜,复邀同右扶风鲍鸿等,清晨攻贼;贼皆有归志,不愿力战,一哄儿弃营西走,倒被董卓等驱杀一阵,斩首数千级,还营报功。张温令董卓往讨叛羌,另派荡寇将军周慎追击边章。边章方败走榆中,据城固守,周慎即欲进攻。前佐军司马孙坚,方由张温奏调至军,参议军事,孙坚因向周慎献策道:“贼新入榆中,必无粮储,定当由外输入;孙坚愿得万人,截贼粮道,将军率大兵为后应,贼不能久守,自然骇走;若窜入羌中,并力往讨,便可荡平,凉州得从此安靖了!”周慎不从孙坚建议,遂引兵围榆中城。边章闻周慎军将到,先拨分贼党,往驻葵园;待至周慎军攻城,坚守勿战,却密令葵园贼众,断周慎粮道。周慎乏食生惊弃去辎重,狼狈遁还。

就是董卓一路人马,行抵望垣北隅,突遇羌胡大队蜂拥前来,急切不能退避致为所围,兵既被困,饷又不继,急得董卓徬徨终日,左思右想,幸得了一条良策,立命军士照行。董卓本倚水立营,就从水旁筑起一坝,佯为捕鱼,暗中却将水势堵塞,腾出淤地,乘着宵深更静,拔寨潜走,悄悄的从坝下过军,待贼闻知,出来追击,董卓军已经过尽,决塞放水,反将贼众淹死多人,贼慌忙走还;董卓得全师引归,反屯扶风。适边章与韩遂争功,两不相协,边章致书张温,自请投降,实是一缓兵计。张温乐得应允,收兵退回长安,并将前后军情奏报阙廷。灵帝览奏,见战功多出董卓,因特封董卓为斄乡侯,食邑千户,调任并州牧;当下颁诏付张温,使张温转告董卓。董卓已得知封侯消息,便即志高气盈,睥睨一切,及张温使人往召竟不奉命。张温待久不至,再遣属吏带诏召董卓,董卓方徐徐到来入帐见张温,并未谢及奏叙的惠德,且满面露着骄容,居然有压倒张温的气象。张温看不入眼,出言谯让,董卓竟反唇相讥,并谓西征诸将全属无用,若非我董卓功劳,怎能使贼畏服?张温又愤然与语道:“边章等名虽乞降,心实难恃,将军既智勇兼全,还当再接再厉,扫平群贼,方得上报国恩!”董卓亦抗声说道:“贼已降我,无故往攻,岂不是自失威信么?董卓志在杀贼,却不愿师出无名!”说着便起座自去。张温见董卓如此倨傲,也不起送,但闷闷的坐在帐中。旁边恼了一位参军向前密语道:“将军奈何放董卓出营?”张温见是孙坚,便屏去左右问为何因?孙坚答道:“卓不自知罪,反敢大言不惭,将军何不申明军法,说他不肯应召,有违节度,立命斩首?”张温惊顾道:“董卓颇有威名,若将他杀死,西行何依?”孙坚慨然道:“明公亲率大军威震天下,何恃一董卓?况董卓有三罪,不杀何待?董卓抗辞不逊,慢言无礼,便是一罪;边章、韩遂跋扈经年,理当按时进讨,董卓反谓不宜往攻,沮军疑众,便是二罪;董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乃尚趾高气扬,妄自尊大,便是三罪。古时名将,杖钺临众,往往先斩悍将借示威名;如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故事可征,并非创例;今明公不忍诛董卓,纵令骄恣,自亏威重,后悔恐无及了!”张温若果听孙坚之言,何至养痈贻患?张温终不能决,手挥孙坚使其退下,孙坚乃趋出,叹惜不已。未几,有诏书颁到长安,进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拜命,由张温为始。张温虽不能除董卓,但颇重孙坚之才,荐为议郎。

(本篇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丞相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却被评:只是普通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能比管仲乐毅吗,管仲乐毅,乐毅和管仲是什么关系

    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气到的人,也总会骂一句“诸葛村夫”。那么他真是村夫吗?据正史记载,诸葛亮的父亲是泰山郡丞诸葛珪,叔父是豫章太守诸葛丰。大姐嫁房陵太守蒯祺。二姐嫁荆州土豪庞山民.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岳母是蔡讽的女儿。诸葛亮的岳母有个姑姑,嫁给了太尉张温。诸葛亮岳母有个弟弟是章陵太守蔡瑁,还有

  • 任见:曹操为父报仇,疾风掠城大开杀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32曹操击败袁术,声势大振,兖州地盘暂时占定。兖州以北的前盟主袁绍,曹操还是惹不起的。兖州东面的徐州,风调雨顺,百姓安定,当初黄巾反政府军并未影响到这块鱼米之乡。徐州牧陶谦,字恭祖,行伍出身,董卓乱后,群雄割据,陶谦也想有朝一日凭武力及财力争夺天下。袁术被曹操击败后,陶谦认为时

  • 秦国大将白起史称“杀神”,巅峰时期到底有多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杀神白起,油管评价杀神白起,杀神白起死后阎王亲自迎接

    “杀神”白起白起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首,是秦国的军事家最厉害的战神,他征战一生打了很多仗从无败绩,他征伐战场杀害了很多人,他让当时的其他国的士兵将领,只要听到他的名字都闻风丧胆无心恋战,因此那时的人们称白起为“杀神”。我们只听他的称号就能感受到那时的白起有多厉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白起巅峰时期有多狂吧?

  • 汉武帝两大绝世名将:二人虽绝非庸才,但也得靠关系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现在一些史学家对于他们两个人,却有着不一样的评价。对于他们二人究竟是不是庸才,也成为备受争议的事情。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当时,就根据卫青和霍去病的一些行为对他们二人进行了评价。吕思勉先生描述汉武帝的用兵之道是不可取的,因为卫青和霍去病都属于他的姻亲,所以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一定的私心。除此

  • 任见:曹操勒马喊道“儿郎们前方有梅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31荆州刺史刘表讨厌袁术驻在其州郡东北,向这个邻居施加压力,并断绝民间商界跟扬州一带做生意,袁术财源军需缺乏,不得已转往兖州方向图存。兖州地方是曹操的地盘,岂能允许袁术染指。袁术不示弱,将主力部队驻屯在封丘,联络被曹操击败的周边残余,甚至联络匈奴,想吃掉曹操。袁术部署已毕,派遣

  • 孔子的思想为何不受待见?儒学又如何成为统治思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儒家思想刚产生的时候并不受待见,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更是一生都没有把儒家思想让统治阶级运用,这是为什么呢?而后数千年的封建时代,儒学确实是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那么这是不是说明整个封建社会的儒学已经不是当时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思想了?儒学已经发展变质了?[var1]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

  • 三国奇葩"第四国":靠残杀士人、铁腕高压统治,居然雄踞辽东5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辽东地区在汉魏之际的半个世纪中,实际上由公孙氏控制,处于相对独立的割据状态。汉灵帝中平六年,董卓以汉朝的名义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察觉中土即将大乱,于是寻机发展自己的势力。1、辽东避难的人们 公

  • 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何要逼着女子出嫁?2千年后现在西方也要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当人口快速增长又经历严格的计划生育,就会导致老龄化势头明显,人们未富先老,这也是如今中国急需考虑的问题。大家都以为生育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然而早在汉代时期就有了相关的记载。但那时候的计划生育不是为了限制人口的增长,相反,由于汉代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民不聊生,国家人口太少了,无

  • 楚国和晋国的霸业,是如何被一群贪官葬送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国和晋国的恩怨,楚国与晋国,楚国vs晋国

    举个例子,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因为一群贪官,楚国和晋国两大强国甚至失去了自己的霸业。这听上去确实让人颇为毛骨悚然的—没错,在本文之中,笔者就将向您介绍这么一段历史。[var1]春秋时期,晋楚两大强国长期争霸,与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当年,美国苏联的身后都带着一大帮小弟。晋国楚国也是类

  • 古代皇帝妻妾成群,如何做到雨露均沾?司马炎:这难不倒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炎下场,司马炎老婆杨艳有多漂亮,晋武帝司马炎简介

    历史,是成功人士的书写,而文化,是历史的传承和延续。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写满了沧桑和传奇,这位帝王统一了六国,那位帝王平定了天下,其实,在百姓们看来,这似乎也是作为朝代的象征。从中国古代的帝王制开始,到结束,前前后后经历了不下几百位皇帝,而这些皇帝中,有荒淫喜好美色的,有刚正不阿治理天下的,有懒惰成性